⑴ 什麼是度電成本
對項目生命周期內的成本和發電量先進行平準化,再計算得到的發電成本,即生命周期內的成本現值/生命周期內發電量現值。
度電成本=(初期投資-生命周期內因折舊導致的稅費減免的現值+生命周期內因項目運營導致的成本的現值-固定資產殘值的現值)/(生命周期內發電量的現值)。
(1)等效小時平準化度電成本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平準化度電成本並不是簡單地加和然後相除,還要考慮到其他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第一是時間的影響,這個很好理解,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第二是固定資產殘值,在折舊期結束後,回收的固定資產殘值會計入項目收益;
第三是固定資產折舊對稅收的影響,在財務處理中,建設成本不能直接當做成本,是作為固定資產放到各年的折舊當中的,從而建設成本分攤到了整個折舊期,但這只是財務處理的一種手段,建設成本實際上已經在建設期全部花出去了,並不是每年花一部分,所以與實際的資金流出情況相比,折舊期內是每年多出一筆成本的,成本多了意味著稅收會降低,所以固定資產折舊對稅收是有影響的。
⑵ 發電廠機組等效利用小時數
機組等效利用小時數=發電量/機組銘牌容量
如:某30萬千瓦機組,一段時間內的發電量為15億千瓦時,則這段時間內的機組等效利用小時數=1500000000/300000=5000(小時)
⑶ 什麼是平準化電力成本
平準化法(Leveling) 什麼是平準化法 平準化法又稱西屋法(Westing house system),為美國西屋電氣公司所首創,後來又由勞雷(Lowry)、曼納特(Maynard)和斯太基門德(Stegemerten)完成整個體系。 這種法應用最廣泛,它將熟練、努力、工作環境和一致性四者作為衡量工作的主要評比因素,每個評比因素再分為超佳(或理想)、優良、平均、可、欠佳六個高低程度的等級,給定相應的系數。評定時,根據因素及其等級,對操作單元進行評定。 平準化法的系數表 平準化評價系數表 評價熟練度努力度作業條件一致性 項目 最優
(A)A1+0.15A1+0.13A+0.06A+0.04 A2+0.13A2+0.12 優
(B)B1+0.11B1+0.10B+0.04B+0.03 B2+0.08B2+0.08 良
(C)C1+0.06C1+0.05C+0.02C+0.01 C2+0.03C2+0.02 普通
(D)D+0.00D+0.00D+0.00D+0.00 可
(E)E1-0.05E1-0.04E-0.03E-0.02 E2-0.10E2-0.08 劣
(F)F1-0.16F1-0.12F-0.07F-0.04 F2-0.22F2-0.17 例如,針對某一次觀測,經判斷熟練度為C1(+0.06),努力程度為B2(+0.08),工作條件為E(-0.03),一致性為E(-0.02),則:評價系數 = 1+0.06+0.08-0.03-0.02= 1.09 相關條目
平準化的電力成本就是相對穩定的生產成本吧
⑷ 風電等效利用小時如何計算
你是指年可發電小時么
這是根據風資源評估報告推算出來的
一般風電場會在建設之前立一台測風塔,得到至少一年的風資源數據,完成風資源評估報告,才能建風電場,時間越長數據越准確。
⑸ 風力發電成本 元/度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在度量風力發電機組的經濟效益時,一般以單位能量成本(cost of energy COE),即度電成本作為評價指標。顧名思義,機組的度電成本即為機組總成本與發電量之比。
打個比方,比如2MW的風力發電機造價成本(零部件、建設、維護等費用):X元
風力發電機設計使用年限20年中,總的發電量為:Y千瓦時。
那度電成本就是X/Y
⑹ 每小時耗電怎麼計算的
電器耗電量的計算方法:
/
不論是什麼電器,說明書或銘牌上都會標注了功率(瓦,用字母W表示),通常我們所說的用電量是多少度電,一度電按標准來說就是千瓦·時,概念就是功率為1000(W)的電器,在一個小時內所消耗的電量。
/
用電量計算方法如下:
/
用電量(千瓦·時)=功率(W)/1000X時間(小時)
/
例如空調的功率為1500W,它1小時的用電量是:
/
1500/1000X1=1.5(度電)
/
不過因為空調達到設定的溫度是會停機的,所以這樣計算也不準確,要去掉中間的停機時間,所計算出來的用量電才准確。
/
以電飯鍋的用電量來計算就准確,例如750W的電飯鍋半個小時的用電量:
/
750/1000X0.5=0.375(度電)
⑺ 平均發電成本計算公式
平均發電成本計算公式
平均轉化成本=平均點擊單價*點擊數量/轉化數量。
平均總成本=總成本/總產量。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總產量。
平均可變成本=可變成本/總產量。
影響因素
平準化度電成本並不是簡單地加和然後相除,還要考慮到其他因素對成本的影響,時間的影響,這個很好理解,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固定資產殘值,在折舊期結束後,回收的固定資產殘值會計入項目收益;固定資產折舊對稅收的影響,在財務處理中,建設成本不能直接當做成本,是作為固定資產放到各年的折舊當中的。
⑻ 機台設備用電成本怎麼核算
三相電演算法;功率=電壓X電流X功率因數X效率X1.732
= 0.38x20X0.9X0.85X1.732
= [KW]
用算出來的得數X1就是一小時用的電量
1KW小時==1度電
⑼ 光伏風電水電成本
隨著產業技術進步,以及國內大基地項目開始開啟,風電機組走向大型化,產業鏈協整推進風電項目的造價逐漸下降,度電成本穩定下行。根據IRENA數據,2000年時陸上風電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為0.14美元/千瓦時,2020年已下降至0.03美元/千萬時,降幅達76%,已低於火電成本。陸上風電總安裝成本2000年時為2309.54美元/千瓦,2020年下降至1264.16美元/千瓦,降幅達45%。展望未來,風機有望繼續沿著大型化的趨勢發展,進一步降低成本的同時能顯著提高發電效率,據國家電網預測,預計到 2025 年,我國陸上風電度電成本將由下降至 0.241-0.447 元,相較煤電的經濟性有望進一步凸顯。海上風電同樣受益於風機大型化進程的推進,成本大幅降低,正在快速接近平價點。海上風電平準化度電成本2010年全球平均為0.16美元/千瓦時,2020年已下降至0.08美元/千萬時,降幅達50%。海上風電總安裝成本2010年時全球平均為4706.00美元/千瓦,2020年下降至3185美元/千瓦,降幅達32%。,水利發電主要的是建設成本高,運營成本相對低,中型水電站成本每度電大約0.25元左右,利潤約0.10左右。 平均來看,我國大型水電站單位造價約7000元/kw。 近年來隨著原材料成本及移等成本的不斷提高,單位造價超過10000元/kw,而火電30~60萬千瓦國產機組3500-4500元/kw ,超超臨界百萬kw機組成本5000元/kw,水電造價明顯高於火電。 在建設周期上,火電30萬千瓦主力機組准備工期半年到1年,3年後機組開始投產發電;而建設大型水電的工期一般是2年截流,5年後機組開始投產發電。 但是水電運營成本很低,水力發電機組的長運營期和低運行成本,其運行成本就基本只有人工與折舊兩項。 目前我國水電運行成本一般是0.04元—0.09元/千瓦時,這其中並未計算諸如環境成本和資源成本,火電的成本0.2~0.3元/千瓦時,並隨煤價波動而上下波動。 核電站建造成本按2005年價每千瓦為1.2萬元,這個指標是按國產化率70%計算的,預計明後年可以達到,運營成本大致與煤電相當。 2002年法國核電的總成本為煤電的84%~70%,為天然氣發電成本的105%~75%;美國2001年核電發電成本為煤電發電成本的114%,為天然氣發電成本的64%。
⑽ 電費怎麼計算
1、一檔:分檔電量在1-240千瓦時/戶.月
不滿一千伏的按電價0.4883元/千瓦時來算,一千伏及以上的按0.4783元/千瓦時來算。
2、二檔 :分檔電量在241-400千瓦時/戶.月
不滿一千伏的按電價0.5383元/千瓦時來算,一千伏及以上的按照0.5283元/千瓦時來算。
3、三檔: 400以上的,不滿一千伏的按照0.7883元/千瓦時來算,一千伏及以上的按照0.7783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