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商務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當地材料價格在哪裡查 2025-05-19 18:01:08
什麼是買殼成本 2025-05-19 17:55:59

商務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8-15 05:15:11

Ⅰ 商務計價方式有哪幾種

商務計價方式主要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以及個別計價法。

1、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來確定庫存商品價值流轉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余額的單價計算發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推,計算發出存貨和結轉存貨的成本。

採用這種方法,商品的實物流轉和價值流轉的先後次序在理論上是一致的;

2、加權平均法:是以期初數量和本期歷次入庫數量為權數、以期初余額和本期歷次采購金額為依據,經過加權平均計算得出平均單價,並進而計算得出本期發出商品和月末留存商品的成本的一種計算方法。

使用這種方法計算得出的單價,在本期之內是平均單價。其中,移動加權平均法在每次進貨的時候,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價;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只在月末集中計算平均單價;

3、個別計價法:採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在這種方法下,是把每一種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基礎。

商務計價的注意事項:

選對支付發票的方式能節省不少費用,在某些情況下,帶有獎勵機制的借記卡或信用卡就是不錯的選擇,畢竟,積分,里程數和現金返等都是誘人的激勵措施。 賣家不僅可以獲得支付獎勵,還可以使賬期再限延長60天(歸功於信用卡的寬限期)。

但是,當下B2B付款中只有10%可以通過信用卡支付。部分接受信用卡付款的供應商可能會收取高昂的費用,特別是這些續費可能超過支付獎勵或優惠時,賣家必須評估信用卡付款能否在最終的財務結算中省下錢。

Ⅱ 商業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批發零售業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售價金額核演算法、毛利率法、進價金額核演算法等,成本核算方法並不是硬性規定的,由企業自行選擇,但是,成本核算的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
一、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據此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
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二、售價金額核演算法
這是在實物負責基礎上,以售價記賬,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建立實物負責制。根據崗位責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經營的品種和地點,劃分為若干櫃組,確定實物負責人,對其經營的商品承擔全部責任。
2.售價記賬,金額控制。庫存商品的進、銷、存一律按銷售價格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反映售價總金額,明細分類賬按實物負責人分設,反映各實物負責人所經營的商品的售價金額,在總賬控制下,隨時反映各實物負責人的經濟責任。
3.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由於「庫存商品」賬戶按售價反映,而商品購進支付的貨款是按進價計算的;因此,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以反映商品進價與售價之間的差價,正確計算銷售商品的進價成本。
4.加強物價管理。商品按售價核算後,如遇售價變動,就會直接影響庫存商品總額,因此,必須加強物價管理,明碼標價。
5.健全商品盤點制度。「庫存商品」明細分類賬按售價記賬,沒有數量控制,只有通過盤點才能確定實際數量,因此,必須加強商品盤點,才能檢查庫存商品賬實是否相等及其實物負責人的工作質量和經濟責任。
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減少工作量,是零售企業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處是由於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賬不能提供數量指標以控制商品進、銷、存情況,一旦發生差錯,難以查明原因。
三、進價金額核演算法
這是以進價金額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一律以進價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
2.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商品大類或櫃組設置,對需要掌握數量的商品,可設置備查簿。
3.平時銷貨賬務處理,只核算銷售收入,不核算銷售成本。月末採取「以存計銷」的方法,通過實地盤點庫存商品,倒擠商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期初庫存商品+本期進貨總額-期末庫存商品進價金額
採用進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節約人力、物力,但手續不夠嚴密,平時不能掌握庫存情況,且對商品損耗或差錯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適用於鮮活商品的核算。

Ⅲ 商業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商業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
1,毛利率法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
銷售凈額=銷售收入-銷售折讓和銷售退回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期初+本期購入-本期銷售成本
2,零售價法
成本率=(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入成本)/ (期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
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售價*成本率
本期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進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進銷差價率=(期初商品進銷差價+本期進銷差價)/ (期初存貨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
本期已售商品進銷差價=本期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如果用售價核算,那麼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商品進銷差價+本期進銷差價)/ (期初存貨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
這個主要適用於售價比較固定,比如:書籍,葯等商品的成本核算

Ⅳ 什麼是商務成本

1.商務成本是所有企業在投資決策時所考慮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綜合 競爭力的重要方面。迄今為止,國際上對商務成本並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定義。

我國一些學者對商務成本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王志雄認為,「商務成本一般指企 業在設立和商務營運中所發生的直接或間接的成本支出」 。李峰等學者認為,「商務成本可定 義為典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面臨的,除與技術因素相聯系的成本以外的綜合成本,包含生產 要素投入成本、交易成本、其他成本」 。

上海市政府商務成本調研組經過研究認為:商務成本是指企業設立和經營過程中各種貨幣 化的財務支出和非貨幣化的資源損耗,包括硬成本和軟成本兩個方面: 硬成本, 企業設立和經營過程中各種生產要素的支出, 一般可以用貨幣來衡量。軟成本,制度、政策和政府效率所導致的企業設立和經 營過程中的效率損耗。一般認為,製造業對商務成本特別是硬成本比較敏感,金融業對有關發展政策和經營環境比較 敏感。

2.盡管學者們對商務成本概念的描述不盡相同,但是關於商務成本的內容卻有共識:
一是生產要素投入成本:勞動力價 格、土地價格、原材料價格、水電 煤氣價格以及當地生活費用等在 內商 務 成本。二是交易成本:政府部門運作效 率、市場運行規范程度、要素配置 市場化程度、區域經濟信息可獲得 程度、企業承擔收費項目等方面。三是其他成本是指包含在商務成 本之中,但又無法為前面兩個方面 所涵蓋的成本,例如社會治安狀況 等。

Ⅳ 商業企業如何進行成本核算

1、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最常用的方法是:進價法和售價核演算法成本。

2、進價法核算又稱「進價記賬、盤存計銷」,是以進價總金額控制實物負責人(或櫃組)經營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它的核算特點是:商品購進後,登記按實物負責人設置的庫存商品明細賬,只記進價金額,不記數量;商品銷售後,按實際取得的銷售收入,貸記「商品銷售收入」賬戶,平時不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定期進行實地盤點,查明實存數量,用最後進價法計算並結轉商品銷售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3、超市、百貨商場等通常採用「售價法」核算商品成本。售價核演算法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這種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不適用了。

Ⅵ 商業會計成本核算方法是什麼

商業會計成本核算的方法
【問題】
商業企業中零售主營業務成本如何計算?
【解答】
對於零售商品,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式。
月終,為計算出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必須按一定的方法計算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綜合差價率是指按企業全部商品的銷售及庫存比例計算的差價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通過計算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將「商品銷售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額調整為本期已銷商品的實際成本,「商品進銷差價」科目的期末余額則是期末庫存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採用綜合差價率計演算法確定商品的銷售成本,計算手續比較簡便,但只適用於商品種類較少,各種商品的進銷差價比較接近的企業。
【例1】某零售商店8月末的「庫存商品」總賬余額為573
000元、「受託代銷商品」總賬余額為190
000元、「商品進銷差價」總賬余額(分攤前)為161
440元,8月份「主營業務收入」科目的貸方發生額為246
000元。則:
8月份已銷商品
應分攤的進銷差價=246
000×16%=39
360(元)
應根據以上計算結果作如下分錄:
借:商品進銷差價
39
360
貸:主營業務成本
39
360
分類(櫃組)差價率是指按企業各類商品或各營業櫃組的銷售及庫存比例計算的差價率。在這種計算方式下,「庫存商品」、「商品進銷差價」、「商品銷售收入」、「受託代銷商品」等賬戶均應按商品大類(櫃組)設置明細賬。
計算公式如下:
採用分類(櫃組)差價率計演算法確定商品的銷售成本,其計算結果能夠較准確地反映實際情況,在實際工作中應重點應用此種方法。
【例2】某零售商店8月末的「庫存商品」、「受託代銷商品」、「商品進銷差價」、「商品銷售收入」各明細賬戶的金額如表所示:
表1
零售商店部分賬戶金額表
營業櫃組
月末「庫存商品」賬戶余額
月末「受託代銷商品」賬戶余額
月末「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余額
本月「主營業務收入」貸方發生額
日用品櫃
134
000
──
25
260
76
500
化妝品櫃
107
750
44
800
39
288
93
000
食品櫃
163
250
──
29
865
108
250


405
000
44
800
94
413
277
750
各櫃組的進銷差價率可計算如下:
各櫃組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如下:
日用品櫃:76
500×12%=9
180(元)
化妝品櫃:93
000×16%=14
880(元)
食品櫃:108
250×11%=11
907.50(元)
根據以下計算結果作如下分錄:
借:商品進銷差價——日用品櫃
9
180
——化妝品櫃
14
880
——食品櫃
11
907.50
貸:主營業務成本——日用品櫃
9
180
——化妝品櫃
14
880
——食品櫃
11
907.50

Ⅶ 電子商務的成本如何計算

電子商務成本包括:

1,商品成本。2,營銷成本3,物流成本。4退換折損。等你可以具體的參考下圖

Ⅷ 商業成本的商業成本核算方法

商業主要的就是進價,工資勞務,房租水電,商業相對工業簡單很多,沒有那麼多復雜的工序。
商業企業會計核算:
第一 賬戶設置
1. 物資采購
2. 庫存商品
3. 商品進銷差價:屬資產類賬戶,是庫存商品的抵減賬戶,用來核算商業企業採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其貸方登記售價大於進價的差額,以及其他因素增加的差額,借方登記售價小於進價的差額,以及已銷售商品實現的差價,余額表示庫存商品的進銷差價.
4. 營業費用:核算商業企業在購進和銷售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不單獨設置管理費用的商業企業,其核算內容也包含在營業費用中.
5. 主營業務收入
6. 主營業務成本
7.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第二 批發商品核算
核算方法:數量進價金額核法 和 數量售價金額核演算法,以第一種方法為例,第二種方在零售商品核算內容中詳細介紹.
A.購進商品
[例1] 某商業企業向本市新海內衣廠購進42支男棉毛衫1 000包(一包10件),每包單價86元,計86 000元;進項稅率17%,計14 620元。價稅合計100 620元,商品全部到達,並驗收入庫。貨款以轉賬支票支付。財會部門根據倉庫交來的「收貨單」和供貨單位的「專用發票」以及轉賬支票存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同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如果商品驗收入庫和支付貨款不是同時進行的,有兩種情況:
1.支付貨款,商品未到,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商品到達後,驗收入庫,再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2.商品驗收入庫,貨款採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則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應付票據——商業匯票 100 620
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商業匯票到期付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票據 100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B.銷售商品
[例2] 某商業企業批發商品銷售收入45 000元,銷項增值稅率17%,計7 650元,共計52 650元,銷貨款送存銀行。財會部門根據業務部門報來「銷貨日報表」和收款處報來的「收款日報表」核對無誤後,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52 650
貸:主營業務收入45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7 650
假如採用委託收款或商業承兌匯票進行結算,即為送貨制。在商品已發出,貨款尚未收回或取得商業匯票時,財會部門可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或應收票據) ×××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
收到貨款或匯票到期承兌時: 借:銀行存款 ×××
貸:應收賬款(或應收票據)×××
批發商品銷售的核算,除反映商品銷售收入外,還應反映商品銷售成本。批發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一般有逐日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方法。如果採用逐日結轉的方法,則在反映商品銷售收入以後,同時反映商品銷售成本,以計算商品銷售毛利。仍用上例,設商品銷售成本為41 230元,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41 230
貸:庫存商品——×× 41 230
第三 零售商品核算
A.購進商品
目前大多數企業對零售商品購進作如下處理:在購進時按不含稅成本記入「商品采購」賬戶;按進項稅額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按全部價稅總額付款數記入「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賬戶。而在商品入庫時,則按含稅的售價記入「庫存商品」賬戶;按含稅的進銷差價記入「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按不含稅的進價轉銷「商品采購」賬戶數額。具體地說,由於商品交接貨和結算方式不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3 某商店從本市某公司購入小百貨一批,計進價6 000元,售價7 200元(不含稅),進項稅額1 020元。貨款以轉賬支票付訖,商品由百貨組驗收,按專用發票,作會計分錄如下:
(1)支付價款時,按商品進價、進項稅額分別轉賬:
借:物資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20
貸:銀行存款 7 020
(2)商品入庫時,為簡化庫存商品日常核算工作,平時營業櫃組以庫存商品售價(進價+毛利)加上銷項稅額入賬(設銷項稅率為17%),商品入庫時的售價應包含銷項增值稅在內。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售價7 200元+銷項稅額1 224元)8 424
貸:物資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百貨組(毛利1 200元+銷項稅額1 224元)2 424
月終,財會部門須調整已銷商品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將銷項稅額從商品銷售收入中分解出來轉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賬戶。如上例,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 1 224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 224
2.異地商品購進。異地商品購進,由於採用發貨制交接方式,商品的發運時間和結算憑證的傳遞時間不一致,通常會發生先付款,後到貨;先到貨,後付款;以及到貨與付款同時進行三種情況。
[例4 設前例為向市外×單位購進百貨商品一批,供貨單位代墊運費400元,價款及運費已通知銀行承付。
(1)假設先承付貨款和運費,後到貨。
接到銀行轉來托收憑證,經審核無誤後,承付貨款,根據有關憑證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6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360
貸:銀行存款 7 420
商品運到,由百貨組驗收,根據有關憑證,按含稅售價入賬,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424
(2)假設商品先到,後付款。
商品運到,驗收入庫,平時不作賬務處理,月末如仍未付款,按暫估進價入賬,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應付賬款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 424
下月初用紅字沖回: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 8424 (紅字)
貸:應付賬款 6000 (紅字)
商品進銷差價 2424 (紅字)
接到銀行轉來托收憑證,承付貨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6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360
貸:銀行存款 7 420
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物資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 424
(3)假設承付貨款與到貨同一天,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物資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6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360
貸:銀行存款 7 420
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物資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 424
B.銷售商品[例5台州家友超市本月零售商品269100元(售價法)
1. 借;銀行存款 2691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69100
2. 借:主營業務成本 269100 貸:庫存商品 269100
3. 結轉已銷商品銷項稅: 269100/(1+17%)=39100
借:主營業務收入391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9100
4.. 已銷商品進銷差價的計算和結轉
差價月末日庫存商品余額=月末調整前商品進銷差價帳戶余額/ 本月主營業務收入貸方發生額+月末日庫存商品余額*100%
接上題,假設月末調整前商品進銷差價帳戶余額為109500元,月末日庫存商品余額為140400元,計算差價率為26.74%
本月已銷商品應結轉商品進銷差價為 269100*26.74%=71957.3
借:商品進銷差價 71957.3 貸:主營業務成本 71957.3
不含稅的進銷差價:71957.3-39100=32857.3
5.如果家友超市本月進項稅為51000元,本月購入商品409500元,無月初余額
庫存商品(零售價)=140400(409500-269100)
進項稅金=51000
銷項稅金=39100
主營業務收入(零售價)=230000(269100-39100)
主營業務成本=197142.7(269100-71957.3)
已銷商品進貨差價(不含稅)=32857.3(230000-197142.7)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1-18 20:12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
銷售凈額=銷售收入-銷售折讓和銷售退回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期初+本期購入-本期銷售成本
2,零售價法
成本率=(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入成本)/
(期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
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售價*成本率
本期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進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進銷差價率=(期初商品進銷差價+本期進銷差價)/
(期初存貨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
本期已售商品進銷差價=本期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這是我剛問別人的,其實我也不太懂,希望這個能幫到你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兩種方法:
其一是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這種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不適用了;
其二是進價核演算法
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Ⅸ 商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商品零售企業成本核算最常用的方法是:進價法和售價核演算法成本。

2、進價金額核算又稱「進價記賬、盤存計銷」,是以進價總金額控制實物負責人(或櫃組)經營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它的核算特點是:商品購進後,登記按實物負責人設置的庫存商品明細賬,只記進價金額,不記數量;商品銷售後,按實際取得的銷售收入,貸記「商品銷售收入」賬戶,平時不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定期進行實地盤點,查明實存數量,用最後進價法計算並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3、進價法。這種方一般為經營鮮活商品的零售企業所採用。鮮活商品包括魚、肉、禽、蛋、蔬菜和水果等。

4、超市、百貨商場等通常採用「售價法」核算商品成本。

Ⅹ 商業會計成本核算方法是什麼

商業會計成本核算的方法
【問題】
商業企業中零售主營業務成本如何計算?
【解答】
對於零售商品,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式。
月終,為計算出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必須按一定的方法計算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綜合差價率是指按企業全部商品的銷售及庫存比例計算的差價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通過計算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將「商品銷售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額調整為本期已銷商品的實際成本,「商品進銷差價」科目的期末余額則是期末庫存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採用綜合差價率計演算法確定商品的銷售成本,計算手續比較簡便,但只適用於商品種類較少,各種商品的進銷差價比較接近的企業。
【例1】某零售商店8月末的「庫存商品」總賬余額為573
000元、「受託代銷商品」總賬余額為190
000元、「商品進銷差價」總賬余額(分攤前)為161
440元,8月份「主營業務收入」科目的貸方發生額為246
000元。則:
8月份已銷商品
應分攤的進銷差價=246
000×16%=39
360(元)
應根據以上計算結果作如下分錄:
借:商品進銷差價
39
360
貸:主營業務成本
39
360
分類(櫃組)差價率是指按企業各類商品或各營業櫃組的銷售及庫存比例計算的差價率。在這種計算方式下,「庫存商品」、「商品進銷差價」、「商品銷售收入」、「受託代銷商品」等賬戶均應按商品大類(櫃組)設置明細賬。
計算公式如下:
採用分類(櫃組)差價率計演算法確定商品的銷售成本,其計算結果能夠較准確地反映實際情況,在實際工作中應重點應用此種方法。
【例2】某零售商店8月末的「庫存商品」、「受託代銷商品」、「商品進銷差價」、「商品銷售收入」各明細賬戶的金額如表所示:
表1
零售商店部分賬戶金額表
營業櫃組
月末「庫存商品」賬戶余額
月末「受託代銷商品」賬戶余額
月末「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余額
本月「主營業務收入」貸方發生額
日用品櫃
134
000
──
25
260
76
500
化妝品櫃
107
750
44
800
39
288
93
000
食品櫃
163
250
──
29
865
108
250


405
000
44
800
94
413
277
750
各櫃組的進銷差價率可計算如下:
各櫃組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如下:
日用品櫃:76
500×12%=9
180(元)
化妝品櫃:93
000×16%=14
880(元)
食品櫃:108
250×11%=11
907.50(元)
根據以下計算結果作如下分錄:
借:商品進銷差價--日用品櫃
9
180
--化妝品櫃
14
880
--食品櫃
11
907.50
貸:主營業務成本--日用品櫃
9
180
--化妝品櫃
14
880
--食品櫃
11
9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