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做小不幹膠印刷如何最省成本
用分切紙
賣紙的地方可以裁好的
Ⅱ 做不幹膠標簽的材料成本核算如何核算
材料和人工一樣,如果發生時能夠區分為某產品(或某批訂單)生產耗用,則直接計入該產品的'生產成本--x產品(或x批號)(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
如果是共用的(不能區分某產品生產耗用),則在發生時,先計入'製造費用---材料或工資)',在月末分配進入'生產成本--x產品(制費)'.
月材料的准確歸集,需建立在正確的材料進出存之基礎上,且材料出庫要標明是哪種產品或哪個批次使用,按產品種類或批次進行材料耗用的歸集.若為公耗品,則先入制費再分配.
Ⅲ 如何降低印刷企業生產成本
印刷完一本書或一份雜志時,所發生的成本和費用以及所獲取的加工產值已在財務部門進行歸集,現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知道這份訂單是否真正給企業創造了利潤,創造了多少或者根本就是虧損的,這個問題就可以利用崗位成本核算來回答。根據設備生產能力,可以將這份訂單在各個生產部門的加工時間預測出來,然後乘以各自的小時工價,得出生產成本,再加上材料成本,如紙張、油墨、印版等,就得出加工這份訂單的總成本。最後,訂單完成,再依據日報表所填寫的數據將實際的加工時間以及耗用的原材料歸集,進行訂單結算,就能夠真實地反映出這份訂單的實際獲利情況。因此可以說,訂單結算和報價同等重要。這里又引出一個問題:如何正確計算小時工價,才能反映本企業的真實情況?
傳統報價體系
市場營銷的成功受4個因素的影響:一是產品品種策略,二是價格策略,三是產品分布策略,四是廣告宣傳策略。受目前我國消費水平的影響,在這4個因素(或者說策略)中價格因素起主導作用。在制定產品價格時,又有3個基本的指導思想:一是針對競爭對手制定價格,二是針對市場需求制定價格,三是針對成本制定價格。
以一本書的印製為例,其加工成本通常考慮以下幾項:
(1)原材料(通常是指紙張,客戶來料不做計算);
(2)圖文處理排版、出片(客戶來片不做計算);
(3)上版(含拼版、曬版);
(4)印工(內文按令計算,封面按色令計算,而教科書和社會業務的印工有顯著差別);
(5)裝訂等印後加工(按萬頁計算,包括一些包裝材料)。
以上5項成本合計後,再加上企業一定的利潤則為產品的最後加工價格,如果除以這本書的總印張,則得出單位印張的加工價格。目前針對非教科書類的書籍印製,大多數企業是按照印張價來報價。當然,對於一些加工工藝較為復雜的產品,如封面有表面整飾項目(燙金、上光、覆膜等)或對於裝訂有特殊要求的情況等,報價項目則要相應增加,總之不能漏項。
1.如果針對競爭對手制定價格,例如,一本書的印製,紙張和印數確定,競爭對手的報價為1.25元/印張,我們的報價為1.1元/印張。如果競爭對手壓價,我們的底線在哪裡,何種價位是我們的盈虧平衡點?
2.如果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報價,例如,這種產品的加工工藝復雜,只有我企業能夠完成,因此競爭對手的價格在考慮因素中所佔比重不大。那麼,印刷完成後,我們加工這份訂單的獲利到底有多大?以後有多大的可能再獲得同樣的訂單?
3.印刷品報價主要是由經營部門的人員完成,這就要求報價人員對產品的加工流程相當熟悉,同時熟知各種原材料的最新市場價格,並且細心、認真,不漏項。但是,如果漏報了某項,誰來監督?
4.印刷完成後,可以很容易算出這筆訂單的加工產值,但是,廠長關心的是這份訂單創造的利潤是多少,而不是加工產值的大小。在印製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一些特殊情況。例如,原先預測紙張耗用為120令,實際操作中由於技術水平等原因可能耗用更多;原先預計印製時間為2天,實際花費3天,多佔用印刷機1天;由於內部管理原因造成機器無故等紙、等版等情況。那麼,什麼樣的報表能夠及時向管理者反映這種情況?
5.某些客戶帶來的訂單量多,加工產值大,但利潤率卻不高,同時佔用企業的有效工作時間較長。那麼,誰是我們的高端客戶?
以上僅提出一些管理者常發出的疑問,實際工作中,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弄清楚。要想回答以上問題,僅靠傳統報價體系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有必要了解另外一種報價體系,即基於小時成本工價的報價。
崗位成本核算體系
小時工價的確定基於崗位成本以及在這個成本點(崗位)上的生產小時總數。
以一家印刷企業的膠印車間為例,該車間有4台單張紙印刷機,其具有不同的色組、不同的型號、不同的品牌,現將這4台印刷機分別設為4個不同的成本點,每個成本點都用一個相應的編號表示。如「241」,「2」表示膠印車間;「4」表示印刷機為四色;「1」表示印刷幅面為對開。
1.崗位成本核算原則
崗位成本核算的原則是,任何發生的成本和費用,不論是生產成本還是管理費用都必須按照一定的比率分攤進各個成本點中。仍然以這台四色印刷機為例,可能歸集在這個成本點上的成本如下:①設備的購買原值:包括其附屬設備;②設備的凈值:預計值;③折舊:每年的折舊數額;④生產場地租金:換算成這台設備佔用的面積應該承擔的金額;⑤人員成本:在這台印刷機上工作的所有人員的工資(來自財務會計數據);⑥佔用面積:如果生產場所屬於個人所有,仍然要折算出這台設備佔用的面積所應承擔的房屋折舊費用,為了保證生產通暢的過道也應按一定比例分攤進這個車間的4台設備(4個成本點)中。
除此之外,一些不能按實際發生進行歸集的費用也必須平均分攤進這個車間的4台設備中。如:①間接生產費用:各種清洗劑、潤滑油、水費、電費(如車間空調的電費)以及修理費等;②管理費用:車間主任、統計員、檢驗員、清潔員以及其他人員的工資;③間接管理費用:廠級領導及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費用按一定比例分攤到該車間,再分攤到這台印刷機上。
以上各項成本和費用以年為單位進行總計,得出這台印刷機上的總成本。
2.預計生產小時的方法
(1)設備每年的計劃工作天數
從企業生產日歷中得出,如:365天(日歷天數)-104天(星期日+星期六)-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即日歷天數減去星期日、星期六和法定節假日。
(2)設備每年的計劃生產小時
250天×8小時/天=2000小時。
(3)開工率為90%的生產小時
2000小時×90%=1800小時。
(4)實際利用率為82%的生產小時
1800小時×82%=1476小時。
3.幾個關鍵的企業生產參數
(1)生產時間
全年的日歷天數-星期日、星期六和法定節假日=設備計劃工作天數;
設備計劃工作天數-公休假、工傷事假、病假和調休等=取決於人員的生產時間;
取決於人員的生產時間+加班時間、輔助時間=計劃生產時間。
(2)開工率
開工率是指一個成本點上正式生產時間與輔助時間之和與設備計劃工作天數之比。
開工率=〔(正式生產時間+輔助時間)/崗位生產時間〕×100%=(計劃生產時間/崗位生產時間)×100%。
(3)實際利用率
實際利用率是指一個成本點上正式生產時間除以正式生產時間與輔助時間之和。
實際利用率=〔正式生產時間/(正式生產時間+輔助時間)〕×100%。
時間這個概念對於企業的管理部門只有一個含義,但對於生產部門的各個成本點則有生產時間和輔助時間之分,即有效時間和無效時間,這兩者之和構成了總的工作時間。輔助時間雖然沒有直接參與生產,但卻維持著生產的正常進行,如小修、換橡皮布、換水絨套等,但是,必須將輔助時間維持在一個正常的比例,如果輔助時間過長,即無效時間過長,勢必造成生產效率低下。而實際利用率則反映出企業的有效生產時間占總生產時間的比例,企業管理者藉助於這個參數可以對生產部門的工作進行監控。實際利用率越高,表明企業的生產效率越高,換句話說,意味著總工作時間中可以提供更多的時間用於印刷。
4.小時工價
通過預計可以得出這台印刷機全年的成本和費用與計劃生產時間,假定其全年的成本和費用為10萬元,全年生產時間為1476小時,則這個成本點的小時工價為10萬元/1476小時=67.75元/小時。
提出小時工價的概念在於說明無論這台印刷機是否在印刷產品,企業每小時都要為此支付67.75元。有了這個概念,許多問題都可以解決。諸如:
(1)當印刷車間未承接生產任務時,就沒有收益可獲得以抵消這項支出,而機器停產1天就要損失542元(67.75元/小時×8小時),這也是許多印刷企業在所接訂單是微利時也要承接加工任務的原因,同時,這也能促進經營部門的營銷工作。
(2)每天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中, 除去印刷前的准備時間和印刷結束後的整理時間,真正用來創造效益的時間只有機器在印刷的這段時間(實際利用率的概念)。實際生產時間的提出能夠促使操作人員減少換版、調試機器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用於正式印刷。
(3)幫助管理者解答了前面的問題,為什麼本來預計2天能完成的任務,實際花費3天?通過對員工填寫的日報表的分析,可以幫助管理者找到企業的「軟肋」,如輔助時間過長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曬版跟不上,紙張供應不到位,還是客戶臨時改動等原因,有助於管理者進行決策和改進方法。
(4)找到企業的保本點在哪裡。此時價格的制定,就不能完全針對競爭對手和市場需求來制定,營銷人員必須清楚本企業的保本點,至少要保證印製這件印刷品所經過各個工序的成本點的成本之和能夠和加工產值相抵,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談到和對手競爭,向市場看齊。
小時工價應用的可能性
就目前所做的調研顯示,很多企業都希望能夠嘗試用小時工價的方法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企業的生產成本,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競爭對手和市場需求的情況制定最佳的加工價格。小時工價在企業中的應用必須藉助於行業管理軟體,用計算機來處理各項數據以替代手工報價。在前期的資料庫建立階段,因為涉及到眾多成本點的確定以及各項成本的合理分攤,工作量很大,但是一旦准備工作完成,利用小時工價將使報價工作更加快捷、更加准確。
在實際應用中,首先根據產品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生產方式(如膠印、凹印等),即確定所經工序的各個成本點,一個工序結束後會提醒報價人員進入下道工序而不致於漏項,然後根據訂單印數計算出所需加工時間,得出生產成本。材料成本的確定無須四處詢價,因為原材料的庫存情況是即時的,隨時供報價人員查詢。這幾項成本相加再乘以一定的利潤率(企業希望獲得的)就得出這份訂單的加工價格。如果客戶接受這個價格,報價單上的信息自動生成施工單,同時也是產品完工後用於訂單結算的憑證,通過進行報價和實際成本的比較,了解這份訂單的實際獲利情況,便於管理者分析原因,進行改進。
參考資料: http://i.cn.yahoo.com/shujing198209/blog/p_23/
Ⅳ 不幹膠標簽印刷工藝
不幹膠標簽通常會出現在物品的表面,如物品使用說明、條形碼、價格標簽、特價標簽等,因不幹膠背面自帶有一層粘貼劑,所以貼取時都很方便,越來越多的店面商場採用不幹膠標簽來更改、宣傳等,那不幹膠標簽到底是如何印製出來的呢?

不幹膠標簽印刷的第一步是根據自己所需要的內容進行排版編輯,通常用CORELDRAW或AI軟體來製作,因為此軟體製作出來的圖為矢量圖,即使是很小的字體印製出來的都非常的清楚,如果用PS軟體製作則會形成圖案,印製出來將會影響其效果,軟體的使用的正確性也是不幹膠標簽印刷的首要注意點。
製作軟體確定好之後還要考慮尺寸的大小,因為大批量的不幹膠印刷會降低成本,但也需要考慮好尺寸大小,這時就會涉及到製版,因為不同印刷機印刷的尺寸就不一樣的,如8K、4K、2K等,如果選擇的尺寸正好比印刷機的固定尺寸大時,就需要用大一號尺寸來印刷,或者比印刷固定尺寸小太多時,兩種情況都會在印刷時留有大量的空白從而造成印刷的浪費,既浪費紙張又多花了錢,不太明白時可以去專門的印刷廠去咨詢或者讓別人來設計製版。
在設計時,不幹膠印刷有的是黑白兩色的,有的則是彩色的,印刷上通常稱之為四色的,因顏色的不同印刷過程也不一樣,在制好版時,開始出片,黑白兩色的只需制一個版即可,俗稱菲林片,印刷一次即可完成,成本也相對的要低很多,而四色的不幹膠標簽印刷則在設計時顏色就設計好了,在出片時需要按C、M、Y、K即黑、紅、黃、藍四種基色各出一張版,在印刷過程中也需要四次印刷,先印好一次之後,其他三次都叫做套印,需要跟第一次印刷的位置相吻合,才會印刷出設計時出現的顏色,如果套印不好,則會出現很多重影,影響不幹膠標簽的視覺效果,所以四色印刷需要很高的印刷技術,當然價格也要相對的高出很多。
在印刷完比之後,便是按照設計好的尺寸進行裁切,有的是規則的圓形、長方形,也有一些是異形不幹膠標簽,這時,常見的形狀則直接裁切好即可,如果遇到異形的則需要事先定製裁刀,然後再根據印刷品最後成形的模樣製作好刀具後才能裁切,在不幹膠標簽印刷過程中,涉及的工藝越多,價格也越貴,不過別具一格的設計作品才能更好地博的客戶的眼球,達到宣傳效果。
Ⅳ 不幹膠標簽如何核算成本,有無核算成本的電子表格 ,誰能幫幫我,非常感謝!郵箱[email protected]
首先是成品一共需要多少,排在一張A3上能排多少,退而算出一共用多少紙。
紙價+版費+印刷費用=總價! 希望能幫到你
Ⅵ 不幹膠標簽,條碼紙 怎麼計算成本
不幹膠標簽成本大致可以分為這么幾塊
一。紙款 也就是不幹膠所需要的成本
二。印刷費用 包括菲林,上機費,切成品,後道如果還要覆膜,燙金銀的等等
三。就是打包運費加你的利潤了
比如你要做10*10CM的不幹膠標貼 10000個 單色印刷 我按照我們這里的價格你給算下
一次類推
成品規格*數量*不幹膠價格 0.1*0.1*10000個*2.5元/㎡=250元 這是紙款 在實際中你要放大些尺寸便於切成品,還要適當的算下損耗。
菲林加上機費為 25+100 再加上切成品50元 打包50元 也就250+125+100=375 這是純成本
分攤到每個也就是 375/10000=0.0375元/個 三分八一個 再加上你的利潤即可
Ⅶ 求教:不幹膠列印A4大小的不幹膠的成本問題
你是要列印標簽么?列印成本和你不幹膠紙的面層也有一定關系,看是熱敏面層還是銅板面層,熱敏面層不需要碳帶,銅板需要碳帶。竹林偉業的熱敏不幹膠紙有一防和三防之分,你可以了解一下。你的問題不很清晰,我只能答道這里了。望採納
Ⅷ 印不幹膠怎麼算價
你好,廣州鷺源技術工程師吳先生為你解答;
不幹膠貼紙價格的計算方法。
我司常用的不幹膠貼紙的材質是不可移及可移性不幹膠。但無論是何種材質不幹膠的最大區別僅僅是粘性的強弱。計算方法都是按平方作為單位。
不可移紙約為3.6元每平方米,可移紙約為6.5元每平方米(具體單價可詢問紙行.)
第一步根據貼紙的尺寸長寬各加3MM計算出平方數。
第二步用此平方數乘單價得出所用材料單價。
第三步根據貼紙的顏色來選擇不同的倍數得出單價。顏色越多使用的機器就越貴,損耗也大。一般的規律是單色選擇2倍,雙色用2.1倍,四色用2.3倍。此倍數為常規數值,訂單數的大小也會影響到此數值的變化。
例如:55MM*80MM的雙色不可移不幹膠其單價為:
1.(55+3)*(80+3)/1000000=0.004814平方米
2.材料費=0.004814*3.6=0.017元
3.單價=0.017*2.1=0.036元。
不幹膠貼紙計價:
(長+3)*(寬+3)*單價/平方米*印刷顏色倍數/1000000 (單位:MM)
希望幫到你,你的採納是我一直答題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