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在經濟學中TFC、TVC、TC、AFC、AVC、AC、MC的全稱分別是什麼
1、TFC:為全部固定成本。
2、TVC:總可變成本。
3、TC:總成本。
4、AFC:平均固定成本。
5、AVC:平均可變成本。
6、AC:平均(總)成本。
7、MC的:邊際成本。
TC=TVC+TFC;TVC=C(Q);TFC=C0;TC=C(Q)C0。
(1)等成本線的c是什麼擴展閱讀
總成本TC(total cost)是總固定成本(TFC)和總變動成本(TVC)之和。因此總成本曲線在總變動成本曲線之上,兩曲線之間的垂直距離等於總固定成本的數值。總成本曲線的特性完全取決於總變動成本曲線的特性,所以,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曲線也是先遞減地增加,後遞增地增加。
總固定成本指在某個生產時期內,對不變投入的總花費。由於在生產中不變投入是一個不變的量,所以總固定成本是一個常數,即在短期內固定成本與產出數量的變化沒有關系,固定成本曲線是一條水平線。
㈡ 等成本線名詞解釋是什麼
等成本線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要素價格條件下生產者可以購買的兩種要素的各種不同的最大數量組合的軌跡。由於成本方程式是線性的,所以等成本線必是一條直線。
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生產要素都是有價的。例如:雇傭工人,需要支付工人的工資;到銀行貸款,需要支付銀行的利息;辦工廠,需要租用土地,需支付地租等等。廠商要想購買這些生產要素,就必須有一定的貨幣支出,這種貨幣的支出構成了廠商的生產成本。一個廠商若想追求最大利潤,就必須考慮成本。
等成本線特徵
由於成本方程式是線性的,所以等成本線必是一條直線。橫軸上的點C/W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購買勞動時的數量,縱軸上的點C/r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購買資本時的數量,連結這兩點的線段就是等成本線。它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所能購買到勞動和資本的各種組合。
㈢ 什麼是等成本曲線其數學表達式是什麼
等成本曲線表示一個固定的總支出所能得到的各種投入品組合。如果廠商面對的投入品價格是固定的,等成本曲線就是一條直線,其斜率代表相對價格。比如:如果每名工人每天的成本為50美元,那麼如果廠商減少使用1名工人,便可以在機器的租金上多開支50美元。
成本方程為:
C =WL+ rK
K=-WL/r+C/r
㈣ 經濟學中等成本線
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叫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由於存在邊際替代率遞減,所以才回形成曲線。如果是直線的情況,那麼邊際替代率一直保持不變了。
你所說的那個直線的情況應該只是為了引入概念而舉的特例吧,一般情況下等成本線都是凸向原點的曲線。
㈤ 等成本線的方程
假設既定的成本為C,已知的勞動(L)的價格即工資率為W,已知的資本(K)的價格即利息率為r,據此我們可以得到等成本線,如下圖所示。可得成本方程為:
C =WL+ rK
K=-WL/r+C/r
㈥ 等成本線的名詞解釋
等成本線
等成本線
定義
方程
特徵
變動
基本介紹
目錄
1摘要
2基本信息
3定義
4方程
5特徵
6變動
7基本介紹
由於成本方程式是線性的,所以等成本線必是一條直線。等成本線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要素價格條件下生產者可以購買的兩種要素的各種不同的最大數量組合的軌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等成本線
拼音
dengchengbenxian
定義
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生產要素都是有價的
出處
經濟學
類型
經濟學術語
展開全部
定義
等成本線
等成本線
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生產要素都是有價的。例如:雇傭工人,需要支付工人的工資;到銀行貸款,需要支付銀行的利息;辦工廠,需要租用土地,需支付地租等等。廠商要想購買這些生 產要素,就必須有一定的貨幣支出,這種貨幣的支出構成了廠商的生產成本。一個廠商若想追求最大利潤,就必須考慮成本。
等產量曲線告訴我們,生產一定數量的某種產品可以採取多種要素組合方式,生產一定數量的要素組合還要受到生產者支付要素總的預算開銷和要素價格的限制。即要受到總成本和要素價格的制約。為此,需要引入等成本線這一概念。
生產理論中的等成本線是一個和效用理論中的預算線相似的分析工具。
生產理論中的等成本線也叫企業預算線,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產要素價格條件下生產者可以購買到的兩種生產要素的各種不同數量組合的軌跡。等成本線表明了廠商進行生產的限制,即它所購買生產要素所花的錢不能大於或小於所擁有的貨幣成本。大於貨幣成本無法實現的,小於貨幣成本則無法實現產量最大化。
方程
假設既定的成本為C,已知的勞動(L)的價格即工資率為W,已知的資本(K)的價格即利息率為r,據此我們可以得到等成本線,如下圖所示。可得成本方程為:
C =WL+ rK
K=-WL/r+C/r
特徵
等成本線
等成本線
由於成本方程式是線性的,所以等成本線必是一條直線。圖中橫軸上的點C/W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購買勞動時的數量,縱軸上的點C/r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購買資本時的數量,連結這兩點的線段就是等成本線。它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所能購買到勞動和資本的各種組合。 2、等成本線的斜率為-W/r,即為兩種生產要素的價格之比為負值。等成本線以內區域中的任何一點(如A點),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用來購買該點的勞動和資本的組合以後還有剩餘。等成本線以外的區域中的任何一點(如B點),表示用既定的全部成本購買該點的勞動和資本的組合都不夠。唯有等成本線上的任何一點,才表示用既定的全部成本剛好能購買到的勞動和資本的組合。
變動
等成本線位移
等成本線位移
如果兩種投入要素的價格發生變化,那麼等成本線也就會發生變化。設工資上漲,W上升,使得同樣的成本可僱傭的最大勞動數量減少,也就是等成本線在L軸上的截距減小;又由於r不變,等成本線在K軸上的截距不變,這樣,等成本線AB將轉動。在某些情況下,兩種要素的價格可能會同比例變化,就會引起等成本線的位移。
等成本線轉動
等成本線轉動
基本介紹
等成本線
等產量線上任何一點都代表生產一定產量的兩種要素的組合,廠商生產過程中選擇哪一種要素組合才最好呢?它取決於生產這些產量的總成本。因此要討論要素的最優組合,需要引入等成本線這一概念。
等成本線(Isocost Curve)是指生產要素價格一定時,花費一定的總成本能購買的生產要素組合。
設每單位資本(一台機器)的價格PK =1000元,每單位勞動的價格(年工資)PL =2500元,總成本C =15000元,K和L分別代表資本量和勞動量,則有:
C = PK·K + PL·L
15000=1000K+2500L:這就是說,這15000元的總成本如果全部買機器,可買15台,全部僱傭勞動,可僱傭6個勞動力。對於任一給定的L值,可以從方程中求出相應的K值。當總成本增加為20000元時,成本方程為20000=1000K+2500L。根據以上兩個成本方程可作兩條等成本線,如圖5—9所示,等成本線類似於消費者的預算線,在幾何學性質和經濟分析上十分類似,有的經濟學家也把等成本線稱為企業預算線。等成本線斜率之絕對值等於兩種生產要素價格之比。在要素價格既定的條件下,生產者購買要素的總成本費用的變動導致等成本線平行移動。等成本線向右移動表示生產者的總費用增加,能夠購買到更多數量的要素;等成本向左移動表示總費用減少,能夠購買的要素數量減少。
㈦ 等成本線的定義
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生產要素都是有價的。例如:雇傭工人,需要支付工人的工資;到銀行貸款,需要支付銀行的利息;辦工廠,需要租用土地,需支付地租等等。廠商要想購買這些生產要素,就必須有一定的貨幣支出,這種貨幣的支出構成了廠商的生產成本。一個廠商若想追求最大利潤,就必須考慮成本。
等產量曲線告訴我們,生產一定數量的某種產品可以採取多種要素組合方式,生產一定數量的要素組合還要受到生產者支付要素總的預算開銷和要素價格的限制。即要受到總成本和要素價格的制約。為此,需要引入等成本線這一概念。
生產理論中的等成本線是一個和效用理論中的預算線相似的分析工具。
生產理論中的等成本線也叫企業預算線,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產要素價格條件下生產者可以購買到的兩種生產要素的各種不同數量組合的軌跡。等成本線表明了廠商進行生產的限制,即它所購買生產要素所花的錢不能大於或小於所擁有的貨幣成本。大於貨幣成本無法實現的,小於貨幣成本則無法實現產量最大化。
㈧ 什麼是等成本曲線 其數學表達式是什麼
等成本曲線是生產要素的價格和廠商的成本既定的條件下,廠商可以購買的兩種生產要素數量最大組合所形成的曲線.如果資本和勞動的價格分別為Pl、Pk,資本和勞動的投入量分別為L和K,總成本為C,那麼
C = PlL + PkK.
希望採納
㈨ 請問生產管理中的T、Q、C、S、F、E分別指什麼
T=Time=時間,指的是交期,就是生產計劃完成情況
Q=Quality=質量,工廠生產的品質狀況如何
C=Cost=成本,即生產過程中成本控制的怎麼樣
S=Service=服務,即服務情況
E=Environment=環境,現場的話就是指5S執行情況,當然也有別的一些比如濕度、溫度等
F=Flexibility=靈活性,快速換模、換線
通常生產管理中講的是Q C T S M或者Q C D S M
㈩ 西方經濟學概念連線
1,F
a是指生成可能性曲線
b是生產要是邊際替代率
c是等成本曲線
d是高效率生產曲線
e是短期生產成本
g是邊際成本
2,B
a是完全競爭市場
c是價格歧視
d是完全價格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