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本会计 工时定额耗用量怎么算的 第三个表格最后一栏
打扰了,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能否告知一下最后一栏是怎么计算的呢?
❷ 什么是工时定额,要准确的定义
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状态和生产组织模式下,按照产品工艺工序加工完成一个合格产品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准备时间、休息时间与生理时间的总和。
确定工时定额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使大多数工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部分先进工人可以超出,少数工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接近平均先进水平。
合理的工时定额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促进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工时定额定期进行修订,以保持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
(2)定额成本表里的工时定额怎么算的扩展阅读:
2011年7月1日,由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汽车维修汽车用品行业协会共同协商制定的《天津市事故车辆修复工时定额标准》。针对保险事故车辆易损的3000多个部位,根据其修理工作量、难易和复杂程度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工时定额标准。
在工时费单价方面,考虑到不同等级的轿车整车价值相差较大,将轿车分为微型、普通型、中级、中高级、高级5个等级,适用不同工时费单价。同时,工时费单价还对二类以上维修企业与轿车特约维修站进行区分,让事故车维修费的计算结果尽量贴近市场实际,更具使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时间定额
❸ 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怎么计算
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月末的产品定额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是有区别的,在进行计算时,要主要到这种差异性,注意到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成本这一事实,弄清楚完工产品和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再来使用定额成本法进行计算,就会准确得多,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
❹ 产品的工时成本怎么算
工时是指做某工序即定的定额时间,不管任何人做该工序工时都是即定不变的,相当于工时定额,是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工艺确定时就确定了的,不通过计算,而是通过核定工时,根据工资数额来分配人工成本。
❺ 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计算
A材料的分配率:1782/100*10+4*200=0.99
B材料的分配率:1717/5*100+200*6=1.01
由于材料成本差异为(-2%),所以A材料实际单价=2*(1-2%)=1.96
B材料实际单价=3*(1-2%)=2.94
甲产品:
消耗A材料=1000*0.99=990(千克)
消耗A材料费用=990*1.96=1940.4(元)
消耗B材料=500*1.01=505(千克)
消耗B材料费用=505*2.94=1484.7(元)
乙产品:
消耗A材料=800*0.99=792(千克)
消耗A材料费用=792*1.96=1552.32(元)
消耗B材料=1200*1.01=1212(千克)
消耗B材料费用=1212*2.94=3563.28(元)
会计分录:
借:产成品-甲产品1940.4+1484.7=3425.1
-乙产品1552.32+3563.28=5115.6
贷:原材料-A材料1940.4+1552.32=3492.72
-B材料1484.7+3563.28=5047.98
❻ 定额工时定额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计算公式如下:
1、“消耗量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本月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
2、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
3、完工产品费用=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
4、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
5、月末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
材料成本和工资、费用都可按此步骤分配;
❼ 定额成本计价法,怎么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题目如下图,求助各位会计大神
一、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公式: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有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产量
二、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是将月末在产品的各项费用按各该费用定额计算,亦即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实际的生产费用与定额费用的差异均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的全部成本(如果有月初在产品,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在内)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成本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是事先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单位定额成本。
三、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的适用范围
其一,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因而月初和月末单位产品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不会大;由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因而月初在产品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总额与月末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总额的差额也不会大。因此,月末在产品不计算费用差异,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
其二,在修订消耗定额月份,月末在产品成本按新的定额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中包括了月未在产品按新的定额成本计算所发生的差额,这样不利于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因此,采用该种方法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必须比较稳定,不要经常修订消耗定额。
由此可见,该种方法的关键是计算确定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计算是分成本项目进行的。直接材料项目根据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在产品材料成本定额计算,人工费、制造费用项目根据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和单位定额工时的费用额来计算
❽ 定额成本制度的计算
产品的实际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产品的实际成本=月初定额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定额变动
定额成本制度和一般核算方法不同的是,它不纯粹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是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成本方法。它不仅能达到成本的事前和事后控制,关键是能做到成本的日常控制,从而,更有效的地发挥成本核算对于节约生产费用、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制造费用进行定额控制时,可将其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定额控制和固定制造费用定额控制。对于变动制造费用定额控制可比照 原材料的定额控制,为有关项目按标准制定定额,采用限额领料单或限额费用单进行控制,超过定额部分则记入差异凭证。对于固定制造费用,可制定计划总额,实行总量控制。对于按工时分配计入产品的制造费用,可比照计时工资的定额核算,月末按公式计算,只不过,要将计时工资核算中的小时工资率改为小时费用率,即公式如下: 某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x实际小时费用率
某产品制造费用的定额=该产品定额生产工时x计划小时费用率
该产品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该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定额制造费 定额变动差异:由于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来制定的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一定时期后需要修订,修订后的新定额与修订前的老定额之间的差异。 定额的变动一般在月初进行如果定额降低,定额变动差异则为“+”号,相反,如果定额提高,定额变动则为“-”号。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的差异可以根据发生定额变动的在产品盘存数或在产品账面结存数乘以修订后的新定额,得到定额修订后的定额成本,然后与老定额进行比较,就可得到定额变动差异。然而,如果是机械制造企业,定额计算需要从零件、部件到产品,如此计算工作量较大。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定额变动系数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
定额变动系数=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按老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按老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成本 x(1-定额变动系数)
❾ 成本分析中,定额成本,和实际成本怎样计算。
在定额成本制度下,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可遵照以下程序进行:
产品的实际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产品的实际成本=月初定额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定额变动
1、按产品别编制月初产品定额成本表,若定额有修订,应在该表中注明。
2、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按成本项目设“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产品费用”、“生产费用累计”、“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等专栏,各栏又分为“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各小栏。
3、编制费用分配明细表,各项费用应按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进行汇总和分配。
4、登记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明细账中的期初在产品成本各栏目可根据上月成本明细账中的期末在产品各栏目填列。若月初定额有降低,可在“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变动”栏中的“定额成本调整”栏用“-”号表示,同时,在“定额变动差异”
栏用“+”符号表示;若定额成本有提高,则定额成本在“定额成本调整”栏用“+”号表示,同时,在“定额变动差异” 栏用“-”号表示。
5、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应根据事先编制好的产品定额成本表中产品月初成本定额乘上产成品数量求得,然后,根据“生产费用累计”中的定额成本合计减去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就是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6、如果有不可修复废品,应按成本项目计算其定额成本,并按定额成本分配计算定额差异或定额变动差异以及材料成本差异,但若不可修复废品不多时,也可不承担这些差异。废品成本计算出来后,连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记入“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的“本月产品费用”中的“脱离定额差异”小栏内,并全部由产成品负担。
7、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由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求得,并可进行成本的事后分析。
8、最后,成本核算人员应将成本核算、分析结果及改进建议上报单位负责人,由单位负责人对成本控制做出最后的决策和评价。
定额成本(Normal Cost)
把一定时期的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便可以揭示实际脱离定额的差异,指出生产和成本管理中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定额成本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基础。
定额成本的制度,一般可以先从产品的零件、部件进行,然后再按照产成品确定完整的定额成本。如果产品的零部件较多,为简化手续,可不制订零件和部件的定额成本,而直接制订产品的定额成本。
定额成本应根据成本项目分别制定,所用成本项目及其内容应与实际成本相一致,在一般情况下,定额成本不包括生产损失性的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