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已知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c'(q)=2q+36;固定成本为500元,求总成本函数.
因为边际成本函数是由总成本函数对于产量Q的求导得来的,所以对对边际成本函数进行求积分在加上固定的成本就是总成本函数:TC=q2+36q+500,希望这样的解释你可以理解
❷ 边际成本是100+(1/√x),固定成本为50,求总成本函数
即 f '(x) = 100 + 1/√x
积分有 f(x) =100x + 2√x + C
固定成本50,即 f(0) = C =50
所以总成本函数为 TC(x) = 100x + 2√x + 50
❸ 某商品边际成本函数:MC( C ),MC( C ) =3Q2-8Q+100,如果生产5个单位总成本是595元,求长期总成本函数
分析:长期总成本函数对产量求导数得到长期边际成本函数,现已知长期边际成本函数LMC =3Q²-8Q+100,对LMC求不定积分就可以得到长期总成本函数。不过这样求得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中含有一个未知常数A,再利用条件“如果生产5个单位总成本是595元”可以建立方程求出A,这样就求出完整的
长期总成本函数了,接下来根据定义就可以求长期平均成本函数,长期平均可变成本函数了。
计算:长期总成本函数由长期边际成本函数求不定积分得到,设未知常数为A:
LTC= ∫ 3Q²-8Q+100dQ=Q³-4Q²+100Q+A
生产5个单位总成本是595元,所以LTC(5)=5³-4*5²+100*5+A=595
解出A=70
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Q³-4Q²+100Q+70
长期平均成本函数为:LAC=LTC/Q=Q²-4Q+100+70/Q
在长期总成本函数中含Q的项才是长期总可变成本函数,即TVC=Q³-4Q²+100Q
所以长期平均可变成本函数为:AVC=TVC/Q=Q²-4Q+100
❹ 总成本函数
总成本=边际成本*x+固定成本
总利润=18x-总成本
❺ 总成本函数公式是什么
边际成本就是总成本C(q)对q求导,所以就是C'(q)=0+450+0.02*2q=450+0.04q.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简称MC)边际成本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也就是MC=△TC/△Q=dTC/dQ.
❻ 假设某产品生产的总成本函数是stc求固定成本函数,边际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
固定成本函数就是成本函数中的常数项,不因产量变动而变
所以FC=100
又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所以VC=Q^3-4Q^2+10Q
平均成本就是每单位产量所承担的成本,所以AC=TC/Q=Q^2-4Q+10
边际成本就是额外一单位产量所产生的成本,所以是对总成本求导数MC=3Q^2-8Q+10
❼ 求总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cost function)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成本理论主要分析成本函数。成本函数和成本方程不同,成本函数说的是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成本方程说的是成本等于投入要素价格的总和,如果投入的是劳动L和资本K,其价格为PL和PK,则成本方程是C=L·PL+K·PK,成本方程是一个恒等式,而成本函数则是一个变量为产量的函数式。
1、求出平均成本函数。
2、对其求导。令导数为0,求出q。
3、代入平均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和成本方程不同,成本函数说的是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成本方程说的是成本等于投入要素价格的总和,如果投入的是劳动L和资本K,其价格为PL和PK,则成本方程是C=L·PL+K·PK,成本方程是一个恒等式,而成本函数则是一个变量为产量的函数式。
(7)如何求总成本函数扩展阅读:
因为短期成本函数模型相对与长期成本函数的模型,所有条件都一样,只是增加了一条约束条件。所以短期成本函数模型中的可行域小于长期成本函数模型的可行域,从而前者的最小目标函数值不可能比后者的最小目标函数值值更小。而模型最小目标函数值正是成本函数值。
对于长期成本上的任一点,有一条短期成本曲线可以达到它。但是这条短期成本曲线在其他产量水平下,都是高于长期成本曲线的。这也就是说,在长期成本的任一点,不仅有一条短期成本曲线达到它,并且是以和它相切的方式达到。
❽ 怎么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求长期总成本函数
Y=A(t)LαKβμ。
Y表示总产出,L表示投入的劳力(≥0),K 表示投入的资本(≥0),A 是全要素生产率(或称为技术水平),α与β分别为劳力与资本的生产力弹性。
α+β> 1, 称为规模报酬递增型,表明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
α+β< 1,称为规模报酬递减型,表明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得不偿失的。
α+β= 1,称为规模报酬不变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双倍的资本和劳力投入,只会得到双倍的产出。
(8)如何求总成本函数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同java,形参列表可以有,可以没有。可以多个。类型也随意,只要是语言所支持的就可以。函数内的变量函数外不可使用。
2、函数名不区分大小写。
3、global变量函数外可以使用。
4、函数名首字母也是只能下划线或字母。不能够是数字和特殊字符。
❾ 已知总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怎么求利润最大时的销售价格、产量、利润
对成本函数TC求导,求出边际成本函数MC。
对需求函数两边同乘以产量Q,求出总收益函数TR,再求导,求出边际收益函数MR。
利用MR=MC利润最大化条件,列方程求出价格、产量。
利润π=TR-TC把求出的价格和产量代入即可。
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量的相互关系。成本理论主要分析成本函数。成本函数不同于成本方程,后者表示成本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后者表示成本等于投入的价格之和。
如果输入为劳动力L和大写K,价格为PL和PK,则成本方程为C=L·PL+K·PK,成本方程为恒等式,成本函数为以输出为变量的函数。
(9)如何求总成本函数扩展阅读:
对于长期成本的任何一点,都有一条短期成本曲线可以达到它。但这条短期成本曲线高于其他所有生产水平的长期成本曲线。也就是说,在长期成本的任何一点上,不仅有一条短期成本曲线到达它,而且它到达它的方式与它相切。
短期成本函数反映了在一定的技术、规模和要素价格条件下,最低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规律。技能水平是由生产函数来描述的。因此,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给定生产函数和要素价格,可以推导出成本函数。
❿ 经济学中知道数量、固定值和可变成本怎么算平均总成本
总成本一一总可变成本=固定成本TC一一TVC=TFC(总可变成本+固定总成本)/总产量=总平均成本 (TVC+TFC)/TQ= AC即:总成本/总产量边际成本为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要增加的成本MC=△TC/△Q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产量 AFC=TC/Q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总产量 AVC=AC/QMC(边际成本)、AC(平均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关系
① MC、AC、AVC三条曲线是U形且MC交AC于最低点;MC交AVC于最低点
②AFC是反函数,始终处于下降趋势
一、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①总成本与边际成本:TC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是MC,MC>0、MC=0、MC<0,TC分别表现递减、最小值、递增
②总成本与平均成本TC曲线上任一点和原点的连线的斜率是AC,当AC达到期最大时,TC和原点的连线正好也是TC的切线。
③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MC>AC时,AC递减增;MC<AC时,AC递增;MC=AC,AP取得最小值
二、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MC曲线和AC曲线都是U型的,造成这种形状的原因都是由于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的递减或递增,但这两种成本的经济涵义和几何涵义不同,MC曲线反映的是TC曲线上的各点切线的斜率。而AC曲线则是TC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所以MC曲线比AC曲线更早到达最低点。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上。在这一点,MC=AC,就是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这一点之左,AC在MC之上,AC一直递减,AC>MC,就是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在这一点之右,AC在MC之下,AC一直递增,AC<MC,即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AC是随MC的变动而变动的,当MC下降到一个更低点时,相应的AC也要跟着下降,但它同前面较高水平计算平均值,因此就必定大于MC,以至当MC到达最低点以后转而递增,在其未达到平均值时,AC仍在MC之上,并且AC仍继续递减,直到与递增的MC相交,AC才到达最低点,而后转向递增。
而过这一点之后,情况相反,AC还是随MC的变动而变动,当MC上升到一个更高点时,相应的AC也要跟着上升,但它同前面较低水平计算平均,因此就必定小于MC,即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1、总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
总成本TC是产量的函数,由于没有考虑固定成本这一因素,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表明产品产量为零时,TC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也相应增加,总成本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也就是边际成本率。平均成本(AC)是每单位产品的成本,等于总成本与产品产量的比值。也就是:AC=TC/Q=f(Q)/Q。在几何意义上AC是TC曲线上的任一点与原点O的连线的斜率。AC曲线形状为U型,表明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先递减后递增,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的
2、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
一般来说,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产量很小。随着生产的进行,生产要素利用率增大,产量的增长速度大于成本的增长速度,所以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成本又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不考虑最初的短暂情况,那么,它的变动规律主要表现就是:边际成本先是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