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指数如何计算
扩展阅读
柬埔寨石油怎么样 2025-05-20 01:49:08
钢笔工具的描边如何上色 2025-05-20 01:45:22

成本指数如何计算

发布时间: 2022-05-08 12:19:25

Ⅰ 土地利用系数和“产量-成本”指数计算

(一)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特点

土地利用系数反映评价区社会平均开发利用土地的水平。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集约水平能使潜力相同的土地表现出不同的生产能力,从而获得不同的土地产出。因此,需要通过土地利用系数确定土地的实际产出水平。

土地经济系数反映社会平均生产的相对获益程度,是将农用地的投入和产出加以综合比较后形成的一个无量纲的数值。土地产量高,不一定收益高,所以必须对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农用地的“经济”产量水平,才能使土地等别反映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的不同影响。

(二)土地利用系数计算方法

先计算出样点的土地利用系数,再根据行政村内各样点的土地利用系数计算出村的土地利用系数。

1.计算样点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样点第 j 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海南卷)

式中:

Klij——第i个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Yij——第i个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单产;

Yj,max——第j种指定作物省内分区最高单产。

2.计算行政村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行政村指定作物的土地利用系数。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海南卷)

式中:

Kli——行政村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i——样点编号;

m——样点数目;

ωi——第i个样点权重;权重值等于该样点地块的面积占整个村地块面积的比例。

3.划分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以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基本一致为原则,参考其他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划分等值区。等值区需满足以下条件:

(1)等值区内各行政村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在 之间( 表示平均值;S表示标准差)。

(2)等值区之间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平均值有明显差异。

(3)等值区边界两边的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值具有突变特征。

(三)确定最大“产量-成本”指数

1.计算“产量-成本”指数

“产量-成本”指数计算公式为: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海南卷)

式中:

aj——样点“产量-成本”指数;

Yj——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单产;

Cj——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成本。

2.确定指定作物的最高“产量-成本”指数

指定作物的最高“产量-成本”指数同样运用上述公式计算。海南省指定作物的最高“产量-成本”指数是在调查各指定作物的投入产出基础上,经专家组审核评议确定的。详见表 3-15和表 3-16。

表 3-15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最高单产投入调查表

续表

表 3-16 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最大值表

注:整个海南岛为一个指标区,即海南省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

Ⅱ 成本系数怎么算啊

在产品成本系数=〔(第一生产步骤原材料费用+第一生产步骤其他生产费用÷2)×第一生产步骤生产周期日数+……+ (最后生产步骤原材料费用+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最后生产步骤其他生产费用÷2)×最后生产步骤生产周期日数〕÷(产品单位成本×各生产步骤生产周期之和)×100%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一次投入的,而是随生产过程的进行陆续投入的,只有到生产完工时,才形成产品的全部工厂成本。

(2)成本指数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在产品的成本计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产费用合理而简便地在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是成本计算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成本和经营成果的真伪。

目前,在成本核算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产品库存量的计算、计量和计价问题.由于行业特点、品格的多少、工艺流程的繁简程度等不同,在产品的计算方法不能局限在一个模式上,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制订不同的计算办法。

在在产品成本只计算原材料的情况下,成本核算采取的办法是:"领料不限,月终盘点,以存计耗,定额控制"的十六字法。

Ⅲ 请教成本系数、价值系数怎么求出来的,题目如图

是按照公式计算的,具体如下:

成本系数=各个工作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总额(精准到个位数)。

价值系数=评价(功能)系数/成本系数(系数可以采用约数)。

成本系数是指同一种原料加工后的成本与加工前的成本之间的比率。

(3)成本指数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价值系数是评价系数和“平均数”的比值。

1、在产品成本系数亦称“费用递增系数”。在产品的平均成本占产成品单位成本的比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一次投入的,而是随生产过程的进行陆续投入的,只有到生产完工时,才形成产品的全部工厂成本。

2、因此,在核定企业生产资金中在产品资金定额时,不应以完工产品成本为依据,而应将产成品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予以折扣,这个折扣就是在产品成本系数。

提高价值系数的途径有:

1、在保持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2、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功能;

3、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4、成本增加不多,产品功能却有较大的提高;

5、消除过剩功能,同时成本有较大降低。

Ⅳ 总生产成本指数 产量指数 单位成本指数 都怎么算 什么公式 劳动生产率总指数怎么算

单位成本总指数Ip=∑p1q1/∑p0q1

产量总指数Iq=∑p0q1/∑p0q0

总成本总指数Ipq=∑p1q1/∑p0q0

劳动生产率=∑v1t1/v0t0 (v:劳动生产率;t:平均职工人数)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4)成本指数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Ⅳ 单位成本指数怎么计算

单位成本总指数Ip=∑p1q1/∑p0q1 产量总指数Iq=∑p0q1/∑p0q0 总成本总指数Ipq=∑p1q1/∑p0q0 劳动生产率=∑v1t1/v0t0 (v:劳动生产率;t:平均职工人数)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Ⅵ 最大产量、最大“产量-成本”指数及产量比系数

最大产量是指指定作物省内分区的最高单产。

最大“产量-成本”指数是指省内分区中,该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所能达到的最大值。“产量-成本”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甘肃卷)

式中:

aj——第j种指定作物的“产量-成本”指数,单位:千克/元;

Yj——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单产,单位:千克/公顷;

Cj——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成本,单位:元/公顷。

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的技术要求,这两个基本参数均由全省统一制定。在农用地分等试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根据各县(市、区)上报的作物最高产量数据,经各县(市、区)农业局确认后,与甘肃省农业厅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经过省级三级指标区的汇总和省级专家会的讨论,综合确定出省级三级指标区的最大产量数据。由于各相关部门均没有收集到“产量-成本”指数的具体成本数据,所以,以10个试点县的外业调查数据和全省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填写上报的调查表为数据来源,确定省级三级指标区的最大“产量-成本”指数。在各县(市、区)实际开展的调查工作中,有少数县(市、区)的调查数据超过了省里统一确定的最大产量及最大“产量-成本”指数,项目组及时根据各县(市、区)的调查反馈,经过省级专家组的讨论对相关的部分指数进行了调整。

产量比系数是以国家指定的基准作物为基础,各指定作物省内分区的最大单产与基准作物省内分区的最大单产之比。本系数由全省统一制定,成果见表3-3。

Ⅶ 成本系数怎么计算

成本系数是指同一种原料加工后的成本与加工前的成本之间的比率。成本系数的计算公式:成本系数=原料加工后的成本&pide;加工前的成本。用成本系数法计算加工后原料成本,只适用于出材料相同的食品原料。

扩展:

价值系数是评价系数和“平均数”的比值。

1、在产品成本系数亦称“费用递增系数”。在产品的平均成本占产成品单位成本的比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一次投入的,而是随生产过程的进行陆续投入的,只有到生产完工时,才形成产品的全部工厂成本。

2、因此,在核定企业生产资金中在产品资金定额时,不应以完工产品成本为依据,而应将产成品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予以折扣,这个折扣就是在产品成本系数。

提高价值系数的途径有:

1、在保持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2、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功能;

3、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4、成本增加不多,产品功能却有较大的提高;

5、消除过剩功能,同时成本有较大降低。

频道。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成本系数怎么计算?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Ⅷ 总成本指数与成本总指数如何计算

产品成本指数概括反映生产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水平的综合变动程度,它是企业或部门内部进行成本管理的一个有用工具。
产品成本指数的编制
记各种产品的产量为q,单位成本为p 。则全部可比产品(即基期实际生产过且计算期仍在生产的产品)的综合成本指数通常采用派氏公式来编制:
P_p=\frac{\sum p_1q_1}{\sum p_0q_1}
该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可以表示,由于单位成本水平的降低(或提高),使得计算期所生产的那些产品的成本总额节约(或超支)了多少。
类似地,在对成本水平实施计划管理的场合,还可以编制相应的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指数,用以检查有关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其编制方法可以采用派氏公式:
P_p=\frac{\sum p_1q_1}{p_nq_1}
其中,pn为计划规定的单位成本水平。该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可以说明计划执行过程中所节约或超支的成本总额。
不过,在同时制定了产量计划的条件下,则应该采用拉氏公式编制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指数:
L_p=\frac{\sum p_1q_n}{\sum p_nq_n}
其中,qn为计划规定的产量水平。该指数可以在兼顾产量计划的前提下来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即避免由于片面追求完成成本计划而破坏了产量计划。但在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没有制定产量计划,或不要求恪守产量计划指标的情况下,上面的拉氏指数就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