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
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边际利益:又作边际效益、边际收益,指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利益。一般而言,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会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
边际成本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
假如有一家饺子店,每个月的成本是30000元,也就是说每天的成本是1000元。每份饺子售价11元,原料成本1元。也就是说每天要卖100份饺子才能支付每天的成本。一个是平均成本1000元,一个是原料成本1元。
边际成本按照经济学中的解释为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也就是说生产100份饺子后的再生产每份饺子的边际成本是1元。
而超出100份的饺子在卖出后,再次获得的收益就被称作边际收益,于是饺子店开始在晚上8折售卖多出来的饺子。但超出100份饺子后,制作每份饺子就要多付员工加班费1元。
因此,他们每多卖出一份饺子,边际收益就是11*0.8-1-1=6.8元
而他们的边际成本就是每份1元成本和每份增加的人工成本1元,也就是2元。这样最终饺子店每份饺子都能赚到4.8元的利润。
但如果还剩下20份的时候,要求店长按照8折去卖,那今天就不能达标。但实际上,店长所要付出的边际成本仅仅是1元。
(1)边际成本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㈡ 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请举例子说明下他的含义,我知道定义,理解不到。谢谢了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 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 50元。若生产 101个时,其总成本5 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 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㈢ 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是啥意思啊希望有大神能通俗易懂的解释一下,谢谢!
1、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简写为MC或MPC;
2、边际利益一般指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边际利润等于零,达到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5-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㈣ 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各是什么意思
边际,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的部分
边际收益指的是每增加一件产品获得的收益
边际成本指的是每增加一件产品增加的成本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产商增加一单位产量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所以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总利润会随之增加。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若大于边际成本,该产品应该继续生产。若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则应该停止生产(生产越多亏越多)。
㈤ 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意为在当前产量下,再增加一单位的产品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MC=△TC/△Q
其中TC表示总成本,Q表示产量,△表示其变量。
边际成本MC和其他成本的关系:
㈥ 边际成本是什么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简写为MC或MPC。
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㈦ 什么叫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
(7)边际成本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边际收入,指但企业的销量达到某一相对固定的销量Q时,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所引起销售收入变动额。
例:当企业销售100件商品时(为基准销量),销售收入为7000元;若企业销售101件商品,销售收入为7090元。则:边际收入即:7090-7000=90元/件,一般确定后不变。
边际成本,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动额,通常只与变动成本有关。
例:生产某种产品 100件时,固定成本1000元,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成本: 50元/件。若生产 101件时,固定成本1000元,总成本5 040元,单位成本:49.9元/件。则有:
分析:边际成本=5040-5000=(5040-1000)-(5000-4000)=40元/件
㈧ 请问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边际成本指的是在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需要耗费的成本
一般来说存在边际效应,比如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入递减等
其中所谓的边际,就是当增加某一单位的物品,所获得或者所需要耗费的经历
㈨ 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简写为MC或MPC。
拓展资料: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总成本的变化量/ 产量变化量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图1 分数表达式
图1 分数表达式
理论上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这个总成本包括不变和可变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会先减少,后增加。
当产量很小时,可以理解为企业的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产量很小,随着企业雇佣更多的员工进行生产,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也开始变大,假设增加的第一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是10,那么增加的第二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可能是15甚至更高,第三个会是30。这对应生产函数曲线的第一个阶梯,即边际产品随着投入的增加以递增的比例增加(就是说增长率不是常数而是递增的,从生产函数的斜率可以看出,斜率越大增长率越大),在这一阶段产量的增加速度超过成本的增加速率,从而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员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变得拥挤,这时候每增加的一个员工依然会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但是这个利用率的提高会慢慢减慢下来(生活中我们称之为窝工),这对应 生产函数的第二个阶梯,即生产函数的斜率逐渐从第一个阶梯时的最大值减少到0,当员工增加到某一程度,再增加一个员工时,这个员工对产量的贡献将会是0,即边际产量为0,在这一阶段时,产量的增加速率从最大值逐渐减小到零,而成本的增加速率(每个员工的费用,加上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大于产量的增加速率,从而边际成本增大。
即从边际成本曲线可以看出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递增。
而边际成本递增的根本原因就是边际产品的递减原则。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50元。若生产101个时,其总成本5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划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高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指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