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如何得到的
扩展阅读
为什么石油黄金都跌了 2025-05-20 05:44:56
机修工具都有哪些牌子 2025-05-20 05:34:06

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如何得到的

发布时间: 2022-05-07 15:03:38

⑴ 完全竞争市场下,给出企业短期总成本函数,可以知道短期供给函数吗

可以,完全竞争市场下,价格是由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决定,单个个体无法决定价格。那么在每一个价格之下必有一个厂商的最优生产量,也就是供给量,把所有点连线就能得到短期供给函数。 记住最优生产量(供给量)之下边际利润为0,也就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例子总成本TC=2000+10x_,求导MC=20X,价格为P,收入R=PX,P=20X,这就是供给曲线。对于厂商来说短期供给函数表达的意思是每给定一个价格,厂商所选择的最优生产产量。厂商边际成本曲线描述的意思是每给定一个产量对应边际成本的一一对应函数关系。厂商选择利益最大化的产量的充分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边际收益等于商品的价格,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就是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P=MC=0.3Q_-4Q+15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为: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减阶段,边际报酬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增阶段,与边际报酬极大值对应的是边际成本极小值。在短期内,假设资本数量不变,只有劳动可随产量变化,则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f(L),这种生产函数可称为短期生产函数。微观经济学通常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长期生产理论。拓展资料: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只有当价格大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时,企业才会进行生产,因此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是按照边际成本等予边际收益的原则来选择其最优生产规模。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扩大产量是可以增加利润的;而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就应减小产量。这就说明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其短期供给曲线。

⑵ 设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代表性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C=20+240Q-20Q2+Q3,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315元。

(1)因为STC=20+240Q-20Q2+Q3 所以MC=240-40Q+3Q2 MR=315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得Q=15 把P=315,Q=15代入利润=TR-TC公式中求得: 利润=TR-TC= (2)不变成本FC=20 可变成本VC=240Q-20Q2+Q3 依据两个方程画出不变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 (3)停止营业点应该是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所以 AVC=VC/Q=(240Q-20Q2+Q3)/Q=240-20Q+Q2 对AVC求导,得:Q=10 此时AVC=140 停止营业点时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相等,所以只要价格小于140,厂商就会停止营。 (4)该厂商的供给曲线应该是产量大于10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这是边际成本的问题哦。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简写为MC或MPC。
运用边际成本法取得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点,避免操纵短期利润,有利于短期产量重要决策。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简写为MC或MPC。


实际应用

运用边际成本法取得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点,避免操纵短期利润,有利于短期产量决策。

从边际成本递增

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产量和劳务成本的方法是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直接成本上计入合理部分的生产间接费用(即间接成本)得出单位完全成本和总成本,非生产间接成本不包括在完全成本中,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完全成本法有赖于对产量的估计,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水平而不是销售水平。如果产量大于销量,一部分固定成本就会推延到下一会计期抵减利润,固定成本的性质被歪曲了。例如:

某企业生产一种零部件产品,其生产性费用为:直接材料10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变动制造费用(能源)7元/件,固定制造费(折旧)4000元。其非生产性费用为:管理费用(保险)400元,销售费用:其中变动费用3元/件(买一送一),固定费用(广告费)600元。期初库存为0,本月生产1000件,销售600件,售价40元/件。

1、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如下:

单位生产成本:10+5+7+4000÷1000(件)=26元

销售收入:600件×40=24000元

减:销售成本:600件×26=15600元

毛利:8400元

减:期间成本:600件×3+400+600=2800元

净利:5600元

在完全成本法下,400件库存中有固定费用(折旧)1600元(4000÷1000件×400件)

作为存货,虚增了资产和当期利润。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完全成本法下,企业很难正确作出是否应该增产或减产的决策,因为产品或劳务的吸收成本中包括固定成本要素,而固定成本与企业的产量无关

⑶ 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怎么得到的其中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和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有何联

AC=C/Q
MC=dC/dQ
MP递增,AP递增
MP递减,AP递减,两者交于AP的最低点

⑷ 在短期中,短期总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有什么关系

(1)在短期中,短期总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如下:

(2)短期边际成本(Short-run Marginal Cost,简称SMC)指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SMC=△STC/△Q。由于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而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所以短期边际成本,即短期内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实际上等于增加该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所以,SMC=△STC/△Q=△VC/△Q。
(3)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呈U型。

⑸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1)完全竞争短期均衡时有MC=P,即
MC=0.3Q(平方)+4Q+15=55
得Q=
利润=PQ-STC=……
(2)厂商停产的条件是P小于平均可变成本
SFC=STC-10(也就是去掉常数项,常数项是固定成本)
AVC=0.1Q(平方)+2Q+15=(带入上式Q),记得P的最小值
(3)短期供给曲线就是P=MC=……(和第一问一样,再求反函数就是。注意这题的考点是定义域,即第二问P小于AVC)
抱歉,数字不是很好算,计算器再图书馆,没有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