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如何计算
扩展阅读
聊天沉没成本怎么办 2025-05-20 08:29:19
本地财务审计什么价格 2025-05-20 08:29:11

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如何计算

发布时间: 2022-05-07 03:52:31

①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计算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销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产量=单位售价*产量。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工资、利息、公司管理费等每年固定发生的,产量越大,固定成本(单位间接成本)每份额越小,固定成本不随产值的增加而增加。

(1)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一、固定成本: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

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产都会发生的成本,比如折旧。

二、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变动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② 经济学固定成本怎么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9

③ 会计题,求解

这个应该用高低点法来求解
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具体求解过程如下:
b=(500-200)/(1000-850)=2
a=500-2*1000=-1500
y=-1500+2x=-1500+2*800=100(万元)
这个题目好像有点问题,a为负数。

④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今年的生产销售情况如下:销售价格50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800万元,单位产品

你好,由以上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到,今年的利润为:(500-300)x10-800 = 1200万元
明年的利润为:[500-300x(1-5%)]x15-1000 = 2225万元,由此可以看出,扩容后的利润明显大于今年,所以推介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利润可以更多。
1、企业生产销售范围非常大。在营销方面,我们关注的指标主要是销售收入、人均销售收入和销售收入增长。我们在分析企业销售时,大多会从市场分析入手,分析行业形势、市场形势、我们的目标客户群和市场份额,以实现我们的销售目标,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劣势。 ,以确定我们的营销策略和相关策略。
2、生产端通常会分解销售目标,以明确我们的产出目标。根据产出目标,对产能进行规划,对销售给予大力支持,以产能规划为核心,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包括人机料法,对生产效率进行相应的规划,经营成本和产品质量,最终实现优质、低成本、准交货的生产经营效果,助推公司效益增长。
拓展资料:
1、总固定成本的计算公式为:总固定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可变成本×最高业务量=最低业务量成本-单位可变成本×最小业务量。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总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业务量;固定成本的特点:总成本不随业务量变化,以固定金额表示;单位业务量承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发生相反的变化。
2、总固定成本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内固定,这意味着固定成本的固定是有条件的。这里提到的某个范围称为相关范围。如果业务量变化超出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化。绑定固定成本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业务能力而必须发生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房产税、房租、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因为这种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这种费用的数额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所以限制性很强。
3、由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会计年度开始前的经营情况和财力确定的计划期预算金额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员工培训费等。这种成本的预算金额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金额。因此,也称为自定固定成本。该等费用的金额不具有约束力,可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⑤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销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产量=单位售价*产量。

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或 =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相关信息:

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⑥ 管理会计高低点法怎么计算

高低点法是利用代数式y=a+bx,选用一定历史资料中的高业务量与低业务量的总成本(或总费用)之差△y,与两者业务量之差△x进行对比,求出b,然后再求出a的方法。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设以y代表一定期间某项半变动成本总额,x代表业务量,a代表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代表半变动成本中依一定比率随业务量变动的部分(单位变动成本)。则:y=a+bx

高业务量与低业务量之间的半变动成本差额,只能与变动成本有关,因而单位变动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b=△y/△x

即单位变动成本=(高业务量成本—低业务量成本)/(高业务量-低业务量)=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业务量之差

知道了b,可根据公式y=a+bx用高业务量或低业务量有关数据代入,求解a。

a=高(低)产量成本-b×高(低)产量

用高低点法分解半变动成本简便易算,只要有两个不同时期的业务量和成本,就可求解,使用较为广泛。但这种方法只根据高、低两点资料,而不考虑两点之间业务量和成本的变化,计算结果往往不够精确。


学习初级会计知识可以到恒企教育学习,恒企教育诞生于2002年,业务涵盖了财经类职业教育、设计类职业教育、IT类职业教育、学历辅导、职业资格培训、产教融合、公共培训、高端课程研发、图书文化出版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为社会培育优质人才。恒企会计培训班,上课时结合实际教学;下课后老师手把手练习辅导。

⑦ 固定成本总额怎么算

固定成本是相对于变动成本而言的,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拓展资料】
固定成本的特点:
一、固定成本的特点是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固定成本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二、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降低企业固定成本的方法:
一般企业经营都会有两部分成本,一部分是显性的经营成本,另外一部分就是隐含的资金成本。很多企业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在经营过程当中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高资金成本的方法。
一、固定成本最小化,降低固定成本的重点如下:
1.清理无效资产,将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清理;
2.必需的固定资产尽可能通过租用等方式使用,将固定成本支出变为流动成本支出;
3.分析自身的优势所在,将不具有优势的生产过程尽可能外包。
二、流动成本最小化和加速周转:
1.降低物料成本;
2.降低人员成本;
3.降低应收账款;
4.合理制定技术创新的成本;
5.降低管理成本。
三、努力利用上游下游的资金:
1.所有需要支出的成本资产都尽可能由上游的供应商预付,争取在一次周转以后再付款。
2.所有收入尽可能要求购买方预付订货款或者收取预售账款。尽管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有一些理想的因素,关键还要看自身在行业链条当中的力量。

⑧ 关于固定成本的计算

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其特征是:

(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

(2)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8)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1、约束性固定成本

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capacity Cost)。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

2、酌量性固定成本

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⑨ 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公式

计算
高低点法是利用代数式y=a+bx,选用一定历史资料中的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的总成本(或总费用)之差△y,与两者业务量之差△x进行对比,求出b,然后再求出a的方法。
设以y代表一定期间某项半变动成本总额,x代表业务量,a代表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代表半变动成本中依一定比率随业务量变动的部分(单位变动成本)。则:
y=a+bx
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之间的半变动成本差额,只能与变动成本有关,因而单位变动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b=△y/△x,即
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业务量成本—最低业务量成本)/(最高业务量-最低业务量)
=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业务量之差
知道了b,可根据公式y=a+bx用最高业务量或最低业务量有关数据代入,求解a。
a=最高(低)产量成本-b×最高(低)产量
用高低点法分解半变动成本简便易算,只要有两个不同时期的业务量和成本,就可求解,使用较为广泛。但这种方法只根据最高、最低两点资料,而不考虑两点之间业务量和成本的变化,计算结果往往不够精确。

⑩ 保本量怎么计算公式

保本量的计算公式: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它的具体推导过程如下: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固定成本=贡献边际总额-固定成本。当贡献边际总额-固定成本=0时,这时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状态,此时的销售量即为保本点销售量。如果将上式变形后是就可以得到其计算公式: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拓展资料:
1,保本量也就是保本销售量(Break-even Sales Volume; Break-even Units)是指使企业刚好能够收回成本和缴纳税金时的销售量,这时即无利润,也没有亏损。因为企业利润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两种,所以保本销售量也分为税前保本销售量和税后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量是用于企业利润和成本预测方面或企业投资和设备更新决策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数据。
2,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通常,边际贡献率是指产品边际贡献率,可以理解为每一元销售收入时边际贡献所占的比重,它反映的是产品给企业做出贡献的能力。边际贡献率,可以理解为每一元销售收入占中边际贡献所占的比重。
3,固定成本是相对于变动成本而言的,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相对于单位业务量而言,单位业务量所分摊(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向变动。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