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边际成本如何计算
首先明确一下边际成本的概念:边际成本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换做数学公式就是: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用MC表示
为了便于你理解,举一个例子:
假设一家咖啡店,生产2杯咖啡的总成本是3.5元,生产3杯咖啡的总成本是4.3元,那么我们就说“第3杯咖啡的边际成本为0.8元”,用上面公式计算就是:(4.3-3.5)/(3-2)=0.8元
(1)没有边际成本怎么算扩展阅读
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Ⅱ 边际成本为零的商品如何定价
边际成本定价(Marginal cost pricing)边际成本定价是指这样一种定价规则,厂商或国有企业使得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定价法也叫边际贡献定价法,该方法以变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只要定价高于变动成本,企业就可以获得边际收益(边际贡献),用以抵补固定成本,剩余即为盈利。
其计算公式为:
P = (CV + M) / Q
P为单位产品价格;CV为总的变动成本;Q为预计销售量;M为边际贡献,M = S - CV;S为预计销售收入。如果边际贡献等于或超过固定成本,企业就可以保本或盈利。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供过于求、卖方竞争激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维持高价,导致产品滞销积压,丧失市场,不如以低价保持市场,不计固定成本,尽量维持生产。
Ⅲ 边际成本怎么算
边际成本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其计算公式为:边际成本 = 总成本变动量 / 产量变动量。
- 定义解释: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加。这个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如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等。
- 计算方式:通过比较增加产量前后的总成本差异,并除以产量的增加量,可以得到边际成本。例如,如果生产2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10元,生产3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13元,那么第3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就是/=3元。
- 应用意义:边际成本的分析有助于企业做出生产决策。当边际成本低于市场价格时,增加产量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而当边际成本高于市场价格时,继续增加产量可能会导致利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