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叫成本、费用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伏侍罩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2、内容不同
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成本也称生产费用缺闹。 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物化劳动、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 成本的构成内容要服从管理的需要,并且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
国家规定成本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原料、材料、燃料等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 折旧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工资,表现生产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费谈蔽用,企业所得税法术语,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支出即是成本、费用实际发生时的支付方式。
3、计算期和计算依据不同
费用的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费用的计算是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为依据确定。产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
⑵ 财务会计中,如何区分费用、成本、支出﹖
在概念上的区别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可以理解为为生产产品而产生的耗费.即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固定资产折旧。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增加,或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劳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3.支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常性业务,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由经济主体的支付行为而导致的资源减少。包括偿债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权益性支出。
这下,你明白一点了吗?如果还不清楚,再看一次.还不清楚,看些会计基础的理论书吧.
⑶ 如何区分什么时候计入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
一、生产车间的人员支出,如果是生产人员的工资计入生产成本科目,如果是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间接的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科目。
二、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
1、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2、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3、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帐户进行总分类核算。该帐户应按不同的生产单位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辅助生产车间如果只生产单一品种或只提供一种劳务们而且制造费用数额较小,为了减少转帐手续,对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帐户核算,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制造费用”帐户属于成本费用类帐户,借方登记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无余额。
4、间接人工费用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中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或其他不能归入直接人工的那些人工成本,如修理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等。对间接人工费用应根据“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确定的数额,记入有关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根据“工资、福利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记入“制造费用”帐户。
三、案例:
某大型制造业计提本月生产人员的工资5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万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万元,销售部门人员工资6万元。会计分录是:
借:生产成本-直接工资
50000
制造费用-工资
40000
管理费用-工资
20000
销售费用-工资
6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70
000
⑷ 企业制造过程中的耗费分为直接耗费与间接耗费他们在会计核算上有什么区别
企业制造过程中直接耗费是指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核算的时候直接计入相关相关产品生产成本,间接耗费是指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等不能直接计入相关产品生产成本,先通过制造费用进行归集,然后再进行分配到产品上面。
一,间接费用是"直接费用"的对称。为多种产品共同消耗、不能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工业企业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生产多种产品工人的计时工资和管理人员工资以及企业管理费等,通常都属于间接费用。在生产联产品的企业中,联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都属于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发生时,必须先按其发生地点或用途等加以归集汇总,然后按适当的标准在有关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间接费用是指制造企业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会计单位通常是先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对这些费用进行归集,在每个会计期间终了,再按一定的标准(比如生产各种产品所耗的工时)将所归集的制造费用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之中。
三,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间接费用 英语为:indirect cost;indirect expense;overhead cost;overhead expenses。亦为:经营费用。公司经营过程中支付的一般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法律费用等,这些费用没有直接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经营费用是影响公司收益的重要因素。
四,损失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生产的外部条件、原材料质量、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造成的人力、物力上的损耗的货币表现。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企业发生一定的损失性费用是不可避免的,可以理解为获得合格品而连带发生的一些费用,所以,损失性费用绝大多数构成生产性支出,并由产品成本负担。损失性费用越多,产品成本就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越低,因此,必须加强对损失性费用的控制,及时分析造成损失性费用的原因,并加以防范。损失性费用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废品损失、停工损失以及在产品盘亏和毁损等。
五,辅助生产费用是指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辅助生产费用按费用发生时能否确定费用的实际数额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费用发生时能确定其实际数额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有:辅助生产耗用的各种要素费用。如原材料、燃料、外购动力、低值易耗品、折旧、工资、福利费、修理费等费用。还有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等。这些费用能及时地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归集到"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中。
六,二是费用发生时不能确定其实际数额的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是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而应负担的费用。由于某种原因辅助生产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费用车间提供服务外,还存在着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交叉服务。如供电和运输都需要耗用修理车间的劳务。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成本都依次是计算其他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或劳务成本的条件,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而应负担的费用在费用发生时不能确定其实际数额,从而也不能归集到"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中。使得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的计算变得较为复杂。
⑸ 如何区分成本、支出、费用和利润
支出、费用和成本实质都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但三者在核算中有者本质的区别。一、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区别 (一)支出的概念与构成。支出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 生的一切开支与耗费。一般而言,企业的支出可分为资本性支 出、收益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所得税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 润分配性支出六大类。(1)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受益期 在一个会计年度以上的支出,即发生支出不仅与本期收入有 关,也与其他会计期间的收入有关,而且主要是为以后各期的 收入取得而发生的。这种支出通常形成企业的长期资产,如企 业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2)收益性支出是指支出 的受益期在一个会计年度以内,即一项支出的发生仅与本期收 益的取得有关,这种支出通常由本期的收益来弥补,如企业为 生产经营而发生的材料耗费、支付的职工薪酬、购买办公用品 支出等的开支。(3)投资性支出是指让渡本企业资产的使用 权形成的支出。它一般形成的是对外投资,如股票投资、债券 投资等。(4)所得税费支出是指企业在取得经营所得与其他 所得的情况下,按国家税法规定应向政府缴纳的税金支出。所 得税费支出作为企业的一项费用,直接冲减当期收益。(5)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支出, 如企业支付的罚款、违约金、赔偿金、赞助费用以及非常损失 等。这些支出尽管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与 其收入的取得还是有关系的,因而也把它作为当期损益的扣减 要素之一。(6)利润分配支出是指企业实现的利润在扣除所 得税后形成税后利润,即净利润,在对净利润分配过程中形成 的开支,如支付股利等。(二)费用的概念与构成。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和提 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划分为生产费 用、期间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三大类。(1)生产费用。生产费 用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时期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它是 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劳动耗费。如生产产品而消耗的材料、支付 的生产工人工资和车间组织生产产品的费用。(2)期间费用。即经营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经营的正 常进行而发生的各项支出。与企业的销售、经营和管理活动相 关的劳动耗费。它包括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 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 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 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上缴上级管理费、 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财务报告审计费、筹 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等。)、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 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 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等。)和财务费用(财 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 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 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 扣等。)。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与当期收入进行配比,直接 冲减当期损益。期间费用也称期间成本。(3)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 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 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 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期末与“期间费用”相同 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三)成本的概念与构成。(1)广义成本与狭义成本。 成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 定的目的而发生的价值牺牲。例如耗费的金钱、时间、物资, 甚至还包括精神等。狭义成本仅指产品生产成本,是指工业企 业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所以,也称为制造成 本或生产成本。(2)理论成本与现实成本。狭义成本又包括 理论成本与现实成本,理论成本需要运用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 来解释,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部分: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 资料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劳动者 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并用公式W=C+V+M 来表示。其中生 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C)也叫不变资本,劳动者为自 己劳动创造的价值(V)也叫可变资本,理论成本是指不变资 本(C)和可变资本(V)之和,即产品的生产过程物化劳动和 活劳动的耗费的货币表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原材料、 燃料等的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2)折旧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工具的价值。3) 工资,表现生产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但在实际工作 中,为了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减少损失,加强经济责任, 严格界定了成本开支范围,明确规定哪些费用开支允许列入产 品成本,哪些费用开支不允许列入产品成本。例如对于一些不 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也 应列入产品成本之中。而按照理论成本的定义应列入产品成本 但未列入,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而是作为期 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按这种规范计算出来的成本叫 现实成本,也叫做核算成本或制度成本。 二、支出、费用与成本的联系 (一)支出与费用的联系。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 支出、所得税支出、利润分配支出和营业外支出,这些支出并 非全部能转化为费用,其中只有三项支出能转化为费用,即资 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和所得税支出,资本性支出分期转化为 费用(生产费用或期间费用),例如固定资产支出通过折旧转 化为费用(生产费用或期间费用),无形资产通过摊销转化为 费用(生产费用或期间费用)。收益性支出直接转化为费用, 例如购买办公用品,借记“管理费用”,即直接转化为期间费 用。所得税支出直接转化为所得税费。(二)费用与成本的联系。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 用,按照成本核算范围,期间费用不能转化为成本(这里的成 本就是产品成本),只有生产费用才能转化为成本,依据会计 准则,对象化后的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例如某企业一车间三 月份发生生产费用20000 元,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 品负担生产费用12000 元,乙产品负担生产费用8000 甲产品生产成本12000元,乙产品生产成本为8000 三、支出、费用与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支出与费用、费用与成本的联系看,三者之间有着密不 可分的关系,尽管三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均是企业经济利益的 流出,但是不可替代的。通过三者的比较,支出的范围最大, 可分为五大类支出,只有三类支出可转化为费用,说明费用范 围比支出小;费用包括生产费用、期间费用、所得税费用,按 照成本核算范围,期间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不能计入产品成本, 而是于期末直接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只有生产费用才能 转化为成本,即对象化后的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⑹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通俗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成本:生产成本、成本价格。产品价值中属于投入的生产要素价值的那一部分。
2、费用:花费的钱;开支。
二、出处不同
1、成本:老舍 《四世同堂》五九:“ 日本人所定的物价都不到成本的三分之二,而且绝对不许更改。”
2、费用:明·徐复祚 《一文钱》第四出:“原来我一向爱钱,不肯费用,你道却是为何?”
白话释义:明·徐复祚 《一文钱》第四出:“原来我一向爱钱,不肯花用钱财,你说那是为什么?”
三、侧重点不同
1、成本: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比喻可以凭借的资历、能力、条件等。
2、费用:指各种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