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本核算怎么做账
成本会计做账的方法如下:
1、料件领用明细表:新规成品、改修成品、改制成品领用的直接材料、半成品、成品,用于核算当月领用的成本,借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
8、完工产品成本分析表:按照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假设当月全部销售(按当月的销售单价)计算产品的毛利。
9、产品销售损益明细表:按照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计算当月各类产品的销售毛利。
10、进耗存报表/产销存报表:分开材料和成品统计,核对总账与明细账存货类别是否相符。
‘贰’ 印刷行业成本怎么核算
一、印刷行业成本核算
1、印刷行业由于批次多,种类各不相同。故应当采用分批法核算成本。
2、成本核算中最好采用定额法,每个成品找生产线上的人算出定额,然后根据定额分摊。
3、月末在在成品与产成本间按照定额工时分摊。
二、根据《印刷、复制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具体核算如下:
1.印刷具有连续、多品种生产和分阶段结算产品的特点,要求印刷产品成本核算采用分类与分批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按产品类别、定单、批量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分批核算成本的基础上,也可按“本”、“件”、“张”计算成本。
2.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实际发生数计入本期成本、费用。如采用计划成本法或定额成本法等方法核算的,应在规定的成本核算期内调整为实际成本。
3.为正确计算印刷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应按各个生产车间(包括独立工段、独立小组,下同)在生产过程中所担负的任务,划分为基本生产与辅助生产。
(1)基本生产,是指为完成各类印刷产品加工任务而直接进行的生产,例如电脑制版、胶印印刷、装订等基本生产车间,分别核算各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时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2)辅助生产,是指为本企业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生产,单独核算企业内部为印刷产品生产提供劳务时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4.为便于按加工步骤计算分类产品的分段成本和总成本,对具有几个生产工段多生产步骤的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还可按各工段在生产中担负的任务划分为基本工段和辅助工段。
(1)基本工段,是指直接为各类印刷产品进行生产加工,并能按产品的批别分别统计工时消耗且工时所占比重较大的主要生产工段,如制版车间的电脑排版、电分,或CTP 直接制版等工段,印刷车间的轮转胶印、平印、零件印刷、上光、贴塑、过油等工段,装订车间的骑马订、平装、精装、联动机等工段。
(2)辅助工段,是指为基本工段提供劳务或对基本工段的产品进行检验的附属工段或工序,如制版车间的整版、磨版等工段或工序,印刷车间的晒版、调墨、成品检查、文字检查等工段或工序,装订车间的烊胶、毛(光)本检查、磨刀等工段或工序。
5.为统一印刷产品的计量单位,企业计算分类产品单位成本时, 应采用实物产量,个别不便统计产量的特殊产品可用百元产值;计算分批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机种单位成本时,应采用实物产量。
6.印刷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应设置以下成本项目:
(1)原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虽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如制版用的软片和各种药水,印刷用的油墨、橡皮布、PS版,装订用的热熔胶、线、布,压膜用的塑料薄膜、胶水等。
(2)印刷用纸,是指为委印单位代垫纸张进行产品加工时,该产品实际耗用的纸张成本。
(3)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气和动力费用。
(4)工资及福利费,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各种属于工资性质的补贴和职工福利费。
(5)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报废损失,包括纸张超伸放、产品缺交与补版和重制重印的损失。
(6)制造费用,是指生产车间为加工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7)委托外加工,是指委托外加工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7.企业进行印刷产品加工生产,应按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用途,分别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及相应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明细账予以归集。
(1)基本生产明细账,应按各个基本生产车间及其所属各个基本工段和各分类产品别设置,分别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登记。
对基本生产车间所属各辅助工段的生产费用,可以合并设置一个账户予以归集;辅助工段只设置工资及福利费一个成本项目,其他各项生产费用并入“制造费用”明细账进行核算。
(2)辅助生产明细账,应按各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及为受益部门提供的劳务或产品别由厂部统一设置,分别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登记。
(3)制造费用明细账,应按各个基本生产车间及所属工段分别设置,并按制造费用细目进行归集。
8.原材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1)企业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应按车间、部门、工段和用途别归集的“材料耗用汇总表”,据以登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有关明细账。
(2)基本生产车间一个基本工段生产两类或两类以上的产品,且耗用同一种原材料,应尽可能分别统计各类产品的实耗数,并按实耗数计入产品成本; 如不能划分而又必须分配的,可按实物产量、工时比例或产值比例进行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
9.人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1)基本生产车间的工资及福利费,应按车间、部门的“工资汇总表”,据以登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和“制造费用”等有关明细账。
(2)基本生产车间的一个基本工段生产两类或两类以上产品,各类产品的人工成本,可按该工段的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工资率乘各类产品的实耗工时数(或实物产量)计算后求得。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工段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工资率 = 工资及福利费总额 ÷ 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总数
(3)基本生产车间的几个基本工段共同完成的同一类产品,其人工成本应按各工段的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工资率乘各工段实耗工时数(或实物产量),分段计算各个工段成本,经加总后计入该类产品成本。
(4)基本生产车间辅助工段的工资及福利费,按各受益工段的受益程度采取定额法比例分配。
辅助工段发生对外供应劳务收入,不得直接冲减基本生产成本;对外供应劳务应负担的工资和福利费,可以根据实耗工时及工时工资率或定额成本进行分配。
‘叁’ 如何做纸箱厂的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如下:
核算好每个产品的面积。
制作纸箱所需纸板的面积计算方法。
纸板长=(纸箱长+纸箱宽)X2+4厘米。
纸板宽=纸箱宽+纸箱高。
纸板面积+纸板长X纸板宽。
成本分析核算纸板材质的单价,纸板的底纸+纸板的瓦纸+纸板的面纸。
成本分析纸板的成本,纸板面积X纸板单价。
‘肆’ 造纸行业怎么核算成本
造纸行业属于哑铃式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大,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车间物料管理需求相对较弱,产品结构(配方)相对简单,生产过程和成本核算比较稳定,一般是一次投料形成产品,工序则一般包括连续不间断的流水式生产和包装,不存在太多的生产中间环节;有数据采集的需求;对质量管理要求较高,有专门的化验室;有设备管理需求;成品纸需要按车间、规格、克重进行分类管理,甚至不同设备生产的同一型号的纸也要进行分类管理。成本核算一般采用分批法.
‘伍’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有五种,分别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以及ABC成本法。
1、品种法
品种法是以公司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分为产品的类别、拍吵种类、品种、规格等类别,适用于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类法
分类法是以公司产品类别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方法,可分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产品类别,适用于产品种类多而杂,但可按照一定标展进行分类的企业,例如钢铁厂等。
3、分步法
分步法是以公司产品的生产阶段或步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部门、车间、工序、加工阶段等作为分配类别,适用于要求按生产阶段、步骤等计算成本的企业,例如造纸业等。
4、分批法
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中,企业的生产活动基本是根据定货单位的订单签发工作号来组织生产的,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与按定单计算产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订单法。
5、ABC成本法
ABC成本法是根据事物的经济、技术等方面唤贺启的主要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
成本核算目的
1、构建全面的企业成本管理思维,寻求改善企业成本的有效方法。
2、跳出传统的成本控制框架,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视角,更宏观地分析并控制成本。
3、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情况的变化改良现有的核算体和如系。
4、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关键有效的成本数字支持。
‘陆’ 请问工厂产品成本如何核算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再到销售,这个过程如何算成本
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该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帆袭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
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兆轿毁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成本核算的方法
1、设立材料明细帐,按主材,辅材分类
2、确定工时单耗(可以是计族备划工时,也可是实际工时)
3、按生产计划(或作业单)投料
4、汇总直接费用,(动力费,制造费,直接人工费),并按工时分摊费用.
5、按完工产品品种数量结转完工成本(在产品材料核算可以分步投料或全额投料或约当比例,生产周期短的在产品可以不分摊费用,待完工时时在分摊费用)
6、期初在产+本期投产-本期完工=本期在产(生产成本借方余额)
(6)纸业成品成本核算还该怎么做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归集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出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例如,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只要求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稳定之为品种法。
又如,在单件小批多步骤的生产情况下,由于生产是按照客户的订单以及企业组织的生产批别组织生产,因此,产品成本就应该按照订单或生产批别进行计算,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称之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往往不仅要求按产品品种计算方法称之为分步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先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分别计算各类别产品成本,然后在各个类别内部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个规模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称之为分类法。
在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中,为了加强成本的定额控制,还可以以定额成本为基础,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就称之为定额法。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企业生产情况错综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往往是同时使用或结合使用的。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特点,其目标是力求达到既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又要简化成本的核算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成本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成本核算
‘柒’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是:
1、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3、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
4、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7)纸业成品成本核算还该怎么做扩展阅读:
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
2、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
3、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
4、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