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系统门窗为什么那么贵
一、门窗材料的品质
系统/非系统门窗的价格差别,会直观地反应在门窗的材料上,也就是门窗的型材、玻璃、五金、隔热条、密封条和其他辅件等……有形成本上。
门窗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着门窗性能的稳定周期,材料品质就和木桶原理是一样的,缺少任何一环都不可以!如果门窗材料的品质不过关,就会影响门窗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01 型材
型材作为铝合金门窗的主体部分,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门窗价格的高低。
想要达到优质的性能体验,必须要在型材厚度、强度、表面处理等多方面都符合国家的标准,而且其结构设计要合理,
02 玻璃
玻璃主要是看每个人的需求(可以选配low-e玻璃、三玻两腔、中空夹胶等),不同规格的玻璃自然价格不同。
门窗的玻璃一定要选择国家3C认证的钢化玻璃!除此之外,还要还要看玻璃深加工厂是否靠谱,毕竟玻璃原片厂的品牌不代表中空玻璃的质量!
03 隔热条
市面上几千元一吨的PVC隔热条有,两万多元一吨的PA66尼龙隔热条也有……差别不仅仅是价格,更是性能和安全。
04 五金配件
五金配件是门窗的心脏,作为门窗扇与型材的连接部分,五金是最容易磨损、最体现性能的环节,其优劣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门窗的实用性和耐久性。
五金品牌不同,价格也不尽相同。质量差的五金,与一套进口品牌五金的价格,能相差几百元!当然其使用手感、产品质量及使用寿命也不在一条,
百利玛系统门窗采用多重密封设计,选用优质汽车级三元乙丙密封胶条,超强的拉伸强度、柔软的特性、耐候性、耐腐蚀和抗老化性,密封性能更好,有效防止雨水
二、门窗的结构工艺
系统门窗的贵看似贵在型材、五金等有形成本上,实质贵在无形。门窗品牌实力、研发设计、结构做工、综合性能等……非实体性成本,也是造成系统门窗成本高昂的一个重要原
其实在价格高的外表之下,系统门窗的“内在”也值得我们了解。这样也有助于我们在购买过程中选到优质的门窗。
② 关于门窗厂油漆成本怎么控制
在确保品质不变的情况下,涂装的成本控制主要有有以下四个要素组成:
(1)涂料的采购成本;(2)涂装的工艺选型;(3)涂装的返工率控制;(4)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购买的涂料单价并不便宜,但做出的门质量卓越,而且平方涂料成本能控制在140元以内,甚至更少
当选择一家涂料产品时,这个涂料厂提供给你的是产品,还是产品加工艺设计与推荐;若是前者,建议大家深思(除非你认为自己现有的工艺是最完美的);选择后者是适宜的,因为后者在为你的产品的效果、生产的效率与成本在操心;
首先,领导重视,永远都是第一位。其次,要选择一个稳定性好的涂料品牌。再次,注重统计与分析,找出影响品质的主要原因,从解决与控制这几个原因着手,从而降低涂装的返工率。同时,做好重点岗位的操作标准工序要求。最后,提升人员素质。
③ 同样是断桥铝门窗,为什么价格差别那么大
以70系列断桥铝为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科普一下断桥铝门窗价格差异之所在。
型材
70系列断桥铝型材厚度从1.2mm到1.8mm不等,按照6m一根的型材来计算,每一根1.2mm的型材要比1.8mm的便宜70元之多。而1平米的窗户往往需要6m左右的型材。
中空玻璃
首先,70断桥中空玻璃有非钢化中空,单面钢化中空,双面钢化中空之分,单单材料来说,非钢化中空每平方米70元左右,而双面钢化中空却可达每平方120多元。其次,60断桥玻璃可以装配的中空玻璃的规格有三种,分别是 5+6a+5,5+9a+5,5+12a+5,这三种规格中,5+6a+5的隔音隔热性能最差,5+12a+5的隔音隔热性能最好,他们的价格区别在每平方米25到30元之间。
隔热条
普通pvc隔热条一般的在6000到7000左右一吨,而尼龙66的隔热条每吨高达28000元,估算每平米差价50元。
五金件
就拿一套内开内倒五金件来说吧,价格低的市场上才卖不到100元,而质量好的一套就达两三百元,特别是进口品牌,更是高达四五百元。
玻璃胶
在安装断桥铝门窗时,有的人为了省钱,用的是两三块钱一支用于填缝的密封胶,而有的人为了达到质量要求,用的是外墙上的结构胶,每支达到18元以上。
工艺成本
小作坊一整套生产设备也就7到8万块钱,而大厂仅一台高精度的双头锯就达6到7万。
窗型
窗型不同生产成本也有着天壤之别。比如,一平方开一扇活动窗与五个平方才开一扇活动窗,这种成本上的差价就有几倍之多!
④ 企业成本很高,效率很低,怎么办
企业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运营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本的经济含义正进行着传统与现代的过渡,企业成本在管理中存在的人为和非人为因素是造成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本的降低是增加利润的有效方法之一,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个企业要想在庞大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让企业低投入、高产出。企业作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应始终把降低成本作为企业核心战略。如何降低企业成本一直成为企业管理者、经营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低成本高效运营的概念
低成本高效运营是一种整合战略模式。即在企业战略指导下,通过对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不断追求低成本运营的同时,努力追求和保持产品与服务的竞争性、高效率和高质量。
从本质上讲,任何企业都是通过生产、流通或者服务活动来获取经济利益并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经济组织。企业管理的关键就是对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用最高效的方法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企业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以来,从泰勒制管理到行为科学理论、从竞争管理到战略管理等,尽管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都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
“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率、规模化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为达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重视,确保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差异化战略”主要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通过生产出该产业中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独特产品,形成独特甚至是独家经营的市场。“目标集聚战略”是企业将目标集中到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或某个特定的细分市场,在那里建立起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差异上的优越地位。迈克尔·波特还指出,一个企业在面对三个战略选择时,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战略。如果企业的战略模糊、摇摆不定,往往会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的三大基石
低成本高效运营要求企业在规模生产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典型的低成本高效运营的企业,其产品与服务的销售和提供一定是高效率、标准化的,并且强调努力创造和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以构建总体上的成本优势。实现电信企业低成本高效运营的三大基石是集中化、标准化、信息化。
集中化就是对分散、有限的资源实施跨地域、跨领域的统一与整合管理,减少重复建设与浪费,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规模效应以降低运营成本。集中化的原则是统一、精简和效能,目的是让一个点的工作代替其他多个点的重复工作。所以,要在资源的集中配置使用上实现统一,精简就是精练和集约。为了实现集中化的目标,要尽可能减少机构和设施点的数量,以尽可能少的节点满足全局的需要;效能即满足各种业务需求,也就是说集中化的目标是高效地满足各类业务需求,不能因为集中化而影响业务需求的满足。
标准化是指通过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产品、服务、流程与作业,最终实现资源最优利用和提升企业效率的做法。标准化的原则也是统一、精简和效能。统一,表示用面向企业、面向客户的思想去构建设备、产品与服务标准,包括推动扁平化企业组织的构建。精简,要求尽可能用通用的标准减少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的种类与数量,追求尽可能大的经济规模。效能,就是用标准化的产品、服务与流程,充分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标准化并不仅仅限于产品或者设备的标准化,标准化的范围还涉及到企业的各个运营流程和管理流程等方方面面。
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企业的产品研发,业务提供,客户服务和经营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率和降低企业的成本。要用信息化的思想去思考、研究、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以达到不断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和提升效率的目的。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仍然是统一、精简和效能。具体解释与前面相似,故不再赘述。
集中化、标准化、信息化,简称“三化”,构成了电信企业低成本高效运营的三大基石。夯实这三大基石就可以使企业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处于一种更有利的位置,能够使企业更快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更有效地在企业各个部门以及产品线范围内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