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鋰是多國需要的戰略資源 幫解釋下
鋰號稱「稀有金屬」,其實它在地殼中的含量不算「稀有」,地殼中約有0.0065%的鋰,其豐度居第二十七位。已知含鋰的礦物有150多種,其中主要有鋰輝石、鋰雲母、透鋰長石等。海水中鋰的含量不算少,總儲量達2600億噸,可惜濃度太小,提煉實在困難。某些礦泉水和植物機體里,含有豐富的鋰。如有些紅色、黃色的海藻和煙草中,往往含有較多的鋰化合物,可供開發利用。我國的鋰礦資源豐富,以目前我國的鋰鹽產量計算,僅江西雲母鋰礦就可供開采上百年。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
0.00006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13.1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
0.17
地殼中含量:(ppm)
20
鋰屬於作用尚未確定的元素,但Li+存在於人體組織的體液中,主要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鋰不但是既輕又軟、比熱最大的金屬,而且還是在通常溫度下呈固體狀態的一般材料中最輕的一種,通常貯藏於液體石蠟中。純鋰的比重跟乾燥的木材差不多,等於一般稱作輕金屬的鋁的密度的五分之一,幾乎只有同體積水的重量的一半。即使把鋰放到汽油中,它也會象軟木塞一樣輕輕地浮起來。在室溫條件下,鋰能和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由於鋰具有和氫、氧、氮、碳及氧化物、硅酸鹽等物質結合的能力,冶金工業部門把鋰作為「捕氣劑」、「脫流劑」,可以消除金屬鑄件中的孔隙氣泡、雜質和其他缺陷。
熒光屏是把熒光物質塗在玻璃上製成的。不過這不是普通的玻璃,而是加進了鋰的鋰玻璃。在玻璃中加進鋰或鋰的化合物,可以提高玻璃的強度和韌性。
把含鋰的陶瓷塗到鋼鐵或鋁、鎂等金屬的表面,形成一層薄而輕、光亮而耐熱的塗層,可作噴 氣發動機燃 燒 室和火 箭、導彈外殼的保護層。鋰與鋁、鎂、鈹等「合作」組成合金,既輕又韌,已被大量用於導彈、火箭、飛機等製造上。
潤滑劑中加進鋰的化合物,可以大大改善潤滑效能。此種潤滑劑適用於溫度在—50℃至200℃的范圍,因此被廣泛應用於航空、動力等部門的各種機械裝置和儀器儀表。
某些鋰的有機化合物,如硬脂酸鋰、軟脂酸鋰等,它們的物理性能不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改變,因此是二種安全可靠的潤滑劑,並具有「永久性」作用。如果在汽車的一些零件上加一次鋰潤滑劑,就足以用到汽車報廢為止。
氫化鋰遇水發生猛 烈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氫氣。兩公斤氫化鋰分解後,可以放出氫氣566千升。氫化鋰的確是名不虛傳的「製造氫氣的工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飛行員備有輕便的氫氣源——氫化鋰丸作應急之用。飛機失事墜落在水面時,只要一碰到水,氫化鋰就立即與水發生反應,釋放出大量的氫氣,使救生設備(救生艇、救生衣、訊號氣球等)充氣膨 脹。
鹼性蓄電池組的電解溶液里有氫氧化鈉溶液,現在加入幾克氫氧化鋰溶液,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可以增加兩倍,工作溫度范圍可加大到-20℃----40℃。
鋰——氯、鋰——硒之類的電池,已在手機、筆記本電腦以及某些國防軍事部門中得到應用。用鋰電池發電來開動汽車,行車費用只有普通汽油發動機汽車的三分之一。鋰高能電池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動力電池。它重量輕,貯電能力大,充電速度快,適用范圍廣,生產成本低,工作時不會產生有害氣體,不至於造成大氣污染。由鋰製取氚,用來發動原子電池組,中間不需充電,可連續工作20年。
在軍事上主要應用於特種合金,氫彈的生產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鋰的化合物用途
鋰化物早先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用於陶瓷製品中,特別是用於搪瓷製品中,鋰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作助熔劑。
LiF對紫外線有極高的透明度,用它製造的玻璃可以洞察隱蔽在銀河系最深處的奧秘。鋰玻璃可用來製造電視機顯像管。
二戰期間,美國飛行員備有輕便應急的氫氣源—氫化鋰丸。當飛機失事墜落在水面時,只要一碰到水,氫化鋰就立即溶解釋放出大量的氫 氣,使救生設備充氣膨 脹.
當狼吃下含有鋰化合物的肉食後,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慾大減,從而改變狼食肉的習性,這種習性還具有遺傳性。
鋰鹽可治療癲 狂病,己在臨床上得到應用。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病率,與該地區飲食中鋰的含量成反比。北京積水潭醫院利用鋰制劑治療急性痢疾,療效近90%。北京同仁醫院採用鋰制劑,醫治再生障礙性貧血也有一定的療效。
用 氘 化 鋰 和氮 化鋰 來代 替 氘和 氚 裝 在 氫 彈 里 充當 炸 葯,達到氫 彈 爆 炸的 目的。我國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 爆 炸 的第一顆 氫 彈 里 就是利用 氘 化 鋰。
LiBH4和LiAlH4,在有機化學反應中被廣泛用做還原劑,LiBH4能還原醛類、酮類和酯類等。LiAlH4,是制備葯 物、香料和精細有機化學葯品等中重要的還原劑。LiAlH4,也可用作噴 氣燃 料。LiAlH4是對復雜分子的特殊鍵合的強還原劑,這種試劑已成為許多有機合成的重要試劑。
有機鋰化合物與有機酸反應,得到能水解成酮的加成產物,這種反應被用於維生素A合成的一步。有機鋰化物加成到醛和酮上,得到水解時能產生醇的加成產物。
由鋰和氨反應製得的氨基鋰被用來引入氨基,也被用作脫鹵試劑和催化劑。
人類對金屬鋰的應用目前已有了良好的開端,但由於鋰的生產工藝比較復雜,成本很高。如果人們一旦解決了這些問題,鋰的優良性能將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從而擴大它的應用范圍。
鋰,原子序數3,原子量6.941,是最輕的鹼金屬元素。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石頭」。1817年由瑞典科學家阿弗韋聰在分析透鋰長石礦時發現。自然界中主要的鋰礦物為鋰輝石、鋰雲母、透鋰長石和磷鋁石等。在人和動物機體、土壤和礦泉水、可可粉、煙葉、海藻中都能找到鋰。天然鋰有兩種同位素:鋰6和鋰7。
金屬鋰為一種銀白色的輕金屬;熔點為180.54°C,沸點1342°C,密度0.534克/厘米³,硬度0.6。金屬鋰可溶於液氨。
鋰與其它鹼金屬不同,在室溫下與水反應比較慢,但能與氮氣反應生成黑色的一氮化三鋰晶體。鋰的弱酸鹽都難溶於水。在鹼金屬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鋰易溶於有機溶劑。鋰的揮發性鹽的火焰呈深紅色,可用此來鑒定鋰。
鋰很容易與氧、氮、硫等化合,在冶金工業中可用做脫氧劑。鋰也可以做鉛基合金和鈹、鎂、鋁等輕質合金的成分。鋰在原子能工業中有重要用途。
『貳』 鋰元素的重要來源來自哪裡呢
鋰為稀鹼元素之一,在自然界分布比較廣泛,在地殼中平均含量為20×10-6(泰勒,1964),在主要類型岩漿岩和主要類型沉積岩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在花崗岩中含量較高,平均含量達40×10-6(維諾格拉多夫,1962)。在自然界中目前已發現鋰礦物和含鋰礦有150多種,其中鋰的獨立礦物有30多種,大部分是硅酸鹽(佔67%)及磷酸鹽(佔21.2%),其他則很少。作為製取鋰的礦物原料主要是鋰輝石(含Li2O5.8%~8.1%)、鋰雲母(含Li2O3.2%~6.45%)、磷鋰鋁石(含Li2O7.1%~10.1%)、透鋰長石(含Li2O2.9%~4.8%)及鐵鋰雲母(含Li2O1.1%~5%),其中前3個礦物最為重要鋰是活潑金屬,很柔軟,在氧和空氣中能自燃。鋰也是一種重要的能源金屬,它在高能鋰電池、受控熱核反應中的應用使鋰成為解決人類長期能源供給的重要原料。鋰工業的發展和軍事工業的發展密切相關。50年代,由於研製氫彈需要提取核聚變用同位素6Li,因而鋰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鋰則成為生產氫彈、中子彈、質子彈的重要原料。鋰的化合物還廣泛用於玻璃陶瓷工業、煉鋁工業、鋰基潤滑脂以及空調、醫葯、有機合成等工業。鋰系列產品廣泛應用於冶煉、製冷、原子能、航天和陶瓷、玻璃、潤滑脂、橡膠、焊接、醫葯、電池等行業。全世界有鋰礦資源的國家不足十家,亞洲中國獨有
『叄』 世界鋰資源是如何分布的
鋰,鹼金屬元素,元素符號Li,原子序數3。銀白色,質軟,是密度最小、最輕的金屬。用於原子反應堆、制輕合金及電池等。
鋰號稱「稀有金屬」,已知含鋰的礦物有150多種,其中主要有鋰輝石、鋰雲母、透鋰長石等。
世界鋰礦資源主要集中在智利、中國、巴西、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全球已查明的鋰資源量達1200萬多噸。其中世界鹽湖鋰資源主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中國及美國。花崗偉晶岩鋰礦床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芬蘭、中國、辛巴威、南非和剛果。印度和法國也發現偉晶岩鋰礦床,但是不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擁有可經濟開發利用的鋰資源。
世界鋰資源主要分布見插圖。
中國鋰礦資源按基礎儲量計,佔全世界的13.7%;按儲量計,佔全世界的25.7%。中國鋰資源非常豐富,鹽湖鹵水鋰礦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湖北等省,礦物鋰礦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肆』 中鹽化工鋰儲量多少噸
中鹽化工儲量1825萬噸 ,儲量居中國首位。
鋰是一種金屬元素,元素符號為Li,對應的單質是銀白色軟金屬,也是密度最低的金屬。用於原子反應堆、輕合金和電池。鋰及其化合物不像其他鹼金屬那樣典型,因為鋰具有大的電荷密度和穩定的氦型雙電子層,這使得鋰容易極化其他分子或離子,但不容易極化自身。這會影響它及其化合物的穩定性。 因為電極電位最負,所以鋰是已知元素(包括放射性元素)中最活潑的金屬。
拓展資料:
一、2018年8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帶領的團隊發現了一個依靠LAMOST的奇異天體。其鋰含量約為同類天體的3000倍,是人類已知鋰豐度最高的恆星。
二、地殼中鋰的自然儲量為1100萬噸,可開采儲量為410萬噸。2004年世界鋰礦開采量為20200噸,其中智利7990噸,澳大利亞3930噸,中國2630噸,俄羅斯2200噸,阿根廷1970噸。 鋰被稱為「稀有金屬」。事實上,它在地殼中的含量並不「罕見」。地殼中約有0.0065%的鋰,其豐度排名第27位。已知的含鋰礦物有150多種,包括鋰輝石、鋰雲母、透鋰長石等。海水中鋰的含量不小,總儲量2600億噸。可惜濃度太小,很難提煉。一些礦泉水和植物體內富含鋰。例如,一些紅色和黃色的藻類和煙草通常含有更多的鋰化合物用於開發和利用。
三、中國鋰礦產資源豐富。以我國鋰鹽產量來看,僅江西雲母鋰礦就可開采數百年。銀白色金屬。它很軟,可以用刀切開。它是最輕的金屬,密度低於所有油和液態烴,因此應儲存在固體石蠟或白凡士林中(鋰會漂浮在液體石蠟中)。 鋰的密度很小,只有0.534g/cm3,是非氣態單質中最小的。 與其他鹼金屬相比,鋰由於原子半徑小,壓縮性最小,硬度最大,熔點最高。 當溫度高於- 117 ℃時,金屬鋰為典型的體心立方結構,但當溫度降至- 201 ℃時,開始轉變為面心立方結構。溫度越低,轉化程度越大,但轉化不完全。在20 ℃時,鋰的晶格常數為3.50,電導率約為銀的五分之一。鋰很容易與鐵以外的任何金屬融合。 鋰的火焰反應呈紫紅色。
『伍』 鋰資源與鉛資源哪儲量大
鉛資源儲量大非常多。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發布的數據,全球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約為3978萬噸,玻利維亞的鋰資源最多,為900萬噸,其次為智利(>750萬噸)、阿根廷(650萬噸)、美國(550萬噸)和中國(540萬噸)。其他鋰資源較豐富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剛果(金)、俄羅斯、塞爾維亞以及巴西。
USGS資料顯示,2011年世界已查明的鉛資源量超過20億噸,儲量8900萬噸。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秘魯、美國、印度等七個國家鉛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90.2%。
『陸』 為什麼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本文是介紹海洋與人類生活的一篇說明文。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知道,人類與海洋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正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將成為人類21世紀的希望。
文章可以從三部分去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3自然段,主要講人類與海洋關系密切,千百年來人們熱愛生活,又敬畏海洋。
第二部分是第4~8自然段,主要講人類正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
第三部分是第9自然段,講人類要開發利用海洋,首先必須保護海洋。
第二部分應該成為我們閱讀的重點,從中我們將知道人類可以從哪些方面開發、利用海洋,使海洋造福於人類。
表達方法提示
說明文一般沒有華麗的詞句,也沒有動人的情節,語言也平實樸素,所以會讓一些讀者覺得枯燥沒意思,那麼如何克服這些不足呢?不同的作者會根據說明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這篇《海洋--21世紀的希望》的作者是怎麼辦的呢?
我們先來看課文中的幾個句子--
(1)海洋給人類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給予人類豐富的水產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鹽。但是,海洋發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隻,沖垮海堤……
(2)在喜怒無常的海洋面前,人們只能"望洋興嘆"。
(3)只有這樣,海洋才會樂於作出它的奉獻。
聰明的你,發現了這些句子的特點了嗎?如果你注意到加點的字詞,你一定會感受到正是因為這些字詞的使用使句子變得活潑生動了,原來缺乏生命的海洋一下子鮮活了起來,像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會有人的動作和神情……這就是說明文中的擬人句帶給我們的感受,使我們在閱讀說明文時不至於覺得太枯燥、乏味,同時對作者說明的事物有了更具體形象的理解。
不同的表達方式帶來不同的表達效果,如果大家在學習中遇到說明文的習作訓練,課要注意用上適當的表達方法,使你的文章生動起來,活潑起來!
創新與實踐
1、請你談談對"人類開發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須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這句話的理解。
2、課文中有這樣一些詞:
能源危機 土地沙化 潮汐發電站 海水溫差發電站
你對它們了解多少?查一查資料,分別給它們做一張資料卡片。
附:課後習題5提示:
聯系課文第二部分來回答,從海洋為人類提供礦藏、食品、能量、淡水和居住環境等方面具體說。
資料鏈接
海洋相關資料
一、如果把地球看成一個村莊或一個大城市的居民小區,海洋可就是它的中央空氣調節器。
"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能量射到地球,80%以上被地球表面吸收,不到20%反射到空中。海洋面積大,海水吸收熱量的能力強,儲存熱量的能力大。到達地球的大部分太陽能量被海洋吸收並儲存起來,海洋成為地球上的巨大的熱能倉庫。陸地表面吸收太陽熱量能力差,而且集中在表層很淺的地方,儲存能力也很差。白天熱得快,夜晚也涼得快。這樣一來,地球熱量的供應就主要由海洋來調節。海洋通過海水溫度的升降和海流的循環,並通過與大氣的相互作用影響地球氣候變化。
海洋不但通過大氣調節地球氣候,而且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還向地球大氣提供40%的再生氧氣。另外60%的再生氧氣是森林和其他地表植物提供的。因此,人們把海洋與森林並稱為地球的兩葉肺。不過,地球的這兩葉肺與動物的肺相反,它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新鮮氧氣。
二、在海洋中存在著多種元素
難以提取的鉀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須的一種重要元素,海水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鉀鹽資源,據計算總儲量達5×1013噸,但是由於鉀的溶解性低,在l升海水中僅能提取380毫克鉀。目前,已有採用硫酸鹽復鹽法、高氯酸鹽汽洗法、氨基三磺酸鈉法和氟硅酸鹽法等從制鹽鹵水中提取鉀;採用二苦胺法、磷酸鹽法、沸石法和新型鉀離子富集劑從海水中提取鉀。
溴是一種貴重的葯品原料,可以生產許多消毒葯品。例如大家熟悉的紅葯水就是溴與汞的有機化合物,溴還可以製成熏蒸劑、殺蟲劑、抗爆劑等。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蘊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還有"海洋元素"的美稱。據計算,海水中的溴含量約65毫克/厘3,整個大洋水體的溴儲量可達l×1014噸。
鎂不僅大量用於火箭、導彈和飛機製造業,它還可以用於鋼鐵工業。近年來鎂還作為新型無機阻燃劑,用於多種熱塑性樹脂和橡膠製品的提取加工。另外,鎂還是組成葉綠素的主要元素,可以促進作物對磷的吸收。鎂在海水中的含量僅次於氯和鈉,總儲量約為1.8×1015噸,主要以氯化鎂和硫酸鎂的形式存在。從海水中提取鎂並不復雜,只要將石灰乳液加入海水中,沉澱出氫氧化鎂,注入鹽酸,再轉換成無水氯化鎂就可以了。電解海水也可以得到金屬鎂。全世界鎂砂的總產量為7.6×106噸/年,其中約有2.6×106噸是從海水中提取的。美國、日本、英國等是目前世界上生產海水鎂砂產量較多的國家。
鈾是高能量的核燃料,1千克鈾可供利用的能量相當於2250噸優質煤。然而陸地上鈾礦的分布極不均勻,並非所有國家都擁有鈾礦,全世界的鈾礦總儲量也不過2×10 6噸左右。但是,在巨大的海水水體中,含有豐富的鈾礦資源,總量超過4×109噸,約相當於陸地總儲量的2000倍。
從本世紀60年代起,日本、英國、聯邦德國等先後著手從海水中提取鈾的工作,並且逐漸建立了多種方法提取海水中的鈾。現在海水提鈾已從基礎研究轉向開發應用研究。日本已建成年產10千克鈾的中試工廠,一些沿海國家亦計劃建造百噸級或千噸級鈾工業規模的海水提鈾廠。如果將來海水中的鈾能全部提取出來,所含的裂變能相當於l×1016噸優質煤,比地球上目前已探明的全部煤炭儲量還多1000倍。
"能源金屬"鋰是用於製造氫彈的重要原料。海洋中每升海水含鏗15~20毫克,海水中鋰總儲量約為2.5×1011噸。隨著受控核聚變技術的發展,同位素鋰6聚變釋放的巨大能量最終將和平服務於人類。鋰還是理想的電池原料,含鏗的鋁捏合金在航天工業中佔有重要位置。
重水也是原子能反應堆的減速劑和傳熱介質,也是製造氫彈的原料,海水中含有2×1014噸重水,如果人類一直致力的受控熱核聚變的研究得以解決,從海水中大規模提取重水一旦實現,海洋就能為人類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除了上述已形成工業規模生產的各種化學元素外,海水還將無私地奉獻給人類全部其他微量元素。13.海洋——21世紀的希望
執筆:趙新華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此基礎上,領悟「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生詞,會用「由於」造句。
3.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愫。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課文弄明白「為什麼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教學難點:通過搜集課外資料進一步體會海洋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
教學准備:
搜集有關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清課文脈絡。
2.精讀課文第一段,理解人們為什麼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導入:你親眼見過海洋,了解海洋嗎?海洋與我們人類有哪些密切的關系?
2.板書課題,讀題:海洋——21世紀的希望
3.質疑:為什麼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二、初讀課文:
1.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通順、讀正確,理解生詞
2.學習生詞:
低廉 威脅 索取 敬畏 大顯神威 望洋興嘆 喜怒無常
無窮無盡 匱乏 乾旱 回眸 蔚藍色
(1)讀准字音
(2)識記生字
(3)理解詞義: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過頭來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匱乏:缺乏、貧乏的意思。
慷慨:本課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價錢)低,便宜。
威脅:用威力逼迫、恫嚇使人屈服。
望洋興嘆:本課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3.分自然段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4.指導分段:
全文可分幾部分?哪部分寫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1)生讀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寫海洋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年來,人們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寫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正迎來開發、利用海洋的新時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寫開發海洋,首先得保護海洋。
三、精讀訓練:
(一)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畫出中心句。
(出示:人與海洋的關系非常密切)
2.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來寫海洋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呢?
畫出有關語句。
交流:
(1)「海洋給人類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說說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給予人類豐富的水產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抓住「慷慨、豐富、每日不可缺」幾個詞)
這兩句之間的分號,說明什麼?這兩句都是講海洋給人類帶來的益處,因此,千百年來人們——(熱愛海洋)
(3)「無情地掀翻船隻,沖垮海堤,毀滅沿海的城鎮……」
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要求抓住「無情、沖垮、毀滅」等)這句是講海洋給人類帶來的可怕災難,所以人們在熱愛海洋的時,又——(敬畏海洋)
3.引讀第3自然段。
4.指導朗讀第一段。
要讀出千百年來人類對海洋既「熱愛」又「敬畏」的復雜心情,及面對它「喜怒無常」的無奈。
齊讀第一段。
5.生說說對「喜怒無常」和「望洋興嘆」的理解。
四、作業
1.完成描紅本
2.讀課文:思考習題2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藉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文字,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為什麼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齊讀課題)。茫茫宇宙中的地球裹著一件水蘭色的紗衣,那是廣袤無垠的海洋在奔騰不息。千百年來,人們熱愛海洋,敬畏海洋,但今天(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
2.你們明白了什麼?有感情地朗讀。
3.你們有什麼疑問嗎?(為什麼開發、利用海洋?怎樣開發、利用海洋?)
5.好,就讓我們從這兩個問題入手來理解為什麼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吧。
二、繼續精讀課文
1.把書打開,自由讀5—8自然段,找出問題的答案,畫出句子,圈出關鍵詞,再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學生自學)
2.交流:
⑴ 交流為什麼
(生讀能源危機,出示「目前……能源危機」)可以具體地談談自己的理解嗎?
知道了這些信息,我們心裡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擔憂)有感情地讀這一段。(生讀文)
(生讀食物匱乏,出示「由於……威脅。」)說說你圈出的詞語:
「急劇」是什麼意思?世界人口增長怎樣急劇呢(2000年60億,平均每年增長7800萬人,2050年人口是90億)人口如此急劇增長,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惡化」學生舉例說說生態環境的惡化。
人越來越多,可耕種面積越來越少,於是人類開始面臨(食物匱乏的威脅)誰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除此之外,人類還面臨著那些生存危機?
(出示圖片)是啊,近30年來,人類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資源。與此同時,人類對資源的需求在30年內增長了一倍,並繼續增長。陸地資源緊缺,人類事物匱乏,我們深深得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齊讀這兩段話,相信你們能讀得更好。(生讀文)
⑵交流怎麼辦
人類真的到了山重水復、無路可走的地步了嗎?有沒有什麼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寶盆……豐富……)於是,人類把目光轉向海洋,是怎麼開發、利用的呢?
(出示 「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大顯神威。」生讀)讀了這段話你有什麼感受?(自豪,高興)從哪裡體會到的?(交流關鍵詞)誰願意自豪地讀一讀的?(生讀文)
(有感情)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礦者的風采(錄像)
(沒感情)老師給大家看一段錄象,相信看了後你會讀得更好。(錄像)
繼續交流怎麼開發、利用海洋。海洋可開發利用的遠遠不止這些,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怎樣開發和利用呢?(學生各抒己見)
3.現在,你們明白為什麼說海洋是21實際的希望了吧,誰來說說。
4.是啊,曾經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將解救人類於危難之中;可是,現代人類又是怎樣對待這個希望的呢?這張照片展現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於油船泄漏、油井發生井噴,大量石油隨波逐流,生靈遭塗炭,海鳥的屍體不時被拋向海灘。這是赤潮爆發是的海水。隨著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魚、蝦、蟹等大量死亡,數萬公里的海洋成為死海。除此之外,人類的亂捕亂殺,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內捕魚,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種的消失。
5.同學們,心情沉重嗎?想說些什麼呢?
6.是啊,正如我們書上所說,人類要開發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須(生讀「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只有這樣(生讀「海洋才會樂於做出奉獻」)
7.同學們,海洋存亡,匹夫有責。痛定思痛後只有一句話-------(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萬語千言只為大家謹記(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
三、練習設計:
1.說一說:結合課文內容及你了解到的相關知識,說一說為什麼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2.寫一寫:結合課文內容,搜集相關資料,寫一篇自己心目中未來的海洋是什麼樣子的?
3.小建議:對保護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議?寫一份建議書,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體措施。
四、板書
1 礦藏資源
2 食物資源
3 電力資源
另:淡水資源,海底城市等
『柒』 大海有什麼寶藏
1、寶藏一:海洋將成為21世紀的葯庫。
海參是一種含有高蛋白的名貴海味。然而,你可能沒有想到,有幾種海參會從肛門釋放出一種毒素,這種毒素具有抑制腫瘤的作用。
牡蠣——這種小小的貝類,十分鮮美可口,不過,它更大的價值卻是由於含有一種抗生素。這種抗生素具有抗腫瘤作用。
2、寶藏二:礦產資源
海洋是礦物資源的聚寶盆。經過20世紀70年代「國際10年海洋勘探階段」,人類進一步加深了對海洋礦物資源的種類、分布和儲量的認識。
海洋文化
人類文明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構成的。海洋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李二和《舟船的誕生》一文中,後被國內外學界陸續引用。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人類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陸上的火與石斧創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動又推動了大陸文化的發展。
獨木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不僅體現了人類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以及整個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而且為人類海洋文化的發展,開辟了一個嶄新的紀元。
人類的特性,就是對未知世界的探求與渴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海洋
『捌』 四川挖出「白色石油」,儲量高達52萬噸,日本都想買,到底是什麼
中國地域廣袤,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鋰」就是一種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性礦產資源,有著「白色石油」的美譽,又被稱為「綠色能源」,對環境無污染。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全球對鋰資源的需求急劇增加。有消息稱在中國四川的阿壩州可爾因礦集區新發現的鋰資源的儲量高達52萬噸,各國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
中國鋰谷
鋰資源作為一種的戰略性礦產,一直備受關注,中、美、日、澳等諸多國家將其列入關鍵礦產名單。尤其是隨著鋰電池的大規模使用, 鋰成為現代工業發展重要原材料。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及鋰電儲能需求的快速增長,鋰礦的開采和鋰電產業的發展迎來了「黃金時期」。
全球范圍內的鋰資源大致分為三類,海水鋰、鹵水鋰和礦石鋰。海水中約有 2300億噸鋰,資源總量為礦石鋰和鹵水鋰資源總量的數千倍,但海水中鋰含量很低。目前不具有經濟利用價值。即使經過幾十年的技術進步。從海水中提鋰的成本也會是從鹵水和鋰礦石中提鋰的10~30倍。
鋰作為科研的重要元素,一直是供不應求,當各國了解到中國鋰谷中的鋰資源儲量探明為52萬噸時,紛紛拋出橄欖枝,尤其是日本,提出提供技術支持,共同開采以換取本國急需的鋰資源。我國政府聲明,中國有自己的技術團隊,不需要他國干涉,對於鋰資源購買的請求表示拒絕。
「資源決定勝局」已成行業共識。當前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消費需求巨大、市場前景廣闊。中國的鋰電產業蘊藏著巨大經濟潛力和發展空間。此次將四川鋰谷將助推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產業倍增發展。
『玖』 哪個國家鋰最多
據2008年1月出版的《USGS礦產品概要》,2006年統計的全球查明的鋰資源為:儲量為882.52萬t,儲量基礎為2637.75萬t。主要集中在智利、中國、巴西、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家。中國鋰礦資源按基礎儲量計,佔全世界的13.7%;按儲量計,佔全世界的25.7%。
亞洲中國獨有。
各國的鋰礦勘探並不完全,這些數據暫不能反映鋰礦的完全分布。我覺得澳大利亞或巴西應該最多,這些國家要麼被鐵隕石砸過,要麼是從地殼深處噴發出來的,要麼怎麼那麼多鐵礦石?鋰礦和鐵礦伴生關系很緊。
『拾』 海水中各種化學元素的作用是什麼
鉀是植物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一種重要化學元素,它是海洋寶庫賜予人類的又一大寶物。海水中的鉀鹽資源非常豐富,但由於鉀的溶解性低,在1升海水中僅能提取380毫克鉀,而且鉀與鈉離子、鎂離子和鈣離子共存,要想它們分離並不容易,從而使鉀的工業開采一直沒有什麼大的發展。目前,已有採用硫酸鹽復鹽法、高氯酸鹽汽洗法、氨基三磺酸鈉法和氟硅酸鹽法等從制鹽鹵水中提取鉀;採用二苦胺法、磷酸鹽法、沸石法和新型鉀離子富集劑從海水中提取鉀。從可持續利用資源角度來看,開發海水鉀資源的意義和前景都是非常遠大的。
溴是一種貴重葯品的主要組成部分,可以生產許多消毒葯品。例如我們都很熟悉的紅葯水,就是溴與汞的有機化合物,溴還可以製成熏蒸劑、殺蟲劑、抗爆劑等。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分布在寬廣的大海中,故溴有「海洋元素」的稱號。19世紀初,法國化學家發明了提取溴的方法,這個方法也是目前為止工業規模海水提溴的有效方法。此外,樹脂法、溶劑萃取法和空心纖維法這些提溴新工藝正在進一步研究中。溴的用途很廣,但它含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一些農葯和防爆劑對它的使用都有嚴格的控制。
鎂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等特點,它不僅大量用於火箭、導彈和飛機製造業,還可以用於鋼鐵工業。鎂作為一種新型無機阻燃劑,已被運用於多種熱塑性樹脂和橡膠製品的提取加工中。另外,鎂還是組成葉綠素的主要元素,可以促進作物對磷的吸收。鎂在海水中的含量僅次於氯和鈉,位居第三,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鎂和硫酸鎂。從海水中提取鎂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只要將石灰乳液加入海水中,沉澱出氫氧化鎂,注入鹽酸,再轉換成無水氯化鎂就能做到。運用電解海水的方法也可以從中得到金屬鎂。
鈾是一種高能量的核燃料,是發展核武器和核能工業的重要原料。1000克鈾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250噸優質煤。陸地上的鈾礦很稀少,而海水水體中含有幾十噸的鈾礦資源,約相當於陸地總儲量的2000倍。海水提鈾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
從20世紀60年代起,日本、英國、聯邦德國等陸續開始從海水中提鈾,並且逐漸總結出多種海水提鈾的方法。以水合氧化鈦吸附劑為基礎的無機吸附劑的研究進展最快。現在人們評估海水提鈾可行性的重要依據,仍是一種採用高分子粘合劑和水合氧化鑽製成的復合型鈦吸附劑。發展到今天,海水提鈾已從基礎研究轉向開發應用研究。日本已建成年產10公斤鈾的中試工廠,一些沿海國家也將建造百噸級或千噸級鈾工業規模的海水提鈾廠這一計劃提到日程上。總的來說,從海水中提取鈾的研究方興未艾,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海水提鈾有著良好的發展前途。
鋰有著「能源金屬」的美譽,是用於製造氫彈的重要原料,海洋中每升海水含鋰15~20毫克,海洋中的鋰儲量估計有2400億噸。隨著受控核聚變技術的發展,同位素鋰6聚變釋放的巨大能量最終將為人類所用。鋰也是生產電池的理想原料,含鋰的鋁鎳合金在航天工業中佔有重要位置。此外,鋰在化工、玻璃、電子、陶瓷等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全世界對鋰的需求量正以每年7%~11%的速度增加,而陸地上鋰的儲量有限,因此海洋必定會成為開發鋰的新領域。
重水在海洋中的含量也較大,是原子能反應堆的減速劑和傳熱介質,也是製造氫彈的原料,如果人類研究的受控熱核聚變技術得到很好的解決,從海水中大規模提取重水的夢想將成為現實,從而大大造福於人類。
除了上述已經形成工業規模生產的多種化學元素外,海水還無私地奉獻給人類其他微量元素,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海洋的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