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貴州古村落旅遊勝地--董箐村 感受淳樸民風 細品民族底蘊
春分時節,北盤江畔的貞豐縣者相鎮董箐村迎來了眾多的遊客。這里是一個三面環水的小村落,眾多木質小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腳下的湖畔小堡上,顯得格外具有古韻,在此間行走,彷彿漫步於古代,感受傳統之美。
董箐村位於者相鎮東北面,村寨自然生態風光優美,喀斯特山地景觀風景宜人,水源豐富,交通便利。這里的木屋四周群山環繞,水天相接,十分柔美。來到此處,遊客會感受到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享受布依族、苗族淳樸的民風。同時,這里也有豐富的文化節日,諸如,布依族「三月三」祭山節、「六月六」布依風情節、苗族的「二月二」走親節等節日。
以前這里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但隨著國家對傳統旅遊業的支持,使得這座民風淳樸的山村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依賴於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優勢,,村裡幹部積極進行旅遊規劃,利用村落的風景資源,圍繞遠古壁畫、古城遺址、鐵索橋、摩崖石刻、古驛道開展旅遊事業。
貴州北盤江大峽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也逐漸被這座山村所吸引,投入入駐於此處,在景區打造峽谷酒店、民宿客棧、湖畔音樂餐廳、院落燒烤、遊船觀光等旅遊項目。在村民和公司員工的雙重努力之下,昔日的小山村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觀光賞景、休閑旅遊、康養身心的理想之地。
面對國內的疫情局勢,接下來董箐村也會逐漸開展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按照「黨建強村、旅遊富村、產業興村、文化立村、人才活村」發展思路,進一步開展旅遊周邊事業,將董箐村打造成國內鄉村旅遊示範景點。
Ⅱ 貴州貞豐特產:連環砂仁
連環砂仁是貴州省貞豐縣連環鄉的特產,具有以下特點:
產地與規模:
- 連環砂仁產於貴州省貞豐縣連環鄉,該鄉享有「中國砂仁之鄉」的美譽。
- 目前連環砂仁的種植規模已達4萬余畝,年產量1萬余噸,是全國最大的砂仁基地。
營養價值:
- 連環砂仁主要含有α蒎烯、茨烯、β蒎烯、對聚傘素、β水芹烯、1.8桉樹腦、L樟腦、L冰片、β石竹烯、石竹烯氧化物、紫穗槐烯等成分。
- 與葯砂相比,連環砂仁中的成分更為廣泛。
產品特點:
- 保健功效:連環砂仁具有燥濕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濕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等症狀。
- 食用用途:連環砂仁在賓館和家庭中主要用於烹調、煲湯、蒸煮、紅燒食物等,能夠增添食物的香氣和口感。
- 感官特色:連環砂仁果實呈黃色或黃褐色,果棱明顯,果徑在1 cm至1.6cm之間。其芳香氣較濃、純正、味辛涼,具有果實飽滿、香氣獨特等特點。
歷史由來:
- 「連環砂仁」在貞豐的栽培已有300多年歷史。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貞豐縣連環鄉利用當地自然優勢,大力發展砂仁產業,現已成為貴州乃至全國香砂仁生產的最大基地。
製作方法:
- 將瘦肉洗干凈剁碎,砂仁泡洗後排扁。
- 將瘦肉分成幾份,用雙手來回摔打使其上勁,分別與砂仁粘附。
- 將材料放入燉盅,加入紅棗和水,用油紙鋪好盅口後蓋上蓋子,燉煮2.5至3小時即可調入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