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球每年13億噸食物被丟,各國是如何制止浪費的
全球每年13億噸食物被丟,各國制止浪費的方法如下:
一、美國
《世界日報》曾報道稱,美國是全球浪費食物最嚴重的國家。家庭儲存不當、過度囤積食物和保質期標簽混亂,都是導致消費者大量丟棄食物的重要原因。
為此,美國建立了食品回收體系,並鼓勵企業加入減少食物浪費的行列。但據行業網站FoodPrint報道,目前全美范圍內能被回收的可食用食物僅有10%,用於堆肥的也僅有5%。
二、荷蘭
荷蘭兩個環保組織推出了一項比賽,募集有助於減少食物浪費的創意,勝者可獲1000歐元獎金,其中一個組織方Awesome Rotterdam指出,只要減少食物丟棄,鹿特丹居民人均每年能夠節省34公斤食物。
三、英國
過去三年,英國成功將家庭食物浪費減少了11%。非政府組織「浪費和資源行動計劃」(Wrap)指出,各種有針對性的節約食物運動、規范食品標簽使用和提高食物殘渣回收率等是英國改善食物浪費問題的有效方式。
例如英國人平均每天丟棄2000萬片麵包片。為此英國推出了「不浪費吐司」運動,鼓勵消費者冷藏吐司,延長其保質期。
四、法國
法國從嚴格的行政手段入手。政府要求所有在生產活動中產出多餘有機廢物的私營部門必須自主回收,包括酒店和食品服務行業。
據《人民日報》報道,法國在2016年推出的《反食物浪費法》規定超市不得丟棄接近「最佳食用日期」的未售出食物,但可以捐贈給慈善機構。超市可以從中獲得所捐食物價值60%的稅收減免。
五、挪威、丹麥
挪威和丹麥這兩個冬季漫長的國家,則致力於改變消費者對「最佳食用日期」的看法。只要不具備健康威脅,且標識清晰的食物,即便過了最佳食用日期也可以出售。
此外,挪威在2018年與該國食品企業簽訂協議,要求將食物浪費數量減半。丹麥則在2016年撥款75萬美元解決食物鏈中的浪費問題。
六、日本、韓國
日本推出了食品銀行,向零售商回收可食用的食物分發給有需要的人,並通過商店積分的方式鼓勵人們購買接近保質期的食品。該國還推出了《食品回收法》,規范食品相關業者減少食品廢棄物的產生,以及讓廢棄物做出有效的最大利用化。
韓國則在2016年開始計量徵收食物垃圾回收費用,或使用收費食物垃圾袋回收。過去4年內這一措施使韓國每天生產的食物垃圾減少300噸。
Ⅱ 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多浪費資源呢
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多浪費資源?
我記得我以前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就是寫的美國資源浪費情況。
食物方面,據調查顯示,美國人每年浪費的食物達到三千五百噸之多,摺合成現金高達1700多億美金。平攤到每個美國家庭身上相當於每年在自己家垃圾桶里傾倒2200美元的食物。
水資源方面,
根據科學美國 Scientific American發布的統計,美國人全年用水10530億立方米,略低於中國的12070億立方米和印度的11820立方米,但是看看美國人口有多少?才三億多一點點,這也就意味著平均一個美國人每年用水2842立方米,而一個中國人用水才1071立方米,印度人是1089立方米。差不多一個美國人的用水量是中國人的三倍左右。這個數據即使放到全球也是最高的。
電力方面,美國人是出了名的空調控,可以說是沒有空調就會死的那種。美國人常年開空調,並且保持在很低的溫度。對於嬌氣的美國人來說太冷了不行,太熱了也不行。所以一年四季空調基本上都是馬力全開。一天到晚全天候工作。
美國人愛開空調並不是說什麼有錢燒的慌,而更像是一種文化吧,空調的文化。經濟發達的歐洲就不會這樣,歐洲人還經常嘲笑美國人的空調體質,沒有空調就會死。據調查顯示美國每年電費就要交掉300億美元。真的是有錢燒得慌。
至於其他方面,浪費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總之美國的浪費是建立在龐大的國家資本上的,富裕的國家有能力消費那麼多資源我們也只能眼紅。浪費雖然可恥,但是有資本浪費我們也就只能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