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是
中國,中國的稀土儲量最多時佔世界的71.1%,目前佔比在23%以下。
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只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後必須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角色,結果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
(1)美國稀土佔有世界資源是多少擴展閱讀
稀土被譽為「萬能之土」,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截至目前,已被多國列為「關鍵礦產」。
生產第一、出口第一、應用第一……我國稀土產業擁有資源與市場兩大優勢。近年來,通過加強資源保護,創新體系建設,我國努力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私挖盜采、「黑礦」走私等亂象依然存在,影響稀土資源價值體現。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白雲鄂博礦,是世界公認的最大稀土礦。由於家底長期不清,基礎研究「斷檔」,交易「惡性競爭」等原因,白雲鄂博稀土礦長期被當成鐵礦開采,核心技術被「卡脖子」,稀土價格偏離真實價值。
2. 現在全世界擁有稀土最多的國家是哪個最好能有前十個國家的排名
中國: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資源國,已探明的稀土資源量約6588萬噸。中國稀土資源成礦條件十分有利、礦床類型齊全、分布面廣而有相對集中。但是因為中國稀土占據著幾個世界第一: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第一,尤其是在軍事領域擁有重要意義且相對短缺的中重稀土;生產規模第一,造就了一些國家的貪婪。至2012年初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稀土世界佔有量由2005年的96%下降至30%。
美國:
美國稀土資源主要有氟碳鈰礦、獨居石及在選別其它礦物時,作為副產品可回收黑稀金礦、硅鈹釔礦和磷釔礦。位於加利福尼亞的聖貝迪諾縣的芒廷帕斯礦,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氟碳鈰礦,該礦山1949年勘探放射性礦物時發現,稀土品位為5~10%REO,儲量達500萬噸之多(佔全球百分之十三),是一大型稀土礦。美國很早就開采獨居石,現在開採的砂礦量是佛羅里達州的格林科夫斯普林斯礦。礦床長約19km,寬1.2km,厚為6m,獨居石較為豐富。此外,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也有砂礦分布,儲量也相當可觀。不過美國早已關閉了許多的稀土礦,包括全球最大的芒廷帕斯礦山
印度:
印度主要礦床是砂礦。印度的獨居石生產從1911年開始,最大礦床分布在喀拉拉邦、馬德拉斯邦和奧里薩拉邦。有名礦區是位於印度南部西海岸的恰瓦拉和馬納范拉庫里奇稱為特拉范科的大礦床,它在1911~1945年間的供礦量佔世界的一半,現在仍然是重要的產地。1958年在鈾、釷資源勘探中,在比哈爾邦內陸的蘭契高原上發現了一個新的獨居石和鈦鐵礦礦床,規模巨大。印度獨居石釷含量高達8%ThO2。在馬納范拉庫里奇採的重砂獨居石佔5~6%。鈦鐵礦佔65%,金紅石3%,鋯英石5~6%,石榴石7~8%。
前蘇聯:
前蘇聯的稀土儲量很大,主要是伴生礦床位於科拉半島,存在於鹼性岩中的含稀土的磷灰石。前蘇聯的主要稀土來源就是從磷灰石礦石中回收稀土,此外,在磷灰石礦石中,還可回收的稀土礦物有鈰鈮鈣鈦礦,含稀土為29~34%。另外,在赫列比特和森內爾還有氟碳鈰礦。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獨居石的生產大國,獨居石是作為生產鋯英石和金紅石及鈦鐵礦的副產品加以回收。澳大利亞的砂礦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澳大利亞也產磷釔礦。澳大利亞可開發利用的稀土資源,還有位於昆士蘭州中部艾薩山的采鈾的尾礦,南澳大利亞州羅克斯伯唐斯銅、鈾金礦床。
加拿大:
加拿大主要從鈾礦中副產稀土。位於安大略省布來恩德里弗-埃利特湖地區的鈾礦,主要由瀝青鈾礦、鈦鈾礦和獨居石、磷釔礦組成,在濕法提鈾時,可把稀土也提出來。此外,在魁北克省的奧卡地區擁有的燒綠石礦,也是稀土的一個很大潛在資源。還有紐芬蘭島和拉布拉多省境內的斯特倫奇湖礦,也含有釔和重稀土正准備開發。
南非;
南非是非洲地區最重要的獨居石生產國。位於開普省的斯廷坎普斯克拉爾的磷灰石礦,伴生有獨居石,是世界上唯一單一脈狀型獨居石稀土礦。此外,在東南海岸的查茲貝的海濱砂中也有稀土,在布法羅螢石礦中也伴生獨居石和氟碳鈰礦,正計劃和研究回收。
馬來西亞;
主要從錫礦的尾礦中回收獨居石、磷釔礦和鈮釔礦等稀土礦物,曾一度是世界重稀土和釔的主要來源。
埃及:
埃及從鈦鐵礦中回收獨居石。礦床位於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屬於河濱沙礦,礦源由上游風化的沖積砂沉積而成,獨居石儲量約20萬噸。
巴西:
巴西是世界稀土生產的最古老國家,1884年開始向德國輸出獨居石,曾一度名揚世界。巴西的獨居石資源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從里約熱內盧到北部福塔萊薩,長達約643km地區,礦床規模大。
3. 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多的國家
世界稀土儲量最多的三個國家中國、美國和俄羅斯,其中中國產量最高。
稀土被譽為「工業的味精」,自然資源的種類極為豐富,包括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氣候資源、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等,其中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其他自然資源多屬於可再生資源。自然資源在地球表面分布的最大特徵就是「不均衡性」,也就是有的地方多,而有的地方少。
特別是礦產資源的分布,主要是受到地球內力作用的影響,在板塊運動、地殼運動、火山活動等的影響下而形成特定分布區。
(3)美國稀土佔有世界資源是多少擴展閱讀:
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多前三個的國家相關介紹:
中國是絕對的稀土儲備第一大國,稀土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勢。國新辦2012年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的稀土儲量佔世界的比重為23%,供應了全球90%的市場。
美國並非沒有稀土資源,其稀土儲備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位。不過,美國在2002年就封存了國內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礦,轉而每年從中國大量進口。如果美國87家礦山如果全部開工,可以滿足世界稀土礦280年的商業性需求。
俄羅斯的稀土儲備也很大,其主要稀土來源為從磷灰石礦石中回收稀土。此外,在磷灰石礦石中,還可回收的稀土礦物有鈰鈮鈣鈦礦,含稀土為29%至34%。另外,在赫列比特和森內爾還有氟碳鈰礦。
4. 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大的是中國,我國稀土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31.37%,不僅是稀土儲量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以及出口國;世界上稀土儲量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中國、蒙古、巴西、俄羅斯和美國。
什麼是稀土:
「稀土」不是一種土,而是一種復合型的金屬礦產,主要的成分包括15中鑭系元素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另外兩個元素鈧(Sc)和釔(Y),也就是總共17中元素,這17中元素稱為稀土元素,富含這些元素的礦產資源就稱為「稀土礦」。稀土金屬主要用於電子、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輕工、環境保護、農業等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稀土金屬是十分稀有的,在地球表面的總儲量並不大,而且分布也極不均勻,目前全球稀土的總儲量約為2.1億噸,這個數據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因為不斷有新的稀土礦產被發現。就國家而言,世界稀土儲量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中國(稀土儲量6588萬噸)、蒙古(稀土儲量3100萬噸)、巴西(稀土儲量2200萬噸)、俄羅斯(稀土儲量2000萬噸)和美國(稀土儲量1400萬噸)。
5. 42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是來源:《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上海世紀出版股
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是中國。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資料顯示,世界稀土儲量為1.3億噸(以稀土氧化物REO計),其中,中國為5500萬噸、巴西2200萬噸、澳大利亞為320萬噸、印度310萬噸、馬來西亞3萬噸、美國為180萬噸,其他國家合計有4100萬噸。
地質工作者已在中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區)發現上千處礦床、礦點和礦化產地,除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為稀土資源集中分布區外,山東、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遼寧、陝西、新疆等省區亦有稀土礦床發現。
6. 世界各國稀土量與分布情況
(1)中國。我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資源國,已探明的稀土資源量約6588萬t。我國稀土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勢,為我國稀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稀土資源成礦條件十分有利、礦床類型齊全、分布面廣而有相對集中,目前,地質科學工作中已在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區)發現上千處礦床、礦點和礦化地。但集中分布在內蒙古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和山東微山等地,形成北、南、西、東的分布格局,並且有北輕南重的分布特點
(2)美國。美國稀土資源主要有氟碳鈰礦、獨居石及在選別其它礦物時,作為副產品可回收黑稀金礦、硅鈹釔礦和磷釔礦。位於加利福尼亞的聖貝迪諾縣的芒廷帕斯礦,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氟碳鈰礦,該礦山1949年勘探放射性礦物時發現,稀土品位為5~10%REO,儲量達500萬噸之多,是一大型稀土礦。 美國很早就開采獨居石,現在開採的砂礦量是佛羅里達州的格林科夫斯普林斯礦。礦床長約19km,寬1.2km,厚為6m,獨居石較為豐富。此外,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也有砂礦分布,儲量也相當可觀。
(3) 印度。印度主要礦床是砂礦。印度的獨居石生產從1911年開始,最大礦床分布在喀拉拉邦、馬德拉斯邦和奧里薩拉邦。有名礦區是位於印度南部西海岸的恰瓦拉和馬納范拉庫里奇稱為特拉范科的大礦床,它在1911~1945年間的供礦量佔世界的一半,現在仍然是重要的產地。1958年在鈾、釷資源勘探中,在比哈爾邦內陸的蘭契高原上發現了一個新的獨居石和鈦鐵礦礦床,規模巨大。印度獨居石釷含量高達8%ThO2。在馬納范拉庫里奇採的重砂獨居石佔5~6%。鈦鐵礦佔65%,金紅石3%,鋯英石5~6%,石榴石7~8%。 (4) 前蘇聯。前蘇聯的稀土儲量很大,主要是伴生礦床位於科拉半島,存在於鹼性岩中的含稀土的磷灰石。 前蘇聯的主要稀土來源就是從磷灰石礦石中回收稀土,此外,在磷灰石礦石中,還可回收的稀土礦物有鈰鈮鈣鈦礦,含稀土為29~34%。另外,在赫列比特和森內爾還有氟碳鈰礦。
(5)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獨居石的生產大國,獨居石是作為生產鋯英石和金紅石及鈦鐵礦的副產品加以回收。澳大利亞的砂礦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澳大利亞也產磷釔礦。 澳大利亞可開發利用的稀土資源,還有位於昆士蘭州中部艾薩山的采鈾的尾礦,南澳大利亞州羅克斯伯唐斯銅、鈾金礦床。
(6) 加拿大。加拿大主要從鈾礦中副產稀土。位於安大略省布來恩德里弗-埃利特湖地區的鈾礦,主要由瀝青鈾礦、鈦鈾礦和獨居石、磷釔礦組成,在濕法提鈾時,可把稀土也提出來。 此外,在魁北克省的奧卡地區擁有的燒綠石礦,也是稀土的一個很大潛在資源。還有紐芬蘭島和拉布拉多省境內的斯特倫奇湖礦,也含有釔和重稀土正准備開發。
(7) 南非。南非是非洲地區最重要的獨居石生產國。位於開普省的斯廷坎普斯克拉爾的磷灰石礦,伴生有獨居石,是世界上唯一單一脈狀型獨居石稀土礦。此外,在東南海岸的查茲貝的海濱砂中也有稀土,在布法羅螢石礦中也伴生獨居石和氟碳鈰礦,正計劃和研究回收。
(8) 馬來西亞。主要從錫礦的尾礦中回收獨居石、磷釔礦和鈮釔礦等稀土礦物,曾一度是世界重稀土和釔的主要來源。
(9) 埃及。埃及從鈦鐵礦中回收獨居石。礦床位於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屬於河濱沙礦,礦源由上游風化的沖積砂沉積而成,獨居石儲量約20萬噸。
(10) 巴西。巴西是世界稀土生產的最古老國家,1884年開始向德國輸出獨居石,曾一度名揚世界。巴西的獨居石資源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從里約熱內盧到北部福塔萊薩,長達約643km地區,礦床規模大。
7. 稀土資源在世界和中國的分布情況是什麼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豐度並不稀少,只是分散而已。因此,雖然稀土的絕對量很大,但就目前為止能真正成為可開採的稀土礦並不多,而且在世界上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前蘇聯、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埃及等幾個國家,其中中國的佔有率最高。
中國 中國佔世界稀土資源的41.36%,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稀土資源大國。稀土資源極為豐富,分布也極其合理,這為中國稀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 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資源國是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豐度並不稀少,只是分散而已。因此,雖然稀土的絕對量很大,但就目前為止能真正成為可開採的稀土礦並不多,而且在世界上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前蘇聯、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埃及等幾個國家,其中中國的佔有率最高。
(1)中國
��中國佔世界稀土資源的41.36%,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稀土資源大國。稀土資源極為豐富,分布也極其合理,這為中國稀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主要稀土礦有白雲鄂博稀土礦、山東微山稀土礦、冕寧稀土礦、江西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湖南褐釔鈮礦和漫長海岸線上的海濱砂礦等等。
��白雲鄂博稀土礦與鐵共生,主要稀土礦物有氟碳鈰礦和獨居石,其比例為3∶1,都達到了稀土回收品位,故稱混合礦,稀土總儲量REO為3500萬噸,約佔世界儲量的38%,堪稱為世界第一大稀土礦。
��微山稀土礦和冕寧稀土礦是以氟碳鈰礦為主,伴生有重晶石等,是組成相對簡單的一類易選的稀土礦。
��江西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是一種新型稀土礦種,它的選冶相對較簡單,且含中重稀土較高,是一類很有市場競爭力的稀土礦。
��中國的海濱砂也極為豐富,在整個南海的海岸線及海南島、台灣島的海岸線可稱為海濱砂存積的黃金海岸,有近代沉積砂礦和古砂礦,其中獨居石和磷釔礦是處理海濱砂回收鈦鐵礦和鋯英石時作為副產品加以回收。
��總之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大,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高,礦點分布合理等。
(2)美國
��美國它的稀土資源約佔12.50%,其稀土消費和氟碳鈰礦產量幾年來一直居世界第一,但近幾年稀土產量已退居第二位,讓位於中國。美國稀土資源主要有氟碳鈰礦、獨居石及在選別其它礦物時,作為副產品可回收黑稀金礦、硅鈹釔礦和磷釔礦。
��位於加利福尼亞的聖貝迪諾縣的芒廷帕斯礦,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氟碳鈰礦,該礦山1949年勘探放射性礦物時發現,稀土品位為5~10%REO,儲量達500萬噸之多,是一大型稀土礦。
��美國很早就開采獨居石,現在開採的砂礦量是佛羅里達州的格林科夫斯普林斯礦。礦床長約19km,寬1.2km,厚為6m,獨居石較為豐富。此外,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也有砂礦分布,儲量也相當可觀。
(3)印度
��印度主要礦床是砂礦。印度的獨居石生產從1911年開始,最大礦床分布在喀拉拉邦、馬德拉斯邦和奧里薩拉邦。有名礦區是位於印度南部西海岸的恰瓦拉和馬納范拉庫里奇稱為特拉范科的大礦床,它在1911~1945年間的供礦量佔世界的一半,現在仍然是重要的產地。1958年在鈾、釷資源勘探中,在比哈爾邦內陸的蘭契高原上發現了一個新的獨居石和鈦鐵礦礦床,規模巨大。
��印度獨居石釷含量高達8%ThO2。在馬納范拉庫里奇採的重砂獨居石佔5~6%。鈦鐵礦佔65%,金紅石3%,鋯英石5~6%,石榴石7~8%。
(4)前蘇聯
��前蘇聯的稀土儲量很大,主要是伴生礦床位於科拉半島,存在於鹼性岩中的含稀土的磷灰石。前蘇聯的主要稀土來源就是從磷灰石礦石中回收稀土,此外,在磷灰石礦石中,還可回收的稀土礦物有鈰鈮鈣鈦礦,含稀土為29~34%。另外,在赫列比特和森內爾還有氟碳鈰礦。
(5)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獨居石的生產大國,獨居石是作為生產鋯英石和金紅石及鈦鐵礦的副產品加以回收。澳大利亞的砂礦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澳大利亞也產磷釔礦。
��澳大利亞可開發利用的稀土資源,還有位於昆士蘭州中部艾薩山的采鈾的尾礦,南澳大利亞州羅克斯伯唐斯銅、鈾金礦床。
(6)加拿大
��加拿大主要從鈾礦中副產稀土。位於安大略省布來恩德里弗-埃利特湖地區的鈾礦,主要由瀝青鈾礦、鈦鈾礦和獨居石、磷釔礦組成,在濕法提鈾時,可把稀土也提出來。
��此外,在魁北克省的奧卡地區擁有的燒綠石礦,也是稀土的一個很大潛在資源。還有紐芬蘭島和拉布拉多省境內的斯特倫奇湖礦,也含有釔和重稀土正准備開發。
(7)南非
��南非是非洲地區最重要的獨居石生產國。位於開普省的斯廷坎普斯克拉爾的磷灰石礦,伴生有獨居石,是世界上唯一單一脈狀型獨居石稀土礦。此外,在東南海岸的查茲貝的海濱砂中也有稀土,在布法羅螢石礦中也伴生獨居石和氟碳鈰礦,正計劃和研究回收。
(8)馬來西亞
��主要從錫礦的尾礦中回收獨居石、磷釔礦和鈮釔礦等稀土礦物,曾一度是世界重稀土和釔的主要來源。
(9)埃及
��埃及從鈦鐵礦中回收獨居石。礦床位於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屬於河濱沙礦,礦源由上游風化的沖積砂沉積而成,獨居石儲量約20萬噸。
(10)巴西
��巴西是世界稀土生產的最古老國家,1884年開始向德國輸出獨居石,曾一度名揚世界。巴西的獨居石資源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從里約熱內盧到北部福塔萊薩,長達約643km地區,礦床規模大。
世界稀土資源儲量巨大,除我國已探明資源量居世界之首外,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巴西、加拿大和印度等國稀土資源也很豐富,近年來在越南也發現了大型稀土礦床。另外,南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南卡、蒙古、朝鮮、阿富汗、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挪威、格陵蘭、奈及利亞、肯亞、坦尚尼亞、蒲隆地、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埃及等國家和地區也發現具有一定規模的稀土礦床。世界上主要稀土資源國中一批大-超大型稀土礦床的發現與開發是世界稀土資源的主要來源。中國內蒙古白雲鄂博鐵、鈮、稀土礦床,中國四川冕寧"氂牛坪式"單一氟碳鈰礦礦床,中國南方風化淋積型稀土礦床;澳大利亞韋爾德山碳酸岩風化殼稀土礦床,澳大亞利東、西海岸的獨居石砂礦床;美國芒頓帕斯碳酸岩氟碳鈰礦礦床;巴西阿臘夏、寨斯拉估什碳酸岩風化殼稀土礦床;俄羅斯托姆托爾碳酸岩風化殼稀土礦床,希賓磷霞岩稀土礦床;越南茂塞碳酸岩稀土礦床等,其稀土資源量均在100萬噸以上,有的達到上千萬噸,個別超過1億噸,構成世界稀土資源的主體。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稀土資源從20世紀70年代佔世界總量的74%,到80年代下降到69%,至90年代末下降到45%左右,這主要是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巴西、越南等國近20年來在稀土資源的勘查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先後發現了一批大-超大型稀土礦床,如澳大利亞的韋爾德山、俄羅斯的托姆托爾、加拿大的聖霍諾雷、越南的茂塞等稀土礦床。但我國稀土資源仍佔世界首位,且資源潛力很大,因此有理由認為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中國稀土資源大國的地位。
9. 世界上哪些國家稀土資源比較豐富
儲量排名依次為中國、獨聯體、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我國稀土資源約佔67%,獨聯體約佔19%(主要是俄羅斯),美國約佔15%。
10. 稀土資源的世界分布和中國的分布
世界稀土資源擁有國除中國外,還有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美國、澳大利亞、印度、扎伊爾等;主要稀土礦物是氟碳鈰礦、離子吸附型礦、獨居石、磷釔礦、黑稀金礦、磷灰石、鈰鈮鈣鈦礦等。主要進行開采、選礦生產的國家是中國、美國、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巴西、馬來西亞等。1998年全世界稀土精礦產量13萬余噸(自然噸位)。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在未來五年內,將克服技術障礙,生產高附加值的單一稀土產品。
中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全國已有22個省(區)先後發現一批稀土礦床,主要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廣西、四川、山東等地。
中國稀土礦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廣而又相對集中的特點。截止目前為止,地質工作者已在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區)發現上千處礦床、礦點和礦化產地,除內蒙古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為稀土資源集中分布區外,山東、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遼寧、陝西、新疆等省區亦有稀土礦床發現,但是資源量要比礦化集中富集區少得多。全國稀土資源總量的98%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等地區,形成北、南、東、西的分布格局,並具有北輕南重的分布特點。
稀土主要賦存於獨居石礦、氟碳鈰礦、磷釔礦和淋積型礦(即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澳大利亞的韋爾德山礦是典型的獨居石礦;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芒廷帕斯礦是世界上著名的氟碳鈰礦。中國稀土分布「北輕南重」,輕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包頭(白雲鄂博礦)、山東微山和四川涼山,離子型中重礦分布在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南方七省區。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是中國特有的新型稀土礦物-稀土元素不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是呈離子狀態吸附於粘土礦物中,該類礦的主要特點是中重稀土元素含量高,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丘陵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