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人類浪費了哪些資源
擴展閱讀
員工出行成本包括什麼 2025-05-25 04:18:52

人類浪費了哪些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7-15 16:47:29

Ⅰ 人類浪費水資源的事例有哪些

1、刷牙時任水流淌;
2、洗澡塗肥皂的時候不關淋浴噴頭;
3、自來水管發生漏水或爆裂並未得到及時的修理;
4、用過多的水沖洗汽車,洗車的水白白浪費掉了;
5、隨便開啟消防水龍頭;
6、老式的抽水馬桶容水量太大,大小便不分檔;
7、洗衣服時只用自來水沖洗;
8、在浴室里往往「人去水未關」;
9、直接用自來水沖洗道路;
10、解凍海鮮時通常使用自來水解凍。

Ⅱ 人類浪費資源的例子有哪些

刷牙時任水流淌,洗澡塗肥皂的時候不關淋浴噴頭。用過多的水沖洗汽車,洗車的水白白浪費掉了。

Ⅲ 我國浪費資源的現象有哪些

1、不珍惜有限的資源,任意舍棄,如礦井只採塊煤,扔掉煤末;技術不成熟或落後或操作不精細,致有用資源未經利用即作為廢棄物扔掉;

2、利用方式不合理,致資源未能充分發揮效益,如作物桔稈經過發酵制沼氣作能源,沼渣可培養食用菌,沼水肥田等,可受到多種經濟、環境效益,但許多桔稈直接用做燃料燒掉;許多部門或學生中的廢紙雖然是極大的造紙資源,但回收極少,廢玻璃、廢塑料、包裝玻璃瓶等回收也很少。

(3)人類浪費了哪些資源擴展閱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5月22日「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發表《生態系統與人類福祉報告》說,近幾十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物多樣性遭到了嚴重破壞。 自工業化初期至今,全球漁業資源減少90%;1/3的兩棲動物、1/5的哺乳動物和1/4的針葉樹種瀕臨滅絕;

大自然調節氣候、空氣和水源的能力大幅下降;自然災害對人類的沖擊越來越多。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許多項目都與環境有關,保護自然環境的可持續性是實現各項目標的中心支柱,環境領域的千年目標不實現,包括脫貧、消除飢餓和疾病等方面的目標也無從談起。

Ⅳ 人類浪費地球資源的例子

我們國家關閉的五小企業都是浪費資源的。如「小煉鋼」國家規定1000立以下煉鋼爐的都屬於小煉鋼,一些企業要用1---2噸焦碳才能煉出1噸的生鐵,而1000立以上的煉鋼爐用0.5噸焦碳就能煉1噸生鐵。小煉鋼就是對焦碳資源的極大浪費。
2.我國的木蘭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河流,但現在它已是魚蝦絕跡的污河,又為我們的地球母親添多一道疤痕。這,不是給人類重重地敲響了警鍾嗎?
3.刷牙時任水流淌。

英國最近做的一項網上調查顯示,每個英國居民家裡都有一些擱置不用的小電器,而把它們全部加起來的總值是一個驚人的數字:17.5億歐元!其中電烤爐被排在了這些無用器具的第一位。第二位是外表美觀的咖啡機。此外,三明治機曾被人們大量地購買,如今也淪落到被棄之一隅的地步。類似的還有榨汁機、煮水果機等,人們買回來後用過幾次就不再使用,造成了資源浪費。

顯然,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已經發展過剩了,為了支撐他的存在,必須憑空捏造出無數的需求,然後再白白浪費許多資源用在填補這些沒用的需求上!所謂的經濟增長實際對人們生活水平並沒有起到多大改善,因為這些增長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是依靠生產無用的垃圾來實現的!!! 每家每戶大手大腳用水,水資源浪費十分嚴重。目前,全國地下淡水天然資源多年平均為8800多億立方米,約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3。全國約有7000多萬人仍在飲用不符合飲用標準的地下水。20年來,全國地下水開采量平均以每年25億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地下水占總供水量的比例已從1980年的14.0%增長到2000年的19 .8%。全國有400多個城市開采利用地下水,在城市用水總量中,地下水佔30%。不合理開采地下水誘發了諸多環境問題:全國約有一半城市市區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水質下降,還呈現出由點向面、由城市向農村擴展的趨勢;已誘發46個城市發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全國還形成區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個,面積達15萬平方千米。
還有這些:
1、刷牙時任水流淌。
2、洗澡塗肥皂的時候不關淋浴噴頭。
3、用過多的水沖洗汽車,洗車的水白白浪費掉了。

Ⅳ 資源浪費都有些哪方面,它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不便

資源浪費體現在生活的諸多方面,比如用電用水,不隨手關燈,關閉水龍頭;用紙張,隨意丟棄,只進行單面列印等等。
資源浪費造成了社會財富的流失,不利於節能減排,污染環境,不環保等等。

Ⅵ 人們浪費資源的現象有哪些

比如說生活中:

  • 洗澡洗手洗衣服:用水的時候從來不會考慮水的多少,一般都是一直沖,水資源的浪費,食物浪費,

  • 餐廳吃飯的時候:一般都沒有吃完,點的東西一般都是沒有吃完,點多了,或者沒胃口還要點一堆東西,糧食就那麼浪費了,比如食堂也有這種現象,還有用的生活用品,

  • 比如衣服:很多時候衣服都是買了沒怎麼穿又買新衣服,還有化妝品的使用和購買,很多東西屯起來並沒有使用等等

Ⅶ 人類浪費周邊資源的資料

礦產資源

地球是人類棲身之所,衣食之源。地球上的礦物已知有3300多種,並構成多樣的礦產資源。人類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都是來自於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一般分為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等,有固體、液體、氣體三種形態。
地球資源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對礦產資源的過度掘取和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必將帶來資源的枯竭和對地球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礦產資源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糧食」和「血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命脈。礦產資源不僅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更是全球經濟的產業基礎。
不僅在經濟領域,礦產資源同樣在政治領域顯示著其重要的價值。縱觀上個世紀大大小小幾百次戰爭,無論是兩次世界大戰,抑或是海灣戰爭,除了對領土的爭奪外,各種礦產資源的佔有權更是常常成為引發戰爭爆發的導火索。而為了保證國家在非常時期的安全,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很早就著手進行礦產資源的戰略儲備。

人口資源環境

環境問題的三種主要類型是資源利用、人口增長和環境污染。
資源利用:人們所利用的環境中的任何東西都是自然資源。一些自然資源能在一個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自然地恢復或再生,稱為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包括陽光、風和樹木等。一些自然資源是不能被恢復或再生的,我們稱它們為不可再生資源,如煤、石油和其它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當不可再生資源被過度開發利用時,最終必將會枯竭。
人口增長:隨著醫學、農業的發展和衛生條件的改善,人的壽命得到延長,死亡率開始下降,全球人口數量在不斷增長。但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對資源均需求也同步增長。因此,人口與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大矛盾。
環境污染:環境對生物產生負面影響的任何變化稱為環境污染。環境污染經常是伴隨著有益於人類的活動而產生的,例如煤來發電帶來了大氣污染,用殺蟲劑殺死農作物的害蟲帶來了土壤環境污染等。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是人類活動對地球的侵害。

能源

能源是可以為人類提供能量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社會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
煤炭:煤是由遠古的植物因埋在地下而形成的一種固態化石燃料。
雖然煤炭的燃燒造成環境污染,但在未來的100年裡,煤炭仍然是一種主要的能源。潔凈煤燃燒技術成為當前能源領域開發的熱點,許多國家都在開發保持空氣清潔的煤炭燃燒技術。
石油:石油又叫原油,它是一種濃稠的黑色液體,由幾億年前生活在海洋中和較淺的內海中的小動物、海藻、原生生物形成的。大多數的石油儲藏在地下砂岩層或石灰岩層的小孔中。石油的形成需要幾億年的時間,從這一點上講,它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
把地下石油開采出來後,通過加熱蒸餾,從原油中可以分離出燃料和其他產品。石油佔全世界能源消費的1/3以上,它是大多數汽車、飛機和輪船的燃料。許多家庭也用石油取暖。塑料、油漆、葯品和化妝品等都是從原油中提取的。
天然氣:天然氣是儲存於地下多孔岩石或石油中的可燃氣體,它的成因與石油的成因相似。由於它比石油輕,所以常位於石油上部。我國西部也有單獨成礦的天然氣礦藏。
天然氣具有清潔、價格低廉和供應安全等特點,它的缺點是極易燃燒,氣體泄露會引起爆炸,並發生火災。
開發清潔能源:像其他活動一樣,自然資源的生成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大規模的用水、土地的恢復、地貌的改造等都離不開大量的能源消耗。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而造成的環境惡化危害著地球。人類惟一的出路就是尋求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能、風能、波動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能、太陽能等等。

燃油:私車過多,每輛車的乘客數量比起燃油耗費量來說顯得過於奢侈。汽車消費追求豪華型、大排量,社會普遍沒有側重公交事業的建設,結果導致燃油耗費嚴重,造成燃油稀缺。低技術含量及高浪費的消費方式,是當前我國石油消費存在的最根本問題。我國西部地區產油豐富,但石油行業煉油技術含量低,且沒有建立起全國性的供油管道,不但難以在國際市場上形成競爭力,還不能自供己需,加大了對進口的依賴。因此,要解決能源的產業化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必須提高石油加工業的技術含量。

煤:很多用煤企業生產方式粗放,浪費嚴重。目前全國煤礦資源回收率僅在40%左右,特別是小煤礦的回收率只有15%,從1980年至2000年,全國煤礦資源浪費280億噸。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國將有560億噸煤礦資源被浪費。

電力:室內能見度很好的上午,幾盞大吊燈毫無顧忌地開著;商場里冷氣大開,但門也大開,冷氣都可以跑到幾十米的遠處;形象工程的亮燈工程徹夜不熄;電視機、VCD、空調等家用電器關機後仍處於待機狀態,多數家庭從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電器插頭拔掉;日常工作中,下班關閉電腦主機後不關顯示器、不關列印機電源開關的現象十分普遍。如果全國所有的辦公電腦下班後都如此「關閉」,每年浪費的電將在12億度以上……這種浪費,讓來自發達國家、尤其是北歐國家的人士感到異常不解,責備我們在「奢侈地使用能源」。

從中國發電量增長率來看,中國電力供應短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於供應不足,而是由於電力利用的粗放和浪費。中國絕大多數鋼鐵公司每噸鋼的耗電量遠高於美國、日本同行。即使是水電廠、火電廠等電力供應單位,其自身浪費的電能也很多,其中水力發電廠有10%的電力是被電廠內部消耗掉的。

土地:各地胡亂圈地規劃開發區、工業園、住宅用地,而大量規劃出來的土地卻又閑置不用。樓層普遍太低,對本來就稀缺的土地資源沒有加以合理利用,可耕地和自然景觀地急速減少,造成大量土地資源浪費。

建築:住房消費追求大面積、高標准,樓層和室內設計不合理,每戶的居住面積過於寬大奢侈,建築材料的節能性不好等等,每多一處建築就多一份土地、水、電等方面的資源浪費。一些城市建設貪大求洋,尤其是中國各地許多形象工程的利用率低下,閑置期過長,造成土地、建築成本等方面的浪費。

生態資源:一棵樹成長成材要花50年時間,但把它砍下來只需幾分鍾。據統計,中國一次性筷子每年浪費的木材數量驚人,達到166萬立方米。

一些活動講究排場,大吃大喝。酒店、食堂吃剩的糧食、魚肉類、蔬菜、瓜果、酒、飲料等方面的浪費不計其數。

水資源:每家每戶大手大腳用水,水資源浪費十分嚴重。目前,全國地下淡水天然資源多年平均為8800多億立方米,約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3。全國約有7000多萬人仍在飲用不符合飲用標準的地下水。20年來,全國地下水開采量平均以每年25億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地下水占總供水量的比例已從1980年的14.0%增長到2000年的19 .8%。全國有400多個城市開采利用地下水,在城市用水總量中,地下水佔30%。不合理開采地下水誘發了諸多環境問題:全國約有一半城市市區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水質下降,還呈現出由點向面、由城市向農村擴展的趨勢;已誘發46個城市發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全國還形成區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個,面積達15萬平方千米。

廢物利用:由於沒有形成廢物利用的資源回收機制,造成了大量浪費。據統計,全國每年有500萬噸廢鋼鐵、 20多萬噸廢有色金屬、1400萬噸廢紙及大量廢塑料、廢玻璃等沒有回收利用。據專家介紹,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0.8 噸好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如果全國每年1400萬噸廢紙能夠回收利用,就可以生產1120萬噸好紙,少砍2.38億棵大樹,節省4200萬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如果全國每年500萬噸廢鋼鐵、20多萬噸廢有色金屬及大量的廢塑料、廢玻璃等都能夠回收利用,那又將可以節省多少資源,減少多少污染!

稀土元素資源:地質專家提出,在地質資源日趨緊張的今天,稀土元素在全國都屬短缺資源。近海砂礦資源是海洋礦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部分海砂含有稀土元素如氡、錫、金等,含有富集金屬元素的海砂可用在航天航空工業上。在廣東陽江、電白等沿海岸線的海砂就含有這種珍貴的富集金屬元素。但這種在廣東乃至全國都緊缺的礦產資源卻被當地居民用來蓋房、修路,造成水體污染,破壞了養殖業。

此外,中國對太陽能、風能的利用率也很低,這些寶貴的自然資源被白白浪費。

其他資源:由於管理上的漏洞,許多不良放貸造成了死帳、呆帳、壞帳的結果,許多貪官的貪污挪用造成

Ⅷ 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資源的現象

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現象 因為地球是人類棲身之所,衣食之源。地球上的礦物已知有3300多種,並構成多樣的礦產資源。人類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都是來自於礦產資源.
80年後~如果像現在人類還是繼續破壞環境的話~ 亞馬孫雨林中生活著地球上30%的生物物種。2003年,亞馬孫雨林的破壞速度幾乎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快水平,共有590萬英畝(約合239萬公頃)的熱帶雨林被砍伐和燒毀。科學家們還發現,由於受到森林大火的影響,亞馬孫地區正在變得越來越乾燥,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否能夠存在下去,將來會形成什麼樣的氣候,目前尚無法預測。 而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佔世界森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位於巴西境內~但是現在雨林正處於被破壞階段~所以如果人們繼續這樣下去80年後雨林就會減少~全球二氧化碳增加~氣候變暖~造成兩極冰川融化~各地城市陸續被淹沒
礦產儲量居世界第3位,人均礦產儲量居世界第53位。
耕地面積居世界第4位,人均耕地佔有量居世界第67位。
森林面積居世界第5位,人均森林佔有量居世界第80位。
河流流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河流流量居世界第110位。
總量多,人均少,是我國資源狀況的一個顯著特點
人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海、陸、空是無窮盡的,所以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海洋。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圍內生活,而佔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鋁等廢物,它們成了城市衛生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毛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汽車尾氣,工廠廢氣——大氣污染
汽車鳴笛——雜訊污染
未經處理的工業有毒廢水私自亂排放——水源污染
夜間城市照明,城市玻璃幕牆——光污染
生活垃圾亂丟,工業垃圾亂拋棄,核廢料處理不當——固體廢物污染

Ⅸ 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資源的現象

(1)出門不關燈。

(2)水龍頭不擰緊。

(3)出門以開私家車為主。

(4)作業本不寫完就扔。

(5)經常剩菜剩飯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