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收益為什麼這么低
擴展閱讀
汶口文化資源在哪裡 2025-07-23 09:08:04
石油防腐塗什麼好 2025-07-23 09:07:57
如何把自己賣出好價格 2025-07-23 09:06:31

石油收益為什麼這么低

發布時間: 2025-07-23 02:48:42

中石油為什麼一路下跌

中石油的下跌因素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估值過高,07年的每股收益當時機構預計為0.75~0.80元,08的每股收益大概0.9元左右,對應的開盤價48.6元,08年動態市盈率過50倍,但以中石油那麼巨型的公司,每年增長15%都很了不起啦,所以當時的市盈率嚴重偏高導致股價下跌是其中之一
2.當時美國次債的爆發,貝爾斯登第一家投行爆出出現嚴重的問題,導致市場氣氛出現拐點
3.當時48.6元機構的持流通股不超過1%,絕大部分為散戶持倉,籌碼完全分散
雖然中石油的含金量高,但在多種因素結合起來,導致中石油跌到發行價邊緣

㈡ 中石油為什麼每年那麼多利潤卻一直說虧本財務年報都是利潤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利潤的調整並不復雜,以中石油為例,即使當年虧損,利潤表上的利潤依然可以為正數。假設中石油虧損4億,恰逢子公司有一項不可撤銷的購銷合同,將產生5億的凈利潤。中石油可以讓子公司以平價賣給母公司,在未出售之前,合並報表上不確認這部分收益,而是沖銷。但當中石油立即以平價賣出去後,內部未實現的利潤問題得以解決,合並報表上就可以確認5億的凈利潤。同時,子公司的個別報表也會顯示5億的凈利潤,這在稅務方面也無需多交稅,因為進項和銷項相抵消。

類似的例子很多,可以看出中石油的財務人員非常專業。他們不僅能夠使利潤表上的利潤為正數,還能合理規劃稅務,使公司整體利潤最大化。這背後體現的是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他們懂得如何通過合法合規的方式,使公司的財務報表更加有利。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操作並非簡單的賬面調整,而是需要深入理解會計准則和稅務法規,以確保所有操作都符合法律規定。此外,這種操作也必須謹慎進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風險或質疑。

總之,中石油的財務報表之所以能夠呈現出盈利的狀態,背後離不開財務人員的精心操作和專業判斷。這種操作不僅體現了公司的財務管理能力,也反映了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㈢ 原油升跌主要與什麼有關

漲跌主要是收到消息面上面的影響。
第一、國際原油價格的供求
當供過於求時原油價格下跌,從供給來看世界上主要幾個原油出產國比如俄羅斯。美國,石油輸出組織OPEC如果削減產量,庫存較低,發生戰爭,對原油價格是一個利好,反之則為利空。從需求端來看世界主要幾個油消費大國比如美國,中國,歐盟如果經濟增速放緩,對原油攜御虛需求的預期降低,對原油價格是個利空反之利好。
第二、美國方面的經濟數據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也是全球第一大石油產品消耗國家,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對很多重要的商品都辯燃有影響,甚至波及全球的股市。而且美國人比較壞,數據公布之前保密工作做的很好,外界只能猜測,所以美國人數據公布的時候全球很多金融機構都在關注。當公布和原油有關的一些數據的時候,反映了美國對原油的需求以及供給的情況,對全球原油市場的走向會有很拆殲大影響。
主要數據有EIA和非農,EIA的效果最為明顯。

㈣ 國際石油價格為什麼會持續走低

一.影響石油價格的供給因素
影響石油價格的供給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儲量,石油供給結構以及石油生產成本
石油產量必須以石油儲量為基礎。過去的幾十年中,世界石油資源探明的儲量一直在持續增加,2005年底世界石油資源探明可采儲量約為12007億桶,20年間增加了4303億桶,增長了55.8%。雖然產量的增長速度大於已探明儲量的增長速度,但2005年底全球石油儲量與產量之間的比例為40.6年,可以預見,至少在未來10年不會出現全球范圍內的石油供給短缺現象。但是,由於石油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世界石油產量將在2015年以前達到頂峰,全球石油供給逐步進入滑坡階段。
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特點也對石油供給具有重大影響。目前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方主要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國家。opec擁有世界上絕大部份探明石油儲量,其產量和價格政策對世界石油供給和價格具有重大影響。而非opec國家主要是作為價格接受者存在,根據價格調整產量。但2002年以來,受強勁的世界石油需求和高油價刺激,opec產量激增,原油剩餘產能從2002年的560萬桶/日急劇下降到2006年的140萬桶/日左右,產能利用率高於90%,通過增加產量平抑油價的能力減弱。迫使市場參與者通過構建商業庫存作為應對風險的緩沖,而庫存需求反過來又刺激油價上行。
美歐跨國石油公司在世紀之交通過資本運作發起的新一輪兼並聯合使得世界石化產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隨著石化巨頭對全球石油資源、技術和市場的控制力的進一步增強,世界石化產業的發展和競爭以及石油價格的波動帶來了深刻影響。
此外,石油生產成本也將對石油供給產生影響。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能源,其生產成本會影響生產者跨時期的產量配置決策,進而影響到市場供給量,間接地引起石油價格波動。世界石油價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區的石油生產決定,而低成本地區的石油決定了價格的波動幅度。
二.影響石油價格的需求因素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結構變化,替代能源的發展和節能技術的應用決定。
全球石油消費與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正相關。全球經濟增長或超預期增長都會牽動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出現上漲。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強勁增長也使得對原油的需求急劇增加,導致世界原油價格震盪走高。其中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帶動了全球石油消費增長的1/3。而反過來,異常高的油價勢必會阻礙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又會影響石油需求的增加。
替代能源的成本將決定石油價格的上限。當石油價格高於替代能源成本時,消費者將傾向於使用替代能源。而節能將使世界石油市場的供需矛盾趨於緩和。目前各國都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這勢必將對石油價格的長期走勢產生影響。
三.影響石油價格的短期因素
短期影響因素是通過對供求關系造成沖擊或短期內改變人們對供求關系的預期而對石油價格發揮作用的。
1. 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
2. 石油庫存變化
庫存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一個緩沖,對穩定油價有積極作用。oecd的庫存水平已經成為國際油價的指示器,並且商業庫存對石油價格的影響要明顯強於常規庫存。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貨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現貨價格下降,與期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3. opec和國際能源署(iea)的市場干預
opec控制著全球剩餘石油產能的絕大部分,iea則擁有大量的石油儲備,他們能在短時期內改變市場供求格局,從而改變人們對石油價格走勢的預期。opec的主要政策是限產保價和降價保產。iea的26個成員國共同控制著大量石油庫存以應付緊急情況。
4. 國際資本市場資金的短期流向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的特徵是期貨市場的影響顯著增強,目前已經形成了由期貨市場向現貨市場傳導的價格形成機制。盡管國際原油市場的投機活動不是油價上漲的誘發因素,但由於全球金融市場投資機會缺乏,大量資金進入國際商品市場,尤其是原油市場,不可避免地推高了國際油價,並使其嚴重偏離基本面。
5. 匯率變動
相關研究表明,石油價格變動和美元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存在弱相關關系。由於美元持續貶值,以美元標價的石油產品的實際收入下降,導致石油輸出國組織以維持原油高價作為應對措施。
6. 異常氣候
歐美許多國家用石油作為取暖的燃料,因此,當氣候變化異常時,會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變動,從而帶動原油和其他油品的價格變化。另外,異常的天氣可能會對石油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油價。
7. 利率變動
在標准不可再生資源模型中,利率的上升會導致未來開采價值相對現在開采價值減少,因此會使得開采路徑凸向現在而遠離未來。高利率會減少資本投資,導致較小的初始開采規模;高利率也會提高替代技術的資本成本,導致開采速度下降。
8. 稅收政策
政府幹預會使得市場消耗曲線凸向現在或未來。跨時期石油開采模式的稅收效應依賴於稅收隨時間變化的現值。例如,稅收現值隨時間減少會改變開采順序的決策。和不征稅相比,稅收最終還是會減少任意時點上的凈收益,也就減少了相應時期開採的積極性。而且稅收會降低新發現儲量的投資回報。

㈤ 影響油價的四大因素是什麼

影響油價的因素錯綜復雜,如政治、經濟、庫存、氣候、技術等。這些因素此消彼長,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主導因素。
(1)供需因素。
石油作為一種商品,長期來看,其價格取決於供需關系。20世紀80年代中期油價暴跌,可以說是70年代高油價政策的直接後果。油價過高造成世界石油消費國普遍節省燃料,同時也刺激了非OPEC國家石油的生產,增加了石油供應量,使世界石油供過於求,達到了飽和狀態,油價下跌成為必然。而2003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的走高,本質上是世界石油需求的剛性增長和因投資不足引起石油剩餘產能處於歷史低位而造成的。
(2) 政治經濟因素。
在歷史上每一次石油價格大幅波動的背後,都能看到政治經濟因素的影子。1973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及石油禁運,促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機。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造成伊朗石油大幅減產。「9·11」之後美國發起反恐戰爭,帶來中東地區的動盪和石油供給波動……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國際石油市場呈現出OPEC和非OPEC石油生產國、石油消費國及石油公司相互制約的格局。這使得政治經濟因素在石油價格波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期貨投機。
近幾年來,由於美元持續走軟、股市低迷不振,美國投機資金在股市、債市上的投資收益令人失望,再加上全球經濟復甦帶動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旺盛,從而導致部分投機資金從股市、匯市等市場撤出,大量湧入期貨市場,大肆炒作能源和原材料期貨。
(4)石油庫存。
雖然庫存不是決定價格的直接原因,但庫存卻是市場上漲或下跌動力的直接體現。若主動增加庫存,庫存就變成了需求,需求增加而市場供應未發生變化,價格將隨之上漲;反之,若主動減少庫存,庫存變成供應,供應增加而市場需求未發生變化,價格將隨之下降。但是,庫存又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供需矛盾的激烈程度。一般而言,供需緊張時,往往伴隨低庫存和高油價;供應充足時,常常伴隨高庫存和低油價。庫存的變動與價格的關系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關鍵要看庫存變動的原因。

㈥ 現在油價下降得很明顯,你怎麼看最近原油暴跌呢

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34%,收於88.54美元/桶,跌破90美元/桶大關。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75%,收於94.12美元/桶。從幾個月前一度突破120美元/桶,到現在的90美元/桶,國際油價已經跌至俄烏沖突前的水平。

我們只能進一步觀察,如果這個變異毒株的影響是相對有限的,那麼很有可能石油價格的上漲還會進一步持續下去,但凡影響開始增大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引發石油價格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