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流到大海怎麼提取
擴展閱讀
西林瓶成本怎麼算 2025-07-18 06:57:10

石油流到大海怎麼提取

發布時間: 2025-07-18 02:15:27

❶ 海洋石油污染的處理方法

前言 海洋面積遼闊而又擁有巨量的海水,由陸地流入海洋的各種物質全部被海洋所吞沒,而海洋本身卻沒有因此而發生重大變化。正是因為這種穩定性,加上海洋是重要的運輸渠道,使得海洋成為人類各類污染物的聚集地。近年來,由於石油工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我國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達11.5 萬噸,並呈增長趨勢。目前,我國近海海域石油的平均濃度已達到0.055mg/L,海洋石油污染的日益加重,嚴重影響了沿海居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1、 海洋石油污染的產生 海洋石油污染的產生主要來自四個方面:海損事故溢油、海上石油運輸開采、含油污水排放和大氣石油烴沉降。 1.1 海損事故溢油 我國的油輪以單殼船、小船、舊船居多,這些油輪因船型結構不合理、管理操作人員安全環保意識淡薄、技術水平低下等原因,極易發生災難性船舶溢油事故。另外,船舶因碰撞、觸損、擱淺等事故引起的油箱泄漏也會造成海洋石油污染。 1.2 海上石油開采運輸 海底石油勘探和生產過程中油井井噴、油管破裂和鑽井過程中所產生的含油泥漿等均會造成海洋石油污染。另外,日常裝卸儲運中石油產品的零星跑冒滴,輸油軟管的殘舊、老化及伸縮接頭、閥門的松動等也會造成油品滲漏。 1.3 含油污水排放 油船的機艙油污水、壓載水、洗艙水中均含有大量石油, 濃度可達1500mg/L,這些廢水的直接排放將造成水體油污染。另外, 陸岸上的貯油庫、煉油廠等將未經處理的含油污水直接排放,廢水經河流匯聚到海洋也將造成海洋石油污染。 1.4 大氣石油烴沉降 大氣石油烴的主要來源是石油燃料的不充分燃燒和石油類的蒸發。這些從工廠、船塢、車輛排出的石油烴進入大氣後,一部分被光氧化,另一部分則沉降到地球表面,污染水體和土壤。 ...... 目錄 不存在 參考資料 『1』 陳建秋, 中國近海石油污染現狀、影響和防治, 節能與環保, 2002, (3), 15-17. 『2』 李建明.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與凈化, 生物學教學, 2002, 27(7), 35. 『3』 楚海明. 淺談水面溢油污染防治技術及其應用, 石油化工環境保護, 2004, 24(1), 16- 17. 『4』 陳堯. 中國近海石油污染現狀及防治, 工業安全與環保, 2003, 29(11), 20-24. 『5』 李言濤. 海上溢油的處理與回收, 海洋湖沼通報, 1996, (1), 73-83. 『6』 宋志文, 夏文香, 曹軍. 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與生物修復, 生態學雜志, 2004, 23(3), 99-102. 『7』 郭志平. 我國近海面臨的石油污染及其防治,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 23(3), 269-272.

❷ 輪船燃油泄漏在海里,會對大海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天災人禍齊至,就連人間仙境也不再與世隔絕。前段時間發生在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的一場輪船燃油泄漏事故,讓這個天堂一般的海島毀於一旦,模里西斯政府宣布“環境緊急狀態”,以應對此次燃油嚴重泄漏事故。此次燃油泄漏不僅僅破壞了當地美麗的景觀,而且對當地環境來說會造成嚴重損失。

最後,燃油泄漏還會對大海漁民的捕魚業造成嚴重影響。燃油泄漏覆蓋在海上,會造成原本光線就不充足的海底更加缺少陽光,從而抑制了海底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大海中氧氣海量大大減少,破壞了大海中魚類的生存環境,可能會造成魚的大量死亡。及時有倖存下來的魚,也可能因為長期生存在燃油海水中而有異味,發育不正常或者不能食用。

燃油泄漏在海上,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環境破壞,要想治理海上燃油,技術難題十分突出,花費也是巨大的。因此應該在最開始就杜絕這種破壞行為的發生,給海底生物創造一個舒適的呼吸環境。

❸ 為什麼到大海里去取寶

20世紀初,有人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海面上,發現飄浮著一層閃閃發光油花。人們奇怪,這油花是什麼?是從哪兒來的呢?人們撈起一些油花來分析,發現是石油。要知道,當地並沒有在陸地開發石油,也沒有人往海里倒石油啊。於是,有人分析,這石油不是從陸地來的,而是來自海底。就這樣,人類開始了海底採油的歷史。

海底有石油,這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石油是古代有機物沉積而變來的。在海洋里,有適合生物生長的環境,也有使生物變成石油的條件,只是由於它躲在海的底下,人們一時還難以發現它,更談不上開采它而已。

後來,科學進步了,尋找石油的方法也更先進了,使人類探測海底石油方便了。比如,有一種海上人工地震法,就能探測石油。是用炸葯在海上放炮,放炮產生的地震波向海下傳播,當這種波遇到海底不同的岩層層面時,就會反射回來。有石油的地層,往往是由不同性質的石頭構成的,上面是不透水的頁岩,下面是疏鬆多孔的砂岩。地震波從這種地層反射回來後,可以用磁帶記錄下來,經過計算機分析,就能探出確有石油存在。地球上的油田,包括海底油田,百分之八十都是用這種方法發現的。

據普查顯示,海底不但有石油,而且藏量極為豐富,僅就目前探測出的,就佔地球上石油總儲藏量的三分之一。

知道海底有石油,這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如何開采。在海上採油,可比在陸上困難得多啊。即使在大陸架淺水區,水深也有20米,深水則有二三百米。所以,要用一套特殊的設備,才可能在海上採油。

海上採油一般是用鑽探船。這種船最早出現是在40年代。船表面上像是一個浮在海面的平台,實際上平台是由支柱固定在海底。在平台上安裝有鑽井。鑽井的形狀和陸地上的一樣。鑽完之後,平台可以卸下,移到新的地方安裝。現在,出現了一種自航式鑽探船,它可以像船一樣航行,在深於200米的海域作業。

海上採油,現在已經不新鮮了。那麼,海底有煤嗎?能不能從海底採煤呢?回答也是肯定的。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海底煤田達100多個。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英國、希臘、冰島、加拿大、土耳其、芬蘭、法國、智利、日本等國近海水域,我國近海水域也有發現。

最著名的海底採煤工程是在南美智利的麥哲倫海峽,它是地球最南端的煤礦,煤層厚度達30米,總儲量達5000億噸。日本煤的開采量有30%來自海底,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九洲。

海底採煤的方法一般是開鑿海底坑道,採用機械化設備將煤運到海面。這真像「黑龍出海」了。

海里還有一種重要的燃料,那就是原子能資源——鈾和氘。這些資源大都分布在海水中,由於很分散,提煉起來十分困難。比如鈾,從1000噸海水中,也提煉不出銹花針大小的重量來。

但是,科學家也不放過這些可貴的資源,並想方設法來提取。有一種吸附法,可以提煉鈾。不過這要處理大量的水。如果每小時不斷地吸附1億噸海水,一年可提煉出1000噸鈾來。而要讓這么多海水流經吸附床,則要設置幾千台大水泵。這當然是十分困難。

還有一種海洋煉鈾法,就是從綠藻中得到鈾。綠藻是一種海藻,它在生長過程中會自動吸取鈾。據估計,1千克干綠藻中含有0.3克鈾。這種方法提煉鈾為原子能的利用帶來新希望。

❹ 問個比較幼稚的問題:如果石油流入大海,會有哪些嚴重的危害謝謝

魚類大量死亡,食物鏈破壞,如果人類誤事死亡的魚類也將會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