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煤和石油真的是由植物而來的嗎
煤和石油真的是由植物而來。
煤和石油形成的地質年代主要是晚古生代的石炭紀、二疊紀,中生代的侏羅紀、白堊紀及新生代的第三紀。這是因為,在這幾個時期內,地球上的氣候非常溫暖潮濕,地球表面到處長滿了高大的綠色植物,尤其在湖沼、盆地等低窪地帶和有水的環境里,封印木、鱗木等古代蕨類植物生長得特別茂盛。 當時,高大的樹木倒下以後,就會被水淹沒了,這就造成了倒木和氧隔絕的情況。在缺氧的環境里,植物體不會很快地分解、腐爛。隨著倒木數量的不斷增加,最終形成了植物遺體的堆積層。這些古代植物遺體的堆積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斷地被分解,又不斷地化合,漸漸形成了泥炭層, 由於地殼的運動,泥炭層下沉了。泥炭層被泥沙、岩石等沉積物覆蓋起來。這時,泥炭層一方面受到上面的泥沙、岩石等的沉重壓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泥炭層又受到地熱的作用。在這樣的條件下,泥炭層開始進一步發生變化:先是脫水,被壓緊,從而比重加大,而且石炭的含量逐漸增加,氧的含量逐漸減少,腐殖酸的含量逐漸降低。完成這幾個過程以後,泥炭就變成了褐煤。 褐煤如果繼續不斷地受到增高的溫度和壓力的作用,就會引起內部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進一步變化,褐煤就逐漸變成了煙煤或無煙煤了。
大部分的石油還是形成於寒武紀以後(冰川期開始),究竟跟冰川有沒有關系,現在缺少一定的證據!但石油的形成跟生物的大爆發是有決定的關系!
最早的海藻大爆發是在震旦紀到寒武紀,淺海和近海的藻類等浮游植物出現大幅增加和大量死亡的現象,無法氧化的浮游植物便逐漸堆積,所留下的大量有機物則形成石油源岩,這個過程一直延續到第四紀冰川開始!
而最大的一次海藻大爆發是從石炭紀開始,到二疊紀達到頂峰,而到三疊紀開始回落,一直到侏羅紀,這段時期所形成的石油源岩據估計達到60%,范圍達到遍布世界各地!這段時期也是第二次大冰川期!
而自5億前生物開始登陸大陸以後,一直到4億到3億大量森林覆蓋後,大陸的大量的沼澤地,湖泊也開始大量繁殖藻類,大陸的藻類石油源岩也開始誕生!而自一億年後,大量的油脂類植物開始出現,大量的針葉林(如油松)和油脂被子植物(如油菜子)也形成石油源岩,因為大陸面積遠遠大於湖泊面積,逐漸油脂類石油源岩代替了藻類石油源岩!
❷ 引起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1974年),又稱作1973年石油危機。由於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當時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是20世紀下半葉三大石油危機之一。[編輯] 影響 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增長下降了4.7%,歐洲的增長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
❸ 歷史上的石油危機是哪幾年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了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成員國在當年12月宣布提高石油價格,將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引發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這場持續了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緩。
第二次石油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發生政治變革,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台,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隨後,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爆發了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導致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此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和英國經濟加速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石油問題引發的戰爭和地區紛爭日益增多,如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對伊發動軍事行動。由地區紛爭與戰爭引起的油價波動幅度不斷增大。歷史上,油價在2004年10月22日達到了每桶55.17美元的最高點。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石油資源逐漸枯竭。未來,國際石油市場將充滿更多變數。
❹ 說一說石油在給一個地區帶來這財富的同時為什麼也帶來戰爭和苦難(要求語言簡練,概括能力強)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石油。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現在一些國家為了爭奪資源不惜一切代價,一方面可以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那就是經濟。然而如果價錢沒談好等諸多因素,主要還是自身的利益問題,便會爆發戰爭。例如波斯灣雖是石油寶庫,但它給該地區帶來金錢的同時,也帶來了戰亂和苦難。外來勢力的滲透和爭奪,加上波斯灣內部由種種歷史和現實原因造成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波斯灣局勢長期動盪,並多次燃起戰火,不僅給當地人民帶來災難,對整個國際形勢也有著很大影響。
其次,開採石油也會嚴重影響當地的地下地質環境,石油不斷被抽走,地下水平衡逐漸被打破,對於當地的地下水資源會造成嚴重破壞。為節省運輸成本,通常煉油廠會建在離採油區不遠的地方,煉油廠的高污染廢棄和排泄物無疑也是對該地方環境的另一個重大污染。
所以說石油帶來的,一半是金錢,一般是苦難。
❺ 國際油價觸及天花板,石油市場為何如此動盪
國際油價能夠觸及天花板,這是因為石油市場非常動盪,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只有世界和平石油市場才能穩定。
在需求大幅度上漲的時候,油價卻一直上漲,這也說明國際油價會出現下跌的情況,但是形勢比較嚴峻,現在出現了全國經濟變低的情況。資本主義市場也在動盪著,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石油的價格就出現了很多不定因素,現在的石油市場動盪將會愈演愈烈。現在的形勢也比較復雜,所以導致國際油價出現變化,而且有廣泛的影響,經濟受到了沖擊,還可能出現財政風險影響多方面的局勢,石油主要依賴於俄羅斯,所以這對很多國家都是一個打擊,出口率也會受到影響。部分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會逃離石油市場,所以會出現油價下跌,並且低位進一步降低,全球的政策原因也會影響,所以得重新評估。
❻ 歷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機有什麼共同點
三次石油危機的共同特點都是因事關中東戰略地位的各種問題而引起戰爭,導致油價飆升,沖擊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發展,使他們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或者呈現下降趨勢。三次世界危機的引爆點都在中東,都是中東擁有石油的阿拉伯國家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爭奪石油這一戰略資源而引爆。
第3次石油危機時發生在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的獨裁者薩達姆居然要吞並自己隔壁的石油產量大國科威特。伊拉克本來就是石油大國,如果再讓薩達姆控制了科威特,薩達姆便可以利用石油這一武器對西方國家發動攻擊,這是美國萬萬不願意看到的,所以1999年悍然發動了海灣戰爭。美軍為首的聯合國部隊憑借高精尖的武器優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消滅了伊拉克部隊,迫使薩達姆不得不被迫求和,撤出了科威特。
❼ 國際油價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本次石油價格上漲,是在8年之內的第一次突破100美元,而國內也迎來了連續的成品油價格上漲。要知道,很多開車的人早就已經抱怨買車買得起,養車養不起。如果石油價格再這樣持續上漲下去,可能很多人都要開不起車了。而且,根據現在的形勢來看,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即將迎來第五次上漲。
據悉,從國內第四次成品油價格上調之後,已經過了一周的時間,這一周國內油價累計上調了110元每噸。也就是說,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大概需要多花5塊錢。根據行情和戰爭方面的因素來預測,可能在下一次下調的時候,這個數據會大於5元錢。成品油價格的漲跌在最近兩年出現了如此大的波動,這一次上漲又是為了什麼?
一、油價持續上漲的原因
通貨膨脹是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就算是成品油價格上調也不例外。雖然成品油價格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但是,美國通脹率持續上升,才導致了國際油價上升。
到目前為止,美國通脹率已經超過了7%,創下歷史新高,這也是超發貨幣的代價。更何況,如今還有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火在影響著石油的市場供應,價格變動很正常。
在戰火當中,對石油有一定的應用率,更何況美國發起了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同樣影響了國際市場上石油的供需平衡。所以,從多個方面來觀察,我們會發現,影響石油價格的因素不是單一性的,而是復雜性的。就最近石油價格上漲的因素來看,戰火占據最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是石油價格持續攀升的導火索。
當戰火出現時,各個國家的能源調配都會出現不同以往的動盪表現。就算是能源價格,也會因為市場波動而受到影響。
我國雖然並不在戰火之中,但成品油價格必然也會以國際原油的價格為主導,所以才會出現很大幅度的上調。目前,國際石油的價格波動已經非常極端,同樣需要謹慎,是否會出現如同2008年一樣的極端價格。
要知道,2008年的伊朗核爭端和石油價格持續走高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當年甚至有預測表示可能石油價格會達到每桶150-200美元,5日內持續攀升。不論是2008年還是2022年,國際油價的走高和戰火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此可見,只要戰火沒有結束或者局勢尚不明朗,價格波動是一種必然。
另外一種情況,是在戰火中美國對俄羅斯發起的制裁,導致俄羅斯第二大原油出口國的身份對國際油價產生了影響,甚至於也影響了供求平衡。當供求關系不平衡之後,必然會導致社會動盪,此時的石油作為導火索,也一定會出現異常。價格異常就是其中之一,供應異常是最為主要的底層因素。
二、油價會突破2008年的價格嗎
有的人說石油價格很有可能會達到2008年148美元每桶的情況,其實這個概率還是不高的。首先,現在從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的發展來看,各國都在尋求可以代替石油的能源。
一旦石油價格出現異常的、爆發性的增長,雖然目前還無法替代,但必然不會因為石油的價格牽制住大家對於其他能源的需求。
也就是說,我國現在正在大力發展新能源,其實是一種前瞻性。尤其是在2021年年底出現的煤炭漲價事件,也同樣讓我們認識到了對能源替代性的急切需求。當然,雖然現在各國已經在著手尋找更多能夠替代石油的能源,但目前還沒有大規模進行。
尤其是汽車方面,對石油的依賴性極高,所以才會有國家大力扶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
更何況,我國還要在2025年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也同樣要發展新能源。去年,我國關於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進行了系統的規劃,從這之後,就在大力發展新能源,並力求讓汽車領域從石油能源改變成新能源和石油的雙重選擇。這樣,中國市場就很難因為石油問題被影響,導致市場出現很大的波動。
除了新能源,我國也在推廣光伏能源,這種新型能源的利用率,會逐漸提高,從而替代傳統能源。而且,現在新能源汽車的利用率和傳播率都比較好,不僅中國市場,國際市場也是一樣。如果戰火持續下去,對石油價格產生影響是必然的。但是,現在對能源和新能源的使用不像2008年,估計也未必會達到2008年的價格。
三、加息迫使油價下調
與原油價格息息相關的是,美國政策方面對於石油價格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目前來看,美聯儲關於本次石油價格上漲,已經採取了相關的措施。美聯儲已經決定開啟加息歷程,用以控制社會經濟對於石油方面的需求。主要是當多餘的美元被回收且其他各國跟隨美國腳步做出同樣的舉動之後,石油的需求和供給會逐漸穩定。
所以,其實本次的石油價格上漲和2008年時石油價格上漲的處置方案存在明顯不同。如今的石油價格上漲是因為短期多重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的結果,且美聯儲有意對石油價格進行調整,而不是不管不顧。但是,近期油價可能還會上調,這與戰火形勢有關,也與各國對石油的需求量有關。
在導致石油價格上漲的各種因素中,一旦有了好轉,就會讓石油價格出現平穩的表現。而且,其實最近受到戰火的影響,不僅僅是國際原油和成品油的價格出現了較大的波動,股市的整體反應也非常明顯。
當前的戰火局面還算穩定,但是有了西方國家的加入,不知道後續還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不過,從美聯儲對待國際原油的態度來看,油價基本是要維穩處理。即便如此,價格上漲也是必然,有望沖擊「五連漲」。
四、結論
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和國際原油價格息息相關,但原油價格也會受到國際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等方面的影響而波動。隨著當前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火局勢的進一步升級,可能也會導致更多能源價格的波動,以及股市的強烈波動。所以,如果此時有投資的人,一定要找准時機買賣,避免虧本。
你認為成品油價格會「五連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