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注入水的水量是根據什麼配置的
對一個完整封閉的油層,注水量的配置要進行很多研究、試驗分析和計算。
知道了油層的厚度和面積,再用儀器測出從油層取出的含油岩石的孔隙度就能計算出整個油層的孔隙體積,這個體積就是要用水去驅替油氣的總體積。在開發實踐中,注入水並不能全部留在油層中並把油氣全部驅替出來。而是在注水一段時間後,注入水中的一部分就隨著石油一起被采出來。且隨著注水時間延長,出水量逐漸增加,直到油井完全出水時,油層頃衡型中仍然有相當數量的油氣沒有被驅替出來。因此,注入水的總量需按油層的總孔隙體積的幾倍來預測。
油層的孔隙體積常用波義耳定攔廳律孔隙儀法、液體飽和法和真空法等方法測定。對於不同滲透率的岩心(鑽井時用特殊鑽頭鑽取的油層岩石),不同測定方法測試的數值會有些偏差,需根據岩心特點選用某種方法。岩心總體積一般用排開液體法測定。孔隙度雀猜可在實驗室測試並計算,其定義是:油層岩心的孔隙體積占同一塊岩心總體積的百分數。孔隙度與油層厚度和油層面積的乘積就是油層的總孔隙體積。
根據理論計算和現場經驗,一般是在測算了油層產出水能充分利用的基礎上,再按總孔隙體積的1.5~1.7倍准備水源。
在注水過程中,為保持油層壓力和驅油效率,一般情況下一個油層的日注入水量與日采出液量保持1∶1的關系。至於每口注水井應注多少水,由於注水井數與油井數的比例不同,油層各部位的注水井控制的油層情況也不相同,因此,分配到每口注水井上的日注水量也是有差異的,可能是1∶1,也可能是1∶2或1∶3等。但對一個油層、一個油藏乃至一個油田,其注水總量與采出液總量一般都控制在1∶1的水平上。
『貳』 什麼是注水採油
注水採油,簡單說就是向油藏中注入一定水,來將石油換取出來,以水換油。
油田注水開發的原理就是通過打注水井向油層注入水,在整個油層內建立起水壓驅動方式,恢復和保持油層壓力,從而達到:抽稀井網,減少鑽井口數;提高採油速度,縮短油田開發的年限;延長油井自噴期;提高油田最終採收率。由於注水工藝容易掌握,水源也比較容易得到,因此油田注水開發的方式迅速推廣,成為一種應用最廣泛的方法。習慣上將利用天然能量開發油田稱為一次採油法,注水開發油田稱為二次採油法。
研究注水採油技術,需要關注注入水水質及水源選擇、水質處理及污水處理、注水工藝流程等。用石油人通俗的說法,叫做「注好水」、「注准水」、「注夠水」。
注水地面系統是由水源采水系統、注水站、注水管網、配水間、注水泵和注水井等基本單元組成(圖5.5)。
圖5.5注水開發示意圖
『叄』 油田為什麼注水
油井停止自噴後,你知道怎樣使其恢復青春繼續生產原油嗎?你知道如何盡量多地把埋藏在地下的原油開采出來嗎?
閱讀了「採油篇」後,你已經知道一個油田在開采初期大多數油藏能依靠油層原始地層壓力驅動原油和天然氣通過油井管柱自己噴到地面的管道中來。但是,生產一定時間後油井就停止噴油了。這是因為隨著油氣的不斷噴出,地層內部的壓力逐漸降低,當油層的剩餘壓力降低到低於油井管柱中液體給油層造成的回壓時,就不能再把原油舉升到地面上來了。這時,我們在這個油田的邊部或油層低部位或油井相間的位置打一部分注水井,通過高壓注水泵把合格的水注入到與油井出油層相同的層位。一方面用水來占據原先貯存油氣的位置,使原油不斷被水擠推到油井井底並噴流到地面;另一方面補充油氣流出後造成的地下壓力損失,這種方法叫油田注水。油田注水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一種保持油井穩定生產,並最大限度地把原油從地下驅替到地面上來的有效辦法。根據一個國家的石油開采政策和油藏性質,油田注水有早期注水和後期注水之說。中國絕大多數油田都採用早期注水方式,即當油井開始生產時,同時開始注水。而在西方各國則多數是先採油,以最低的成本,迅速回收投資,獲取利潤。當地層壓力降低了很多,原油生產量大幅度下降時,才開始注水。大慶油田採用早期注水技術使油田穩產30年,在世界上都享有較高聲譽。
油田注水示意圖
『肆』 石油在開采時,為什麼要同時注入清水呢
按照世界地理的劃分,中東地區的面積很大,基本上算起來包括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朗、巴林、阿聯酋、葉門、阿曼和卡達等國,而且不是所有的中東國家都有油氣資源,比如約旦、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土耳其和埃及的油氣資源就非常少。
中東地區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主要集中在波斯灣地區,當然中東地區是世界石油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其中石油資源佔全世界石油資源接近50%,佔全世界天然氣資源的40%。像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聯酋都是世界產油大國,在世界上都是能排上號的國家。
『伍』 打井的水,是注清水還是注混水為什麼
打井時往租滾鄭井裡注水,一般是注入清水。注入清水的原因是是為了防備脊止沌水對水源的污染。在井裡注水是為了增強負壓和在打水機操作的過程中難免有一弊頌些加熱的水混入抽出水當中。
『陸』 在石油開采後期,常向井中注水來提高產量的原理
其實,石油開采並不是在開采後其才注水的,而是在開采初期(或早期)就開始注水。注水的目的是保持地層壓力,將油層的壓力始終保持在原始地層壓力附近,這樣對穩定油田產量,提高採收率有重要的作用。水具有不可壓縮性,注入水進入油層後就要佔據一部分空隙,並產生壓力驅動能量,從而將空隙中的原油驅動,使其向油井方向流動。
『柒』 油田開發註上水、注夠水、注好水、精細注水如何正確理解如何有效實施只有高含水油田才精細注水嗎
註上水是整體有水源並且盡可能每口井都能註上水,注茄逗夠水是有足夠的水源,注足夠的水,注好水是指緩納好注的水水質好,精細也就是你說的分層。
你說的不太對,剛開始實施注水開發的油田,要根據其地質,層間滲透率的差異來決定是否分層注水。比如層間的滲透率差異很多,那還是要分層注水的。
了解更多可以讀下
《分層注采新技術》苗豐裕,劉東升主編 | 北京市:石油工業出版社擾鉛 | 2010.03 | 147頁
《大慶油田注水開發技術與管理》王永春,隋軍,李彥興等編著 | 北京市:石油工業出版社 | 2010.11 | 334頁
『捌』 注入水的來源是什麼
油田注水用水量很大,假如一個油田日產油1萬噸,這些油在地下占的孔隙體積大約是1萬多立方米,那麼,為了保證油田穩產一般就要日注1萬多噸水,才能保證油層壓力平衡。隨著開發時間延長,由於流體對孔隙的沖刷,油層中的孔隙通道會發生變化,這時部分注入水會無效循環,注水量還要逐漸增加。同樣日產1萬噸石油,到後期就可能需要日注水幾萬立方宴基米。由此推算,1年的用水量,10年、20年的用水量就是個非常大的數字。因此,注入水的水源是否穩定、有無保證長期供應的能力是個不小的難題。
注入水的水源,從大的方面說,可以是淡水或海水,也可以是油田開發中隨原油產出的水。淡水水源可以是江、河、湖、泉水或淺層地下井水。因為淡水資源匱乏,地面水又是農業用水的主要來源,加上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季節變化的影響,地面水水源很不穩定。況且地面水水中雜質和各種細菌含量較高,凈化的成本也高,一般油田都盡量不用其作為主要水源。
目前多數油田注水用水都是打一些水源井,有淺井和深井,淺井是淡水,一般很少用。深井地層水可能是淡水,也可能是高礦化度水。就油田注水用水來說要比地面水清潔得多。
最有發展前途的是用海水,近海或海上油田多以海水作為注入水。但因高含氧和鹽,腐蝕性強,凈悔稿化處理和防腐問題也會增加註水的成本。
油田開發初期,注入的水多以上述各類水源為主。在油田開發中、後期,注入的水或地層原有的水隨原油大量晌前謹產出,可將這些水進行油水分離、凈化處理(俗稱污水)後作為注水的主要水源,既做到了重復利用,又防止了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井水或海水只作為不足部分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