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為什麼這么便宜還要繼續生產
擴展閱讀
石油技術是怎麼學的 2025-07-09 06:53:32

石油為什麼這么便宜還要繼續生產

發布時間: 2023-03-14 20:48:02

❶ 油價一直降,為何沙特堅持不減產

這個問題涉及到非常復雜的政治經濟和地緣關系,下面就通過幾個比較容易理解的理由來給你解釋一下吧。

第一是工業體系龐大,難以靈活調度。要知道沙特的經濟基本靠的就是石油工業了,所以在國內建設了非常多的石油設施。對應的利益集團、工人以及各種設備非常龐大、如果你要減產,必然會減少產出,減少產出就用不了那麼多勞動力,而勞動力不需要了就會導致大部分人失業,失業就會造成國內局勢動盪,為社會增添非常多的不確定性。如果真的爆發什麼危機,那個時候又要花非常高昂的代價才能平息。所以說,這樣一算,即便是不掙錢甚至賠錢也要比盲目的去減產石油好得多。

第三是涉及到石油工業的特殊性。不少人由於對石油工業的結構以及內部流程不了解,所以容易產生誤解。要知道,石油並不是我們小工作坊里生產出來的饅頭花捲,可以根據需要隨時的控制產量。在期貨市場上,石油也是重要的產品,很多國家都是提前就在沙特定好了大量石油的。而期貨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只按照最初合同的價格進行交付。所以系如果沙特減少生成,很可能不少訂單就無法滿足了,進而造成的違約損失更大。

❷ 原油價格為什麼持續下跌油價下跌的原因

美國六大期貨交易所期貨的總經銷商,中國上海的是分銷商。從總經銷商處進來然後分銷到各個消費商。所以大宗商品價格都是美國控制的。
美國人缺錢就會擼羊毛。具體步驟是先聚攏全世界的錢,再製造各地的經融危機,最後用自己的錢買廉價的資產坐等升值。也有對賭靠賣空賺錢的,但這相比國家經濟體來說都是賺小錢。
為什麼世界人都認美元,曾經是美元可以直接兌換黃金,黃金是硬通貨。後來美國耗不起了就開始找到另一個標的物,石油。工業國家離不開石油,假設你需要10噸石油,現價共計100塊,你用於購買石油的美元儲備是100元。現在石油跌了,10噸石油只要50元了,那多的50元怎麼辦呢,當然是拿去增殖啦,最好的辦法就是買國債。中國國債是用人民幣買的,歐洲國債是用歐元買的,美元自然是買美國的國債啦。
美國缺錢都缺瘋了,當然要壓石油價格,這樣能夠使美元升值。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遏制中國貿易順差越遏制順差越大,美元升值了人民幣相對就貶值了。實際上中國每年拿大量的外儲用來保證人民幣不會過快貶值。
我還可以預見到未來美國會推動另一波廣場協議要求人民幣升值來彌補美元的升值,這就是70年代發生過的事情再重演一遍。中國是否會像日本一樣洋洋得意,中國房地產是否會像日本一樣跌十幾年,中國股市是否會像平成景氣一樣上天再如泡沫破滅一樣入地。反正中國少子化是板上釘釘,已然無法避免了。
①價值決定價格。隨著石油開采技術的革新,石油開采和冶煉的成本逐漸下降,石油價值降低,導 致價格下降。
②供求關系影響價格。石油產量增加,供給擴大,經濟增長減緩,對石油的需求量不斷減少,石油供過於 求,導致價格下降。
③商品價格的漲落受相關商品需求量變動的影響。石油和天然氣是互為替代品,由於人們對天然氣需求的 增加,從而減少了對石油的需求量,導致了石油價格的下降。

原油價格下跌原因有哪些? - : 由於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給彈性較小,所以在沒有新的大型油田被發現以及重大技術創新出現時,影響原油價格的最主要因素是決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經濟發展狀況. 1、原油庫存與油價 原油庫存和需求數...

原油價格為什麼會繼續下跌? : 原油屬於短線交易,有波動就行 整理來看原油價格是歷史最低,原因應該是石油組織之間的價格戰(美國的汽油比水還便宜),應該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國際油價為什麼連續下跌? : 主要是為了打擊俄羅斯經濟,以懲罰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強硬立場! 據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國際油價大跌,美國汽油0.73美元/L,而水1美元/L,油比水賤.美國大媽的幸福時刻似乎到來了. 從今年夏天開始,國際原油價格狂瀉30%至4年來最低點.截至北京時間17日晚21時,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在每桶78.4美元上下徘徊,較前日繼續下跌.分析師們仍在喊: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甚至有專家預測,此輪下跌將探至50美元/桶. 當地時間11月13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74.21美元,跌破每桶75美元關口,為2010年9月以來最低.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77.92美元,也跌至四年來最低.

油價連續下跌的原因 - : 主要是增產的原因: 一,近來國際油價重陷跌勢的主因在於供給過剩以及需求疲弱導致的市場擔憂加劇.目前,沙特、伊拉克等中東主要產油國仍然以創紀錄的水平生產,7月歐佩克主要成員國的原油總產出仍然處於高位水平...

國際石油價格為什麼會持續走低 - : 你好,這是由於頁岩氣的出現,美國(包括中國)等國家發現頁岩中有大量可釆的石油,尤其是美國大都位於表層,開釆十分便宜,對石油市場沖擊很大,沙特等產油國內部意見不一,不願減產怕失去市場份額,美國出於打擊俄羅斯的目的也不願減產,供應大大增加,而中國以及歐洲經濟增長緩慢,需求增長不大,導致供大於求,加上對沖基金的做空石油,導致石油連續下跌

為什麼原油價格持續下跌 - : 暴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原因: 1、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上升乏力,對原油消費動力減弱 2、全球新能源革命持續推進,原油投資持續增長,原油供大於求狀態正在形成. 3、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費國,美國在本輪原油下跌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由於放開產量生產,甚至加大成品油出口,使得原油進口持續下降,國內油價更是顯著低於國際市場. 4、原油主要以美元定價,而美元持續走強,導致油價回落. 5、國際地緣政治博弈

國際石油價格為什麼連續下跌 - : 2個原因 1、美元強勁升值,而石油使用美元計價的,所以石油自然貶值2、美國為了打擊俄羅斯經濟,俄羅斯經濟強烈依賴石油出口.

油價下跌本質原因是什麼? - : 近來國際油價重陷跌勢的主因在於供給過剩以及需求疲弱導致的市場擔憂加劇.目前,沙特、伊拉克等中東主要產油國仍然以創紀錄的水平生產,7月歐佩克主要成員國的原油總產出仍然處於高位水平.與此同時,美國原油庫存也處在5年季節性...

為什麼原油一直跌? : 現貨原油最近一直跌的原因有以下: 一:因OPEC表示准備好與其它生產國談判來實現「合理的油價」,並且美國政府也下調原油產量預估,周一油價在此前經歷持續數周的下跌後「瘋狂」反彈.操梓熙認為,國際原油價格的回升,提升了投資者對現貨商品的信心,刺激價格反彈上行. 二:空頭回補支撐油價.市場交易員已經大量的做空原油,而現在這些做空的倉位被平倉了.

油價下跌的原因 - : 受上周 OEPC會議影響

❸ 如果國際石油一直保持像現在的低價位,國內煉油廠會面臨窘境嗎

煉油廠分兩種,一種是自采自煉的煉油廠,而另一種卻是進口石油的煉油廠。在石油下跌超低位運行時的命運是不同的。對於海外進口石油的加工類煉油廠是一種產能提升的機會,而自煉廠卻是可能出現大規模虧損而必須減產或停產的窘境。

石油的開采成本應該是以美國的頁岩油開采成本為最高,預計要達到50美元/桶;而沙特的石油開采成本最低,僅9美元/桶;與之對抗的俄羅斯石油成本也要達到20美元/桶。可我國的石油開采成本一定是高於俄羅斯的20美元/桶,預計還要超過30美元/桶。

在目前國際石油價格跌到了20美元/桶附近,那麼通過進口石油進行加工生產汽油等產品會更加合適,加大進口石油的煉油廠生產能力,而減少自采自煉石油加工的油田生產是當務之急。這也是會出現的冰火兩重天的狀況。

國際油價繼續保持著低位運行,那麼石油銷售總量還會繼續增加,在逐步傾向通過進口石油進行加工的情況下,加工型的石油冶煉廠的生產能力會達到飽和,而石油提煉加工一般會按重量的計算,而不是按價格來考慮,即便加工費單價會有所跌幅,可也不會太大。這樣對於這些煉油廠卻是一種機會,也是收入增加的最佳時機。

在石油價格大跌的情況下,會出現兩個不同的狀況,也可以說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進口石油加工型煉油廠火爆,自煉型石油企業會處於半熄火狀況。

國內油價有實行地板價(40美元),長期現在這個國際價進口原油油企業利潤肯定也大,同時也會減少開采加大進口,但是在中國背後有大量企業同時也處在轉型階段,中低端大多數,大部分企業一年利潤就7%上下,如果國內沒有地板價政策,會導致嚴重通縮,原油是大宗商品進口量也大,不採取地板價,很多工業品價格到時都要下降(類似豬肉,商店加價連其它肉也要加價,商店和餐飲店加價的幅度利潤又大於自己進價的加價幅度,本來他一斤肉要多進價1元,他可以賣分攤給消費者多賺點不止多賺一元,油價影響力遠大大於豬肉),整體利潤下降(油成本下降,但 社會 全商品價格降影響更大,企業損失更大,加上庫存都要降,工資和貸款利息很難降,一些企業倒閉),油企影響不大,油價太低,在中國弊大於利。油價太高也是弊大於利,太高國家有補貼。

不會的!

原因請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

國際油價低價運行,但國內成品油油價有保底,不會低於40美元,所以國內煉油廠是可以正常盈利的。

另外我國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2019年中國進口了約5億噸石油原油,進口總金額約為2413.2億美元。如果國際油價繼續保持低價位運行,那麼對於我們來說還能節省一大筆原油成本呢,不過這也會有一個問題,就是進口石油便宜了,那麼對國內石油開采企業來說就會有打擊,這時上面規定中的第二條就生效了,建立 油價調控風險准備金, 對於低於40美元進口的石油多出來的利潤要全部納入這個准備金,所以對於國際油價下跌而產生的這部分蛋糕,油企也是吃不到的。

那麼這個風險准備金有什麼作用呢?

這個准備金會設立專項賬戶存儲,主要用於節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及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等方面。

我覺得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對於國內煉化企業而言,帶來的不盡然是利好,還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從過往經驗來看,所經歷過的成品油價格暴跌大多數情況下是與原油價格變動相一致的,且基於需求回升的支撐,可作出成品油價格降幅低於原油降幅的判斷。但何時能夠用到這部分低價原油,取決於接下來一段時間煉油廠、貿易商前期高價原油庫存的消耗速度。同時為了應對庫存增長而銷售不暢的問題,煉油廠都普遍降低了原油加工量。 社會 庫存情況則明顯不同。而原油價格跌至目前的水平,使貿易商陷入尷尬境地:閑置庫容較少,目前需要考慮的是是否要繼續抄底,這樣一來則會面臨庫容不足,以及前期抄底過猛,手頭沒有更多的閑置資金。不知應該「持貨待漲」還是「拋貨止損」。

再看煉油廠的利潤情況,很多煉廠在去年所進的高價原油尚未加工完,加工成本非常高,利潤情況不樂觀;另一種情況下,如果加工的是現貨原油,煉油利潤則不斷攀升。這意味著成品油的跌幅遠沒有現貨跌幅高。如果按照3月9日的現貨價格計算,煉油利潤已經達到了1300元/噸。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世界經濟;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住了整個世界。」或道破了委內瑞拉經濟出現危機的原因之一,要知道,原油收入幾乎占據委內瑞拉96%的外匯來源。而一旦原油的銷路或原油換匯來源被限制,委內瑞拉經濟則會陷入流動性困境。今天,事情再起新變化,委內瑞拉的經濟狀況或變得越來越糟糕。

在全球能源正處於大轉型的時代,傳統石油國自身正面臨著來自新能源經濟的諸多挑戰。與此同時,石油美元一直是全球石油國的一大桎梏,一旦美元對石油國開啟各種限制,石油國則面臨無法正常換匯的可能,如本文前面提及的委內瑞拉經濟以及美元過去數月對伊朗開啟限制正是如此。因此,或只有擺脫對單一經濟結構的依賴和向石油美元說不,石油國的經濟或才能夠避免被動。

接下來我們看看和國際石油經濟息息相關的原油行情:

原油昨日小時圖上兩次上探57位置,但是最終都沒有突破,上行壓力明顯,下方暫時受到56一線支撐,但是此位置也是搖搖欲墜,早盤跌破此位置後可以看跌了!原油當前還是一個56-57盤整震盪的過程,只有完全有效突破此區域後才能進入下一步的走勢!操作建議:56.8-57.1做空,止損0.4個點,目標56.3-55.9-55.5。

我認為長期的低油價,加上我國特有的「40美金以下,對成品油進行地板價限價」保護政策,對於煉油企業是非常不利的。

有人會問,原料端石油價格這么低,但成品油價格保持不變,對煉油企業怎麼會不利呢?

而除了成品油之外的其他化工品呢?是沒有地板價保護政策的。

化工板塊向來是產能過剩的,如果長期的低油價,白白給化工企業輸送利潤,讓整個產業無法良性競爭,淘汰。對於產業本身是非常不 健康 的。

這是最大的不利點。

我覺得不會。因為現在中國還是原油進口國,自己生產的原油不夠用。國際原油價格低對中國的煉油廠反倒是好事,因為原油便宜啊,成本低啊。趁現在原油價格低,多進口一些原油儲存起來。而且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不大可能大跌,所以國際原油價格一直保持低位,對煉油廠沒有壞的影響,反倒可以提高煉油廠的利潤

3月24日,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報27.15美元/桶,相比3月6日「OPEC+」談判破裂時下挫40%。原油價格暴跌,國內地煉企業日子會好過嗎?

理論上,國際油價下跌有利於煉油成本下降,也就是說企業利潤會走高。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低價原油還在路上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地煉企業煉油成本降低,理論上煉油利潤向好。但目前,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不過,由於山東地煉企業還在消化前期購進的高成本原油,目前實際煉油利潤並不樂觀。

熟悉山東地煉的油品行業人士林宇(化名)也表示,很多地煉企業加工的原油還是去年12月、今年1月份到港那批貨。此前受疫情影響,2、3月份地煉的開工率較低,市場消耗比較慢。

成品油批發價持續走低

在等待低價原油的同時,成品油批發價格走低也令地煉企業的利潤承壓。

隆眾資訊數據顯示,批發端來看,3月24日山東地煉汽油基準價為4854元/噸,較3月1日下降了889元/噸,降幅為15.5%。柴油基準價為5229元/噸,較3月1日下降了496元/噸,降幅為8.7%。

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山東地煉3月24日汽油批發均價(掛牌價)在5010元/噸,較3月1日的5914元/噸下降了15.3%;柴油批發均價(掛牌價)為5266元/噸,較3月1日的5797元/噸下降了9.2%。

不只是山東,全國成品油批發價格均呈下滑態勢。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信息顯示,3月份卓創成品油批發價格指數已連續三周下滑。

卓創對全國70個地市成品油市場價格監測最新數據顯示,3月第3周(3月16日~3月20日)全國成品油批發價格指數為78.05點(以2010年1月第1周為基期,基點為100點),環比下跌6.42點。其中,汽油批發價格指數為75.45點,環比下跌6.73點;柴油批發價格指數為79.71點,環比下跌6.23點。

多重原因沖擊成品油市場

對於批發端價格下跌的原因,楊霞表示,春節後企業延遲復工、交通物流方面的管控措施,使得地煉企業前期就已積攢部分成品油庫存。此後又面臨原油價格大跌,對成品油市場形成情緒上的打擊,中間商對後市原油價格依然看空,整體對購買成品油持觀望態度,使得成品油批發端價格承壓。

「近兩周來,成品油批發市場價格比較混亂。」林宇說,一個多星期之前,有東北的地煉企業以4650元/噸的低價給客戶報價,對成品油進行了預售,而當時山東地煉企業基本都還是以高於5200元/噸的價格出售現貨。

東北地區的低價預售也對山東地煉形成壓力。「當時覺得東北那邊降得太多了,市場現貨價格不一定要降這么狠,結果只是一周多的時間,山東地煉就降到差不多的程度。」林宇說。

持續補倉使得貿易商庫存不斷上升。上述貿易商表示,有些貿易商前段時間庫存已經補到中高位了,但下游需求不是特別樂觀,所以補貨的節奏也在放慢。

「前期很多貿易商分擔了地煉企業的庫存壓力,但最終還是要把成品油用掉,現在下游的消耗能力沒有原來那麼強了,貿易商也不能因為低價就一直拿貨,害怕有爆倉的風險。」他說。

隆眾資訊3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周 社會 庫存較上周回落1.62%,整體維持三至六成的水平。該數據調研樣本為國內102家 社會 批發企業的商業油庫。

原油價格整體暴跌,批發價較月初明顯下滑,但近期也可見部分地煉企業調高批發價。

從多個機構監測的數據可以發現,3月20日、24日、25日,國內多家地煉企業成品油批發掛牌價小幅上調,幅度大多在每噸20元到110元。

這是為何?

楊霞表示,國際油價走勢、需求、交易情緒等都是影響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格的因素,近期上調價格與國際油價反彈相關。3月19日國際油價出現上漲,這個利好因素立馬被企業抓住放大,於是國內煉油企業跟著上調了價格。

上述貿易商也表示,在國際油價整體走跌時,煉廠調高成品油批發價實際上也是對此前已下單的貿易商的保護。他指出,對老客戶而言,掛牌價上調並不意味著成交價上調,還是有優惠。不過即便地煉企業開出大單優惠,現階段貿易商也會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

楊霞強調,批發價受到國際油價波動影響,但還是要看需求端。

據金聯創數據監測,日前,國營企業成品油計劃出口量相繼流出,整體來看,4月份出口總量在529萬噸,同比去年下滑0.6個百分點。

成品油需求有望改善

批發價承壓,未能阻擋地煉企業復工步伐加快。

隆眾資訊統計顯示,3月上旬玉皇盛世、濱陽燃化、清沂山、鑫岳化工、聯盟石化陸續開工恢復生產,中旬又有勝星化工、昌邑石化、神馳石化開工,僅3月20日左右就有正和石化、華星石化、萬達天弘、萬通石化計劃開工,預計到3月下旬,山東地煉常減壓開工率將從2月中旬最低點的33%驟增至55%以上。

隆眾資訊指出,短期內的開工率拉高,成品油產量也會急劇攀升,預計3月下旬山東地煉汽柴油產量將至少比月初增加三分之一以上,供應面壓力將凸顯。

林宇表示,地煉企業在加快生產,同時也在加快進口原油的步伐。「現在他們想趁原油價格便宜多買一點。前提是一要有錢,二要消化原油庫存,要有地方放。」

在許磊看來,在此前原油暴跌的影響下,地煉全面降低銷售價格去庫存,從而置換高庫存原油也是在另一方面加快原油進口的步伐。對原油期貨進行點價或是鎖價操作,降低原料成本從而抵消成品油銷售利潤下降的虧損。

上述貿易商也認為,加快生產、盡快用上低價國際原油,能夠讓目前原油成本壓力在未來幾個月里釋放,拉低一段時間內地煉企業煉油的綜合成本。「盡管目前用高價油煉油是虧損的,但是用上低價油後將在後續對這部分的成本形成補償。」

供應端面臨壓力,但在業內看來,二季度需求將不斷提升,有助於成品油行情的改善。楊霞指出,隨著二季度國內經濟 社會 活動的恢復,復工復產進度的加快,成品油需求將出現提升,疊加低價油到港成本紅利顯現,二季度地煉企業煉油利潤將出現好轉。

煉油廠只是加工石油的企業,賺的是加工費用,從邏輯上來說,國際油價的高低與煉油廠的關系不大,但事實卻不是這個樣子。

首先,我國煉油廠屬於國家的,除了加工石油外,還擔負著開採石油的任務,大家都知道,我國雖然不是一個貧油國,但回不住人多,所以,我國石油開采完全做不到自足,對外依賴達70%,因此,再加上我國石油開采成本較高,比美國頁岩油成本略低。所以,國際石油一直保持像現在的低價位,會對這些企業形成不小的沖擊。再加上國家控股,不管油價的高低,開采都是要持續的,從開采量到定價,石油企業都沒有自主權。所以,國際石油一直保持像現在的低價位,國內煉油廠會受到不小的沖擊,但一點可以確認,就是虧的再多,也不會破產,因為背後有國家。

其次,國際低油價是因疫情沖擊了石油的需求端,造成需求降低,問題來了,用油的少了,煉油廠的加工量也就降低了,因為下游用油量少了,煉油廠的利潤是價差與產量的積,現在產量的降低了,煉油廠的日子自然不好過。

總結:大部分煉油廠自己都是石油的開采企業,我國開採石油成本太高,低油價會造成不小的虧損,另一方面是疫情沖擊了石油的需求,造成了煉油廠的產量降低,所以,如果國際石油一直保持像現在的低價位,國內煉油廠會面臨不小窘境。

只要國內車輛有對燃油的大量需求 這都不是問題

❹ 中國本身缺油,為什麼還要往外出口石油,並且賣的比國內便宜

在新能源還未完全發展起來的情況下,全球最重要的資源還是當屬石油,中東為何會常年處於戰亂之中,原因就是中東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石油資源。中國的石油資源也算是蠻豐富的,但由於地形的原因,開采並沒有像中東地區那麼容易,而中國又有著14億人口,每年石油消耗量都非常大,所以在開采難和保護石油資源雙重考慮下,每年中國都要從國外大量進口石油,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年石油進口量達到了50572萬噸,石油對外的依賴程度佔比達到了72%。但是在國內石油對外依賴程度那麼高的情況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每年還會對外出口石油,並且出口的價格比我們國內使用的還便宜,這又是為什麼呢?

從以上幾個方面就能看得出來,出口石油對於我們來講是利大於弊,不僅能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還能賺取大量的外匯,靠著賺來的外匯,我們又能換取到我國所需要的各種資源,比如晶元等高科技產品,換回來的這些產品或者技術,又能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或者科技的進步,所以一個國家經濟每一個環節都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❺ 中國本身缺油,為什麼還要出口石油,並且還賣得比國內便宜

當前全球主要能源還是以石油為主,石油作為一種重要資源,戰略儲備物資,一直都受到各國關注,因為石油問題而產生的戰爭不在少數。中國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對於石油的依賴程度更是排在世界前列。中國的石油儲備和開采數量相對於其他產油國相對較弱,沒有辦法支撐國內生產和消費所需,每年都要從全球各國進口大量的石油,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從國際上進口的石油約5億噸,中國石油對外的依賴程度從2018年的70%增長到2019年的72%。從這就能看出來,我國本身是比較缺油的,但是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中國每年都會出口一定數量的石油,並且對外賣的價格比國內民眾使用的還便宜,這是為什麼呢?

綜上所述,國內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對外出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們總不能把這些產能過剩的石油倒掉吧,賣出去不僅能養活國內很多工人,而且還能賺取大量的外匯,這些賺回來的外匯又能從國外購買我們所需要的各種高科技產品和技術,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對於出口石油賣得比國內還便宜,你怎麼看呢?

❻ 原油比水還便宜,沒有定價權,生產再多的石油也徒勞無功,中國智能集團「00395」怎麼看

美東時間2:30,WTI 5月原油期貨結算收跌55.90美元,跌幅305.97%,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創下近月合約歷史最低收盤水平和最大單日跌幅,反映出原油供應日益過剩和庫存空間不足的問題。而在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跌至負值後,中行原油寶的投資人不但虧光本金,還欠了銀行一大筆錢。



在當下越來越多人使用微信支付付款,普及程度與日俱增,但由於市場涌現不少經授權的微信支付服務供應商,競爭相當劇烈,少不免需調節商戶費率。有一家企業——中國智能集團「00395」,在最近的董事會上有建議改名為「環球智能」,其公司又日前加碼收購移動支付服務公司─「嗨嗨旅遊雲」餘下30%股權至全資擁有,相對集團8億多元市值,出資810萬元實屬細數。加上中國智能自去年由於黑天鵝拖累從高位跌至今年低位,調整已經十分充分,藉助利好已經一躍而上了。


而同樣在港股,中芯國際「00981」是N+1代工藝和台積電第一代7nm工藝相近,N+2代工藝則與台積電的7nm+相近。目前中芯國際無需EUV光刻機也能實現7nm工藝的生產,台積電第一代7nm工藝也是沒有使用EUV,但是之後的5nm、3nm則必須具備EUV。

❼ 中儲石油為啥那麼便宜

因為這是國家原本的儲備石油,但因為年份到了防止質變於是需要處理就來售賣了。
實際上相當於臨期食品,國家的糧食儲備啊,彈葯儲備啊等等類似的,比方前者日子快到時就做陳化糧的飼料或者釀造原料,後者處理後就賣給非洲佬或是其他地方等等;中儲石油也是一樣的情況,所以價格就低了!

❽ 油價低,沙特在流血,美國擔心頁岩油企業生存,俄羅斯在經歷什麼

事情遠比新聞里報道的要復雜,不到最後一刻,誰都很難真正知道油價這個葫蘆里到底裝的什麼葯。

油價暴跌,表面上是沙特和俄羅斯增產,疫情導致石油需求量下跌,導致供應過剩導致油價下跌,但實際上可能不止於此。

很多人都說沙特和俄羅斯增產,油價下跌,最受傷的是美國頁岩油產業,表面上看確實如此。美國頁岩油開采成本至少在40美元以上,有人說大約是52美元,也有人說是45美元,不管怎麼說,都遠高於當前油價。再加上美國頁岩油企業債台高築,財務成本也會越來越高。整個頁岩油行業開采成本必然水漲船高。

但是美國的頁岩油,即使不開采,也會躺在地底下等著被開采,只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可能隨著技術的升級和普及,開采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從債務角度來說,即使債務重組,有人出局,同樣會不斷有新的資金進入頁岩油行業。只不過經歷不停的債務重組之後,損失可能比較大。投資於頁岩油行業的資金既包括投資資金,也包括投機資金,他們早就做好了承擔風險的准備,華爾街會通過各種手段降低、轉嫁風險,對美國來說並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實際損失。

油價下跌除了產油國增產,受疫情影響,看淡全球經濟發展前景,需求量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關鍵看低油價會持續多久,如果只是幾周,毫無疑問,低油價對產油國造成的損失並不大,如果持續數月,受損失的是所有產油國。沙特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受傷最重的可能是俄羅斯,據說俄羅斯的財政預算是以油價42美元為基礎編制的,這個數字不知道是否准確,但俄羅斯財政收入過度依賴石油是不爭的事實。

2020年1月沙特和俄羅斯外匯儲備量。對俄羅斯和沙特來說,這些錢真的不禁花,石油收入的減少,對兩國和其它產油國損失都很大。截至2月28日,俄羅斯外匯儲備達5700億美元,而截至2020年1月,沙特外匯儲備為5018.36億美元,沙特的債務水平約為GDP的25%,俄羅斯大約是16%左右,兩國均低於警戒線。兩國均有拼下去的實力和手段,但勇氣就未必,也最難預測。

談到油價,永遠離不開美國這只黑手,如果油價持續數月,對美國頁岩油確實有損害,可能導致頁岩油行業部分企業破產,打擊整個頁岩油產業。美國頁岩油行業2020年預計將有400億美元到期債務,遠期債務則更高,至少在2000億美元以上。前文說過了,債務到期無法償還,可以通過債務重組等方式處理到期債務,損失不可避免,只能盡量減少損失。

低油價持續數月,受傷的產油國不止俄羅斯和沙特,俄羅斯受傷是必然的,烏東問題、敘利亞問題、伊朗問題等諸多地緣政治、軍控問題都有俄羅斯參與,美國不打壓俄羅斯才怪。

有消息稱沙特將以25美元,甚至更低的價格將石油銷售給歐洲。與石油相關的還有天然氣,美國一直想攪黃北溪二線項目,堵住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沙特這時候搶占歐洲市場意欲何為?是否配合美國封堵北溪二線?之前美國想把頁岩油銷售給歐洲,但遭到拒絕,沙特石油品質更好,如果價格低於俄羅斯,能在多大程度上限制、甚至扼殺俄羅斯石油出口?歐盟從石油安全形度考慮,是否會減少俄羅斯石油進口量?

可是沙特配合美國壓低油價,打壓俄羅斯,自己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現在不是冷戰時期,美國無法給沙特提供全面的政治、軍事等保護,實際上沙特對美國的依賴在逐步降低。美國能在葉門、伊朗、以色列、敘利亞等一系列問題上維護沙特利益嗎,美國有這個能力嗎,即使有,會出多大力?沙特會相信美國嗎?沙特的石油美元與美國的捆綁還會那麼密切嗎?問題上沙特的財政盈餘還能保證沙特維持原有的幸福生活嗎?

另一條消息是沙特阿美拒絕我國國內兩家石油煉化企業4月份增加進口量的要求,這是什麼意思?不是增產搶市場嗎?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官網3月18日一則消息指出,近期中國已經有84艘超大巨型油輪船隊前往沙特購買石油,但是能買到低價原油嗎,如果成交價高於期貨價格,那隻能說明低油價只是一場騙局。同時還要看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價格是否與期貨價格一致,如果一致,只能說明美沙玩的好,如果一致,那隻能暫時看空頁岩油。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價格是長期協議確定的,當時略低於國際油價,現在國際油價這么低,俄羅斯石油價格到底什麼樣,恐怕市場並不了解。

84艘VLCC預計將運回1680-2520萬噸原油,國內石油戰略儲備和煉化企業多久才能容得下這些石油也是個問題。同時有分析稱美國或趁著此次低油價在國際市場上一舉買下9200萬桶的原油,這條消息同樣無法確定真假和可行性,但是美國舍棄國內頁岩油,購入低價石油這種事不是不可能,只是不知道有多大量。

低油價,受傷的產油國中,俄羅斯與我國關系最為親密。如果俄羅斯財政出現困難,在烏東、敘利亞、伊朗等問題上必定捉襟見肘,必定會有所妥協,會犧牲哪部分利益,就要看俄羅斯取捨了。如果俄羅斯妥協,美國是否會把全部注意力全面轉向東亞,轉到我國身上,到時候可不只是對華加征關稅,那麼簡單,TPP、島嶼爭端、軍艦巡航是否會卷土重來,尚未可知?所以得支持俄羅斯,雖然它也不是什麼好鳥。

低油價對我國的好處不言而喻,降低國內運輸行業成本,降低製造業成本,減少外匯支撐,擴大貿易順差(過大的貿易順差也不是什麼好事),但是也會影響電動 汽車 產業發展。總的說,低油價利大於弊。

與其關系俄羅斯,沙特,我更關心的是我國在這次油價暴跌中能否得到實實在在的益處,如果俄羅斯扛不住了,出於國家利益考慮,北京肯定會支援莫斯科。中東那邊,就讓他亂去吧,反正是無能為力,誰有能力誰去管好了。

低油價對所有產油國都沒有好處,最終的結果只能說大家重新坐到談判桌前重新開始談判。到時候油價又會漲回去,至於具體是多少,就不好說了,我感覺不會太高,極有可能會在頁岩油成本附近震盪,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大幅上漲的可能。

個人妄言,純屬胡謅,切莫當真。

這完全符合俄羅斯的行事風格!

自3月初沙特與俄羅斯就「減產協議」談崩以後,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40美元/桶一下徘徊。 談崩以後沙特揚言繼續擴產,完全不給俄羅斯「台階下」,俄羅斯也毫不示弱,一個字:跟!至此, 外界猜測的沙特與俄羅斯將很快就「減產協議」再次會談,但最終也沒能實現。

沙特和俄羅斯的互不讓步讓原油價格大跌,原油價格大跌使得眾多原油進口大國和消耗大國受益,比如中國、韓國、日本、印度等。 而作為石油出口大國的沙特和俄羅斯雙雙受損。

其實,原油價格即使跌倒了40美元以下,沙特和俄羅斯還是賺錢的,只不過比起之前賺的少了而已。 因為沙特原油成本價9美元/桶,俄羅斯大概16美元/桶。

而原油價格戰最吃不消的是美國國內的頁岩油開采企業。 美國同樣是原油出口大國,但是出口的石油以頁岩油為主,開采成本維持在50美元/桶,比起40美元/桶的出口價,顯然美國頁岩油一點優勢都不佔。 估計原油價格再升不上去,加之疫情的影響,美國國內頁岩油開采企業都有破產的可能。估計現在全靠財政補貼在維持。

原油價格大跌對於美國來說是相當矛盾的,因為美國既是原油出口大國,又是原油進口大國和消耗大國。 趁著國際原油價格低,美當局正好多儲備原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 只不過苦了美國國內的頁岩油開采商,長此以往,頁岩油市場份額也丟的差不多了。

當前局勢下,沙特和俄羅斯互不相讓,美國忙於國內疫情和對抗美股暴跌,似乎大家都要把油價忘記了。

其實三個國家對原油的態度也能猜出, 沙特維護擴產的目的是「誓死捍衛」石油霸權,俄羅斯跟著擴產的目的是佔有美國頁岩油市場份額,而美國態度左右搖擺是因為美當局收益而損失的是美國頁岩油開采商而已,在疫情和股市面前,美國有點應接不暇了。

頁岩油革命帶來石油儲藏量和產能雙爆發,供過於求是目前的現實。

美國通過頁岩油頁岩氣實現了能源獨立,這是幾代美國人夢寐以求的,有了獨立的能源供應美國可以應對更大的挑戰,因此美國不會因為競爭而放棄能源獨立。美國從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變成石油出口國,是在特朗普執政這幾年完成的;按照有些國人的思維,要歸根特朗普正確領導,但這是市場的力量 科技 的力量。

沙特是價格戰始作俑者,憑借幾美元一桶石油成本,所向無敵。但如此大張旗鼓叫板俄美,真的不用求助他們嗎?多一點耐心不行嗎?穆罕默德王儲如此行事,那種侵犯主權在民原則的政體不會被詬病嗎?沙特人民不想被統治。沙特價格競爭力強,但整體漏洞百出。

俄羅斯既然拒絕沙特代表歐佩克提出的限產保價建議,明顯是有備而來,它能預料拒絕可能造成的後果。石油暴跌後,俄羅斯表示預計25~30美元價格會維持幾年,但俄羅斯有1500億美元的准備金可以動用。

特朗普指示能源部低價買油充實國家石油儲備,不知道油庫還有多大空間。他還可以號召盟友一起增加儲備。

價格這么便宜中國、印度自然也會增加石油儲備水平。

好在沙特石油產能和蘊藏量充沛,俄羅斯管道運輸方便同樣雙充沛。這是千載難逢大紅包,是新冠病毒疫情的補償,企業降低能源成本、個人降低交通花費。

謝謝沙特慷慨解囊!謝謝俄羅斯當仁不讓!謝謝美國頁岩油革命!

任何 科技 進步都增加了人類選擇的豐富性,增加了人類應付困難的手段。

現在沙特和俄羅斯在打石油價格戰,這兩個國家的石油儲量都非常豐富,唯一的不同是沙特的石油質量好於俄羅斯的,如果沙特方面價格降低8美元每桶,將會對俄羅斯的石油造成重大沖擊,但是這兩個國家打價格戰,受沖擊最大的是美國的頁岩氣石油。油價底部的一個重要考量是頁岩氣石油的成本線,在2014年沙特和俄羅斯就大幅增產,目的是通過拉低油價讓美國的頁岩氣石油破產,但是美國政府通過扶持政策最終讓頁岩氣石油活了過來。這次美國的頁岩氣石油麵臨的壓力是更大的。

美國頁岩氣石油的開采成本大概是55美元每桶,除掉投資之後的成本大概是30美元每桶,和沙特的石油價格差距很大,因為沙特的成本價還不到10美元每桶,沙特這次美其名曰把俄羅斯逼回談判桌前,一起提高石油的價格,但俄羅斯並不會妥協,實際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國方面造出比較大的損失。

這次油價價格偏低將會加速美國頁岩氣市場的整合並購速度,在2019年美國頁岩氣石油市場並購活動非常頻繁,那麼這次將會優勝劣汰的更厲害,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沙特國王通過電話,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石油價格下跌有利於消費者,現在美國還面臨著一個重大的問題那就是國內醫療物資儲備不足,石油不僅僅能夠提供燃料,而且還是造口罩和防護服的一個重要原材料,美國現在的防疫壓力很大,所以並不希望價格升得太高。

當然俄羅斯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失,俄羅斯方面的股市下跌了10%,在某種層面上受到了比較大的沖擊,不過俄羅斯國內的新冠肺炎患者比較少,而且還和歐洲合作的天然氣項目,所以相對於美國來說,俄羅斯受到的沖擊比較小。

沙特阿美一位高管表示,即使油價保持在每桶30美元,沙特阿美仍能「舒適地」履行股東承諾,並支付股息。

沙特阿美負責金融、戰略和發展的高級副總裁達巴格周一對投資者表示:「布倫特油價在30美元,我們非常放心……我們能夠實現股息和承諾,我們也非常放心,我們能夠在30美元甚至更低的水平上滿足股東的預期。」

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周日公布,作為上市公司,該國第一個全年財報顯示,凈收入下降21%。但高管們表示,盡管油價承壓,但阿美石油今年仍承諾向股東派息750億美元。

達巴格表示:「我們將繼續承諾,在2020年以及2020年起的五年內,至少派發750億美元的股息。我們對目前的市場價格非常滿意,無論是大股東還是公眾股東,我們都將能夠履行對股東的承諾。」

在本月早些時候,歐佩克+未能就深化現有減產達成共識後,沙特改變了戰略。沙特早些時候曾支持減產,以應對全球高庫存。

盡管沙特這樣說,但其實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國外的冠狀病毒影響持續上升,石油需求將取決於其他國家的復甦速度。如果6月份需求仍然低迷,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可能更傾向於達成協議。

這次石油戰爭就像一個朋友屏住呼吸,看誰堅持的時間最長。

美國經濟學家表示:「俄羅斯錯誤地認為它可能以任何實際方式懲罰美國,但我認為最終會實現,從美國的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這最終是一件好事。」

現在沙特和俄羅斯在打石油價格戰,因為前段時間沙特希望和俄羅斯一起減產,從而提高石油的價格,自然是遭到俄羅斯的拒絕。因此沙特方面決定把原油產量提高到每天1300萬桶,這個數量在沙特 歷史 上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沙特還決定降價,每桶原油降價在7美元左右,如果降價8美元對俄羅斯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沙特的石油品質要比俄羅斯的好。

現在沙特為了和俄羅斯打價格戰,甚至動用了國家能源儲備,沙特的阿美石油公司是沙特的國有石油公司,現在開始動用石油儲備。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受到的沖擊比較大,沙特的原油成本只有幾美元每桶,可以說是暴力行業。而且沙特是世界上能源儲備最多的國家,不過與俄羅斯相比,美國受到的影響更大,因為美國的頁岩氣石油現在正在出口,沙特這么低的價格,可能會直接封死美國的能源出口。

因為俄羅斯和沙特在打石油價格戰,直接導致美國股市暴跌,美國頁岩氣石油曾經差點倒閉,美國政府用政策扶持了這種石油。現在美國已經實現了能源的自給自足,甚至去年開始出口,為了獲得更多的出口市場,封鎖了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原油。但是現在兩個國家打價格戰,讓美國的頁岩氣石油市場面臨洗牌。也就是說美國的頁岩氣石油公司非常多,這次的價格戰會讓很多企業倒閉,因此會展開新一輪的兼並重組。

其實沙特現在並沒有在流血,就算是沙特每桶降低7美元沙特仍然有利潤,這次受到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當然還有伊朗和委內瑞拉。俄羅斯現在能源開始多元化發展,不僅出口石油,還出口天然氣,去年和德國方面合作了天然氣管道項目,和我國也有天然氣合作,所以受到的影響沒有以前那麼大了,但是俄羅斯的股市仍然下跌了10%。

俄羅斯不同意繼續減產,沙特開打價格戰,對俄羅斯已經產生了明顯的影響:盧布貶值、烏拉爾油價下跌、股市下跌,這都是負面影響。但是俄羅斯既然敢於不減產,這些負面影響它在短期內還是能夠承受住的,因為在金融市場,俄羅斯可能提前對沖了部分風險。


一、俄羅斯盧布在貶值


僅從3月8日周一到現在3月18日,盧布貶值超過10%。


二、俄羅斯油價也在下跌


俄羅斯油價(烏拉爾油價)目前跌幅小於國際油價的跌幅,這使得俄羅斯原油在價格上的競爭力被迅速拉平。



三、俄羅斯股市在下跌



上面的負面影響非常明顯。但是正如開頭時提到的,俄羅斯對這些負面影響是提前有預判的,它可能提前已經在金融市場上通過看空油價對沖了部分風險。

那為什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俄羅斯也要這么干呢?這就是大國戰略了。大國戰略要著眼於長遠,而不是當前的這「仨瓜倆棗」的事兒(雖然遠不止「仨瓜倆棗」的事兒)。

俄羅斯的戰略意圖很清晰:

(1)在沒有增量的石油市場上,只剩競爭,不再有之前的合作。全球經濟增速本來就不穩,又趕上疫情,2020年經濟增速會成為2008年以來最差的一年,之前最差的一年是2019年(呵呵)。2020年石油需求會怎樣大家都在猜,國際能源署的預測是2020年石油需求要低於2019年。因此,石油市場已經沒有增量市場,只剩下兩大巨頭的廝殺了。

(2)不願再接受美國不減產逐漸做大的事實。這些年來(2016年以後),美國不但不減產,而且產量還在繼續增加,終於在2019年9月成為了石油凈出口國。美國在2017年已經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而且美國已經在歐洲市場對俄羅斯開刀,比如美國對俄羅斯北溪二線的制裁。俄羅斯不願意再看到類似事件的重演。所以俄羅斯自損八百也要殺敵一千。這是俄羅斯的抱負和報復。

我們不用為俄羅斯擔心,俄羅斯知道它自己在干什麼。

俄羅斯始終在減產問題上態度模糊,一方面,該國大型油企普遍認為疫情對石油需求的影響極小,價格下跌是市場的情緒化反應,單獨減產治標不治本。另一方面,俄羅斯方面希望對美國的制裁有所反擊。因此不少機構的解讀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決定是受到了俄羅斯石油公司等巨頭的影響,並對美國制裁阻礙俄羅斯完成「北溪2號」管道的建設有所不滿,這也讓此前與OPEC+在減產問題上合作緊密的能源部長諾瓦克(Alaxander Novak)成為了此次歐佩克會議上的眾矢之的。

國王和京哥舞劍意在老川頭,如果你認為國王和京哥真的大打出手了,那就太幼稚了,其實是用假摔,暗度陳倉,現在看到石油的死敵—特斯拉和頁岩氣新能源巨頭已經開始流血了吧。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此時此刻國王和京哥同時要射出毒箭呢,主要半路殺出個新冠爺,借力打力,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其實哥倆已經忍3年多了,說到這,還得重新起頭。在老川頭當家之初,國王送大禮祝賀(一千多億),可是接下來老川頭重重回報了國王的死敵猶太太,吃國王的白食,孰不可忍。再說京哥,當初為老川頭當家做主費了不少心,出了不少力,可溪2媽的好事被老川頭活生生的攪局了,孰不可忍。如今老川頭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止血救人,讓國王和京哥收手,但老川頭已逝水難收,國王和京哥當然也不會就範,只剩最後唯一的選擇了,坐等傷者鮮血流干,老川頭時代玩完,京哥再玩16年,國王繼續國王。這回把每個人的經歷捋清楚了吧。

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遭受重創,很多國家生產停滯,必然導致對石油的需求減少。與此同時,美國因為過去10年頁岩油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產國,這意味著石油市場的傳統格局基本上被顛覆,石油的供給量不斷增加。

在供給增加,但需求減少的情況下,石油價格下跌也是必然。

石油價格下跌,沙特和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就希望通過減少石油的供應商來維持價格的穩定。但雙方就減產的數量沒法達成共識。因為,如果一減產,有可能就意味著國家石油收入的減少,影響國家利益。特別是俄羅斯,今年經濟情況不佳。

兩邊沒談攏,沙特急了,就決定提高產量,導致原油價格大幅下挫。

沙特為啥這么有底氣?原因很簡單:沙特的石油生產成本可能不到10美元,俄羅斯的生產成本據信在30美元以下,美國頁岩油的成本很可能高於俄羅斯。

說白了,如果國際原油價格是20美元一桶,我沙特每桶石油還能賺10美金。俄羅斯和美國可受不了,每賣出一桶石油要虧損10美元。沙特打的主意很簡單,來,看誰能耗得住。

石油價格暴跌,美國的頁岩油產業肯定是損失很大的,支撐不了多久,也會對美國的經濟形成重創。此前人們普遍認為美國高收益債市場存在泡沫,頁岩油企業又是重要的債券發行人。在石油價格戰和疫情的沖擊下,這個泡沫可能正在破滅,市場的發行甚至一度凍結,其對經濟的影響也將逐步顯現。

俄羅斯的日子當然也不好過,不過戰斗名族的稱號也不是白叫的,不會輕易服軟。

但是,在國際上,最終拼的還是國家實力。 在綜合實力上,沙特在美國、俄羅斯面前畢竟是小兄弟。胳膊畢竟扳不過大腿。

經過一段時間的博弈,新的平衡將會形成。

不過,石油價格戰註定將是一個持久進行的話題。

❾ 石油為什麼越來越便宜了

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 :
1 美國從伊拉克撤軍 造成軍事行動的用油量大減 油價下跌要感謝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撤軍計畫和台灣民進黨佔領立法院導致台灣經濟衰退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台北市的國際競爭力大幅衰退 導致房價下跌
2 isis恐怖組織和伊斯蘭國不斷攻擊伊拉克 並且對世界各國發動恐怖攻擊 造成旅遊業衰退 飛航用油大量減少 雪梨又發生恐怖的綁架人質事件 印證恐怖份子已經遍布全球 在世界個大城市造成傷害 這是界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 經濟衰退造成石油用量大幅減少
3馬來西亞航空MH370被烏克蘭的叛軍飛彈擊落 造成298人死亡 震撼世界的飛航安全問題 民航機是世界上消耗油料最多的交通工具 一架噴射民航機的油箱容量大約有21萬公升 飛航一次大約可以讓5萬輛大小機車跑一個月的油量
如果一天內國際航班少飛100航次 可以讓500萬輛機車多跑一個月的耗油量
噴射客機是地球最大的污染源 喜歡旅行國際的人是這個世界上破壞地球環境的幫凶 全球噴射客機的噴射引擎燃燒汽油產生的溫度足以讓南北極冰山溶解
地球暖化的元兇就是噴射客機燃燒油料造成的污染物 使得臭氧層破洞已經大於一個歐洲面積的大小 沒事不要搭飛機旅行 恐怖份子仇視經濟大國 認為是世界強國在破壞地球環境 是世界強權在迫害弱小的回教國家 這是人類的嫉妒心造成的報復行為 人類的嫉妒心 像是一把火燒遍世界各大城市 因為台北算不上世界強權 所以沒有被恐怖份子點名 台灣人要多做事 少說話 以免被恐怖份子列入攻擊的對象 恐怖份子就是利用噴射客機來毀滅城市 順便向各國政府傳達一個訊息 這些被稱為恐怖份子的組織是在挑戰美國控制世界的野心 其實 美國的理想是想要當世界警察 維護世界和平 但是美國對世界各國的武力介入難免會激怒中東那些信仰伊斯蘭思想的左派偏激分子 美國揮軍伊拉克埋下恐怖份子報復行動的種子 與其說這些人是恐怖分子 不如說這些信仰伊斯蘭教派的聖戰組織是為了「復仇」 為了報復美國介入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軍事沖突事件 由於歐巴馬總統下令美軍撤出波斯灣戰爭 導致石油供應量大幅減少 造成這次油價不斷下跌

❿ 國家油價低廉,中石油為什麼不能停產

不生產,很多開關都會壞掉。

採油地下是個壓力系統,本來整個壓力系統都正常的,能出油,一不採了,壓力系統就會被破壞掉,等再想恢復的時候,可能就打不出來了,經濟上這么干也得不償失。

重啟生產的成本很高。石油的開采要靠壓力,要不斷往地下加壓,不是想關就關,想開就能開。一旦關停,就有可能出現地質上的變化,這口井有可能就再也不能出油了。如果現有國內的原油生產能力大幅度萎縮,將有可能直接威脅到能源安全。

(10)石油為什麼這么便宜還要繼續生產擴展閱讀:

受經濟減速影響,原油需求出現下滑,價格也大幅下跌,即便如此,大慶油田仍在持續開採石油。之後大慶市便遭遇變天,市內的石油開采機接連緊急停產,油井關閉。

石油的開采要靠壓力,要不斷往地下加壓,不是想關就關,想開就能開。一旦關停,就有可能出現地質上的變化,這口井有可能就再也不能出油。原油自產成本高,減產關井後重啟又難度大,那直接減少這部分原油生產能力、更多的依賴於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