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沙漠石油是什麼牌子
擴展閱讀
計提的管理費用是多少 2025-07-12 07:24:34
物流工具選什麼 2025-07-12 07:23:02
如何計算計件成本 2025-07-12 07:23:02

沙漠石油是什麼牌子

發布時間: 2023-03-05 03:23:21

㈠ 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夠人類使用100年,為什麼無人開采

沙漠內發覺35億多噸石油,夠人們應用100年,就是指土庫曼的卡拉庫姆沙漠中間,間距在我國直線距離10001500米上下,往往卡拉庫姆沙漠名氣那麼高,緣故是這兒點燃了近50年的「地獄入口」。上世紀70時代,蘇聯地理學家在這兒勘查天然氣,由於機器設備震動,引起了坍塌巨坑,天然氣等有害氣體噴泄而出,為避免有害氣體傷害附近住戶,蘇聯權威專家們商議後決策一把著火點了,這一引燃沒事兒,近50年了都還沒滅掉。

但是,往往沒有人敢採石油,天然氣孔洞不斷點燃僅僅其次緣故,盡管有安全風險,但不會不可控性,終究這一點燃坑的直徑大概是70米,與全部沙漠儲油區比起來不足為慮,開採石油徹底可以避開。關鍵因素是卡拉庫姆沙漠貯藏石油部位較為可有可無,最深處中亞內陸沙漠,間距近來的「海」是裏海,但裏海不屬於深海,沒有安全通道聯接全球,因此在卡拉庫姆沙漠開採石油,開采,物流成本都是會很高,特別是在與波斯灣石油對比,性價比高低。

最終,就算這里不開採石油,也不得不承認卡拉庫姆沙漠的天然氣點燃是人們的可悲,終究全部天然氣,石油資源全是地球的贈予,就是這樣白白的點燃而沒法改善生活確實很遺憾,盡管「地獄入口」當今也開始開發設計為旅行目的地,能推動附近村子的收益,但與天然氣自身使用價值比起來,千慮一得。也許未來的世界石油電力能源吃緊,而沒有研發更新的取代資源時,卡拉庫姆沙漠石油才可以有立足之地吧。

㈡ 為什麼總是沙漠地區產石油

這與沙漠沒有關系,石油富集在什麼地方與這個地方的古地理環境和生物豐富程度有關,在沉積盆地裡面,陸相湖盆和邊緣海盆都可以形成石油,中東地區雖然現在是沙漠,但是中生代是海洋,塔里木現在也是沙漠,但是古生代是海洋,大慶當然不是沙漠,大慶在中生代的時候是一個大型湖盆,所以現在某個地方是什麼地貌與能否產出石油沒有太大關系,關鍵是石油產出層位所屬的地質時代這個地方是什麼古地理環境。海底的石油天然氣的蘊藏量同樣豐富

㈢ 貴州省沙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怎麼樣

貴州省沙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2016-07-0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金洲大廈10號。

貴州省沙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20500MA6DM68T4K,企業法人蔡炳星,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貴州省沙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化工產品的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加油站投資開發、管理。)。

通過愛企查查看貴州省沙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㈣ 世界最大油田介紹,中國的呢

全世界目前已發現並開發油田共41000個,氣田約26000個,總石油儲量1368.7億噸,主要分布在160個大型盆地中。全世界可采儲量超過6.85億噸的超巨型油田有42個,巨型油田(大於0.685億噸)328個。其中最大的當屬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油田,它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為114.8億噸,天然氣儲量9240億立方米,相當於全中國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的兩三倍,是中國天然氣已探明儲量的一半左右(56.3%)。世界第二大油田是科威特的布爾甘油田,原始可采儲量105億噸,世界第三大油田仍屬沙烏地阿拉伯海上的薩法尼亞油田,原始可采儲量為50.5億噸。

加瓦爾油田位於波斯灣盆地,阿拉伯地台東緣的油氣區,沉積岩厚度達5000多米,主要產層為侏羅系阿拉伯組D段石灰岩。

該油田是一個巨型的背斜構造,含油構造長250千米,寬15千米,構造走向南北,其上分布六個高點,由南向北分別是哈德拉、哈維亞、烏德曼尼亞、舍德古姆、艾因達爾和法桑。

從1948?1957年先後在六個構造上發現石油,表明它是整體含油的特大型油氣田。波斯灣盆地集中分布著世界10大油田中的7個,其儲量佔10個大油氣田儲量的83.9%。

世界上有天然氣田26000個,探明儲量142萬億立方米,最大的氣田是俄羅斯的烏連戈依氣田,儲量為8.1萬億立方米。第二號大氣田是亞姆堡,儲量4.76萬億立方米,它們都分布在西西伯利亞盆地。該盆地儲量超過l萬億立方米的超巨型氣田有8個,其中包括世界上排前四位的四個儲量最大的氣田,所以說,西西伯利亞盆地是世界上天然氣富集程度最高的盆地。

烏連戈依氣田位於西西伯利亞盆地中部的烏連戈依長垣中部的烏連戈依背斜,長209千米,寬20~30千米,含氣面積5000平方千米。產氣層為白堊系?侏羅系砂岩儲層,氣層厚度大,物性好,具有統一的氣水界面(-1198米),是一個生物成因氣田。

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處哈爾濱、齊齊哈爾市之間。油田南北長140公里,東西最寬處70公里,總面積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黨中央批准開展石油會戰,1963年形成了600萬噸的生產能力,當年生產原油439萬噸,對實現中國石油自給起了決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產量突破5000萬噸,到1996年已連續年產原油5000萬噸,穩產21年。1995年年產原油5600萬噸,是我國第一大油田。 勝利油田 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布在東營、濱洲、德洲、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台等8個地市的28個縣(區)境內,主要工作范圍約4.4萬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3000萬噸,是我國第二大油田 遼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遼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內蒙古東部和遼東灣灘海地區。已開發建設26個油田,建成興隆台、曙光、歡喜嶺、錦州、高升、沈陽、茨榆坨、冷家、科爾沁等9個主要生產基地,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市(地)32縣(旗),總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1995年原油產量1552萬噸,產量居全國第三位。

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

學習中石油企業的文化精髓,有利於提高提升企業形象,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是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篇一
為了加強班組管理,進一步推進“五型”班組建設,學習其他油田先進的班組管理經驗,20XX年5月14至17日我有幸參加了由冀東油田工會組織的“五型”班組建設考察團,到遼河油田興隆台採油廠、曙光採油廠和金馬公司所屬的班站進行考察調研。遼河油田曾經是全國第三大油田,建成有40多年的歷史,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班組建設經驗,經過幾代石油工人的不斷傳承、總結和提煉,如今的遼河油田班組建設與時俱進,逐步形成了有鮮明特點、先進的“班組建設文化”,各項工作走在中石油班建的前列。他們把長期、一貫形成的班組建設的好經驗、好作法,總結歸納形成了班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高調強勢的文化灌輸和行為養成,使現在遼河油田班組建設具有優秀、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值得我們去挖掘、思考、學習和吸收的。

(一)實施班站文化、理念行為養成,統一目標願景、實現自主管理

遼河油田非常重視班組建設,成立40多年來,把優秀的傳統日臻完善和發揚光大。在油田企業文化中心參觀調研中,油田明確地把班站建設文化定義為油田“家”的九大特色文化之一,班組文化是從基層實踐中培育總結的,在融合創新中發展提升的,目的是夯實班組基礎,激發基層活力,在沃土的滋潤下,從油田中脫穎而出許多優秀的班站。

(二)嚴格管理,科學建班,以人為本,構建和諧

興隆台採油廠興二接轉站,是一座20XX年建站的老採油站,井多、設備多、工藝流程復雜是這個站的特點,同時肩負著中心站完成原油生產最重的採油站。在全站員工的努力下,連續多年出色完成生產任務的同時,安全監督生產工作也走在各採油站的前列,多次被評為先進採油站,把各項工作業績推向一個又一個高點,多次受到局和油公司的嘉獎。班站的“每日十法”、“每周十清”“每月十節”、“每季十提升”、“每年十評比”的班組管理經驗,促進了班組的和諧發展。通過每周最後一天在班組會上,對本周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仔細安排處理好下周的工作任務,通過十清會,先後排查安全隱患20多起,確保了工作生產高效運行。

(三)重點突出、措施多樣、特色鮮明、效果顯著。

興隆台採油廠的安全心理培訓基地,該基地是20XX年11月成立,有7個功能室,軟硬體設備82台套,分設情感宣洩、安全心裡輔導等5個不同的功能教室,通過專業軟體平台對員工進行安全心理測試、危機中的壓力與情緒管理控制,幫助員工在危險時能夠正確調節情緒,沉著處理危機的能力,有效改善了員工們的團隊氛圍,提高了員工們安全意識,創新了安全教育的模式,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四)創新文化教育,繼承優秀傳統

調研了曙光採油廠熱注作業一區以中國石油勞動模範周冬梅命名的“冬梅女子注汽站”,了解了注蒸汽熱力採油技術在稠油、超稠油開采中的作用與應用,感受了“紅梅傲風雪、梅紅俏爭春”的堅強團隊精神。這個站全體員工秉承“為油井負責、為產量著想”的服務宗旨,以“情感建站、管理強站、文化興站”為主線,把團隊文化建設與班站工作有機融合,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五)幾點啟示及下步打算

通過這次調研,讓我真正了解到了遼河油田博大精深的班站文化。總結了遼河油田班組建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是班組長管班之道,“嚴格要求、身先士卒、以人為本,和諧共贏”;二是班站建設之道,“知識建家、文化建家、民主建家、情感建家”;三是班組發展之道,“繼承傳統、改革創新,繁榮文化、和諧發展。”

在學習遼河班站建設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和發揚自身的光榮傳統,加以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特色的建班理念和治班之道,進行長期灌輸,最終形成我們的班組文化。結合自身特點,在學習遼河油田的班組建設經驗的同時,也對本班組的20XX年的班組建設進行了規化。

20XX年鑽采院採收率室將“五型班組”建設與全年的科研任務緊密聯系起來,通過“五型班組”建設,促進全年科研任務的順利有效開展。把科研生產放在首要位置,以重點科研項目研究為基礎,依託油田化學實驗室,進一步完善已成熟的新技術,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難題;加大已成熟技術推廣力度,尤其是自主研發技術,形成規模化應用;緊密圍繞項目的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繼續深入開展項目研究工作,力爭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不斷創新發展,力爭全年完成科研任務的同時,多搞出幾項發明與專利,實現油水井的科學監督與管理,提高技術現場實施的成功率。把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各項技能水平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員工的科研水平,積極培養員工的自主創新能力。
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篇二
提到新疆人們馬上會想到那美麗的自然風光、飄香的瓜果、迷人的維吾爾族姑娘、令人流口水的羊肉串、手抓飯----,也許還會想到《走進天山》《冰山上的來客》《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大坂城的姑娘》----,又或者會想到老而不死、死而不朽、朽而不倒的胡楊----,我相信當我們靜下來的時候,就會想到那裡還有沙漠、狂風和油田。

這次的新疆之行的重點就是走進沙漠,在沙漠中感受中國石油,特別是讓我們這些在下游工作的同事們去看看油井、油機,去摸一摸鑽頭,去走一走沙漠公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占我國領土的六分之一,那個“疆”字就代表了那裡的特點----三山夾兩盆。(可參見“我的相冊之沙漠與石油”第8圖)“三山”最北面是阿爾泰山,中間是天山,最南面是昆侖山;“兩盆”就是指北疆的准噶爾盆地和南疆的塔里木盆地。新疆也是由天山的南北來分成南疆和北疆的。在北疆有克拉瑪依油田,在南疆有塔里木油田。我們此行的目標就是塔里木油田。

在新疆有一種說法,物價水平最高的前三個城市:克拉瑪依市、庫爾勒市、烏魯木齊市。克市有個克拉瑪依油田,而塔里木油田的指揮中心就建在庫爾勒市,人們說是因為有了塔里木油田才有了庫爾勒市。可見油田在新疆有多重要。

我們到了庫爾勒、參觀了塔里木油田博物館、又驅車走沙漠公路,途經羅布泊,深入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馬干沙漠的腹地,在塔里木油田的塔中油田落腳,(“我的相冊之沙漠與石油”第9圖)就是塔中油田的賓館,沒有親自住過,怎麼也想不到在沙漠中會有這么一座干凈、漂亮和舒適的賓館,塔中油田的工作人員也住在這里。中國石油一直都特別重視勘探一線人員的生活、待遇和福利。在這里,所有的花費都由公司負責,因為他們的工作環境艱苦、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會苦悶。住下的當晚,我們遇到一位前線工作人員,三十多歲,來了幾個月了,他說吃住的條件都好、就是呆時間久了太乏味了!

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去看了井架和採油機(圖4),才將那些五顏六色的原油與這里對上號(圖5--6,那些彩色的柱子里就是原油,原油不只是黑色的)。

在返回的路上,我們特意到了西氣東輸的起點站“輪南站”去看了看。(圖2、7)再一次走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上(圖1),這條由中國石油修築的世界上最長的建在流動的沙漠中的等級公路,每個人都不禁回味著塔里木油田在沙漠中立的那塊牌子----“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篇三
為了提升企業形象,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學習中石油企業的文化精髓。按照集團統一安排,4月13日,集團安全部、發展經營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燃料經營公司相關人員一行16人,到中石油的盼盼路加油站、新華路加油站進行參觀學習。

伴隨著兩個加油站站長的詳細介紹,大家體會到每個加油站的獨特魅力。從加油現場、便利店、員工更衣室到辦公室都展示出統一規范下各自形成的文化氛圍。地點和空間的差異也打造出獨有的特色,團隊的魅力讓我們領略了不一樣風景!獨特的6s(清理、清潔、整理、整頓、安全、素養)管理體系也逐漸呈現在大家眼前。沒有對比就會永遠停滯不前,他們的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加油站的配電櫃設立專屬間,櫃前配有安全警戒線,警戒線後的操作區內有絕緣墊,操作人員必須佩戴絕緣手套才能進行操作;站內的各項規章制度非常健全,並且都懸掛在明顯位置,時刻提醒每位員工要按規定完成本職工作;在參觀新華路加油站時,有一個細節上全體參觀人員感動,當加油機地下有張機打小票時,站長和加油員同時去撿起小票,這充分體現了他們對工作的責任心、工作的積極性以及飽滿的工作熱情。

這次參觀學習的時間雖短,但感觸頗深。學習企業文化,其實就是一個在學習做人做事的過程。走形式、講空道理就辜負了領導的良苦用心。需要大家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才是關鍵。企業的凝聚力是企業快速發展的保證,只要各部門人員振奮精神,虛心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先進管理經驗,縮小差距,加快發展的步伐,就能共同創造交運集團美好的明天。
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篇四
為了讓管道四公司全體員工對中石油管道事業的發展歷史,現狀和未來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管道四公司組織全體在廊工作人員,於20XX年8月4日上午十點參觀了中石油管道局博物館。

作為一名中石油管道局的一名新員工,我有幸參觀了中石油管道局博物館。在這里,我了解了中石油管道局的發展歷史。在一樓的展廳里,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管道。它是屬於我們中國的,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它也激發了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與自尊心。讓我暗暗在心裡許下諾言:作為一個中國的管道人,我要努力為中國的石油天然氣管道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絕不給前輩們丟人。此後,我又看到許多石油管道建設中使用的的機械設備,它們由簡單到復雜,由原始到先進。它們印證了我國石油管道事業的發展,同時也是我國石油管道人不畏艱難,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的體現。在看完關於“八三會戰”紀念品和紀錄片後,我震驚了。我知道了中國石油管道事業發展的開端是多麼的不易。也對老一代中石油管道人那種不怕苦,不怕累,一切為了國家和人民的精神所震撼。我立志要向老前輩們學習,無論將來自己被分配的什麼地方,施工條件有多麼困難,我都要拿出“八三精神”,堅決完成公司和處里予給我的任務。

在一樓的展廳里,一張世界石油管道分布圖讓我知道了歐美發達國家的石油管道分布是多麼的密集,而相比之下,我們第三世界的石油管道的分布就差的太遠了。作為一個中國人,尤其是一個中國石油管道人。我知道了我國的石油管道事業還需要很大的發展,也知道了自己肩上的任務有多重。

參觀完博物館後,我暗下決心:我要好好努力,拿出老前輩“八三會戰”的精神,為我國乃至第三世界的石油管道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看了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還看:

1. 參觀油田心得體會優秀範文

2. 參觀學習交流心得體會

3. 中石油員工培訓總結

4. 石油優秀員工心得體會

5. 參觀公司心得體會6篇

㈥ 為什麼總是沙漠地區產石油

「總是沙漠地區產石油」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事實上世界上有很多大油田不是在沙漠地區。

例如世界上遠景儲量最大的秋明油田,就位於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平原上,那裡不是沙漠地區。

又如中國的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印尼、奈及利亞、美國阿拉斯加的大型油田,以及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大油田,都是在氣候濕潤地區,而不是沙漠地區。還有很多的海上油田,更不是在沙漠地區。

你會產生石油出產於沙漠的印象,可能主要是因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區在中東,以及我國塔里木盆地出產石油的影響。

不過,有一點需要提到的,就是產石油的地區,有一些會傾向於形成沙漠氣候。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石油是沉積的產物,也就是要地殼下沉,形成沉積岩,才會有石油產出。而地殼下沉,通常就會形成沉積盆地。

世界上大部分石油都出產於古代的或現代的大型沉積盆地里,如果那個大型沉積盆地是一個封閉盆地,周圍是比較高的山地或高原,那麼這種封閉地形區多數都會因為水汽被周圍山地高原阻隔而變得乾旱,容易形成沙漠。

但是有很多盆地並不完全封閉,或者周圍山地不高,或者離海洋不遠,並不都形成沙漠氣候,所以在各種氣候區域內都會有石油。

㈦ 沙漠里的石油有使用價值嗎

目前中東許多油田都 是在沙漠中的,你說它們有使用價值嗎?當然有。

㈧ 沙漠與石油是什麼關系

沙漠和石油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是一種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