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石油為什麼不賺錢
誰說不賺錢,事實上央企通過壟斷行業經營除了某些公共服務企業,肯定都是賺錢的,特別是像石油這種計劃經濟時代成本加利潤的銷售方法。
而且中國石油行業賺錢呢,主要是來自於石化產品的有機材料,不是對民眾的民用油銷售。
譬如每年的聚乙烯銷售額都已經是民用汽油的好幾倍了,這還不包括,丙烯、民用天然氣,各類醇、笨、胺等等。
普通百姓以為汽油柴油就是中石油的全部了,其實不然,其盈利連個零頭也算不上。
民用油漲價主要是以歐美為首的國際原油輸出國組織壟斷全球油價,在其上漲期,國內為了保證汽油柴油供應鏈不斷裂,人為上漲定價的結果。試想,如果原油進口價上漲,而成品油賣價不變,超過了成品油零售的利潤空間,那麼成品油生產就是賠錢的買賣。
買賣賠錢的結果就是發不出工資,結果就是員工不幹活,結果就是百姓沒有油用。
另外國內最賺錢的行業不是能源業,而是以國有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業。
② 油價這么便宜,民間煉油廠都賺錢,中石油石化為什麼虧損這么多
一本萬利的生意,為何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虧損這么多?
內部操作,誰知道呢?這種利益豐厚的企業,蛀蟲肯定少不了。
數據報表美國原油近期大幅度下跌,甚至理論上來說,出現了倒貼的情況,為何中國石油石化還是不賺錢的,這讓很多人有了疑問,其實通俗易懂的來講,也就是進口原油所佔中國石油石化比例很小,其實大多數還是要,依靠自主勘測。這也就是為何國外油價暴跌,而我國油價依然沒有多大變化的主要原因。
以下為中國石油財務數據報表:上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遞減14.4%,總的來看,全部都是虧損。
本人非專業財經研究者,如有錯誤,敬請指出!但是清楚一點,不用擔心了,這些企業縱然虧損再多都有國家補貼。正如高速公路一樣,一年收費幾千億,但還是連續八年虧損。
你覺得虧損的原因是什麼?不妨直說
③ 石油帶不來富裕
石油儲藏量和產量高的國家似乎都應該生活得非常富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為什麼呢?
在如今油價居高不下的時代,像沙特、科威特那樣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自然是富得流油,不僅王室大臣們揮金如土,普通百姓的日子也是有滋有味,人均收入排在世界前列,醫療、教育等等支出全部由國家負擔。
可是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同樣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並沒有變得更加富裕,反而與貧窮、落後和環境的嚴重污染如影相隨。這是怎麼回事呢?
石油沒有帶來富裕
非洲的奈及利亞是世界上第八大石油生產國,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日產250萬桶原油,目前石油出口量是世界第六位。過去幾十年,「黑金」為奈及利亞帶來超過4500億美元的收入。按理說,這樣一個國家,在全世界石油價格暴漲的情況下,它的人民應該過著不錯的生活。但現實是,它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公共基礎設極度不完善,失業率高達50%,70%的人生活在每天1美元以下的水平。而且還政府不穩定、權力腐敗,常常導致軍閥混戰。
奈及利亞雖然每天都在產出大量原油,但它卻是全世界汽油短缺最嚴重的國家,自身的石油產業非常落後,煉油廠破敗不堪,運輸管道年久失修,儲運成本高昂。在奈及利亞,加油站沒有汽油可賣只能早早關門,幾千輛失去動力的摩托車堵塞了交通,這樣的場景天天都在上演。
這種現象並不是只非洲有,南美的委內瑞拉也是一個例子。委內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原油產量居南美洲的前列,每天出產近300萬桶原油,但委內瑞拉的經濟狀況卻不大樂觀,委內瑞拉國民收入的80%以上要靠石油,其他的工商業極度萎縮。1970年,委內瑞拉正因為發現石油而突然暴富,當時委內瑞拉的石油部長似乎有先見之明,他當時就作出這樣的預測:「我們將因石油而傾家盪產」。他還給石油取了一個難聽的外號「惡魔的糞便」。果不其然,到2001年,80%的委內瑞拉人生活在貧困中。後來,新的總統查韋斯上台之後,委內瑞拉的經濟狀況有多好轉,但仍不樂觀。
經濟不樂觀的根源
為什麼有些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沒有強大起來,反而很貧窮呢?經濟學家用「依存性」的概念來說明這一問題。石油等自然資源只要拿到國際市場上就能輕易地賣出,不需要進行提高產量的開發,也不需要為了吸引消費者而展開競爭。賺錢既然如此容易,就會產生依賴自然資源的傾向,舉國上下自然也就不再去勤奮創業、創造更大的價值了。
以委內瑞拉為例。自從石油成為委內瑞拉的主要出口產品後,委內瑞拉經濟就被打上了石油的烙印,整個經濟生活都是以石油為軸心而運轉。委內瑞拉的工業發展嚴重依賴石油美元。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走高時,委內瑞拉獲得大量的石油收入,從而政府得以推行龐大的發展計劃;而當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下跌時,經濟就可能受資金緊張的瓶頸制約,導致發展計劃擱淺,甚至使經濟發展陷入危機。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安定的政治環境也很難實現。當所有的人都對石油資源的支配權虎視眈眈時,內戰一觸一發。雖然委內瑞拉多年來沒有爆發過戰爭,但非洲的奈及利亞就沒那麼幸運了,長期陷入內戰和混亂之中,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根據牛津大學的一項調查,在非洲,擁有石油的國家發生內戰的幾率達25%,反觀無石油的國家只有1%。同時,西方大國對產油國的過分關注也增加了產油國政治不安定的因素。如果伊拉克沒有石油,那麼美伊戰爭可能也就不會發生了。
此外,西方石油公司開採石油,根本不顧及環保,造成土地和水源的嚴重污染。原先沒有石油沒開採的時候,奈及利亞百姓還可以種地、捕魚,現在,環境污染,地里長不好莊稼、河裡抓不到魚,黑人的生活眼看著每況愈下。更不要說,石油資源被大企業壟斷,統治者靠油錢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而下層百姓卻過著食不果腹的窮困生活。而且為了搶奪石油資源,國家內部內戰頻仍、種族沖突不斷。
這也被稱為「石油的波及效果」。因為石油產業是高度的加工工業,工廠絕大部分依靠機器運轉,並不需要很多勞動力,而石油的生產和流通所必須的機械又大都在美國和西歐國家製造,因此產油國的勞動者基本沒有機會從國家的石油大企業學到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這樣下去,產油國家想要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提高其他產業的競爭力也就很難實現。
在此舉個反例,耐克如果在中國設立工廠,就會僱傭中國人來經營。雖然大部分的中國職員只是做一些簡單的勞動,但是耐克的先進管理經驗也會被傳授給部分中國職員,這些學習了耐克先進管理經驗的中國職員,有人就會走出耐克成立新的公司,並最終發展壯大為耐克的競爭對手。這就是耐克工廠為中國經濟帶來的波及效果。
資源不是致富良葯
不僅如此,一個國家其他的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也十分有限。南非共和國的鑽石、印度尼西亞的原木、巴西的咖啡,長期以來都沒有為國民收入的提高做出太大的貢獻。煤炭資源最豐富的中國山西就是一個例子。
山西各種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分布廣泛,煤質優良,品種齊全,埋藏淺,易開采,累計探明儲量2500多億噸,佔全國探明保有儲量的26%,素有「煤海」之稱。然而山西富裕嗎?山西老百姓富裕嗎?山西無論在經濟總量、抑或人均收入都排在後面。
並且山西環境污染極其嚴重。山西省每平方公里的污染負荷是全國的3倍多,人均煙塵、二氧化硫、工業粉塵等污染負荷指標高居全國之首;全省大小1000多條河流,80%受到污染,70%失去使用功能。山西省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省份之一,省內黃河流域年均輸沙量佔到整個黃河流域年均輸沙量的23%,土地鹽漬化和荒漠化面積逐年擴大,採煤造成的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坐火車路過山西,透過車窗,車窗外的景象足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現在山西的狀況甚至不如煤炭開發之前,再遙想沒有煤炭資源的「晉商時代」,更是讓人唏噓一個依靠過度開采自然能源的省份,最終卻沒有把老百姓帶上富裕之路,恰恰相反,山西陷入了難堪的困頓之中。
清朝的時候,山西可謂地瘠民窮,可是「窮則思變」,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一代代晉商反而茁壯成長,把錢庄生意做到全中國,成為中國最早的銀行家,整個山西富可敵國——沒有煤炭資源他們才是真富裕。
在今天的世界上,這樣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一些幾乎沒有任何自然資源的國家,例如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經濟卻飛速增長。天然資源匱乏的國家,其政治和經濟體制往往比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來的更好。這樣的對比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④ 股價均走高!「三桶油」上半年日賺超10億,石油行業為何穩賺不賠
對於這個石油行業為何穩賺不賠,那麼像石油這個行業之所以穩賺不賠的原因,是因為石油這種東西是屬於戰略的資源的一種東西,石油這種東西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那麼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資源,在每一個國家的發展當中都離不開石油的,因為石油這種東西呢,那麼是可以進行加工,能夠提取出來石油,還有各種資源,那麼都能夠有助於發展整個社會的這個經濟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導致石油這個行業穩賺不賠,那麼只要有石油的話,那麼基本上每個國家對於石油的需求量都是非常的大的中心為石油能夠做非常多的事情,能夠促進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所以說石油行業才是穩賺不賠
總的來說第1點原因那麼就是因為每個國家對於石油這種東西需求量非常的大,所以說是穩賺不賠,那麼第2點原因就是因為石油這種東西呢,那麼開采出來的數量比較稀少,那麼這也是為什麼石油穩賺不賠的原因
⑤ 炒石油真的賺錢嗎
炒原油屬於一種投資,是投資就是有風險的。入市需謹慎。
原油投資在國際上屬於相當成熟的市場投資,但在國內才剛剛起步,市場上對於原油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他也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使得原油價格波動比較大,主要取決於市場供求關系。
造就了原油的國際投資熱度,然而國內對於原油投資遲遲沒有放開,期貨市場中與原油相關度最高的投資標的——燃料油,由於其單手所需保證金過高,從而導致燃料油從今年開始交易異常清淡,最後逐漸停止交易。
最終導致了原油相關投資在國內空白的境地,截止2014年開始陸續成立了北京石油交易所(北油所),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深油所),廈門石油交易所,浙江中勝原油交易市場,青海濱海石油化工交易中心,東北亞現貨商品交易所和最近剛上線的新華商品交易所,才開啟了國內原油現貨交易的步伐。
⑥ 中石油13年虧損8萬億,其中有什麼緣由
大家是不是都有這樣的想法,捨得花幾萬或者是幾十萬去買車,但是卻不捨得給車子加油,只要是聽說油價上漲,就趕忙去加油站去加油,這可能也就是買車容易養車困難吧。很多人都會吐槽油價為什麼這么貴,那麼加油站自然會比較賺錢,但是事情並非是這樣的。公開資料有顯示,中石油他們沒有賺錢,反而在13年的時間里竟然虧損了八萬億元。看到這個數據之後,很多人都是不相信的,覺得這是一個虛假的消息。三個原因是由於這幾個月的公共衛生事件也影響了油價,幾個月之前我們都不出門到這了,全球的油價開始出現下跌,國內的成品油自然也出現了下降。所以,對中石油來說,這樣的一個大企業,不單純需要考慮的是利潤,還有營收,最主要的是社會的責任。
⑦ 收入全國第二卻稱虧損300億,「兩桶油」到底賺不賺錢
我國雖然是個石油消耗大國,但是卻大部分都要依靠進口,關於價格的變動大多數也都是要根據國際成品油價格的變動而變化。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兩桶油」 幾乎壟斷著國內的成品油市場,並且還是國企,實力自然是不用多說的。
可是這兩家公司經常被曝光出虧損的消息,前段時間,中石油發布了自己的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報告中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其歸屬母公司股東凈虧損299.93億元,同比下降205.5%。其中,煉油業務虧損105.40億元,銷售業務虧損128.92億元。
翻看中石油的財務報表,就算是盈利最少的那一年,利潤都是高達79億元的。而中石化在2015年的時候利潤最低,也是達到了322.81億元。那麼虧損其實根本就是不成立的。「兩桶油」到底是虧損還是賺錢?其實大家應該心中明了。
但是「兩桶油」作為國企,承擔的更多的都是社會責任,所盈利的錢都是歸於國家的,用於各類公共設施建設。
⑧ 中石油為什麼虧損,中石油真的虧損了嗎
最近中石油發文稱,每天虧4個億,引來不少網友的罵聲,大家可能想不明白,隨著國際油價的大跌中石油不是應該更賺錢嗎?怎麼會說每天虧損4個億。
要想弄清中石油虧損的真正原因,其實我們首先要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我國油價是有地板價的(地板價是40美元/桶),國際原油與地板價的差價利潤歸國家所有,當國際原油低於每桶40美元時,國內不再根據國際原油進行調價,也就是說即使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這中間的差價也不能成為「三桶油」的利潤,差價帶來的利潤將作為風險儲備金歸國家所有。所以,對於中石油來說,國際原油的價格再怎麼跌也不會低於40美元,40美元每桶就是中石油的成本價,所以說國際油價越低,兩桶油越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