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石油股價和國際油價的關系是什麼
中國石油大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因此中石油股價會受國際油價的影響,一般來說它們呈正相關的關系,即國際油價上漲,中石油進口成本增加,從而導致其股股價上漲,國際油價下跌,中石油進口成本減少,從而導致其股股價下跌。
但是,也會受一些特殊的情況,導致中石油股價走出獨立的行情,比如,國際油價下跌,但是國內出台一些汽車優惠政策,促使汽車需求量增加,從而帶動國內石油需求量增加,刺激股價上漲,或者,國際油價上漲,但是國內石油開采量增加,減少對國外的原油進口,從而可能會導致中國油價上漲幅度不是很大,甚至有可能會出現下跌的可能性,中石油股價也跟著出現下跌的可能性。
拓展資料: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而股價的價值就等於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場外因素和市場內因素。市場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會形勢;社會大事件;突發性大事件;宏觀經濟景氣動向以及國際的經濟景氣動向;金融、財政政策;匯率、物價以及預期「消息」甚或是無中生有的「消息」等等。市場內因素主要包括:市場供求關系;機構法人、個人投資者的動向;券商、外國投資者的動向;證券行政權的行使;股價政策;稅金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② 為什麼中石油股票下跌石油價格卻上漲
中國的成品油價格是受管制的,中國大部份的原油是從國外采購的,國際原油瘋漲,國內成品油卻不漲或漲得很少,特別是國內現在CPI高企的背景下,上調成品油價格更是難上加難,國家只有採取財政的方式來補貼的那煉油企業包括中石油和中石化,但這只是杯水車薪,在成本大幅增長(國際原油價格瘋漲),而成品價格又提不上去的情況下,公司盈利肯定出現倒退,投資股票本來就是投資未來的盈利預期,股價跌就會成為必然了.
③ 為什麼石油漲價
中國汽油猛漲的真正原因<轉> 月23日,在國際原油價格回落和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再次提高成品油銷售價格。北京地區93號汽油再創歷史最高價位。有關方面對此的解釋是,上次漲價沒有調整到位,我們成品油銷售價格仍舊低於國際市場,今後將考慮國際市場情況和社會承受能力繼續推進價格調整。謊言是多麼的的圓滿,但是,我們早就有各種手段來論證,這是明目張膽的欺騙。 一、中國進口的石油沒有達到60美圓的(2005年發改委公布大是51美元)。國際市場達到60美圓的是北海清質石油,其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東地區、南美、俄羅斯出口的石油是無法達到60美圓的。而中國大量進口的是低質高含硫石油。據著名的經濟情報雜志分析,國際油價在54美圓時,中國進口的石油價格大多在30美圓左右。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質石油買家。 二、美國與中國石油價格比較。美國平均每升93號油大概是人民幣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稅,並且人家公路沒有收費,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費或者收費很低。而北京的類似汽油銷售價格已達4.24元,實際價格高於美國。如果有關方面說,中國成品油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更將被下面的例子駁斥的體無完膚。海關宣布上半年查獲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煙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國成品油便宜,那應該是從中國向國外走私才對,為什麼要從國外向中國走私?過去查獲的特大走私案件,都與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關,可見內外差價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險。 三、石油企業報表顯示利潤巨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掙錢的,報道說利潤接近千億元,而其年經營額在5000億元左右,利潤空間已相當可觀,利潤率非常可觀。以凈資產收益來分析,即使是風光無限的房地產,其優質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為5%到10%為主,而中國石化的凈資產收益,根據其2004年年報為17.32,其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為20.32%。大家說這是不是很驚人!是房地產行業優質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這才是驚人的暴利證明!我不久前與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觸,他們去年的利潤超過40億元,總結因素是價格高、市場好。可見,中國石油企業是很不錯的業績,怎麼還有長期虧損的說法,這不是欺負老百姓沒頭腦么? 四、上游壟斷掠奪下游競爭性行業,扭曲經濟結構肆無忌憚的漲價,使中國經濟和宏觀調空的復雜局面加劇。可怕。成品油漲價,因為你是壟斷,但下游產業卻是競爭性行業,不能漲價。比如公交和計程車,關系群眾生活,其價格調整要經過嚴格審批,油價從2元漲到4元多,公交價格和計程車價格並沒有什麼提高,可見,油價上漲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補貼中。汽車製造業是國家寄希望的產業,但消費環境不良,加上油價上漲,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兩年的工資並沒有顯著增長,翻倍上漲的油價讓大家很難受。可見,這是赤裸裸的掠奪,扭曲中國經濟結構,增加了所謂的膨脹壓力。盡管,中石油的滾滾暴利,讓國家,同時也讓某些不可明說的利益群體歡欣鼓舞,但是,這種危害中國經濟的掠奪經濟思路,將貽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觀察大家對油價上漲雖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搗鬼,但是不知道要點!我在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戰略物資,國內的油田都是這兩個集團壟斷的。只有他們有開采和銷售權利。近幾年國家進口石油越來越多,今年會達到1.5億噸。進口石油消費的比例越來越大,豈不是兩大集團就沒有話語權了??放心。關鍵的石油進口權還是只有兩大集團所有。國內的煉油企業就算是油價再便宜,也無法自主進口,只能從兩大集團買他們加價進口的原油。 這樣兩大集團對內把持油田,對外把持原油進口權。國內原油價還不是他們說得算?國內的煉廠,包括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是在虧損,那是因為原料石油(無論國產還是進口)的價格是兩大集團定的!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虧損無所謂,反正在貿易/開采環節已經有足夠驚人的利潤了!! 而且煉廠虧損的情況可以成為汽油漲價的借口,掩人耳目。於是我們就這樣因為所謂的煉廠虧損,口袋的錢被淘空!!!! 石油是工業血液,現代基礎工業的王道!!兩大集團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個國家競爭力甚至國家安全!!90#油從今年3月份的3.18上漲到7月份的4.06,快一塊錢了,還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業破產阿?到底有多少企業背上沉重的運費成本阿?無恥的搶劫!!2004年兩大集團凈利潤2000億,咱們國家gdp才多少?11萬億,各行業綜合凈利潤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億。可見40%的國家利潤都是兩大集團的!大傢伙都在給兩大集團打工呢!! 有人會問,油田是國家人民共有的,這兩大集團雖然壟斷,畢竟是中國自己的企業,為什麼這樣喪心病狂的掠奪財富不顧危害國民生機?其實這兩大集團都是海外上市企業!!所有權和資本不是純粹國家的了。資本是貪婪的,對利潤的追求是永遠也不會滿足的。看到這里,國內油價未來的走勢相信每個看過帖子的人已經很清楚了。 我很擔心國外投資者利用兩大集團的壟斷地位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從這個角度講,兩大集團已經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上了!!有時候看到紡織廠的女工雖然一天12小時的拚命幹活,居然連500塊錢的工資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廠因為紡織原料漲價(非棉的紡織品大部分是石油變得)或者停產/或者破產。心情真是無法描述。前一陣子還聽說北京有的哥為了多跑出點錢過勞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億的純利還叫囂虧損要求漲價的嘴臉是什麼麽樣??那2000億人民的血汗錢又有多少進了原本已經很富裕的老外口袋裡!! 無論如何,兩大集團正在擠垮國內非自有的煉廠,同時也正在擠垮社會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現在的情況不得到改變,兩大集團的目的很快就會完全實現。 可能有人問,目前發改委已經批了19個非國營的公司可以進口石油。其實私營企業進口石油除了要有進口權,還要有配額,2005年非國有進口配額一共才0.1億噸,根本沒有影響市場!而且兩大集團除了因為自己是國有公司,進口不受限制之外,還注冊了非國有企業,也在這19家裡面混,用他們的實力搶占絕大部分配額!!太狠了!!關於私有企業石油進口權/配額計劃具體詳情大家可以查詢國家商務部網站看看!! 我是業內人士,所以知道兩大集團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誤解油品漲價的原因,實在看不過去了,才發言的。可惜我不是記者,否則早就揭他們的老底了。 謝謝大家幫頂,大家有工夫就轉貼,不要讓整個社會被兩大集團「煉油廠虧損/加油站虧損」的幌子騙了
④ 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對中石化股漂影響
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五板塊影響大
石油行業:利好效果不一
中國國內原油價格目前基本與國際市場接軌,在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中資石油公司的產品價格上漲,直接帶來的就是利潤。因此,對石油行業來說,油價的上漲對企業的業績及股價表現,都有著絕對的支撐作用。
不過,由於中海油煉油資產並不在上市公司,故此次調價對它沒有影響。對中石油和中石化而言,由於其原油開采和煉油資產結構的不同,故其調價的實際影響也大不相同。中石油85%以上原油可以自給,成本除了特別收益金會因為原油價格上漲而增加外,其他大部分是鎖定了的,成品油價格上調480元/噸產生的收入中,大部分都會成為公司的利潤。但對中石化而言,上調成品油價格後雖然產生的收入要大於中石油,但這部分收入很大程度上要彌補原油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上漲,難以產生實際利潤,只能減少虧損的幅度,對業績的改善沒有太大影響。
化工行業:正面效果突出
對化工行業,油價上漲與企業業績提升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不過,從歷史規律看,國際原油價格高的年份,中國石化類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也高,油價低的時候其利潤也低。盡管油價上漲使煉油、石化企業成本上升,但往往成品油及石化產品與原油形成的價差不僅不會縮小反而會擴大,這說明化工行業轉移成本的能力較強。所以,油價上漲會對中石化、上海石化等化工類企業的股價起到正面效果。
交運行業:航空影響最大
對於交通運輸行業,油價上漲對企業業績產生的負面影響較大。其中,對幾家公路股的影響較小,但對幾家航空公司將會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現在,燃油成本占航空公司成本的30%左右,同時,由於航空業的激烈競爭和較低的客座率,航空公司很難將燃油成本轉嫁給乘客。一旦油價持續保持高位運行,航空公司的業績及股價肯定會遭到打壓。
能源行業:影響分化較大
油價上漲對能源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能源替代方面,但這種影響只有在油價長期處於高位時才明顯。就煤炭行業來說,油價的上漲由於替代關系,往往會引起煤炭價格的上漲,所以煤炭類公司會受益。就電力行業來說,石油價格和煤炭價格的上漲會導致發電企業的發電成本上漲,會壓縮發電企業的利潤。所以說,油價上漲對兗州煤業是好消息,但對大唐發電 、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等為代表的火力發電企業並不是好消息,不過由於電價的相應提高,將會降低油價上漲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對新能源領域的股票來說,油價上漲可能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刺激,科力遠 、佛塑股份、中炬高新 、西藏礦業 、中通客車等或有不俗的股價表現。
汽車行業:有效抑制需求
油價上漲對汽車行業的業績影響比較間接。當國際原油價格長期處於高位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最終會上漲到一個相當高度,將顯著提高擁有汽車的成本,所以當油價上漲或被預期上漲時,油價成了消費者購買汽車所考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國競爭極為激烈的汽車市場上,高油價將成為汽車需求的重大阻礙因素。所以,油價上升,對眾多汽車生產類企業來說,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
成品油漲價受益股一覽
600028 中國石化、 600110 中科英華 、 600256 廣匯能源 、 600339 天利高新
600583 海油工程 、 600642 申能股份 、 600688 S上石化 、 601808 中海油服
601857 中國石油 、000554 泰山石油、 000852 江鑽股份 、 000637 茂化實華
600157 永泰能源
成品油價調整影響板塊及個股一覽
石油板塊個股:利好效果不一
股票名稱
中國石化 (600028 )
中國石油 (601857 )
中海油服 (601808 )
泰山石油 (000554 )
准油股份 (002207 )
大元股份 (600146 )
天利高新 (600339 )
天科股份 (600378 )
S上石化 (600688 )
丹化科技 (600844 )
⑤ 中國石油加油站油價不一樣,為什麼
成品油是一種商品,它有固定的價值,也就有圍繞價值上下浮動的價格曲線。而加油站作為經銷成品油的場所,自然要面臨市場競爭,確保它的定價能夠盈利。
而國家發改委的成品油價格,其實只是一個最高限制。在這個限制下,加油站可以自己確定每升油的價格。加油站綜合考慮運營成本、成品油批發成本、地理位置等因素,只要價格不高於發改委最高價格,不低於成本價造成虧損,就可以設立自己的價格。
不同的加油站之間相互競爭,也會導致同一種類型的成品油價格存在差異。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品油的批發成本不同。
(5)為什麼中石油股東調油價擴展閱讀
2018年到現在為止,共進行了15次的油價調整,共累計上漲汽油680元/噸,柴油665元/噸。換算成升計算,上漲汽油0.52元/升-0.58元/升,柴油0.52元/升-0.56元/升。加滿一箱50升的油箱,現在比2017年底多花26元-29元。
中國的加油站魚龍混雜,除中石油、中石化這「兩桶油」外,還有很多地方品牌加油站,以及合資、外資加油站。不同的加油站之間相互競爭,也會導致同一種類型的成品油價格存在差異。
⑥ 油價為什麼又漲了
1、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供求關系決定著價格走向,全球的原油生產跟不上原油的需求量,因此供小於求,就導致了油價上漲。
2、 石油是以美元定價的物品,當美元貶值的時候,會刺激原油價格上漲,進而導致油價上漲。
3、 疫情反反復復,但是總體都在趨於平穩,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對原有的需求量逐漸增加, 但是因為資金和疫情的原因,很多石油開採的油田都未全面復工,因此開採的數量跟不上需求的數量,所以導致油價上漲。
4、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也導致原油出現了緊張,俄羅斯作為產油大國,因為被制裁所以原油出口出現困難,又加之戰爭原因本國原油需求量加大,所以導致全球的原油數量大幅減少,傳導到油價自然也會上,總而言之,油價上漲態勢不會始終持續下去,即使出現不可逆的最壞狀態,國內相關主管部門也會出手干預,我們國家雖然是石油進口國,但是並不是說國內儲油非常匱乏,如果有必要,國內也會拿出儲備油進行油價的調控
⑦ 國內油價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國際油價回落至100美元以下,國內又漲價
據說,3月18日凌晨,汽油將再一次大幅提價。從3月16號開始,加油站就密密麻麻的排隊。
讓廣大車主不解的是,國際原油價格在下降。已經從超過120美元逼近史上最高點,跌到100美元以下。
新能源車主笑著說,你們加油吧!
那麼問題來了。
第一問,為什麼國內油價會在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的時候上漲?
其實沒那麼復雜,就是一個巧合。
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和國際原油價格有一個聯動機制。
2016年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考慮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環節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
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 時。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 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另外,辦法規定了天花板價和地板價,當國際原油價格高於120美元或者低於40美元時,按照天花板或地板價執行。
恰好,3月18日凌晨,到了第10個工作日,而計價依據是之前原油高漲時的價格。
第二問,原油價格上漲對兩桶油什麼影響?
按照常規理解,售價貴了,進價也貴了,沒什麼影響。
但實際上呢?
兩桶油的凈利潤和原油價格走勢高度正相關!
這又是為什麼?
時至今日,仍然有人認為中石油是以油田為主,中石化以煉油為主。其實,隨著中國早就轉型為大規模的原油進口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2%,兩桶油都不依賴自有油田業務了。都靠煉油和加油站業務,雖然還有一部分自有油田,但主要原油都依賴進口。
由於兩桶油賬面巨額存貨(中石化近2000億,中石油近1500億,原油為主),當原油價格走高的時候,存貨本身就帶來了盈利。
兩桶油的存貨周轉率均在30天左右,這意味著現在出廠的汽柴油、石化產品,其實「真實」成本是30天前的采購價格。
在油價上漲區間,油價漲得越快,兩桶油的利潤就越高;反之,在油價下跌區間,油價跌的越快,兩桶油賠的越多。
第三問,如果將來普及了新能源車,兩桶油會破產嗎?
除了煉製成汽油柴油燒掉,原油大約有40%以上被煉製成石化產品,用作塑料、衣服、化妝品、電視、計算機汽車配件等原材料。
即便是新能源車,也有大量的零部件採用了石化製品的原材料。
所以,假如新能源車完全取代了燃油車,兩桶油依然能維持差不多現有一半的石化產品的生產規模。
只不過,兩桶油遍布全國的5萬座加油站,亟需轉型了。
⑧ 中石油為什麼從45元跌到5元
因為中石油2007年上市時超級牛市以及虛高的定價,而且還因為中石油極其不穩定的業績而導致中石油從之前的45元跌倒現今的5元。
1.超級牛市與虛高定價 中石油上市之時,是中國股市歷史上最大的牛市。當時,中石油還以亞洲最賺錢的名義上市,頓時引來了股東們的狂歡。 A股股東本身長線投資較少,大多有賭徒心理,另外有媒體表示,收購中石油是對子孫後代的投資(畢竟這么有利可圖,看好),所以股價在開盤當天直接飆升。中石油A股發行價為16.7元,與此前H股發行價1.28港元相比,明顯偏高(直接上漲10倍),虛高發行價讓不少投資者認為中石油是超優秀的股票,進一步刺激了投資者的神經。這兩點使中石油成為歷史上第一隻破萬億美元的大股,為隨後的下跌做好了准備。
2.業績極不穩定 如果中石油像茅台一樣保持業績穩定,中石油的股價可能會下跌,但不會跌得這么慘。但現實中,中石油的業績真像過山車,一時上下,表現極不穩定。這在股市中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畢竟它的性能不是連續穩定的。上市之時,中石油的年凈利潤高達1000億元,但近年來,中石油的利潤還不到上市時的一半(中石油2015年至2018年的年利潤為如下:356億、79億、227億和525億)。要知道,中石油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技術進步,煉油成本降低,用戶數量增加(私家車越來越多),石油進口成本並沒有太大變化。理論上利潤應該會穩中有升,但實際上,中石油業績頑固不增反降,進一步推動了中石油股價的下跌。
拓展資料:
1.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打著「亞洲最賺錢公司」的旗號登陸A股市場,開盤價48.60元,創歷史新高48.62元,收盤43.96元。 當日成交額為699.9億元,約占滬市成交額的一半,打破了單日最大成交額的紀錄; 總市值超過1100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只有蘋果、亞馬遜和微軟超過萬億美元,這些都是科技型公司)。
2.一轉眼,中石油已經上市12年了,但掛著無數光環的中石油上市,卻讓10歲的投資人留下了永久的傷痛。 「問你能有多少擔心,就像中石油的一個滿倉庫。」 或許這就是很多48元買入中石油的投資者的心理寫照。 中石油為何在短短12年下跌了80%以上? (其實嚴格來說,一年應該跌了80%。2008年10月27日,中石油股價已經跌破10元,在接下來的11年裡其實是比較穩定的)。
⑨ 最近柴油小油站漲價中石油降價原因
比較可靠的一種說法就是,因為產能過剩,供求失衡,才進行的降價促銷。要知道,國內成品油的產能一直都是蠻大的,除了供應國內使用,還會出口到周邊國家!
據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月~12月,國內的汽油出口量是1288萬噸,同比增長22.5%;出口金額為84.81億美元,同比增長48.6%。
通過簡單的計算可知,國內汽油出口均價為:84.81億美元÷1288萬噸=658.46美元/噸,折算成人民幣大約4507.77元/噸。而國內最新的(6月27日)汽油供應價格為7525元/噸,出口均價只相當於國內供應價格的59.9%!
如果周邊國家經濟發展緩慢,汽油需求降低,那麼勢必就要提高國內銷量才行,而提高銷量,難道還有比大幅度降價更有效的手段么。
另外,通過對比可知,哪怕是92#油價優惠1.5元,也不過才下降22%而已!國內汽油供應加油依舊比出口價格略高,三桶油還是有利潤可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