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採石油時,工人從地面向地下的石油層鑽一口油井, 油井的面積約為 80cm
油井的面積s = 80 cm^2 = 0.008 m^2
壓力 F = 2.72×10^4 N
p = F/s
= 2.72×10^4 / 0.008
= 3400000 Pa
= 3400 kPa
2. 稠油井或二次採油在中國的主要分布油田有哪些分別佔多大比例大約有多少口井現在都是什麼開采方式
稠油井主要在勝利油田、河南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等幾個大油田均有較大規模的開采。稠油開采也是今後石油勘探的方向。幾乎所有的油田採用二次採油。二次採油實際就是注水補充地層能量,以提高採收率的一種採油方式。目前已發展到三次採油。 至於稠油開采占總產量的比例,這個數據不好掌握。
3. 海底石油儲量是怎樣的
據地質專家研究表明,海洋中的大陸架和大陸坡蘊藏著全球3000億噸石油的一半以上。海底石油將顯示出越來越廣闊的應用前景。1960年全世界近海石油產量占石油總產量的10%左右;1970年,產量占總產量的16.8%;1980年海上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21.8%;1985年海上石油占總產量的26.74%,2000年,已超過世界石油產量的一半以上。
煤、石油、天然氣是工業化社會一刻也離不了的動力源泉。現代化的交通多數離不開石油、天然氣和煤。20世紀以來,傳統的燃料,煤和木材逐步讓位於石油和天然氣。以1950~1970年為例,短短20年間,世界石油消費量提高了三倍,天然氣消費量提高了四倍。在世界各種能源消費結構中,油氣所佔比重達到了64%。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其比重高達75%以上,多數工業發達國家都靠進口石油來滿足本國需要。西歐各國所消費的石油96%依靠進口,開採石油量佔世界石油總量1/3的美國,也要進口40%的石油才能滿足本國石油需求量。日本進口的石油量佔世界石油耗量的17%。這一趨勢有增無減。
能源短缺,早已成為全球人類關注的焦點,因此開發海上天然氣和石油,已成為各工業國家的共同行動。1907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巴巴臘海峽,用棧橋式井架,在水深僅有幾米的海底,首次采出石油。1924年前後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和前蘇聯裏海的淺灘上也先後建起了海上石油鑽井架,進行石油開采。這些石油井架都用棧橋同陸地相連。直到1946年,美國建造的海上鑽井平台首次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海底油井。
據科學家研究報道,海底石油和天然氣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大陸架,石油儲量最多的首推波斯灣。其中有六個產油量超1000萬噸,儲量在10億噸以上的特大油田。其次是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油田。在海底天然氣儲量方面,波斯灣仍居第一,北海居第二,墨西哥灣第三。
中國淺海大陸架面積近285萬平方千米,其中200米水深范圍內的大陸架面積共130萬平方公里。經勘探研究表明,我國沿海主要有渤海、黃海、東海、台灣淺灘、珠江口、鶯歌海、北部灣等七個含油盆地,總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千米,現已查明有17個新生代沉積為主的中、新生代沉積盆地,估計有很多的油氣資源量,大約達100億~130億噸,構成了環太平洋區含油氣帶的主體部分,是中國油氣資源的重要後備基地。
位於英國北海的巨大的海上石油鑽井平台20世紀50年代海上勘探油氣的國家僅六個,而現在已達100多個。海上油氣鑽井數,1961年為726口,而到1995年達2663口,其中美國海上油氣鑽井數最多。海洋石油的產量,1950年僅0.3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5%;1960年為1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9.20%;1995年為9.65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30.08%。海洋天然氣的發展速度不如石油,1980年的產量為2903.11億立方米,1995年為4421.00億立方米。
從1980年開始中法、中日先後在渤海中部、西部和南部進行聯合勘探開發。1981年在中日合作區打了第一口預深井,日產原油近1000噸,天然氣約60萬立方米。同年10月又打出了一口井,日產原油270噸,天然氣3.3萬立方米。1982年4月,中日合作打出第一口深井,日產原油390噸,天然氣7萬立方米。
早期的海上鑽探,通常採用固定式或活動式平台進行幾十米,甚至幾百米的水深作業。固定式平台既可用於鑽探,也可用於石油生產。
位於英國北海的巨大的 海上石油鑽井平台
採油是海上石油開採的最後一道工序。固定式生產平台是目前最常用,最主要的是採油平台,它有鋼管架樁基平台、鋼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張力腿平台、綳繩塔平台。建一座固定平台,其投資量非常巨大,必須要有大面積的採油要求條件,才是可行的。
浮式生產系統有半潛式和油輪式兩種,半潛式適用於900~1500米的深海區或邊際小油田開採油氣。油輪式的最大作業水深可達1800米。有的國家採用向海中填石砂、泥土和廢料等建造人造島來進行石油開采。
4. 中石油總共有多少個油田
19個1)大慶油田 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處哈爾濱、齊齊哈爾市之間松遼拗陷帶中心部位。探明可采儲量10.8億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大油田之一。
2)勝利油田 在山東省黃河入海口東營市,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布在東營、濱洲、德洲、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台等8個城市的28個縣(區)境內,工作范圍約4.4萬平方公里,是僅次於大慶油田的我國第二大油田,探明可采儲量7億噸。
3)遼河油田 在遼寧省遼河下游的大型油氣田。主要分布在遼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內蒙古東部和遼東灣灘海地區。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市(地)32縣(旗),總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油田。供應以沈陽為中心的遼中工業區。
4)華北油田 在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包括京、冀、晉、蒙區域內油氣生產區。目前原油年產量約400多萬噸。
5)克拉瑪依油田 在新疆克拉瑪依市,地處北疆准噶爾盆地西緣的戈壁荒原上。以克拉瑪依為主,開發了15個油氣田,沉積層厚達13000米,含油麵積大、儲油構造多、油質好,為我國內陸大油田之一。陸上原油產量居全國第4位。
6)四川油田 地處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歷史,發現氣田85個,油田12個,含油氣構造55個。在盆地內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東部4個氣區。目前生產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總產量近一半,是我國第一大氣田。
5. 說說我國的石油的分布情況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的,然而可以直接采資源量172億噸,這個時候就是已經去佔全國的81.13%。像一些的天然氣資源的話就是主要的去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的,這個時候可以去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也是佔全國的83.64%。
中國石油
現在就是去從資源深度分布來分析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80%集中分布在淺層(<2000米)和中深層(2000米~35 00米),然而對於一些的深層(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層(<4500米)分布還是較少的;像一些的天然氣資源就是會在淺層、中深層、深層和超深層分布卻相對來說的話也是比較均勻的。但是這個時候就是去從地理環境分布看,像我國石油可采資源就是會有76%分布在平原、淺海、戈壁以及沙漠這幾個區域的,而且的像現在的天然氣可采資源有74%分布在淺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現在的我國石油探明可以直接去采儲量67.91億噸左右的,想一些的待探明可采資源量近144億噸左右,然而石油可以直接去采資源探明程度32.03%,現在也是處在勘探的一個中期階段,不過就是在近中期儲量的時候就是已經去發現處在穩步增長階段的;像現在的天然氣探明的話也是可以去采儲量2.76萬億立方米的,現在就是待探明可采資源量19.24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可以去直接采資源探明程度僅為12.55%,而且這些也是處在勘探早期階段,近中期的儲量也是發現有望快速的增長。
大慶油田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處哈爾濱、齊齊哈爾市之間。油田南北長140公里,東西最寬處70公里,總面積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黨中央批准開展石油會戰,1963年形成了600萬噸的生產能力,當年生產原油439萬噸,對實現中國石油自給起了決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產量突破5000萬噸,到1996年已連續年產原油5000萬噸,穩產21年。1995年年產原油5600萬噸,是我國第一大油田。
勝利油田 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布在東營、濱洲、德洲、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台等8個地市的28個縣(區)境內,主要工作范圍約4.4萬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3000萬噸,是我國第二大油田
遼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遼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內蒙古東部和遼東灣灘海地區。已開發建設26個油田,建成興隆台、曙光、歡喜嶺、錦州、高升、沈陽、茨榆坨、冷家、科爾沁等9個主要生產基地,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市(地)32縣(旗),總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1995年原油產量1552萬噸,產量居全國第三位。
克拉瑪依油田 地處新疆克拉瑪依市。40年來在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個油氣田,以克拉瑪依為主,開發了15個油氣田,建成792萬噸原油配套生產能力(稀油603.1萬噸,稠油188.9萬噸),3.93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能力。從1990年起,陸上原油產量居全國第4位。1995年年產原油790萬噸。
四川油田 地處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歷史,發現氣田85個,油田12個,含油氣構造55個。在盆地內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東部4個氣區。目前生產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42.2%,是我國第一大氣田,1995年年產天然氣71.8億立方米,年產原油17萬噸。
華北油田 位於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晉、蒙區域內油氣生產區。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噴出日產千噸高產工業油流,發現了我國最大的碳酸鹽岩潛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產量達到1723萬噸 ,為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做出了重要貢獻。直到1986年,保持年產原油1千萬噸達10年之久。1995年年產原油466萬噸,天然氣3.13億立方米。
大港油田 位於天津市大港區,其勘探地域遼闊,包括大港探區及新疆尤爾都斯盆地,總勘探面積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區18629平方公里。現已在大港探區建成投產15個油氣田24個開發區,形成年產原油430萬噸和天然氣3.8億立方米生產能力。
中原油田 地處河南省濮陽地區,於1975年發現,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已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55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95.7億立方米,累計生產原油7723萬噸 、天然氣133.8億立方米。現已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之一,1995年年產原油410萬噸,天然氣11億立方米。
吉林油田 地處吉林省扶餘地區,油氣勘探開發在吉林省境內的兩大盆地展開,先後發現並探明了18個油田,其中扶余、新民兩個油田是儲量超億噸的大型油田,油田生產已達到年產原油350萬噸以上,原油加工能力70萬噸特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
河南油田 地處豫西南的南陽盆地,礦區橫跨南陽、駐馬店、平頂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縣境內。已累計找到14個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7億噸及含油麵積117.9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192萬噸。
長慶油田 勘探區域主要在陝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油氣勘探開發建設始於1970年,先後找到油氣田22個,其中油田19個,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54188.8萬噸(含天然氣探明儲量2330.08億立方米,按當量摺合原油儲量在內),1995年年產原油220萬噸,天然氣1億立方米。
江漢油田 是我國中南地區重要的綜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內的潛江、荊沙等7個市縣和山東壽光市、廣饒縣以及湖南省衡陽市。先後發現24個油氣田,探明含油麵積139.6平方公里、含氣面積71.04平方公里,累計生產原油2118.73萬噸、天然氣9.54億立方米。1995年年產原油85萬噸。
江蘇油田 油區主要分布在江蘇省的揚州、鹽城、淮陰、鎮江4個地區8個縣市,已投入開發的油氣田22個。目前勘探的主要對象在蘇北盆地東台坳陷。1995年年產原油101萬噸。
青海油田 位於青海省西北部柴達木盆地。盆地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沉積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具有油氣遠景的中新生界沉積面積約9.6萬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個;氣田6個。1995年年產原油122萬噸
塔里木油田 位於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東西長1400公里,南北最寬處520公里,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中部是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1988年輪南2井噴出高產油氣流後,經過7年的勘探,已探明9個大中型油氣田、26個含油氣構造,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3.78億噸,具備年產500萬原油、80100萬噸凝折油、25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資源保證。1995年年產原油253萬噸。
土哈油田 位於新疆吐魯番、哈密盆地境內,負責吐魯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東西長600公里、南北寬50130公里,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於1991年2月全面展開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會戰。截止1995年底,共發現鄯善、溫吉桑等14個油氣田和6個含油氣構造,探明含油氣面積178.1平方公里,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08億噸、天然氣儲量731億立方米。1995年年產原油221萬噸。
玉門油田 位於甘肅玉門市境內,總面積114.37平方公里。油田於1939年投入開發,1959年生產原油曾達到140.29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50.9%。創造了70年代60萬噸穩產10年和80年代50萬噸穩產10年的優異成績。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1995年年產原油40萬噸。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負責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區)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區域面積86萬平方公里,具有大量的中古生界及眾多的第三系小盆地,可供勘探面積27.7萬平方公里。先後在百色、赤水、楚雄等地區油氣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展示了滇黔桂地區具有廣闊的油氣發展前景。1995年年產原油10萬噸。
冀東油田 位於渤海灣北部沿海。油田勘探開發范圍覆蓋唐山、秦皇島、唐海等兩市七縣,總面積630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3600平方公里,潮間帶和極淺海面積2700平方公里。相繼發現高尚堡、柳贊、楊各庄等7個油田13套含油層系。1995年年產原油51萬噸
6. 世界油田的數量與儲量配置怎樣
美國最早制訂的劃分油田標准為五個等級。A級,儲量大於5000萬桶(美英西方國家習慣於用桶計量石油,這種汽油桶有時我們還能見到。我們則習慣於用噸計量石油。桶是體積單位,噸是重量單位。由於各地的原油比重不盡相同,所以兩者的換算關系不很明確,通常採用1桶=0.137噸或1噸=7.3桶)。B級,儲量2500~5000萬桶。C級,儲量1000~2500萬桶。D級,儲量100~1000萬桶。E級,儲量小於100萬桶(E級以下還有一個F級,是指無開采價值的或報廢的油田)。後來,世界各地相繼發現了儲量大得多的油田,因此又在A級之上增加了巨型級、世界級大油田和超級大油田(見表1)。
至今全世界已發現油田三萬多個,絕大部分是儲量較小的油田。世界級大油田和超級大油田總數只佔全球油田總數的1%,但所擁有的儲量卻佔全球總儲量的80%;世界最大的油田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大油田,儲量117億噸。第二大油田是科威特的布爾干大油田,儲量101億噸。
世界最小油田的儲量不足4萬噸。最大油田儲量是最小油田儲量的幾十萬倍,差別非常懸殊。假若用1毫米代表1萬噸的儲量,那麼4萬噸只有黃豆粒大。而最大油田的高度是117萬毫米,即1170米。這么大的差別如果用直線比例尺圖示等於在平地上聳起一座摩天大廈。為了能夠恰當圖示,採用對數比例尺來表示上述統計數據,見圖。線條的寬度表示油田的數目,線條的高度表示油田的儲量級別。圖示表明世界石油資源的分布規律是個分層次的寶塔結構。
表1全球已發現油田的分級儲量統計表油田分級 單個油田的儲量標准,桶(噸)找到的油田數個找到的儲量佔全球總的百分比,%超級大油田500億桶以上(或5A級) (70億噸以上)50超級大油田(或4A級)50~500億桶(7~70億噸)40世界級大油田(或3A級)5~50億桶(0.7~7億噸)328 30巨型油田1~5億桶(或AA級) (1400~7000萬噸)15A級油田0.5~1億桶(700~1400萬噸)895B級油田2500~5000萬桶(350~700萬噸)1109C級油田 1000~2500萬桶(140~350萬噸)2128D級油田100~1000萬桶(14~140萬噸)71125E級油田10~100萬桶(1.4~14萬噸)16849
圖世界油田資源按不同層次的分布圖縱坐標高度表示油田儲量,橫坐標寬度表示油田總數
7. 中國石油的情況
中國石油的情況:截至2017年底,全國石油累計探明地質儲量389.65億噸,剩餘技術可采儲量35.42億噸,剩餘經濟可采儲量25.33億噸。
已證實石油儲量:1015億桶。
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約145億桶。
每日石油消耗:498萬桶。
雖然中國一直都被稱為「進口原油大國」,但其實我們國家的石油資源其實也很豐富,雖然發現了大油田,但是由於技術和時間問題,開采量可能不是很大,加上要維持穩定,所以一直都進口大量的原油。按照我國當前的日消耗水平498萬桶計算,大約還可以使用56年。
(7)開採石油要佔多少油田面積擴展閱讀:
我國石油資源分布: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
從資源深度分布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80%集中分布在淺層(<2000米)和中深層(2000米~3500米),而深層(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層(<4500米)分布較少;天然氣資源在淺層、中深層、深層和超深層分布卻相對比較均勻。
從地理環境分布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76%分布在平原、淺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氣可采資源有74%分布在淺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從資源品位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中優質資源佔63%,低滲透資源佔28%,重油佔9%;天然氣可采資源中優質資源佔76%,低滲透資源佔24%。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油
8. 中國有哪些地方在開採石油
我只想說一句,地殼是運動的
9. 石油物探需要佔用多少土地
石油物探需要佔用大約面積為一千千米的土地
石油物探是指根據地下岩層物理性質的差異,通過物理量測量,對地質構造或岩層性質進行研究,以尋找石油和天然氣的地球物理勘探。
在石油勘探中,對於被表土,沙漠和海水覆蓋沒有岩層直接出露的地區。
主要依靠物探方法間接了解地質構造和岩層性質,以尋找油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