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油加工後的產物是什麼
石油經過加工提煉,可以得到的產品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1、燃料
各類石油產品中用量最多的動力燃料類各種牌號的汽油,柴油,煤油和燃料油,廣泛用於各種類型汽車、拖拉機、輪船、軍艦、坦克、飛機、火箭、鍋爐、火車、推土機、鑽機等動力機械,它們消耗的石油產品量最大,因此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
石油的煉制方法:
1、蒸餾:
利用氣化和冷凝的原理,將石油分割成沸點范圍不同的各個組分,這種加工過程叫做石油的蒸餾。蒸餾通常分為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在常壓下進行的蒸餾叫常壓蒸餾,在減壓下進行的蒸餾叫減壓蒸餾,減壓蒸可降低碳氫化合物的沸點,以防重質組分在高溫下的裂解。
2、裂化:
在一定條件下,使重質油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以增加輕質成分比例的加工過程叫裂化。裂化通常分為熱裂化、減粘裂化、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等。
3、重整:
用加熱或催化的方法,使輕餾分中的烴類分子改變結構的過程叫做重整。它分為熱重整和催化重整,催化重整又因催化劑不同,分為鉑重整、鉑錸重整、多金屬重整等。
4、異構化:
異構化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重要手段。即將直餾汽油、氣體汽油中的戊烷、已烷轉化成異構烷烴。也可將正丁烷轉變為異丁烷,用作烷基化原料。
B. 石油最大的消耗在哪個領域
汽車行業是全球石油消耗量最大的行業領域之一,汽車對石油的需求超 2,000 萬桶/日,占石油消耗量的 20%以上。
在中國和印度,從2001年到2025年間,小汽車與卡車的增加將導致石油的消費增長率高達75%。隨著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對石油的需求量就會更多,而交通領域的石油消耗率也會達到最高值。
這一比值佔到了2006年美國的石油總消耗量的68.9%和全球石油消費量的55%。因此,交通領域對於緩解用油高峰就表現出特別的興趣。
近年來,消費者的能源消耗量迅速增加,而他們的稅後收入在過去的25年中也得到了明顯的增加。2007年第三季度,消費者在能源方面的花費約占自己稅後收入中的5.7%。
2007年,平均而言,消費者花費在能源需求方面的費用(稅後)比1981年的8.2%減少了2.5%。而正是1981年,消費者在能源消費中的花費達到了近50年以來的最大值。
除了受到石油價格與稅後收入改變的影響之外,消費者對石油的需求改變也反映著其他因素,包括為房間供熱油料需求量的下降、房間取暖設施與汽車燃料利用率改變。
C. 石油什麼時候會用完
每年全世界所消耗的石油總量大約為40億噸,也就是說按照這個消耗速度,樂觀一點能夠供人類使用兩三百年左右的時間。
一旦石油資源被消耗一空,就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今石油危機已經成為了很多國家的頭等大事,所以為了減少石油消耗人們又相繼開發出各種新能源來替代石油資源。除了能夠幫助人們轉移對石油的大部分依賴,更是為了讓石油的可使用時間能夠盡量延長。
當然造成這個延期的因素可能很多,能源專家會根據當前的探明儲量和現代石油勘探技術做一個綜合性的評估,然後根據當前石油消耗模型計算石油可以使用的時間,就像英國石油公司BP的專家們預估的一樣,並不是說70年後石油就用完,因為有兩個可能,一個是石油探明儲量增加,另一個是人類石油消耗量增加,前者大於後者,那麼這個期限一直都會推遲,後者大於前者,石油可能就會提前耗盡!
社會背景:
地球上的石油資源總量是有限的,總有一天會被消耗光。很多人都覺得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但其實石油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只不過它的形成通常都需要億萬年的時間,這對人類來說是等不那麼久的,所以也可以說是不可再生了。
全世界的汽車每年所消耗的石油資源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不光是汽車,還有很多東西都需要用到石油資源。可能很多人都過比較好奇目前世界上的石油還能夠支持人類使用多久。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世界上已經探明的石油總儲量大約是兩千億噸,再算上未被探明的石油,大概能有一萬億噸。
D. 2008年總共消耗了 2.15億噸石油產品,2008年共消耗了 3.65億噸原油
中國在2008年總共消耗了 2.15億噸石油產品,比2007年增加了11.9% 。
這里的石油產品指的是成品油(汽、煤、柴),但是除此以外,還有燃料油、石腦油、LPG、潤滑油、石油焦、瀝青等等產品未包含在內,因此這個數值遠低於原油加工量!
E.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未來真的會被人類用完嗎
2020年是個不平凡的年,因為新冠肺炎的侵襲,讓全人類都遭受重創。我國是第一個做出反應,並掌控疫情的國家,這是讓國人非常驕傲的。雖然剛開始爆發了,但是反應還算及時,沒有讓疫情進一步擴大。(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
過年的時候,大家出行都少了,大部分都在家裡,避免與其他接觸。那時候汽油的價格變得非常便宜,很多人感嘆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么低的油價了。近幾年不斷上升的油價,終於在疫情面前低下了頭,不敢驕傲。
第三個是潤滑油。我們的車輛和家中各種機械,在會產生摩擦的地方,只要塗上潤滑油,就可以減少摩擦,從而減少磨損、延長壽命,也可以讓使用更加順暢。另外還有散熱、絕緣和密封的功能。連我們人使用的凡士林也都屬於潤滑油,只不過我們會把凡士林處理得更適合人類使用而已。
第四個是溶溶劑。在化工行業,這個是少不了的。除了制備各種試劑外,還可以利用它們的之間會反應或者相溶的性質來洗滌。比如,當我們弄到了油漆的時候,可以拿汽油或者煤油來洗滌。
既然我們那麼需要石油,就讓我們來探尋一下石油的由來吧。說實話,目前為止並沒有一種確切的定論。最主流的兩種說法分別是生物成油理論(有機成因理論)和非生物成油理論(無機成因理論)。讓我們分別來了解一下。
生物成油理論(有機成因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石油是古代有機物(動物和藻類)死亡以後,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沉積岩就是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下,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與淤泥混合。
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逐漸轉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再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多空的岩層中。慢慢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就形成了油田。
這種理論可以說是最主流的,我們的教材中也是使用這套理論來告訴我們石油的成因。所以我們從小都知道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能源,總有一天會用完。我們需要節省能源,減少能源的消耗。那麼如果有一天告訴你石油是取之不竭的或者是短期之內不會被用完,你會是什麼感想呢?請看看另外一種理論吧。
非生物成油理論(無機成因理論):這個理論其實是在不斷發展的理論,因為科學家覺得生物成油理論還是有漏洞的,所以一直都在研究石油的成因。我國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的崔永強博士曾指出,天文學、地質學、科學實驗和勘探開發實踐中,我們發現烴類的大規模存在並不以生命物質的存在為前提。比如土衛六上發現了大量甲烷。
並且還有一點可以證明生物成油理論是錯誤的,那就是熵,也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化學熱力學計算表明,所有生命分子的化學勢均小於甲烷,且隨其聚合度的增大而減小。相反,乙烷以上烴類分子的化學勢均大於甲烷,且隨其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加。從生命分子演化到烴類分子,是一個從低化學勢演化到高化學勢的過程,它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關於自發過程必須向熵增方向演化的規定。
崔永強博士還發表了論文《現代石油地質學——幔源油氣理論》來闡釋石油的形成,其中指出石油和岩漿都是地幔流體作用的不同產物,都是源於烴鹼流體。烴鹼流體中的烴類組分就是幔源油氣的源頭。幔源油氣是現代石油地質學的核心。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想要看具體原理,請自行搜索論文),就是地幔中高溫高壓的條件,使得石油形成。然後因為地殼運動,烴鹼流體就向空出來的位置富集。
總得來說,依照現在的科學認知,我們原來所了解的生物成油理論其實已經被推翻了。並且按照現在石油開采情況來看,石油的產量只有增加,沒有減少。我們也從來沒有聽說過有油田被采完。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隨意揮霍石油能源,因為二氧化碳的增加,確實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從環保的角度,讓我們確實應該減少石油能源的燃燒。就今年疫情影響導致的汽車減少出行,其實就已經可以看到環境的改善。所以無論油價高地都好,請從我做起!
個人覺得是重點的總結:
1.石油一般是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
2.原油一般是指直接從地下或者是海底開采上未經加工的石油,是一種黑褐色並帶有綠色熒光,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
3.但是我們習慣上所說的石油,其實就是原油的定義,也就是單指粘稠性油狀液體。但是石油的定義其實要比原油更大一點。因為石油除了包含了液態的原油,還有氣態和固態的其他烴類物質。
4.石油的產品可是遍布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個是燃料,第二個是瀝青,第三個是潤滑油,第四個是溶溶劑。
5.石油的由來,最主流的兩種說法分別是生物成油理論(有機成因理論)和非生物成油理論(無機成因理論)。
6.生物成油理論(有機成因理論)是說古代有機物(動物和藻類)死亡以後,由於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逐漸轉化為石油。
7.非生物成油理論(無機成因理論)是說地幔中高溫高壓的條件,使得石油形成。然後因為地殼運動,烴鹼流體就向空出來的位置富集。
8.依照現在的科學認知,我們原來所了解的生物成油理論其實已經被推翻了。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隨意揮霍石油能源,因為二氧化碳的增加,確實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從環保的角度,讓我們確實應該減少石油能源的燃燒。
F. 中國各經濟部門的石油消費
圖6.18 中國各部門石油消費比例(2003)
2004年,中國石油消費總量為3億噸,從分部門的石油消費統計來看,工業部門的石油消費仍然占石油消費總量的59%,是石油消費量最多的經濟部門(圖6.18)。交通運輸部門是中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部門,其石油消費量占石油消費總量的26%。發電、居民和商業部門的石油消費量沒有太大的差異,合計佔中國石油消費總量的15%。從不同行業石油消費占總消費量的比例的變化趨勢來看,農林漁牧和工業部門的石油消費比例一直處於下降狀態,工業部門的石油消費比例下降得最快,從1982年的71%下降到2002年的50%,20年裡下降了21個百分點。只有運輸、倉儲、郵電通訊部門的石油消費比例一直在增長,從1982年的11%增長到2002年的25%,20年裡增加了14個百分點。
1981~2003年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正好翻了一番。從各部門的統計分析,幾乎每個部門的石油消費量都有增長(圖6.19)。但增長量最多的是工業部門,石油消費量從1982年的5763.6萬噸增長到2002年的1.25億噸,凈增長了6726萬噸。其次是運輸、倉儲、郵電通訊部門,石油消費量從1982年的927.9萬噸增長到2002年的6156.7萬噸,凈增長了5228.8萬噸。
圖6.19 中國石油消費分行業增長趨勢
中國工業部門的石油消費佔有最大份額的原因是中國正處於工業化的進程中。中國工業化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使石油消費急劇增長。由於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沒有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約束,世界製造業也從發達國家轉移到了中國,中國成為世界製造業的中心。據統計,世界市場上50%的照相機、30%的空調和電視機、25%的洗衣機和20%電冰箱都是中國製造的,製造業的發展增加了對石油化工產品的需求。工業部門石油消費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不斷增加的城鎮人口需要更多的汽車、公路、住房和生活用品,也促使了石化產品需求的增長。2004年工業部門對中國GDP的貢獻達到了46%,工業部門的石油消費也占總消費的52%。雖然工業部門的石油消費量最大,但它並不是石油消費量增長速度最快經濟部門,而且它在石油消費總量中的比例一直在下降。
G. 石油和化學工業主要耗能產品有
石油,化學工業產品中,合成氨、燒鹼、電石和黃磷等都是化工行業的重點耗能產品,其能源消費量占化工行業的43%以上。2012年,合成氨能耗0.80億噸標准煤,佔30%;燒鹼能耗0.13億噸標准煤,佔4.8%;電石能耗0.19萬噸標准煤,佔7.2%;黃磷能耗0.039億噸標准煤,佔1.4%。
H. 石油的用途 石油有什麼用途
1、原油產品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車、拖拉機、飛機、輪船、鍋爐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 原油產品是材料工業的支柱之一金屬、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稱為三大材料。全世界原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產量約1.45億噸。
2、除合成材料外,石油產品還提供了絕大多數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屬於化工領域的范疇內,除化學礦物提供的化工產品外,石油產品生產的原料,在各個部門大顯身手。 各工業部門離不開原油產品 現代交通工業的發展與燃料供應息息相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燃料,就沒有現代交通工業。金屬加工、各類機械毫無例外需要各類潤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原油產品。建材工業是原油產品的新領域,如塑料管材、門窗、鋪地材料、塗料被稱為化學建材。輕工、紡織工業是石油產品的傳統用戶,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與推廣,無不有原油產品的身影。
I. 緒論—作業石油化工產品有哪些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用途
當大多數人想到石油時,他們想到的是汽車,飛機和其他交通工具的燃料。事實上,石油也是生活必需品的重要原料。我們身邊數不清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都是直接或間接由石油生產的。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十大石油產品。1.燃料應該是無需動腦的,它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百分之七十二的石油用於製造各種燃料: 汽車用柴油,汽油,飛機、輪船和其他交通工具用燃料。圖2。塑料無處不在,牙刷,罐子,瓶子,ipad,聖誕老人... ... 舉幾個例子,我們生活在石油里——就好像幾乎所有的塑料都是石油,沒有專業知識,很難把黑色的石油和各種顏色和形狀的塑料聯系起來。瀝青,也被稱為焦油,是石油加工的產物,也是天然瀝青。世界上鋪設的道路總長度超過1700萬公里,你可以想像有多少瀝青被消耗掉了!我們從服裝標簽上看到的滌綸、丙烯酸和尼龍等織物都是石油生產的合成纖維。在紡織品中使用的纖維中,近四分之三是由化學纖維構成的,只有四分之一是由天然纖維構成的。超過90% 的化纖產品依賴於石油。所以想想你這輩子會」塗」多少油?5.合成橡膠由於具有高彈性、高耐溫性和低溫性,在工業、農業、國防、交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圖6。葯品確實和石油有關。更不用說間接消耗品,比如包裝中使用的塑料,但即使是葯物本身也依賴於石油。比如苯,很多毒品
J. 哪些企業消耗石油最多
冶金和鋼鐵是消耗煤炭比較多點,而不是消耗石油最多的。
消耗石油最多的工業部門:
一是交通行業,主要是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燃料,主要是石油衍生品。
二是石油化工行業,主要用於製造塑料、化肥、瀝青等,用量很大。
很難說哪個企業,只能說哪個部門。
如果按照煉化能力來說,中石化用石油最多,但是中石化並沒有消耗石油,而是加工石油,變成汽油、柴油和其他化工產品,供其他企業消耗。所以算不上你提問中提到的消耗石油最多的企業。
剩下應該就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每天五六百架飛機在天上飛,消耗量應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