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短期產量曲線與短期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
1、短期成本曲線的形狀及其關系 (1)每條短期成本曲線的形狀保持不變,成本TFC曲線是一條水平線。這意味著在短期內,無論產出如何變化,總的不變成本是固定的。可變成本TVC曲線是一條從原點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在一定的收益率水平上,總變數 TVC 存在一個拐點(C 點)。在拐點之前,TVC 曲線的斜率減小,在拐點之後,TVC 曲線的斜率增大。這個特徵來自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2、總成本TC曲線是一條從水平TFC曲線與縱軸的交點開始,向上向右傾斜的曲線。在每個屈服點,不僅TC曲線的斜率等於TVC曲線的斜率,而且TC曲線與TVC曲線的垂直距離也等於固定的總不變成本TFC。平均不變成本AFC曲線是一條向兩軸漸近的雙曲線,表明平均不變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可變成本AVC曲線、平均總成本AC曲線和邊際成本MC曲線均呈U型,即隨著產量的增加,均呈現先減少後增加的特徵。這個特性也來自邊際收益遞減規律。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可變要素投入的不斷增加,其帶來的邊際產出先增加,達到最大值,然後減少。
3、從成本的角度來看,當產量從零開始增加時,起初,由於可變要素的投入小於恆定要素的投入,增加可變要素的投入會提高生產率,所以邊際成本是下降的。但是,當可變要素的投入增加到最佳比例時,再繼續增加可變要素的投入,生產效率就會降低,邊際成本就會增加。這說明短期生產函數和短期成本函數之間存在對應關系。邊際收益遞增階段對應邊際成本遞減階段,邊際收益遞減階段對應邊際成本遞增階段,邊際收益最大值對應邊際成本最小值。
1、利用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確定的MC曲線的U型特徵,可以得到短期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TC曲線、TVC曲線和MC曲線之間的關系。由於TC曲線和TVC曲線在每個屈服點的斜率相等,所以每個屈服點的MC值就是對應的TC曲線和TVC曲線的斜率。在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作用下,當MC曲線逐漸由下降變為上升時,TC曲線和TVC曲線的斜率也由下降變為上升。當MC曲線在a點達到最小值時,TC曲線和TVC曲線分別有一個拐點B和C。
2、AC曲線、AVC曲線和MC曲線的關系。首先分析AC曲線與MC曲線的關系。 U形AC曲線和U形MC曲線相交於AC曲線的最低點D。在AC曲線的下降階段,即D點之前,MC曲線在AC曲線之下,在AC曲線的上升階段,即D點之後,MC曲線在AC曲線之上。這個特徵的原因是對於任意兩個對應的邊際數量和平均數量,只要邊際數量小於平均數量,邊際數量就會拉低平均數量,只要邊際數量大於平均數量平均數量,邊際數量拉高了平均數量。因此,當邊際數量等於平均數量時,平均數量必須達到其自身的極值點。另一個重要特點是無論是下降還是上升,MC曲線的變化都比AC曲線快。這是因為邊際成本 MC 對產出變化的反應比平均成本 AC 敏感得多。因此,無論是減少還是增加,MC曲線的變化都比AC曲線的變化快。然後分析AVC曲線和MC曲線的關系。 U形AVC曲線和U形MC曲線在AVC曲線的最低點F相交。在AVC曲線的下降階段,即F點之前,MC曲線在AVC曲線下方,在AVC曲線的上升階段,即F點之後,MC曲線在AVC曲線上方。而且,無論是下降還是上升,MC曲線的變化都比AVC曲線快。解釋的原因與之前的分析類似。比較AC曲線和MC曲線的交點D(AC曲線的最低點)與AVC曲線和MC曲線的交點F(AVC曲線的最低點),可以發現前者比後者慢,並且前者的地位高於後者。
這是因為:平均總成本不僅包括平均可變成本,還包括平均不變成本。由於平均不變成本在下降,因此 AC 曲線的最低點 D 比 AVC 曲線的最低點 F 更慢且更高。
❷ 畫圖說明短期成本曲線相互之間的關系
(1)可變成本曲線從原點出發,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增,遞增速度先減後增;不變成本曲線不隨產量變動而變動,因而是一條平行於產量軸的直線;總成本與可變成本之間的距離為不變成本,其形狀及變動規律與可變成本曲線一樣。
(2)平均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隨著產量的增加先遞減後增加,即呈現U型。
(3)邊際成本曲線隨著產量增加先遞減後增加,也呈現U型。
(4)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和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都相交於二者的最低點。
短期邊際成本曲線隨著產量的增加先減後增。這是由於邊際收益(或邊際產量)遞減規律所致。在邊際產量遞增階段,隨著勞動投入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單位勞動所增加的產量是遞增的,因而,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勞動就是遞減的,從而廠商為了購買勞動而增加的成本就會是遞減。在邊際產量遞減階段,情況正好相反。
(2)短期成本曲線怎麼做擴展閱讀:
平均可變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先遞減然後再逐漸增加,即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是一條U型曲線。之所以如此,根源在於廠商的生產技術服從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如果隨著勞動投入量的增加,平均每單位勞動所生產的產量是遞增的。
那麼反過來說,每單位產量所需要的勞動就是遞減的,從而花費的勞動上的可變成本就會越少。如果隨著勞動投入量的增加,平均產量是遞減的,那麼情況正好相反。因此,平均可變成本就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先減後增。
❸ 怎麼分析經濟學中的短期成本曲線和長期成本曲線
短期成本曲線
是在技術水平等情況不變的條件下,產量與成本之間關系函數表達式的曲線,而
長期成本曲線
是在所有生產要素,如勞動力、生產資料、技術水平等都變化的條件下,產量與成本所構成的長期成本函數得來的曲線。
❹ 短期產量曲線和短期成本曲線的關系
短期產量曲線與短期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
1邊際產量和邊際成本存在反相關關系,所以,兩者的變動方向相反,且二者極值點相對應;總產量和總成本曲線之間凹凸性相反,且拐點對應。
2平均產量和平均可變成本存在反相關關系,所以,兩者的變動方向相反,且二者極值點相對應;由於邊際產出曲線交平均產出曲線於平均產出曲線的最高點,所以,邊際成本曲線交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於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❺ 短期總成本曲線與長期總成本曲線的關系
1、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包絡線。短期總成本STC是指短期內生產一定產品所需成本的總和。它是固定成本和可變動成本的總和。短期總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是產量的增函數。
2、長期總成本LTC是指廠商在長期中在每一個產量水平上通過選擇最優的生產規模所能達到的最低總成本。在這條包絡線上,在連續變化的每一個產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線和一條SAC曲線的相切點,該SAC曲線所代表的生產規模就是生產該產量的最佳生產規模,該切點所對應的平均成本就是相應的最低平均成本。
需要注意的,LAC曲線表示廠商在長期內在每一產量水平上可以實現的最小的平均成本。長期內廠商總是可以找到生產某一產量的最佳規模以達到用最低平均成本來生產。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所以微觀經濟學的主要范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供給和收入分配。
❻ 西方經濟學,短期成本曲線的推導
短期成本曲線共7
條,分別是總成本TC
曲線、總可變成本TVC
曲線、總固定成本TFC
曲線以及相應的平均成本AC
曲線、平均可變成本AVC
曲線、平均固定成本AFC
曲線和邊際成本MC
曲線。
(1)TC
曲線、TVC
曲線和MC
曲線之間的關系:每一產量點上的MC
值就是相應的TC
曲線和TVC
曲線的斜率。在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下,當MC
曲線逐漸的由下降變為上升時,相應的,TC
曲線和TVC
曲線的斜率
圖5-3也由遞減變為遞增。當MC曲線達到最低點時,TC
曲線和TVC
曲線相應的各自存在一個拐點。
(2)AC
曲線、AVC
曲線和MC
曲線之間的關系:U
型的AC
曲線與U
型的MC
曲線相交於AC曲線的最低點。在AC
曲線的下降階段,MC
曲線在AC
曲線的下方,在AC
曲線的上升階段,MC
曲線在AC
曲線的上方。U
型的AVC
曲線與U
型的MC
曲線相交於AVC
曲線的最低點。在AVC
曲線的下降階段,MC
曲線在AVC
曲線的下方,在AC
曲線的上升階段,MC
曲線在AVC曲線的上方。對於產量變化的反應,邊際成本MC
要比平均成本AC
和平均可變成本AVC
敏感得多。反映在圖5-3
中,不管是上升還是下降,MC
曲線的變動都快於AC
曲線和AVC
曲線。
(3)比較圖中AC
曲線和MC
曲線的交點D
與AVC
曲線和MC
曲線的交點F,可以發現,前者的出現慢於後者,並且前者的位置高於後者。也就是說,AVC
曲線降到最低點F
時,AC
曲線的最小值大於AVC
曲線的最小值。這是因為:在平均總成本中不僅包括平均可變成本還包括不變成本。正是由於平均不變成本的作用,才使得AC
曲線的最低點D
的出現既慢於、又高於AVC曲線的最低點F。
❼ 用圖形說明短期邊際成本曲線,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短期可變曲線的關系
(1)可變成本曲線從原點出發,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增,遞增速度先減後增;不變成本曲線不隨產量變動而變動,因而是一條平行於產量軸的直線;總成本與可變成本之間的距離為不變成本,其形狀及變動規律與可變成本曲線一樣。
(2)平均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隨著產量的增加先遞減後增加,即呈現U型。
(3)邊際成本曲線隨著產量增加先遞減後增加,也呈現U型。
(4)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和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都相交於二者的最低點。
短期成本曲線的特徵關鍵取決於邊際成本的性質,而邊際成本曲線先下降後上升的性質被稱之為邊際成本遞增規律:在生產中,隨著可變投入的增加,邊際成本在開始時是遞減的,然而,隨著可變投入的繼續增加,邊際成本最終會不斷上升。
❽ 統計學作業,數據分布特徵那一章…什麼是總平均成本還有這題怎麼做
平均總成本的計算[編輯]
用公式表示為:
其中:TC——總成本;
TVC——總變動成本;
TFC——總固定成本;
AFC——平均固定成本;
AVC——平均變動成本。
平均成本曲線是平均固定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疊加。由於AVC曲線是「U」型的,所以ATC曲線也是「U」型的。短期平均成本呈這一變動的規律的原因是:AFC隨著產量的增加不斷減少,而AVC 起初也隨產量的增加而遞減。因此,短期平均總成本先是隨產出量的增加而減少。當AVC 轉向遞增時,若AVC 的遞增額小於AFC的減少額時,則ATC將繼續遞減;當AVC的遞增額等於AFC的減少額時,則ATC達到極小值;當AVC的遞增額大於AFC的減少額時,則ATC將轉向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