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龍系列火箭與獵鷹哪個成本低
擴展閱讀
酷炫的小工具有哪些 2025-05-20 20:56:14

龍系列火箭與獵鷹哪個成本低

發布時間: 2022-05-06 08:14:57

① 失敗概率遠大於成功 為什麼人們還那麼關注獵鷹重型火箭

作為現在太空探索的新入局者,美國的SpaceX公司可為正式風光無限,不管是在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上,還是美國的軍用發射需求上,SpaceX公司都成為了被追逐的寵兒,原因當然是因為SpaceX的火箭發射成本低於市場價!

不過,這並不是意味著SpaceX公司已經滿足於現在的發射市場了,而是在人類更寬大的舞台上,SpaceX公司正在擦拳磨掌,准備施展更大的抱負――獵鷹重型火箭!

有人會問SpaceX公司現在作為太空發射的大贏家,相信已經可是賺取很多的利潤了,而發展重型火箭倒是有些多餘了,畢竟重型火箭市場需求不是那麼多,確實如此,大家也就是發射幾顆地球衛星繞著地球轉轉,哪有那麼多的資金去發射更大的衛星呢?

表面上如此,其實SpaceX公司所看重的還真的不是這樣的市場需求,SpaceX公司所瞄準的目標還是美國政府的發射需求,畢竟,美國政府的發射需求才是更大的資金來源,要知道,SpaceX公司替美國政府以及美國軍方發射衛星所帶來的利潤要多了很多。

說白了,SpaceX公司的生存空間還是美國政府的發射需求給的!

這里說下SpaceX公司和競爭對手爭訂單的最新方式,重型獵鷹火箭!作為人類歷史上民營航天公司最強大的火箭,也是自從美國登月以來最強大的火箭,SpaceX公司的目標是將貨物、人員送上月球、火星!

獵鷹重型火箭技術脫胎於獵鷹9號,它的運載能力足以將16.8噸重的航天器送入前往火星的軌道。由於本次發射主要目的是驗證火箭性能,同時發射也存在較大風險,因為在它起飛的時候,將有27台發動機提供動力,而這就增加了火箭發生故障的概率,所以,按照SpaceX公司的計劃,獵鷹重型火箭首飛時將不會搭載任何傳統意義上的航天器,而是會將馬斯克的特斯拉Roadster跑車送入太空之中。

想必大家看到SpaceX公司將特斯拉Roadster跑車發射到太空中的消息,應該又能看出來,這個擅於宣傳自己的公司在做廣告方面是多麼的獨行特立了吧!

② SpaceX 獵鷹火箭和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各有哪些優劣

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它的推送運載能力是特別強的,特別遠距離,而獵鷹火箭,它具有可回收利用的功能,可以重復使用的。

③ 美國的獵鷹火箭的低成本發射經驗能夠利用嗎

首先獵鷹只是進行近地軌道運輸的,目前完成載人登月的只有一種火箭,土星5號。他是不可能低成本的,因為獵鷹火箭的成本和nasa的火箭比,主要削減在官僚主義的浪費上,也就是運營成本,(獵鷹火箭是私人公司開發的)。而登月則完全不同投資大且主要集中在研發上。
但獵鷹火箭的低成本發射對我國的近地軌道運輸還是有借鑒意義的

④ 美國SpaceX發射龍2載人飛船,美國發射成本是怎樣的

眾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科技非常發達的國家,在做同樣的事情付出的成本相對於中國來說美國的成本是非常低的,當然在發展火箭這方面也是一樣。在網路上曝出了這樣一個新聞,吸引了廣大讀者的眼球,那就是美國SpaceX發射了龍2載人飛船,這引起了廣大讀者的興趣,那就是同樣是發射,那麼中國和美國的成本相差多少?美國的發射成本又是怎樣的呢?

面對這個問題當然是肯定的,美國的發展成本相當的低,就比如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美國的公司就提到過,雖然中國也發生了相同的項目,但是在價格上的競爭遠遠也競爭不過美國,因為美國在海外的廉價勞動市場方面更優於中國,這是一篇曾經報道關於space X公司費用的一篇文章,其實這很吃驚,但是又很自然地把主的地位。

所以美國在未來的科技市場依然是處於霸主的地位,雖然美國背負了很多的外債,但是對於科技的投入還是相當大的,在未來的趨勢里,美國的火箭發射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

⑤ 發射衛星的火箭用什麼燃料成本低而且環保無毒

正如汽車有的燒汽油、有的燒柴油、有的燒天然氣一樣,空間運輸大卡車運載火箭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我國現役長二系列、長三甲系列、長四乙系列以及俄羅斯的質子號主要依靠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提供飛行所需能量,而美國太空梭大橙罐、德爾塔IV芯級、歐洲阿麗亞娜五號芯級、日本H-2系列火箭芯級、還有即將復飛的胖五芯級,依賴的則是液氫液氧,早年享譽全球的土星五號基礎級、近年蜚聲太陽系的獵鷹系列、蘇聯能源號助推、烏克蘭天頂號、俄羅斯安加拉號、聯盟號、以及我國新一代長六、長七、胖五助推仰仗的都是液氧煤油。當然,如果運載火箭的投資方和設計師願意,也可以選用固體丁羥、液氧甲烷、液氧乙醇等等。


如果用了液氧煤油,運載火箭射前加註將變得和加油站加油一樣容易。美俄在這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

1950年代,美國在數千種推進劑配方中優選出了液氧煤油組合,可觀的比沖,低廉的成本,便捷的操作,洛克達因公司研製的F-1液氧煤油發動機以五機並聯的方式成為阿波羅計劃中土星五號的核心動力,太空探索公司研製的Meilin 1D液氧煤油發動機以九機並聯、深度節流的方式實現獵鷹九號系列火箭通用芯級的垂直回收。

美蘇爭霸期間,蘇聯優化了高能煤油合成配方,實現了液氧液氧煤油推進效率的提升,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研製的RD-107/108系列液氧煤油發動機為聯盟號系列火箭提供了上千次可靠保障,RD-170/171M/180/191系列液氧煤油發動機為能源號、宇宙神、安加拉、安塔瑞斯200等多型運載火箭提供可靠動力;庫茲涅佐夫科技綜合體研製的NK-33發動機也為安塔瑞斯100、聯盟2.1v提供高效基礎級動力。

⑥ 為什麼SpaceX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飛不了多少

2018年的2月6號,獵鷹重型火箭於肯尼迪航天中心「39A」號發射台發射升空。這是近代最令人期待的火箭發射之一,標志著可重復使用火箭的新時代已經到來。這次發射任務很成功,特斯拉roadster跑車和它的假司機starman的形象博得了全世界的矚目。








截至2021年2月1日,在和美國宇航局NASA[17]的合作下,SpaceX已向國際空間站執行了21次[15][16]貨物再補給任務,並於2019年3月2日進行了載人等級的「龍2號」運載火箭(載人龍飛船 Demo-1)的無人駕駛示範飛行,以及兩次載人飛行。[14]

⑦ 美國龍飛船,俄羅斯聯盟飛船與中國飛船哪家強一些

NO.1,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


俄羅斯的載人飛船聯盟號,是世界上使用歷史最長,發射次數最多的飛船,迄今為止已經發射了140次。它就一直是國際空間站的唯一交通工具,現在“龍”飛船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聯盟號飛船雖然可靠性高,但空間狹小,一次只能乘坐3名宇航員,聯盟號上有逃生系統,但宇航員並沒有操作的許可權,只能由地面部門激活。

目前來看,美國“龍”飛船的技術無疑要比俄羅斯聯盟號更加領先,但相信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發射之際,它將會證明誰才是真正的王者。

⑧ 為什麼美國太空探索公司才成立幾年,就能研發出「重型獵鷹」這種大火箭

美國的強大就在於有大量的天才人物不斷涌現。愛迪生,萊特兄弟,愛因斯坦,馮卡門,愛默生,比爾.蓋茨,,,和今天的天才馬斯克!馬斯克三大科技領域的翹楚~互聯網電子支付、特拉斯新能源汽車、探測太空的龍飛船火箭!

最近龍飛船公司已經開發出重型獵鷹火箭,2240噸的推力,有效載荷57噸。相當於波音737載重。美國將徹底擺脫對俄羅斯火箭發動機的依賴。今後美國的航天活動將會大放異彩。本來馬斯克多年來就在推銷火星旅遊項目,有美國政府、NASA的強力支持,重返月球那是小菜一碟! 肥上添膘。馬斯克,這些天才就是美國繼續強大的保證。人才,人才!那是一個國家非常需要的英雄。

⑨ 中國發射衛星的費用比spacex貴嗎

近日,美國航天私企SpaceX總裁發布信件稱由於公司成本控制出色,SpaceX已能在價格競爭中輕松擊敗中國。這的確是一個事實,而且實際上它在火箭技術方面同樣也已經領先中國!那麼SpaceX公司是一個怎樣的企業?它的成本控制為何如此卓越?

>5月4日Elon Musk在公司官網上發布的「為什麼美國可以擊敗中國:SpaceX公司費用的事實」信件截圖。

美國此前發展的低成本EELV火箭在開發費用上也難以與SpaceX公司獵鷹9號火箭相比。

"獵鷹"9的LEO已經超過包括長征2F在內的中國現役所有火箭(左圖)。未來"獵鷹"9HLV的LEO還將超過中國的長征5號

5月4日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Elon Musk在公司網站的更新頁面發表了一封信件,題為「為什麼美國可以擊敗中國:SpaceX公司費用的事實」。在這篇文章中,Elon Musk十分自豪的提到了在《航空周刊》報道中,中國長城公司承認他們無法與SpaceX公司在價格上競爭,並認為這是美國創新戰勝了更廉價的海外勞工的典型事例。

比中國還要低的火箭發射費用

在信中Elon Musk一一列舉了SpaceX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的突出成績,這些成績足以讓全世界的航天業界汗顏:獵鷹9號火箭的標准發射費用為5400萬美元,目前已經在政府和商業市場都獲得了訂單,Musk很自信的認為由於SpaceX公司設計生產中進行了高度的垂直集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價格還將進一步下降;龍式飛船贏得了美國空天局(NASA)的國際空間站貨運合同,單次費用為1.33億美元。這是2008年簽訂的固定價格合同,美國空天局授予SpaceX公司16億美元的合同,購買12次貨運發射。雖然由於通貨膨脹等因素當年的1.33億美元只相當於今天的1.15億美元,但固定價格合同意味著通貨膨脹報價也不會增加,這令人不得不佩服他們對成本控制的自信。

這里我們可以列舉一個簡單的事實:美國當前壟斷大中型載荷發射市場的聯合發射聯盟(ULA),2012財年發射費用大幅度上漲30%,4次發射報價17.4億美元,平均每次發射4.35億美元。歐洲的阿里安公司和美俄聯合的國際發射服務公司的報價也不低,而且他們在海射公司申請破產保護都不約而同的提高了發射費用。即使是廉價的中國長城公司的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費用也到了6000萬美元以上。

研發費用更拉開與競爭對手距離

如果說火箭和飛船的發射報價令人很難與其競爭,那麼研發費用上SpaceX公司更是遠遠拉開了和其他國家的政府航天機構或是商業航天公司的距離。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從繪圖板上到首次發射,用了4年半時間,研發費用僅僅略大於3億美元。從零開始的龍式飛船從繪圖板到首次發射用了4年時間,研發費用約3億美元。SpaceX公司自2002年創立以來截止2010財年,總支出略少於8億美元,公司自2007年度以來連續4年盈利。這些冰冷的數字對於關注航天工業的愛好者來說實在太過震撼。

至於開發費用,美國的EELV火箭花費了35億美元,阿里安5火箭的研製費用更高,獵鷹9號火箭3億美元的研製費用降低了一個數量級。在飛船開發上,中國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神舟飛船花費30億人民幣,日本1997年開始研製的HTV貨運飛船花費了680億日元/8.5億美元,歐洲自1995年以來ATV貨運飛船研製花費了19億美元,這些對比無不顯示出SpaceX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的成功。

SpaceX公司航天技術超越中國

SpaceX公司在成本上相當成功,但這並不是使用老舊成熟技術的緣故,他們在技術上同樣很出色。獵鷹9號火箭的灰背隼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推力雖然不高,但在開式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中是比沖最高的,尤其是上面級的改進型灰背隼的比沖更是達到了空前的345秒。在箭體結構和材料上,獵鷹9號是世界上第一種全面應用高強度的2195鋁鋰合金的火箭,結構質量很低,第二級箭體都僅有3噸。

在剩餘燃料管理上獵鷹9號火箭同樣出色,這些技術使獵鷹9號火箭在使用比沖一般的開式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情況下,運載系數和全面使用高壓補燃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天頂2號火箭不相上下。在運載能力上,獵鷹9號火箭的地球低軌道(LEO)的運輸能力,高於中國現有任何一種LEO軌道運載火箭。今年4月1日宣布的重型獵鷹火箭,LEO運載能力更是達到了空前的45噸,如果增加推進劑交叉輸送技術的話,還可以進一步增加到53噸,這個運載能力遠遠高於各國現有運載火箭的運力,是美國太空梭和中國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2倍。用首席執行官Elon Musk的話來說,這是美國創新的成功。

2008年10月30日,長征三號乙火箭將委內瑞拉通信衛星送入軌道。中國以前的低價優勢讓中國擁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現在卻遭受到了SpaceX公司的強力挑戰。

中國擁有明顯的人力成本優勢

由於Elon Musk的公開信標題就明確提到了中國,同時SpaceX公司在過去數年裡的成績讓人不得為之不矚目,這封信在中國的論壇上同樣引起了很大反響。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中國有更廉價的勞動力,即使在後發的高科技領域無法與歐美強國競爭,但在相對成熟的領域理應在成本上具有優勢。這是意味內中國有遠高於美國的工程師數量和廉價的人力成本,所以我們肯定可以逐步進入高科技領域,以價格優勢擠壓發達國家的市場份額,而且在航天領域,歷史記錄也支持我們的價格優勢。

中國商業發射報價曾在全球最低

美國的商業發射報價自中國進入國際市場以來就一直高於長城公司,即使是為了降低成本而開發的漸進一次性運載火箭(EELV)的價格也遠遠高於長城公司長征三號乙火箭的報價。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的發射費用不僅高於中國,也高於俄羅斯甚至歐空局。美國工業似乎在高端領域也開始衰落了,很多咨詢公司和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的工業產值將在2011年超過美國,這將是110年來歷史性的一幕。

SpaceX公司在航天領域突然崛起

現在2011年還沒走過一半,很多人突然發現在航天領域,一家美國私營公司的發射費用和火箭飛船研發費用遠低於中國,技術也超過我們傾國之力發展的航天工業的水平,這不能不讓人大吃一驚,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過度樂觀者的當頭一棒。在震驚於SpaceX公司成功業績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這家公司的競爭力來源於何處呢。對於這個疑問, SpaceX公司的發展史是最好的解釋。

Elon Musk和發射前的"獵鷹"9火箭。Elon Musk雄心勃勃,他的終極目標是開展火星殖民,並採用靈活的研發機制和推動火箭復用技術的各項研究。

創建目標:打破藩籬殖民火星

「地球太危險了,你還是回火星去吧」,這句《少林足球》里的台詞經常被用來諷刺我們認為的「火星人」。有趣的是,SpaceX公司的創建其實與「地球太危險」的想法有著直接的關系。Elon Musk認為在天災和自我毀滅(如核戰)的威脅下,移民其他星球是我們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唯一方法。

Elon Musk還認為現有各國航天機構深受官僚主義繁文縟節的束縛,造成航天發射費用居高不下。他認為更靈活的商業公司開展航天活動,可以大幅度降低航天發射費用。在出售了Paypal的股份後,2002年Elon Musk創立SpaceX公司,並親自擔任首席執行官和技術總監,他的目標是將發射費用降低到當時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的1/10,並計劃在未來研製超巨型火箭用於星際殖民。

正在逐步應用的火箭復用技術

正是基於這樣的雄心壯志,獵鷹1號和獵鷹9號火箭在初始設計中都考慮了重復使用問題,以達成發射費用降低一個數量級的目標。SpaceX公司當前的成功,Elon Musk個人的夢想與進取居功甚偉。沒有這樣胸懷大志的企業家,不可能造就SpaceX這樣富有進取精神的公司,也不會出現如此成功的成本控制和由此產生的低廉發射費用。由於火箭復用的技術難度,獵鷹火箭尚未完成第一級的復用,當前獵鷹火箭的報價也沒有考慮復用因素,在未來完成復用後,現有報價還將進一步大幅度降低。

火箭的可重復使用並非SpaceX的空口虛言,2010年6月獵鷹9號火箭的首次發射第一級空中解體,但幾個月後的第2次發射中第一級雖然沒有完整回收,但成功接收到遙測信號,距離成功又近了一步,以後獵鷹9號火箭的發射都將試驗回收技術,不出意外的話幾年後我們就有希望看到獵鷹9號重復使用的消息。

民間市場上出售的攪拌摩擦焊機。SpaceX公司在研發上大量採用各種成熟技術和成熟設備。

SpaceX公司並非完全白手起家

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SpaceX公司並不是美國空天局或是某家航天巨頭的私生子,也沒有得到直接的技術轉讓,但這並不意味著SpaceX公司是完全的白手起家。得益於美國空天局和美國空軍過去數十年時間里對航天工業的巨額投資,美國航天工業具有世界上最高的技術水平和最完善的產業鏈,還有數量眾多經驗豐富的工程人員。

大量使用成熟技術和成熟設備

SpaceX公司目前的主力發動機灰背隼1至關重要的噴注器來自於阿波羅計劃登月艙下降段發動機,發動機整體設計也源自TRW公司,SpaceX公司推進部門副總裁就是TRW公司的核心設計師之一。SpaceX的2195鋁鋰合金以及攪拌摩擦焊的使用,並不需要像其他國家航天機構那樣獨立研發工藝,2195鋁鋰合金早已在太空梭外置燃料箱上使用,攪拌摩擦焊更是大路貨,只需要直接購買相關設備即可,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火箭的開發費用。在美國強大的裝備製造業和航天工業的支持下,SpaceX公司沒有聯合發射聯盟等公司沉重的歷史負擔,加上更靈活的機制,天然的比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更有優勢。

奧巴馬總統接見SpaceX公司人員,表達了政府對商業航天公司的支持態度。注意圖中最右者為SpaceX首席執行官Elon Musk。

NASA推動商業軌道運輸服務

Elon Musk的成功可以說是時勢造英雄,SpaceX公司的發展美國政府機構的支持功不可沒。初期的SpaceX公司缺乏收入,如果外部環境一直如此,或許它也會像早期那些壯志未酬的商業航天公司一樣隨風飄逝,對SpaceX公司幫助最大的是美國空天局的轉變。2004年美國總統小布希連任後推出星座計劃,按計劃美國空天局將退出地球軌道的發射任務,全面轉向深空,地球軌道運輸轉交商業公司,商業軌道運輸服務(COTS)應運而生。

SpaceX公司陸續獲得可觀訂單

SpaceX公司參與了COTS的競爭,2006年贏得了COTS第一階段價值2.78億美元的合同。2008年4月22日美國空天局授予SpaceX公司一項發射服務合同,價值2億到10億美元,將使用獵鷹火箭在2010年6月30日到2012年12月之間進行一系列發射,根據發射任務和次數確定最後的合同金額,同一天SpaceX公司宣布手握14份商業發射訂單。2008年12月SpaceX公司還獲得了美國空天局正式的商業補給服務(CRS)合同,這項固定價格合同價值16億美元包含12次貨運服務發射。這些合同不僅帶來了資金,也增強了潛在商業客戶對公司的信心。2010年6月SpaceX公司獲得最大的一筆商業合同,將使用數枚獵鷹9號火箭發射下一代銥星,總價值價值4.92億美元。2011年4月SpaceX公司又得到商業客運開發第二階段的7500萬美元合同。

NASA的巨大支持作用不可忽略

雖然SpaceX公司獲得了不少商業合同,但迄今為止SpaceX公司只是使用獵鷹1號火箭進行過1次商業發射,靠已有商業合同的的定金無法實現自2007年以來連續4年盈利,美國空天局商業軌道運輸服務等項目的支持對於SpaceX公司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其實SpaceX公司並非孤例,二戰後波音公司的波音707客機遠銷五洲四海,但還少有人知道作為波音707的原型,美國軍方采購C-135運輸機數量更多。這種來自政府的大力支持,使美國航空工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SpaceX公司獲得的政府合同,不過是這一幕的重演,這也讓SpaceX公司對其他國家的航天服務商具備更大的成本優勢。

美國政府推遲了商業客運項目,以讓更多公司能與SpaceX公司的龍式飛船進行競爭。

雖然Elon Musk致力於發射費用的降低,但執行官的個人意願並不一定能變成現實。對SpaceX公司來說,競爭壓力也是成本控製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同於壟斷市場的聯合發射聯盟,SpaceX公司作為新興的小公司,既缺乏人脈關系也沒有充足的歷史發射業績,在COTS項目的競爭中更有歷史悠久的軌道科學公司這種對手。

COTS的兩輪競爭中他們不得不降低成本來盡力加分。SpaceX公司開發了原始設計就具備載人能力的龍式飛船,在商業客運服務的競爭中已經占盡先機,如果當前競標必然壟斷市場。

美國空天局專門推進了商業客運開發項目,數年後多種載人飛船將應運而生,在眾多競爭對手的壓力下,SpaceX公司也沒有店大欺客坐地提價的本錢。

與美國一樣,中國航天也同樣或多或少存在舉國體制的弊病。這對日後創新形成了很大的阻礙。

標准化和通用化的火箭部件生產

美國雖然具有發達的航天工業,但長期以來坐吃政府合同不思進取,外加官僚主義風氣日益暮氣沉沉,從子系統到火箭飛船的成本都嚴重虛高。SpaceX公司為了控製成本別出心裁,很大成本上仿效了早期的福特公司。通過縮短供應鏈,盡力做到在火箭飛船的子系統自己設計生產,以高度的縱向整合降低了成本。在工程設計上,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和重型獵鷹都將使用灰背隼1型發動機,在箭體設計和導航控制等方面都將盡力通用,通過火箭部件的標准化和通用化,以批量生產降低分攤的設計費用並降低生產成本,這也是他們降低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

舉國體制下易致航天成本虛高

對比之下無論是美國波音公司Delta IV火箭並不通用的箭體,還是中國長征火箭系出同源等仍然各自有別的箭體,都不得不甘拜下風。Elon Musk認為官僚主義是發射費用虛高的最關鍵因素,看到SpaceX公司的實踐,我們也不得不認同他的看法。突破這些多餘的官僚主義,類似SpaceX這樣新興商業公司的涌現是必不可少的,期待僵化的巨型企業和官僚機構自我反省更新,只能出現聯合發射聯盟那樣屢次大幅度漲價的鬧劇。

雄心勃勃的創建者,發達的工業基礎,來自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競爭的市場和先進有效的管理,這些眾多優勢的組合,使SpaceX公司具備了空前的發射成本優勢,甚至壓倒了人力費用極為低廉中國和印度,它的發展史堪稱傳奇。

在傳奇故事背後,我們可以發現同時具備這些有利因素的,迄今為止也只有美國。Elon Musk在公開信中寫道:中國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但美國的自由企業制度保證了美國仍然具有最強的創新能力。在各方面成本日益提高,急需產業升級的形勢下,如何仿效這樣的創新,特別是能否對「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進行突破,對中國來說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請在此輸入您的回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

⑩ 誰更能降低火箭發射成本

馬斯克。他的公司開發了獵鷹9火箭,讓火箭不再是一次性產品。從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