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產品成本和生產成本如何控制,有怎樣的具體措施
產品成本和生產成本的控制措施
一、明確區分產品成本與生產成本
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產品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以及製造費用等。生產成本則涵蓋了從原材料采購、生產、銷售直至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所有成本。控制這兩者關鍵在於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並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二、控制產品成本和生產成本的措施
1. 原材料采購管理:
選擇優質供應商: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和質量,從而控制原材料成本。
實施比價采購:對市場價格進行調研,選擇性價比高的原材料。
2. 生產過程優化:
提高生產效率:通過技術改進、設備升級和員工培訓等方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
減少生產浪費:推行精益生產理念,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物料浪費、能源浪費和人力浪費。
3. 成本控制與預算管理:
制定預算: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市場預測,制定合理的產品成本預算。
實時監控成本變動:定期對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進行對比,分析差異原因,及時調整成本控制策略。
4. 質量管理:
加強質量檢測:確保產品質量,減少因質量問題導致的返工和報廢,從而降低質量成本。
5. 信息化管理:
應用ERP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生產、財務等各部門的數據共享,提高成本控制效率。
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企業可以有效地控制產品成本和生產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成本控製成為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企業應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應用上述措施,實現成本的持續優化。
Ⅱ 產品成本管理內容都有什麼
成本管理內容 一、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務 認真執行財經紀律,嚴格控製成本開支范圍和開支標准;通過預 測、控制、分析和考核,挖掘降低成本潛力,提高經濟效益。 二、成本管理應實行歸口管理責任制 1、生產部門:負責制定備品備件定額,運行材料消耗定額,檢修材料消耗定額。努力提高設備健康水平,挖掘設備潛力,提出年度、季度的運行、檢修、設備大中小修費用計劃。 2、安保部門:負責安全保衛及消防設施和器材管理,提出年度、季度消防、警衛、民兵訓練等費用計劃。 3、人勞部門:負責制定勞動定額,控制工資總額和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范圍及標准。根據屬地原則,制定社會保障措施,控制社會保障支出,提出年度、季度工資及勞保費用計劃。 4、物供部門:負責制定工器具消耗定額,做好節約代用、修舊利廢工作. 5、辦公室:負責低值易耗品、電話電信的管理工作.提出年度、季度低值易耗品購置計劃及電信電話費用計劃。 6、總務部門:負責房屋、建築物和福利設施等管理工作,提出所管轄資產的年度、季度修理費用計劃。 7、財務部門:是成本管理的綜合部門,匯總編製成本計劃;掌握成本開支范圍和標准,控製成本;參與制定有關成本的各項定額;如實核算成本,並進行綜合分析。 三、成本的開支范圍及標准 1、工資:生產管理人員及由本單位組織安排工作並支付工資的臨時工等的工資及津貼、補貼;按國家規定的各種假期工資;按規定發給的超產獎、安全獎. 2、職工福利費:按工資總額范圍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費用。 3、折舊費:按應計提固定資產原值,採用平均年限法及規定的提存率提取的費用。計提折舊的依據為月初應計提固定資產原值,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照提折舊。 4、稅金:按規定支付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 5、保險費:參加投保的財產物資的保險費用。 6、失業保險: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的保險率繳交。 7、養老保險: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的保險率繳交。 8、住房公積金: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的費率繳交。 9、勞動保險費:六個月以上病假人員的工資及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金等。 10、水資源費及水文測報費:按發電量和當地規定的費率繳交的費用。 11、工會經費:按工資總額范圍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費用。 12、教育經費:按工資總額范圍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費用。 13、土地使用費: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費用。 14、物料消耗:生產運行、維護、檢修、事故檢修用各種材料、備品備件;不構成固定資產的小型技術革新用料;車間通風、照明及消防、衛生用料;生產及管理運輸車輛耗用的燃材料;生產和管理部門的房屋、建築物、設備、儀器、儀表等維修用料。 15、修理費:固定資產發生的大、中、小修理及生產、管理用器具、非機動車輛的修理費。 16、辦公費:生產及各管理部門用的文具、紙張、印刷品、清潔衛生用品、報刊雜志及電信電話費用。 17、水電費:生產及管理部門和公共場所的水電費用。 18、差旅費:職工因公出差的差旅費、市內交通費及住勤補貼和誤餐費;職工探親及上下班交通補貼。差旅費補貼應按當地財政規定標准。 19、低值易耗品攤銷:生產及管理部門用的家器具、辦公桌椅及不構成固定資產的儀器、儀表等。 20、勞動保護費:按規定發給職工的勞保服裝用品、安全防護用品、防暑降溫用品及值班被褥。 21、運輸費用:生產及管理部門發生的物品搬運費;租用汽車、吊車租賃費;運輸用機動車輛養路費、過橋過路費、年檢費、交管費及委託外單位的小修、保養等。 22、租賃費:生產和管理部門由於生產經營需要從外單位臨時租入的各種固定資產(除汽車)及工具而支付的租金。 23、業務招待費:根據經營業務的合理需要,按規定的標准據實列支的費用。 24、其他費用:不屬於以上各項范圍應計入成本的費用。如:咨詢費、訴訟費、民兵訓練、警衛消防、綠化環境衛生、會議費、團體會費、獨生子女保健費、黨團活動費、試驗檢驗費等。 四、合理劃分生產成本、費用和管理費用的界限 為規范管理,使單位與單位之間有可比性,下列各項在生產成 本中列支: 1、直接生產人員的工資(指工資總額)及按規定提取的福利費。 2、直接生產人員的勞動保護、防護用品及防暑降溫費、值班被褥。 3、直接為生產耗用的各種材料、備品備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4、生產用房屋、建築物及生產設備的修理費用。 5、固定資產折舊費。 6、因生產需要從外單位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 7、水資源費及水文測報費。 除以上各項費用外,其餘都在管理費用中列支。 五、嚴格劃分開支界限,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 1、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支出。 2、設備技術改造支出。 3、對外投資的支出。 4、被罰沒的財物、支付的滯納金、罰款、違約金、賠償金以及贊助、捐贈、聯合辦學等費用。 5、國家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如簡易人身保險。 6、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各種費用。 六、成本計劃的編制 1、編製成本計劃必需以公司下達的生產計劃及費用開支標准等為依據,在單位經理的領導下,財務部門負責組織,各歸口管理部門必需通力協作,保證成本計劃指標的先進性和可行性。 2、成本計劃除列示數字外,還應附文字說明,主要內容是:對預計完成情況的分析,保證完成計劃主要措施方案,計劃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見。 3、成本計劃的編製程序:年度開始前一個月,由歸口管理部門按年分季編制本部門的用款計劃,有定額標準的,按定額標准,沒有定額標準的,按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本著節約的精神編制;而後由財務部門綜合匯總後提交經理,經理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年度生產計劃進行成本預測,平衡後於12月上報成本計劃建議數(本計劃不含大修理費用,大修理費用應專題上報)。 七、成本計劃的控制 各單位接到公司下達的正式成本計劃後,應將其費用按其性質分解落實到歸口管理部門或個人,由其負責控制。各部門應抓好成本費用的日常控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如電話費、低值易耗品管理辦法等。 成本中的可控費用與非可控費用不可互相挪用,可控費用各項目之間可以互相調劑使用。 八、成本分析與考核 1、成本的分析應按年度和季度進行,內容包括計劃、實際差異和差異原因分析,對成本升降原因作詳細說明,以便修正計劃或提出改進管理措施。 2、對不按成本開支范圍,將福利性支出或資本性支出計入成本,以及對突破計劃不分析、不追加計劃的盲目開支或虛列成本的,視其性質和情節輕重扣減該單位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