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BOM表算成本的大致思路是什麼
採用計算機輔助企業生產管理,首先要使計算機能夠讀出企業所製造的產品構成和所有要涉及的物料,為了便於計算機識別,必須把用圖示表達的產品結構轉化成某種數據格式,這種以數據格式來描述產品結構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單,即是BOM。
它是定義產品結構的技術文件,因此,它又稱為產品結構表或產品結構樹。在某些工業領域,可能稱為「配方」、「要素表」或其它名稱。
(1)什麼軟體可以算鞋子的耗料和成本擴展閱讀
1、在BOM中,每一個項目(零件)必須有一個唯一的編碼。對於同一個項目,不管它出現在哪些產品中,都必須具有相同的編碼。對於相似的項目,不管它們的差別有多麼小,也必須使用不同的編碼。
2、為了管理上的方便,有時可以將同一零件的不同狀態視為幾個不同的項目,構造在產品的BOM中。
3、BOM中的零件,部件的層次關系一定要反映實際裝配過程,在實際裝配中,有時不一定把某些零件裝配成某個有名稱的組件,或者由於工藝上的考慮需要將某些零件歸在一起加工(例如箱子與箱蓋)。
形成臨時組件,但這些組件在產品的零件明細表和裝配圖上並沒有反映出來,但必須在計劃管理中反映出來,這就需要在BOM中設置一種物理上並不存在的項目,通常稱為」虛單」或」虛擬件」,其目的是簡化MRP的編程過程和減少零件之間的影響。
4、根據生產實際情況,有時為了強化某些工裝,模具的准備工作,還可以將這些工具構造在BOM中。這樣就可以將一些重要的生產准備工作納入計劃中。有時為了控制某個重要的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的某些重要環節,比如,進行質量檢測等,還可將同一個零件的不同加工狀態視為不同的零件,構造在BOM中。
5、為了滿足不同部門獲取零件的不同信息,可以靈活地設計BOM中每個項目的屬性。例如,計劃方面的,成本方面,庫存方面,訂單方面。
⑵ 請問一雙鞋的成本要怎麼算
一、確定成本核算對象。你要核算的成本是什麼東西的成本。一般為當月生產的不同型號的鞋子。
二、確定成本核算方法。一般用逐步結轉分步法計算成本。如有幾個車間,每個車間是否都生產出半成品,供下道工序使用。則分車間核算成本。前面工序車間核算出的產品成本作為半成品入庫,下道工序領用該半成品時作為原材料領用處理。
三、完善各車間成本數據資料。月底及時取得相關資料。如車間生產每種型號產品所領用的原材料(品名、規格、數量),當月生產該型號耗用的工時,月底各型號在產品數量與狀態等等。
四、平時正常報銷車間費用,計入製造費用科目:
借:製造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月末給計算領用原材料的加權平均單價,計算領用原材料金額:
借:生產成本——原材料——A產品等
貸:原材料
貸:自製半成品(後道工序領用前道工序產品時用)
計提或分配人工成本時,直接人工的工薪福利保險住房公積等計入直接人工:
借:生產成本——直接人工——A產品等
借:製造費用(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薪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
將製造費用按各產品耗用工時比例結轉到各成本對象的生產成本上: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A產品等
貸:製造費用
結轉後,製造費用余額為零。
根據月末各型號在產品數量與狀態摺合成約當完工產品的數量。粗略的,可用在產品數量直接乘以50%作為約當產量。
五、將各成本核算對象設置成本計算單,核算成本:
(期初原材料+本期投入原材料)*產成品數量/(產成品數量+在產品數量)=產成品原材料
(期初直接人工+本期投入直接人工)*產成品數量/(產成品數量+在產品約當產量)=產成品直接人工
(期初製造費用+本期投入製造費用)*產成品數量/(產成品數量+在產品約當產量)=產成品製造費用
在產品原材料=期初原材料+本期投入原材料-產成品原材料
在產品直接人工=期初直接人工+本期投入直接人工-產成品直接人工
在產品製造費用=期初製造費用+本期投入製造費用-產成品製造費用
產成品成本=產成品直接材料+產成品直接人工+產成品製造費用
在產品成本=在產品直接材料+在產品直接人工+在產品製造費用
注意,上述產成品在前道工序中,用半成品替代
結轉產成品成本:
借:庫存商品——A產品
借:自製半成品——B半成品
貸: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貸:生產成本——直接人工
貸: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結轉後,剩餘生產成本明細科目金額就是在產品明細科目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