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近准備用酸奶機做酸奶,聽說自製酸奶成本比直接買現成的高,我想知道自製酸奶成本多少,謝謝
你自己試試,我做還可以,至少很環保。
晨光鮮奶945毫升,12。6元;
光明暢優125毫升,6杯,14.2元,2杯4.7元;上次買是特價12.5元;
我拿鮮奶倒入250毫升的碗,4個,
分酸奶2小瓶,總成本17.3元;
製作出來的1200毫升酸奶(如果廠家夠量的話,但我懷疑分量是不夠的),無糖,口感濃度比暢優高;
成本為250毫升4元,略低於購買成本;
當然人力,和6小時的烤箱酸奶檔電費不計。
總體說明自製酸奶是基本可行的,不至於造成太大的人力物力浪費。
下次我可以試試1000毫升的酸奶來製作,降低成本;但是要選鮮奶製作,我想到那些復原奶就有點可怕。
因為自製酸奶本質上是為了安全,沒有凝固劑,沒有皮革蛋白,沒有糖。
改進的情況:寶媽在網上買了川秀乳酸菌,5種菌的1.6元包,可以製作1000毫升的酸奶;製作出來的酸奶還可以做引子,再製作2次1000毫升的酸奶。也可以繼續做下去,但會越做越酸,就要新用一包乳酸菌了。
❷ 為什麼酸奶越賣越貴酸奶的實際製作成本有多高
酸奶越來越貴的原因,主要原因還在於營銷費用和渠道費用等較高,進一步推動了產品價格。
實際製作成本:
實際上,市場上動輒十幾元、二十元一盒的酸奶,其生產成本可能不過6元。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中新經緯的采訪時表示,一盒普通酸奶的出廠造價約2至2.5元,高端酸奶出廠造價也就3元。
與普通酸奶相比,高端酸奶的原料成本可能會相對高一些,比如,在提升產品粘性上,普通酸奶會添加明膠,而高端酸奶則會選擇乳清蛋白粉,還有部分高端酸奶還會通過添加稀奶油來提升產品口感。
酸奶之所以越來越流行主要是因為喝酸奶有利於身體健康,是健康理念的市場消費吸引。
酸奶是以牛奶為原料,經過巴氏殺菌後添加有益菌發酵,再冷卻灌裝的一種牛奶製品,它保留了牛奶中的蛋白質和礦物質,而且風味和口感更豐富。
一提到酸奶,相信不少愛喝酸奶的人都會不禁地舔一下舌頭,因為酸奶的味道著實讓人無法拒絕。
從過去的老酸奶,到後來的酸酸乳,如今各種口味的酸奶,琳琅滿目,人們是如何一步步愛上喝酸奶的,這就要從中國酸奶發展簡史說起。
其實中國酸奶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酸奶才開始工業化,在過去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里,酸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先說說酸奶的萌芽階段,酸奶在中國歷史上加工製作銷售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在清朝時期,當時北京就有俄國人開的酸奶鋪,後來上海法租界有外國人開店出售瓶裝酸奶。
1911年,英國商人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可的牛奶公司,也就是光明乳業的前身,開始生產酸奶,所用菌種均為進口,是中國第一家用機器生產酸奶的廠家,其生產出的酸奶在上海掀起了美食潮流。
時間到了20世紀80年代才開啟中國酸奶現代化生產大幕,開始了探索期。
在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當時最流行的就是凝固型酸奶,各地牛奶廠大多都在當地生產,這種酸奶被裝在大肚瓷瓶或玻璃瓶中,當時有名的如老北京酸奶,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後來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酸奶行業進入初步發展期,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國內乳製品廠和外資企業合作加深,酸奶生產技術工藝有了實質性飛躍。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含活性乳酸菌酸奶開始引領潮流,各大城市及鄉鎮、農村市場開始流行起來。統計數據顯示,1988年我國酸奶總產量為6610噸,1989年猛增到14360噸。
中國酸奶行業真正進入快速發展期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各大乳企紛紛推出酸奶產品,比如袋裝活性酸奶、紙盒裝酸奶等。
尼爾森當時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中國實現兩位增長的食品飲料產品共有8種,其中酸奶/酸味乳銷售額增長率達39%,高居所有品類之首。
21世紀前十年,酸奶行業快速變化,品牌越來越多,產品品類也更加多元化,比如光明、伊利、蒙牛等全國性品牌形成,而且此時酸奶產品高端化趨勢初步顯現,比如光明乳業經過三年研發在2007年推出暢優優酪乳酸奶,緊接著常溫酸奶推出,打開了常溫酸奶市場。
最近幾年,除了傳統奶企發力酸奶外,市場上涌現出一大批網紅酸奶,各種口味,而且添加了各種堅果、水果等食材,網紅品牌更是攪動了整個酸奶市場,掀起了一場激烈的市場競爭,酸奶高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❸ 用酸奶機做酸奶和直接買,哪個成本低怎樣用那個酵母粉做
用酸奶機做成本較低
小杯酸奶價格超過一元,只有100克,200克的牛奶大約同等價格。都按照一元計算,
用小杯酸奶為菌種,可以製作三袋牛奶。製成700克酸奶,成本4元。買酸奶要7元。
用酸奶機自己在家做酸奶方便、新鮮、美味。
1、把做酸奶的器具用開水消毒後空干水分,把鮮奶或奶粉沖調好的牛奶放至35-40度,夏天放置成室溫即可,放入糖、適量益生菌粉,充分攪拌均勻,放入酸奶機通電,等候7-8個小時即製成。如果是用上次作時留下來的酸奶源發酵,夏天只需要4-5個小時即可。
2、但是要注意以酸奶源做酸奶,酸奶源和鮮牛奶的比例應該是1:10,只要這次做完後在乾燥的容器里留存一些新鮮的酸奶(按比例),用保鮮膜封口放在冰箱內保鮮就可以了,但是為了保證菌母的活性,也不能放太長時間,3天之內就要用掉。另外菌母不能無限制的多次循環使用,益生菌的活性是有限的,多次循環繁殖和再生的能力會不斷下降,建議最多隻能用2-3次。最好是在葯店購買益生菌,這樣可以保證質量和口感。益生菌要放在冰箱冷凍室保存,否則失去活性的菌類將失效而不能發酵作出酸奶。
另外建議:在做酸奶之前先放糖可以有效縮短發酵時間,然後可以加入一些水果碎粒,比如像香蕉粒、葡萄粒、葡萄乾、桃子粒、芒果粒等,然後再發酵,這樣的口感是超級棒的,也可以在做好酸奶後調入巧克力粉,這樣做出來就是巧克力味道的酸奶,也可以和芒果(或草莓、菠蘿等水果)、冰塊等放入料理機一並打碎,這樣就可以製作出美味的奶昔沙冰,味道濃郁、醇香,新鮮、健康,比起那些名牌酸奶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❹ 自家在家做酸奶成本高不
自製的成本下來比買的還是能便宜一點。自製的是最放心的了,用菌來發酵,網上有賣的,一包菌可以做一升,也就是四袋225ml的純奶(現在包裝都改成200ml的了),做之前將酸奶機的內膽用開水燙下,來殺死上面的細菌(以免發酵的酸奶含有雜菌),倒入一包發酵菌和四袋純奶,插電8-10小時就ok了,夏天放入冰箱更好。買的酸奶,現在我感覺都不能喝了,除了菌就是添加劑,絕大部分酸奶產品都只標有3~5種添加劑,最常見的主要為:羥丙基二澱粉磷酸脂、果膠、明膠、阿斯巴甜、食用香精等。
尤其是加了阿斯巴甜、食用香精的酸奶,那個甜味根本就不是酸奶的味。而且裡面含有大量的增稠劑。自己做的酸奶除了酸,基本沒有別的味道,做好後可以自己加點白糖就行了,還有就是自己做的酸奶是比較稀的。我們都是在家做,因為寶寶愛喝,又不敢在外面買,自己做的干凈放心,還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