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開一個順豐快遞點需要多少成本而一年又能賺多少
這要看快遞的數量的。這個並不能單純地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的但是大多數鄉鎮的基本上也就是略高於平均地區的收入而已
㈡ 為什麼很多人願意選擇順豐這個高成本的快遞
首先,時間管理非常好。我們都知道現在寄順豐有兩個到達的時間,一個是次日到達,一個隔日到達,根據時間到達和距離的遠近,快遞費計算方式也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不會超過他承諾的時間,這一點也是深受用戶們的贊賞。
然後,運輸方式多樣。我們都知道運輸方式有陸運和空運。而順豐的空運速度比其他公司的空運速度都快,因為順豐公司擁有很多架波音747大型飛機,這種飛機的飛行速度快且穩定,但價格昂貴,這也就是為什麼順豐快遞的快遞費會比其他快遞公司貴,因為運輸成本擺在這里。
另外,除去在空運上有超於其他公司的實力,在陸運上也是非常出色,他們運貨的車輛都是經過改裝的,能適應各種不同的路況。而平日接觸到順豐快遞員駕駛著小型的貨車或者是三輪車,這樣的車型選擇對於一些路況復雜的地方更容易應對,非常實用。
所以,你知道為什麼順豐的快遞比其他的快遞都快了吧!不只是順豐,每個行業都是一樣,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才能達到行業領先的地位。謝謝!
㈢ 快遞公司的成本價是多少
他們的成本價很便宜的,進程不會超過3塊,遠程不會超過8塊。
首先直營的快遞例如順豐或者郵政、EMS都是公司統籌監管的無從查起,經濟快遞的成本有以下內容。
1、快遞面單的費用,一般為一張為1元到2元之間,不同的經濟快遞及不同的級別站點價格不同。
2、稱重費,一般是按公斤算,1毛或者2毛都有。
3、掃描費,跟稱重費一樣按公斤算,也是1毛到2毛之間。
4、中轉費,貨物中轉各個物流中心的費用。
5、大貨費,貨物比較大或者重超過規定的重量的話需要向公司繳納一定的費用。
快遞又稱速遞或快運,是指物流企業(含貨運代理) 通過自身的獨立網路或以聯營合作(即聯網)的方式,將用戶委託的文件或包裹,快捷而安全地從發件人送達收件人的門到門(手遞手)的新型運輸方式。
快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快遞是指任何貨物(包括大宗貨件) 的快遞;而狹義的快遞專指商務文件和小件的緊急遞送服務。從服務的標准看,快遞一般是指在48 小時之內完成的快件送運服務。
特點:
快遞行業作為郵政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帶動產業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經濟附加值高、技術特徵顯著等特點。
它將信息傳遞、物品遞送、資金流通和文化傳播等多種功能融合在一起,關聯生產、流通、消費、投資和金融等多個領域,是現代社會不可替代的基礎產業。
㈣ 順豐快遞物流公司的運作成本為什麼居高不下
順豐運營成本分為幾個方面,一人工,順豐每人都有工號從000001開始,現在已經是750000開頭了,把辭退離職人員算上剪掉一半,三十五萬人到四十萬,順豐收派員沒有基本工資,文職是公司開工資,包括人事財務客服,分揀貨人員,司機,各分部經理各點部組長倉管,運營部門,監察部門等等這些是公司付錢的,再說說收派員,收派員無基本工資,按提成算,一個一公斤快件全國平均22收件人員大多提4到5元,送件人員提1到2塊。收件中專場派件中專環節每個接手快件的環節都要提成幾分到幾毛不等。這是人工。二物料,文件封,防水袋,運單,編織絲袋子,三十幾萬人穿著,從帽子手套衣服到腰帶褲子背包挎包,每人一台列印機攜帶式打發票用,每人一個巴槍,然後是店面費用和其他費用每一個城市幾十個網點,大型中轉分貨地點,飛機,汽車,油錢,電動車,貨機包倉費,辦公地點辦公用品,如果背到快遞費用里,你算還掙錢么。為了維護速度和信譽服務,不漲價都不錯了
㈤ 寄一個大概七八斤重的被子用什麼快遞好大概要多少錢
順豐快遞好,快遞收費:首重20元/公斤;續重10元/公斤。棉被加上包裝大約有5公斤快遞收費是:首2報價0元+10元*4=60元,棉被費用屬。
2015年01月26日,順豐將正式發布《2015年順豐速運新版價格通知》,自02月01日起正式施行。
調整主要涉及25個省份的標准快件長距離配送,首重提價1~2元;此外,電商特惠也略有上漲。
順豐速運2015年2月1日起執行快遞等產品的新版價格表。新版價格表以距離以及地域作為考量,整體的運費有升有降。
根據順豐日前發出的《2015年順豐速運新版價格通知》,具體到標准快件業務上,目的地是江浙滬、京津冀、湖北、山西、四川、重慶、陝西、雲南等共23條線路的,首重加1塊錢;新疆及西藏線路,首重增加了2塊錢。
除此之外,標准快件的其他路線基本維持原價,還有一些線路價格有所下調,如廣東送到江西的快件,續重由原來的12元下調為8元。
順豐次晨
順豐次晨[36]是2015年5月6日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圈中的7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東莞、蘇州、杭州推出「順豐次晨」服務,並作出時效承諾,在指定的服務范圍和時間內寄遞的快件將於次日10:30前送達,如若超時派送,則主動抵免運費。
7月13日起,順豐將「次晨」業務增開包括天津、武漢、南京、成都、重慶等30個城市區域范圍。
2015年5月,順豐速運在北上廣深杭等7城開通「順豐次晨」,時隔兩月,順豐將「次晨」的范圍進一步擴張。據統計,此次開通後,「順豐次晨」將覆蓋全國16個省市、37個城市。
2017年7月,順豐已與網路外賣達成業務合作,將為網路外賣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餘個城市的部分商圈提供餐飲外賣配送服務。
㈥ 開一個順豐快遞點需要多少成本而一年又能賺多少
兩萬五千塊左右便可以開一個順豐快遞點了,其中兩萬塊是以保證金的形式上交,不幹的時候會返回來,剩下的五千塊已經涵蓋了租房加裝修,買掃描機器,一台送貨用的小車。
另外順豐是內部加盟,要有熟人在順豐工作才好,另外看你是開什麼網點了,是分部還是網點,押金和加盟費都是你上一級定的。
㈦ 財報透視:順豐、中通,2020年殺瘋了
順豐與中通,一個以質稱雄,一個以量領先。二者分別於3月17日晚和18日早,公布了各自2020年業績。自然有必要進行相關拆解分析,物流指聞據相關資料梳理如下,供行業參考:
01 營收與利潤
首先是順豐,2020年業績堪稱亮眼。 總營收1539.87億元,同比增長37.25%,遠高於17.3%的行業增長率。 其中,時效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41%;經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4.00%,貢獻了超過40%的整體收入增量。增收增量的同時,利潤水平也是戰績優異——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26億元,同比增長26.39%, 實現扣非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32億元,同比增長45.74%。
再看中通, 2020年其收入252.1億元,較2019年增長14.0%。 毛利58.4億元,較2019年下降11.8%。 調整後凈利潤為45.9億元,較2019年下降13.3%。 其中,核心快遞服務收入增長11.9%,達219億元。盈利能力高於通達系同行。
結合相關資料,2020年快遞業務收入增速方面,順豐位居行業第一,中通位居第二,其次依次是圓通、韻達、申通和百世。
02 業務量
中通雖然凈利潤有所下調,但業務量實現了大幅增長,並且超過了2020年業務量指引,在市場份額上獲得了更大的領先優勢。根據財報披露, 其2020年業務量為170億余件,同比增長40.3%,包裹量的市佔率擴大1.3個百分點,達到了20.4%。 客觀的說,中通這份成績是難得的,既要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又要保持網路穩定,還要應對激烈的價格戰—— 中通為此單票價格下降了20.2% ,但最終還是實現了盈利。
順豐方面,2020年其實現件量同比增長68.46%,市佔率較上年提升2.15個百分點,達到了9.76%。這當中,經濟快遞發揮了重要作用。 順豐方面稱,電商件市場下沉、二類電商、直播電商等行業新業態崛起,順豐經濟件業務打開新的增長空間。2020年,順豐經濟快遞營收達到441.48億元,同比增加64%,業務量同比增長155.86%,占總營收比例達到28.67%。當然, 順豐為此也做出了付出:單票收入17.77元,同比下降19%。這主要受產品結構變化的影響。
結合相關資料,2020年快遞業務量增速方面,依然是順豐領先,中通位居第二,而後依次是韻達、圓通、申通、百世。
03 成本
單票收入下降,換句話說「價格戰」,並不代表著負面。關鍵是,單票收入背後的成本是怎樣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價格戰可以加速行業出清。而且於快遞行業而言,規模效益可以帶來成本優勢。
從成本上看,中通快遞單票分揀加運輸成本下降14.3%,是過去六年裡生產效率提升最大的一年。 具體來看:單票干線運輸成本同比下降17.0%,到了0.51元。下降原因有三點:自有車隊佔比提升、高運力牽引車規模擴大;國家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為推動經濟復甦而頒布的免稅政策、降低過路費;以及柴油價格下降。單票分揀成本比2019年下降9.4%至0.31元,這主要是由於自動化率提高和規模效應改善。此外,由於其自2019年下半年推行以來成本較低的一聯電子面單的使用率增加,物料成本也較2019年下降28.1%。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控成本的能力,加上前述盈利水平,以及內部執行力,為接下來中通繼續擴大快遞市場份額提供了保障。
至於順豐,2020年全年單票營業成本為15.8元,同比下降17.5%; 其中,第四季度單票營業成本下降至15.85元,同比下降13.9%。順豐降成本、提效能在末端網點、中轉分撥、運輸等各個環節展開。比如,強化網點和中轉功能融合,優化網點運營成本;優化中轉場規劃,深化各業務板塊間場地資源融通;持續推廣集裝集運、區域直分直發、中轉直派等模式,有效緩解分撥及倉管環節壓力,釋放場線產能。通過長線融合、單邊資源整合、大車型及甩掛模式推廣等措施,持續提升干線裝載率。
此外,其還有效推進了快慢產品不同場景下的協同與分網模式,實現降本增效,釋放規模效益。截至報告期末, 95%特惠件量實現客戶處分離,47%慢產品實現中轉集裝,通過干線填倉、特惠專屬干線、換大車型等措施實現干線裝載率及運輸效益提升。
04 價格戰與分化
二線快遞基本出清,領先者順豐和中通市場份額又在擴大,侵蝕哪些快遞可想而知了。而且,入局電商快遞市場的新玩家,將低價策略作為了快速搶占市場的主要手段,實現了以價搶量。據透露, 第四季度極兔的佔比迅速提升,整個行業中每家的市場份額都被極兔瓜分了一部分。
但即使如此, 中通依然定下了不小的目標:預測2021年的全年包裹量將在229.5-238.0億件的區間,對應同比增長35%-40%。中通快遞集團首席財務官顏惠萍稱,「加速業務量增長並獲取市場份額是我們目前發展階段中最重要的目標」。 怎麼做?中通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投資未來。
一方面在能力建設方面加大投資。據介紹,過去一年其資本支出也是創 歷史 新高,超過92億元。 未來幾年,還會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並在運營效率、品質上與競爭者拉開差距。另外,由於價格戰,網點的盈利下降,而網點不繼續投資又會影響產能提升。為此, 中通將不斷賦能網點與合作夥伴, 包括使用金融等手段。
此外,賴梅松也透露了 未來中通降成本的一個思路:加強總部直營中心的轉運能力建設、幫助站點加強能力建設,以及做三網疊加:一則是始發站點和目的中心的鏈接,或者始發中心跟目的站點的鏈接,建成第二張網;二則始發地站點跟目的地站點鏈接,形成第三張網。
05 新業務
說完快遞,我們再看看新業務。 順豐的新業務板塊,2018年至2020年三年復合增長率達64.5%,占總營業收入比例進一步提升至28.24% ,不僅成為了新的增長引擎,也進一步增強了其綜合物流服務能力及供應鏈服務能力。
以順豐快運為例, 2020年,順豐快運業務不含稅營收達到185.17億元,同比提升46.27%,全年整體零擔貨量同比增長超過70%,營收規模及業務增速在行業主流玩家中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快運所在的零擔行業是萬億級的市場,快運行業集中度當前仍較低,具備很大的市場發展和整合潛力。順豐快運、順心捷達雙品牌運營,再加上直營網路與加盟網路的雙網融通、資源整合,以及在產品與服務上不斷創新,並拓展大票、長途整車、城市貨運等場景服務,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不斷被挖掘、被滿足。相比於同行,順豐快運也具有全產品、全鏈路以及差異化的優勢,可以預見順豐這一版塊接下來將繼續加速增長,而隨著規模效應的釋放,在扭虧為盈方面也可以做下期待。
而順豐同城業務,2020年也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31.46億元,同比增加61.17%,高於行業增速。 順豐控股也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泰森控股對順豐同城進行增資,增資金額4.09億元,本次增資完成後,順豐控股對順豐同城合計的持股比例將從 65.46%增加至66.76%。
此外,2020年,順豐冷運及醫葯業務整體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64.97億元,同比增長27.53%。順豐國際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59.73億元,同比增長110.40%,成為公司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供應鏈業務作為順豐重磅加碼的業務之一,在2020年供應鏈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71.04億元,同比增長44.45%。
中通財報顯示,除快遞外,其貨運代理服務2020年的全年收入為18.6億元。除此之外,其他版塊發展情況不詳。不過其強調了「一體化冷鏈時效件起網」。另據物流指聞了解,其快運、雲倉、冷鏈、星聯等業務也已悄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中通管理層的表態看,接下來中通也將持續打造物流生態。比如, 賴梅松稱:「未來快遞的競爭一定是全鏈路的競爭」,「(中通將)強化核心業務領先優勢並為差異化價值主張而創新,以實現我們成為全球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的目標。」
中通快遞集團的首席財務官顏惠萍也稱,「我們的資本投資策略已經擴展到更大范圍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而為中通的生態圈業務發展,如快運、雲倉、冷鏈網路和時效產品組合等,提供協同效應」,「快遞業務和我們其它所有生態圈業務,都是有機生態協同的。我們先後發展了快運和雲倉,現在我們正在加大對智慧物流園區的投入,通過生態圈業務協同,獲得更多的綜合物流業務。」
06 結語
最後,用四句話做總結,供探討交流。
其一,無論是順豐還是中通,都在做一件事,投資未來。二者都要做的一件事則是控成本。隨著產能的提升,成本的下降,以及以價換量的策略,快遞甚至包括快運市場,還將面臨激烈的價格競爭。
其二,在快遞市場上,順豐在「向下走」,比如豐網,中通在「向上」做努力,比如藍網。就現下看,順豐的成效更明顯。直營體制+產能冗餘+管理協同+品牌效應+市場打開,為順豐「向下走」提供了保障;加盟體制下,中通「向上走」雖然在管理上挑戰更大,但機會仍在,其一方面需要協同內部資源,另一方面需要向市場證明自己,形成市場認知,實現更廣的獲客。
其三,包括順豐、中通在內的一線快遞,都想從單一的快遞物流服務公司變為多元化的綜合物流服務公司。就目前來看,順豐內生外延之下,處於領先的地位。尤其是新業務的成長,不僅為順豐提供了新的增長曲線,也全面提升了其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能力。
其四,就市場地位與競爭環境而言,中通當下做強主業更現實、更理性。順豐的外延,不僅意味著需要更多資金、資源,更強的管理能力,也意味著更多的競爭對手。但與電商快遞激烈的競爭不同,順豐在時效快遞市場雄霸一方,且順豐底盤穩固,同時有錢有資源有品牌。不過隨著中通快遞主戰場領先優勢不斷擴大,產品的分層,資源的打通,其他版塊後續也會跟上。畢竟接下來是「大物流時代」。
來源/物流指聞(ID:wuli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