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開一個一般的茶館大概需要投資多少錢
一般開一家200平方米左右的茶館需要投入50-100萬元左右的資金,正常經營一年半到兩年可收回投入。
開茶館的主要投資費用:
1、茶館租金:茶館的租金因地而異,好的地段人流量大,租金也會相對較高。一般建議開在商業中心、中高檔小區附近,這些地方來往的人消費能力高,是可發展的對象。租金一般為5000以上。
2、裝修費用:裝修費用主要根據投資規模來定,現在一般茶樓大約在200平方米左右,開一家這樣規模的茶樓裝修費用應在10萬元至15萬元之間,裝修沒必要豪華,但要整潔。要注意窗戶設計的雅緻,屋頂燈光的柔和。要設立兩人間、四人間和八人間。
3、茶樓的設備:開家茶館設備的投資在10-50萬元之間,茶館中的桌椅選擇要注意迎合茶文化的歷史,盡量選擇古典和傳統的造型。
4、流動資金:不管做什麼生意都需要有流動資金,開家茶館也同樣需要,流動資金在5萬元至15萬元,主要用於茶葉及易耗品的購買。
5、店員費用:茶館的生意好不好,於服務員的服務有很大的關注,因此服務員的培訓工作必須到位,茶樓需請一位好的茶藝師來店對店內的所有員工包括加盟者在內進行培訓。店員培訓費用每人約為300元~800元,另外,新店成立後品牌推廣費用(新店)一年約為10萬元左右。
6、茶葉的進貨:茶葉主要就是泡給客戶喝的,一般選的茶葉都要選比較好一些。不可以太次,正常500元/斤以上吧。進貨費用也不會太高,幾千塊錢就可以搞定,如果客人需要買茶葉的話,可以再找總部拿。
7、日常管理費:日常管理費也佔了很大的比重,它包括了店員工資、水電費、流動資金等,日常管理費根據地區不同,有很大的差距,流動資金需准備較充足些,需要5萬左右。
B. 開一下茶館大概需要多少資金
除去這兩樣,那還能有什麼費用呢。而且你要開多大的呢
小點的要是你懂茶,剛開始時連茶藝師的費用都能省了。
真是不好回答。挺好的,只是要做一個有特性的茶樓,不能老是模仿別人。還有,茶葉質量一定要好,
只要管理得當,還是很有好處的,茶樓的利潤很高。只要做的好。生意好。相信你以後會知道效益怎樣?保守點說,只要生意好,成本降的的到最低,那你1年可能就可以收回你的成本。我還是拿檔次比較高的茶樓做比喻。看你做怎樣的?我以前也是從小做大的。但是首先是環境。還有就是衛生。服務態度。茶樓你裝修的時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就是環境,你在開之前,可以在你本地的茶樓大體看看。了解別人的環境還有價格等等。衛生就是很重要了。我是福建安溪人,我們這邊的人喜歡麻將,我的麻將是每天都要叫服務員清洗,給人感覺你那裡很衛生,這樣消費者心裡很舒服的感覺。服務的態度我就不用太強調了。你的茶葉要與你的檔次相符和。不然別人會說你太心黑了。既然別人要的是好茶,你的茶葉也不能太差,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可以想像打500元/斤的茶葉。可以泡多少杯,但是你收費就是幾十元一杯。你就知道裡面的利潤了。生意都是慢慢做起來的。你只要開始人氣帶動起來了。你的生意會慢慢好的。朋友都會幫你打廣告的。祝願你生意興隆
C. 去茶館喝茶,怎麼算錢,具體價錢
關注
這要看在什麼茶館的。
一般來說,茶館與咖啡廳有點類似。進門落座。服務員給你點茶單。
不同的茶葉價格都不同。根據你的喜好與消費能力選擇。
像一茶一坐,老舍茶館都如些。大眾化的消費價格在幾十元。高的約100出頭。
還有一部分純粹喝茶的,環境好消費也就高。一壺茶收費幾百元的也很多。
要點茶點的話,別算。
還有一類茶餐廳,吃自助的。進門必須點一杯茶,會有個最低消費,一般也在60元上下。
D. 茶葉賣得那麼貴,它的成本價是多少
以我的經驗,茶葉的成本價不及買家的三分之一,這是從我買茶的經驗說的。大學剛畢業那幾年,我就買過茶葉,像在城市裡進價40元的茶葉,我們就買56元,這個差價就要15元,那麼茶葉從茶農手裡出手後要經過幾道販子的倒賣呢?像我們不產茶葉的邊遠小城市,大概要經過四道販子的轉賣,一次加價最少在五元,三次批發就是15元,我們零售的加價15元,也就是零售五十多元的茶葉,茶農的出售價是十多元。每一樣產品,從生產到銷售,都要經過好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賺幾個錢,這樣一來,產品從初次銷售到最終銷售,中間差價很大,進而增加了產品的價格。像我們當地生產的馬鈴薯,農村辛辛苦苦收割後拉到集市上,一斤才三四毛錢,可到終端市場就要買五六元,你說這中間環節的差價大不大。
E. 茶葉的暴利到底有多大
茶葉暴利的爭論一直存在,但是誰也不願買這個賬:種茶的說我只比種糧食強那麼一點點,搞不好都老本貼進去,哪來的暴利?做茶的說可憐我就掙個辛苦錢,一年忙一季,晝夜不得眠,掙得不夠一年花。賣茶的吆喝更厲害了,我一月房租那麼多,還養著一個人,一斤不賣也得花一樣多的錢,哪來那多暴利啊?
如今的錢不好賺啊!整個茶葉鏈,從種茶,到做茶,再到賣茶,都在叫屈,都沒掙錢,也都沒暴利。那麼,一斤茶葉憑什麼賣幾千幾萬元?成本都知道,最貴也就三五百元,了不起800元到頂。明前、雨前茶就不說了,成本高,鮮葉都得五六百。可是隨後的夏茶秋茶,還有掃地茶,大部分成本不到百元。
更有那山民茶農自產自銷的,基本都成本價賣了。但是最終到消費者手上,並沒見到價格多大變化,還是幾百上千。當然也有很多的所謂自產自銷,網上推賣,99元一斤,99元4斤,難道這些也是暴利嗎?茶葉的世界真是看不懂。很多人的疑慮就此產生:99元4斤送茶具還免快遞費,尚且有證據說是暴利,那幾百上千萬元一斤的當然更是暴利。可是暴利究竟在哪裡?本文試圖揭開一角,供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參閱。
(八百年前這里的茶葉就名聞遐邇)
三、普洱茶之外的茶葉有沒有暴利所有人都認定茶葉暴利,絕不是空穴來風,一定是有事實依據,還一定很確鑿。前面說到的普洱茶風波,幾塊的茶餅炒到幾萬。但是資本過後一地雞毛,受傷割肉的自認倒霉。經過十來年的恢復,普洱茶在逐步回歸本來面目。本來嘛,即便普洱老茶痴也至今不認可那麼高的價格。
但是暴利現象在茶葉行業依然存在,主要三個方面:
第一,精細深加工。說是加工,其實是分揀篩選,把從茶廠買來的毛茶按等級標准,重新篩選,包裝。這個環節產生暴利的關鍵點在於:茶廠毛茶價格最低,茶廠幾乎沒什麼利潤,譬如豫南各縣茶葉生產基本還都是小農經濟模式,只能出產毛茶,質量再好,也賣不出好價,當然也是茶商壓價的主要原因。但是,茶葉的質量在那裡,只是外形不好看而已。這樣的茶葉等於是泥糊的美玉,只要按著茶葉的分級標准,重新分揀篩選,就遠遠不是買進的價格,構成主要的暴利部分。
第二,我們的茶葉生產執行的是《GB/T18797-2012茶葉感官評審室基本條件》。標准很標准,但是一般百姓不好掌握,或者說根本無法了解。俗話說得好,黃金有價玉無價,還說寶玉有價茶無價。除非老茶客,茶葉價格基本市場說了算,同樣品質,行情到了一萬就是一萬買賣,行情一百就是一百買賣。
至於什麼級別的茶葉,外觀好分辨,品質難鑒別。譬如明前毛尖,除了冬天,春夏秋都能隨時采來茶葉芽尖,做出來外觀一樣,起碼外行看不出來。所以就給各種商業炒作留下機會,成為最適合炒作的商品。這就構成了茶葉暴利的另一大機會。
第三,掃地茶。最多見的是滿屏叫賣的地板價茶葉,99元買多少。這類茶葉根本不可能像打出的圖片那樣,圖片是優質毛尖,幾千元一斤的。實際上都是過期茶、機器採茶挑剔掉的葉子,還有茶樹修剪掉的掃地葉子做的茶,好點的是機器採的夏葉。本來應該扔掉的垃圾葉子,放到炒茶機器里過一道,成了茶葉,成本也就幾塊錢,賣到幾十塊,就成了不起眼的暴利茶。
四、茶葉暴利原因補充說明茶葉價格,並沒有什麼奧秘,本應透明。譬如明前毛尖,40000個嫩芽做一斤,賣到幾千就正常,如果加工過程很繁瑣,作出的茶葉更好看,味道更香,賣到上萬的價格還是正常。但是用一般茶區的茶葉冒充名氣地區的茶葉,用普通品種茶葉冒充名貴品種茶葉,用夏茶冒充春茶,就有暴利,就是暴利。
再說茶葉價格。我們的市場存在的是三級價格制。譬如同樣的茶樹:茶農自采自做自銷的,頭道毛尖賣到200就知足,畢竟自己的茶樹,栽一年收多年,管理基本不算錢,還又習慣自己出的勞動力不算錢,下來一斤賣個200元。即便跟風漲價,最多再加100元,賣到300元就很高興了。這一級最便宜,差別在炒茶技術。茶廠要計算成本產出利潤,會賣到600-800元。
如果是老客戶茶商,還會降到500或更低些,略有利潤就行。這一級的性價比高,差別在毛茶,級別不分。茶商把茶葉分揀分級,一般分揀出最差的茶葉,也會賣到購進價,精品級的價格就不說了,都倍數。這個行業,買進加50%利潤率賣的市場慣例不大存在,起碼很少見。但也不能說都會獲得暴利,虧本的也很多,就看你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