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豆種植成本和麥子成本一樣嗎
不一樣
土豆的種植成本及利潤分析 種植一畝土豆的成本在2500塊錢左右,其中葯、肥、水等農資方面的投入在一千多一點,農機具的油費、折舊、維修、人工大概也在一千塊錢左右,地租三四百。種植一畝地小麥成本在420-450元左右。
種植業是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利用植物的生活機能,通過人工培育以取得糧食、副食品、飼料和工業原料的社會生產部門。
Ⅱ 種植土豆的成本與效益
土豆即馬鈴薯,因為地區差異,種植時間相差很大,那麼種植土豆的成本與效益如何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種植土豆的成本與效益,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土豆的成本與效益
分季節性,春季大棚土豆一般產量在4000—5000斤,一畝大約能賣6000—6500元,利潤在4000—5000元(大棚塑料、支架可以用三到四年)。
種植土豆每畝產量在3000斤左右,種子需要150斤*5元/斤=750元,肥料需要300元左右,其他農資200元,共投入1250元,如按1.0元/斤,畝純利潤在1700元左右。
土豆的種植方法
1.播前准備 深翻土地24厘米~25厘米,再整平。若播前墒情不足,應提前10天灌水補墒。
2.肥料配製 提前20天左右按每畝300千克~500千克廄肥均勻加入25千克~50千克碳酸氫銨在向陽處密封堆好,充分腐熟後混勻,深翻土地時施入並翻入土壤。
3.種薯播前處理
①消毒。每畝用種120千克,原種用瑞毒霉400倍~500倍液噴濕。
②切塊。將每個種薯切成8塊以上。因其頂端優勢,盡量在頂端有芽眼處多切塊,然後用10毫克/千克赤黴素1包加水10千克浸種5分鍾或加水75千克噴灑種塊。
③催芽。將薯塊平放在適墒凈土上,使薯芽向上,上鋪2厘米土再平放一層種薯,反復3層~4層後再上鋪5厘米厚土,堆放在背陽處,用農膜蓋嚴,15天後即可播種。
上述工作一般應在元月中旬前做好,因土豆在膨大期如外界溫度超過25℃,塊莖則停止生長,秧蔓則生長旺盛,所以必須有90天~100天的適宜生長期,播種不宜推遲。
4.播種要求 按行距70厘米、株距20厘米開溝向一邊翻土,溝深6厘米~8厘米,放種薯時使薯芽向上,
然後覆土起壟高10厘米~15厘米。壓實後覆上地膜,在芽頂膜後,破膜覆土。
5.田間管理 當苗長3片~5片葉時注意防治蚜蟲。顯蕾初期和盛花期各追肥1次,一般施瑞毒霉500倍液加尿素或磷酸二氫鉀1%加膨大素。薯塊膨大期注意加強田間灌水,以提高產量。
6.及時收獲 6月中旬土豆品質最佳,應及時收獲。
一、種薯選擇 土豆是否高產,主要取決於種子,種薯的好壞影響到種植戶的產量和收入,所以,識別種薯的好壞是個主要問題。從種薯外表看,不能只看土豆種個頭大小,還應看種薯的光澤,光澤好、新鮮、無腐爛,薯塊拿在手裡柔軟,用刀切感覺脆軟,從薯塊後頭半厘米切一刀看無環腐病(黑圈),這就可說是較好的土豆種。好的土豆種,抗病能力強,品質好,產量高,一般每畝可達3500-400公斤。
二、土豆種的儲存 應放在陰涼通風牡胤健5攪閬?-4℃的時候,土豆種上應蓋東西,如麻袋、舊衣物等。到零下6-7℃就應該把它放在封閉的屋內,如遇較強冷空氣還應該再加蓋一點蓬布、薄膜,天氣轉緩後,應把蓬布或薄膜去掉。存放土豆的屋內溫度也不宜太高,一定不能放置在火爐邊,土豆種怕熱,最暖和的地方也不能超過7℃(土豆種在7℃以上就發芽),溫度太高就會長出很多的芽子,消耗種薯的養分,以後種在地里就易造成減產。總之,冬天存放土豆種,屋內在不蓋東西的情況下,溫度不低於0℃就行。
三、土豆的種植方法
.種植前的土地管理:土豆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除了鹽鹼地之外,其他什麼地都行,但必須有水澆條件。來年春天要種土豆的地,頭年最好耕過來,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最喜歡土層松軟的,而且也是最能疏鬆土壤的植物,比較板結的地塊,連種幾年土豆就會變得疏軟、鬆散。經過深耕或冬耕的地,經過一個冬天,凍化層可達15厘米,這一冬天的嚴寒和陽光的照射會有很好的殺菌作用。這15厘米的熟化層對來年土豆的生長是非常有益的。
不但要頭年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有幾層匍匐根系,所以需要深的軟土層。近幾年來田間的機旋耕,深度達不到要求,影響土豆產量,因此,要創高產必須深度達到20厘米以下,如能達到30厘米在同等種植條件下,增產會更多。堆藏法。選擇通風良好、場地乾燥的倉庫,先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混合熏蒸消毒,之後,將土豆入倉,一般每平方米堆750公斤,高約1.5米,周圍用板條箱、籮筐或木板圍好,中間放若干竹製通氣簡。此法適於短期貯藏和秋土豆的貯藏。
通風庫貯藏法。將馬鈴薯裝筐堆碼於庫內,每筐約25公斤,垛高以5--6筐為宜。此外還可散堆在庫內,堆高1.3--1.7米,薯堆與庫頂之間至少要留60--80厘米的空間。薯堆中每隔2--3米放一個通氣筒,還可在薯堆底部設通風道與通氣筒連接,並用鼓風機吹入冷風。秋季和初冬,夜間打開通風系統,讓冷空氣進入,白天則關閉,阻止熱空氣進入,冬季注意保溫,必要時還要加溫。春季氣溫回升後,則採用夜間短時間放風、白天關閉的方法以緩和庫溫的上升。
葯物貯藏法。貯藏中採用青鮮素(MH)或萘乙酸甲酯等葯劑處理,可以抑制或減少發芽,還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並能防腐。
葯物處理的時間以收獲後2個月左右比較適宜(即在休眠期)。否則經過休眠期開始萌芽的馬鈴薯,即使用葯物處理,仍不能抑止發芽。
Ⅲ 種植土豆一畝需成本多少
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都在 種植 土豆,那麼種植土豆一畝需要多少成本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種植土豆一畝的成本,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土豆一畝的成本
地租每畝800元,土豆種每畝200-250斤*2元每斤=400-500元;高氮高鉀復合肥肥料每畝3袋*160=480元;有機肥每畝2袋*50=100元;澆水每畝50元;農葯及葉面肥每畝200元;種植人工以及收獲人工每畝300元;地膜每畝40元;再加上其他的成本,每畝土豆種植成本約2500元。
種植土豆的 方法一、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馬鈴薯高產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選地整地
馬鈴薯是不耐連作的作物。種植馬鈴薯的地塊要選擇三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和 其它 茄科作物的地塊。馬鈴薯對連作反應很敏感,生產上一定要避免連作。如果一塊地上連續種植馬鈴薯,不但引起病害嚴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養分失調,特別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馬鈴薯生長不良,植株矮小,產量低,品質差。馬鈴薯與玉米、小麥等植物輪作增產效果較好。
馬鈴薯塊莖膨大需要疏鬆肥沃的土壤。因此,種植馬鈴薯的地塊最好選擇地勢平坦,有灌溉條件,且排水良好、耕層深厚、疏鬆的砂壤土。前作收獲後,要進行深耕細耙,然後作畦。畦的寬窄和高低要視地勢、土壤水分而定。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寬畦,地勢低,排水不良的則要作窄畦或高畦。
三、施足基肥
馬鈴薯在生長期中形成大量的莖葉和塊莖,因此,需要的營養物質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鉀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基肥對馬鈴薯增產起著重要的作用。馬鈴薯的基肥要佔總用肥量的3/5或2/3。基肥以腐熟的堆廄肥和人畜糞等有肥機為主,配合磷、鉀肥。一般畝施有肥機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基肥應結合作畦或挖穴施於1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以利於植株吸收和疏鬆結薯層。播種時,每畝用腐熟的人畜糞尿20-30擔,或氮素化肥5-8公斤作種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齊,促苗健壯生長。
四、種薯處理
(一)精選種薯
在選用良種的基礎上,選擇薯形規整,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徵,薯皮光滑、色澤鮮明,重量為1-2兩大小適中的健康種薯作種。選擇種薯時,要嚴格去除表皮龜裂、畸形、尖頭、芽眼壞死、生有病斑或臍部黑腐的塊莖。
(二)切塊與小整薯作種
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破除休眠,提早發芽和出苗。但切塊時,易通過切刀傳病,引起爛種、缺苗或增加田間發病率,加快品種退化。切塊過大,用種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為宜。切塊時要縱切,使每一個切塊都帶有頂端優勢的芽眼。切塊時要剔除病薯,切塊的用具要嚴格消毒,以防傳病。
小整薯作種,可避免切刀傳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強,播後出苗早而整齊,每穴芽數、主莖數及塊莖數增多。因而採用25克左右健壯小薯作種,有顯著的防病增產效果。但小薯一般生長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長,而且後期常有早衰現象。栽培上需要掌握適當的密度、作好催芽處理,增施鉀肥,並配合相應的氮磷肥,才能發揮小薯作種的生產潛力。
(三)催芽
催芽是馬鈴薯栽培中一個防病豐產的重要 措施 。播前催芽,可以促進早熟,提高產量。同時,催芽過程中,可淘汰病爛薯,減少播種後田間病株率或缺苗斷條,有利於全苗壯苗。催芽方法:將種薯與沙分層相間放置,厚度約3-4層,並保持在20℃左右的最適溫度和經常濕潤的狀態下,種薯經10天左右即可萌芽。催芽時,種薯用0.5-1ppm赤黴素液或0.1-0.2%高錳酸鉀液浸種10-15分鍾或用2%硫脲浸種20分鍾,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五、適時播種
確定馬鈴薯播種適期的重要條件是生育期的溫度。原則上要使馬鈴薯結薯盛期處在日平均溫度15-25℃條件下。而適於塊莖持續生長的這段時期愈長,總重量也愈高。多數是收了晚稻或中稻以後種植。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種為好,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種為宜。
六、合理密植
構成馬鈴薯的產量因素是單位面積株數與單株產量的乘積。單株產量是由單株結薯數字與單薯重確定的。而群體增產與單株增產之間是矛盾的。當單位面積株數增加時,單株產量相應降低,兩者都與栽植密度存在著一定依存關系。在一定密度的范圍內,群體的產量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單株產量隨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確定密度必須考慮群體產量與個體產量兩個相矛盾因素協調統一。如果密度小時,雖然單株發育好,產量高,但由於單位面積內總株數小,結薯較少,產量不高。如果密度過大,雖然總株數多,但單薯重很低,同樣產量不高。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單位面積內有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既能使個體發育良好,又能發揮群體的增產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從而獲得高產。從群體和個體協調發展考慮,馬鈴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畝種6000株左右,每株2-3莖較為適宜。
七、田間管理
(一)查苗補苗
馬鈴薯出齊後,要及時進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時補苗,以保證全苗。補苗的方法是:播種時鈄多餘的薯塊密植於田間地頭,用來補苗。補苗時,缺穴中如有病爛薯,要先將病薯和其周圍土挖掉再補苗。土壤乾旱時,應挖穴澆水且結合施用少量肥料後栽苗,以減少緩苗時間,盡快恢復生長。如果沒有備用苗,可從田間出苗的壟行間,選取多苗的穴,自其母薯塊基部掰下多餘的苗,進行移植補苗。
(二)中耕培土
中耕鬆土,使結薯層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生長、匍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結,應進行鬆土,以利出苗。齊苗後及時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並結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後10-15天,進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淺。現蕾時,進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淺。並結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過10厘米,以增厚結薯層,避免薯塊外露,降低品質。
(三)追肥
馬鈴薯從播種到出苗時間較長,出苗後,要及早用清糞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進幼苗迅速生長。現蕾期結合培土追施一次結薯肥,以鉀肥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視植株長勢長相而定。開花以後,一般不再施肥,若後期表現脫肥早衰現象,可用磷鉀或結合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
(四)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的病害較多,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瘡痂病、癌腫病等。晚疫病多在 雨水 較多時節和植株花期前後發生。因此,要注意及早用波爾多液或瑞毒霉進行防治。青枯病目前葯劑防治較難,防治方法主要通過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以及用小整薯作種等措施進行防治。
馬鈴薯的害蟲主要有瓢蟲、土蠶、蚜蟲、蠐螬、螻蛄等,可用葯劑或人工捕殺等措施防治。
八、收獲
馬鈴薯當植株生長停止,莖葉大部分枯黃時,塊莖很容易與匍匐莖分離,周皮變硬,比重增磊,干物質含量達最高限度,即為食用塊莖的最適收獲期,利用塊莖應提前5-7天收獲,以減輕生長後期高溫的不利影響,提高種性。
》》》下一頁更多《《《
Ⅳ 土豆種植成本,你認為大嗎
土豆種植成本,你認為大嗎?每畝馬鈴薯種植成本約2500元,其中醫葯、化肥、水費3200元,每畝馬鈴薯6000斤,40美分共計6000斤=2400元,損失1000元,今夏頻繁降雨影響了收獲進度。對於一些產量較低的包裹,NEM生產商甚至投資不超過1000元。農業種植成本估算:地膜單價10.8元,每畝投資43元;種子(原種馬鈴薯)單價1.5元,每畝投資400元。
馬鈴薯種植園的規模很大,按他們的成本計算每畝的流動性收入約為1.8萬至2萬元。換句話說,雖然土豆的收獲是正確的,但你種植鈴鐺土豆的規模畢竟是一種繁殖方式,即通過雜交,培養可以獲得新的基因和遺傳穩定性。例如,種植一畝土豆通常需要200公斤土豆,這是非常經濟的。
Ⅳ 種土豆一畝成本是多少
種土豆一畝成本都是不一樣的,取決於是否是人工播種,人工播種一畝地一般是800-900元,如果自己弄大概在500-600。
種子約100元。化肥270元。耕種完畢共需100元。除草劑加打葯工費30元。人工;包括間苗收割到家和車工共260元。最後滅茬30元。合計一畝地共花費基本上是800-900元。
Ⅵ 土豆種植成本,你覺得大嗎
種植馬鈴薯從哪些方面來才能提高種植馬鈴薯的經濟效益呢?我認為主要抓住選擇種植時間、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成本來實現。值得注意的是,頂芽也有頂端優勢,如果切塊沒有頂部芽眼,發芽遲緩,幼苗瘦弱,產量降低。有的地方,或者才開始種地了農民不懂的這一點,切塊發芽率降低,出苗不整齊,馬鈴薯種植,如何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種植效益呢?個人認為提高馬鈴薯種植效益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首先要確保有一定的產量,然後才能考慮效益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產量就沒有效益。因此,在種植過程中一切技術措施都是圍繞如何提高產量而採用的。地與整地 馬鈴薯的根系和塊莖的生長都需要良好的水、肥、氣、熱等條件,要求土壤耕層深厚濕潤,通氣性良好。在前作收獲後及時搶墒整地,做到土壤疏鬆、土垡細碎。
Ⅶ 種植土豆土豆每畝的純利潤是多少
種植土豆每畝產量在3000斤左右,種子需要150斤*5元/斤=750元,肥料需要300元左右,其他農資200元,共投入1250元,如按1.0元/斤,畝純利潤在1700元左右
土豆從播種,到生長,最後到成熟,都需要大量的水分,想要土豆長勢好,就一定要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足夠,基本上土壤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六十就可以。種下土豆後要在田壟里澆水。要是長出幼苗後遇到乾旱的天氣,降水量太少,一定要保證每天都對土豆進行澆水,因為幼苗時期是最重要的階段,也是需水量最多的階段,所以一定要保證水的量足夠。
(7)種一畝土豆多少成本擴展閱讀:
土豆對肥料的要求其實也很高。一般土豆的產量都不低,所以一定要供給足夠的營養。幼苗的時候可以施加速苗肥,提高生長的速度。出苗十五天之後進行一次中耕,使肥料和土壤混合。等到結出花蕾,在進行第二次中耕。施加肥料的時候,不要讓化肥接觸到莖葉,否則會被燒傷。
防止土豆生病還有受到蟲害一直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做不好的話土豆的質量和產量就會降低。土豆常見的病就是疫病或者干腐病。為了防止這些,就要提前做一些措施。選擇品種的時候,一定選擇好的、沒有疾病的品種。並且最好能把播種的時間提前一點。要是發現有植株患病,就要及時的進行治療,防止病毒繼續傳播產生更大的危害。要是患病的植株少,也可以把這幾株摘掉,除掉病源。噴葯最好做到一個星期進行一次,連續噴灑一個月基本就可以痊癒了。
Ⅷ 種植一畝地土豆需要多少成本
??土豆每畝種植成本估算:地膜單價10。8元,每畝投入43元。籽種(一級種薯)單價1。5元每斤每畝投入400元。農家肥單價5元一車每畝投入30元。測土配方肥或者化肥每畝投入80元。農葯每畝投入10元。以上是原材料的成本。燃料與動力的每畝投入為:耕地30元。??播種30元,中耕除草20元。灌溉15元,收獲60元,小計土豆成本每畝估算總共為718元。另外如果減低成本的話,籽種購買普通種單價為0。8元一車,每畝投入240元。這樣土豆成本每畝估算為558元。種植土豆需注意事項:一、選地與整地馬鈴薯的根系和塊莖的生長都需要良好的水、肥、氣、熱等條件,要求土壤耕層深厚濕潤,通氣性良好。??在前作收獲後及時搶墒整地,做到土壤疏鬆、土垡細碎。二、種薯選擇及種薯催芽處理馬鈴薯種薯選擇一是要選休眠期短、發苗快、結薯早、薯塊膨大快、品質優、產量高、商品率高抗腐爛的早中熟品種,選用整薯播種可以避免病毒病和細菌性病害侵蝕,避免薯塊腐爛缺苗,保證出苗整齊,結薯時間一致,商品薯率高,同時抗逆性強、耐乾旱、病害少、增產潛力大,有利高產。??播種前應用新高脂膜噴施種薯,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三、適時播種,合理密植馬鈴薯由於受氣候影響,播早了爛種缺苗嚴重且易老苗,播晚了又易受霜凍危害,不能成熟,適宜播期短,應嚴格把握。應因地制宜適時調整播期,播種深度應根據墒情來定,一般來說在土壤質地疏鬆和乾旱條件下可以適當播種深些。??播種過淺容易受乾旱和高溫的影響,不利於植株的生長和塊莖的形成膨大,影響產量和品質。並在植物表面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護禾苗茁壯成長。四、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馬鈴薯是喜肥作物,生育期短,要獲得高產,必須施足底肥,底肥以農家肥為主,輔助施入一些化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馬鈴薯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多,喜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較少。以施基肥(磷、鉀肥)為主,追肥為輔;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多施農家肥,少施氮肥。早施基肥可促進早結薯、早收獲、早上市。同時在葉面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壯,優質高產。??如有蟲害危害時,應及時噴葯防治。同時配合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葯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土豆市場現狀:今年馬鈴薯的銷售價格與往年相比又會對這個信心有所收改,銷售價格跟往年相比降低了很多,一般都降低了20%、30%這個樣子,今年銷售有些困難,今年收窄了之後,北方大量出現庫存,這為將來推廣和加大種植面積有一些影響,但這對將來,兩者綜合來看應該是和今年保持差不多的水平,面積會略有增長,但增長幅度不會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