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貨幣成本有哪幾種
貨幣成本是指顧客購買和使用產品所付出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使顧客獲得更大「顧客讓渡價值」的另一途徑,是降低顧客購買的總成本。顧客總成本不僅包括貨幣成本,而且還包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等非貨幣成本。一般情況下,顧客購買產品時首先要考慮貨幣成本的大小,因此,貨幣成本是構成顧客總成本大小的主要和基本因素。在貨幣成本相同的情況下,顧客在購買時還要考慮所花費的時間、精神、體力等,因此這些支出也是構成顧客總成本的重要因素。貨幣成本的降低措施:顧客總成本中最主要的成本就是價格,低價高質的產品是贏得顧客的最基本手段。要想贏得市場,必須嚴格控製成本,對本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各個環節進行成本控制,設身處地以顧客的目光看待成本的高低和價格的可接受度。1、降低生產成本。1)從產品設計、研製階段就要開始進行成本控制,對新產品和一些老產品進行成本—功能分析,去掉不必要的功能;在實現必要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從選用材料、調整產品結構、簡化加工工藝等方面降低成本。2)考慮專用設備購建、加工成本、市場能接受的價格等相關投資、成本與回收問題,把技術與經濟緊密結合起來,為後續階段降低成本打好基礎。3)在采購階段也要進行成本控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購成本,取得效益。4)在生產階段進行成本控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降低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降低人工成本、加強費用控制、降低廢品率等。2、降低流通成本。在加強物流的管理方面,企業可以通過經濟訂購批量、最優生產批量、ABC分類法等手段,保證適時適量的商品庫存。並通過選取最佳運輸方式,實現運輸成本的最小化。
『貳』 美國印一張100美元的成本是多少利潤直接翻510倍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有美元霸權,也都明白美元霸權是美國稱霸世界的重要媒介,但對於如何瓦解美元霸權,卻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清楚。
在上一篇文章憑啥美國人在家印鈔票,就能吃香喝辣的?,詳細介紹了美元是如何成為世界貨幣的,那這一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聊,美國究竟是如何利用美元霸權來薅全世界羊毛的,同時,我們也來看一看美國是如何利用美元霸權影響並控制全世界的。
全文2700字,寫的比較詳細和全面,閱讀需要7分鍾。
01
我們都知道鈔票如果不能發揮貨幣的作用,那就只是一張白紙而已,而一張鈔票的幣值和實際鑄造所需的費用,這之間的差值對於貨幣發行國來說就是純利潤,也就是稱為鑄幣稅。
鑄幣利差
那美元的鑄造成本是多少呢?我專門去了美儲聯官網查詢了一下。
每年,美聯儲(Federal Reserve Board)都會預測對新貨幣的可能需求,並向財政部雕刻和印刷局下達命令,該局生產美元並向委員會收取生產成本。2020年的貨幣運營預算為8.772億美元。
下表為不同面值美元具體的生產成本,可以看到一張幣值一百的美元,生產費用僅為19.6美分,而一美元是100美分,也就是說,美國印製一張一百美元的純利潤超過99美元,利潤翻了510倍。
關稅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而且各國對美元都有很大的外匯需求,要想換美元,就得把東西賣給美國,這樣才能拿到美元,而商品要想進入美國市場,就要給美國政府交錢,此外,美國還能通過關稅卡其他國家的脖子,也正是這種畸形的供需關系,才給了美國用關稅制裁其他國家的底氣。
鑄幣利差和關稅收入還只是美元霸權的基本收入,真正的大頭還是在金融收割方面,因為全世界都需要大量美元流通,這就給美國的金融機構提供了便捷的投資環境。
金融
美聯儲一降息,放在銀行里的錢就待不住了,就開始往外走,就等於開閘放水,刺激水庫里的水都流出去,美元流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的經濟形勢就開始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股市也開始升,房價也開始漲,幾年過去後,一美元的資產就升值成了10美元。
這個時候,美聯儲又開始加息,美元開始迴流,原來流進來1美元,結果走的時候帶走10美元,資本撤走後,股市立馬跌,經濟形勢立馬回落,美元帶著養大的雞走了,只留下一地雞毛,被收割的國家哀鴻遍野,爆發經濟危機,下場極慘。
而美國就通過降息和加息的方式,來調控美元的流入流出,在這一出一進之間,美元就完成了對全世界的收割。
可能有些讀者就會奇怪了,既然美國能印鈔票,搞加息降息這一套,那其他國家就不能學習模範嗎?
當然可以。美國吃肉,其他國家喝點湯還是可以的,但想跟美國搶肉吃,基本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不可能呢?我們接著往下講。
02
美元霸權究竟是什麼呢?網路上說美元霸權是指美元在執行世界貨幣職能的過程中,給美國帶來了諸多經濟利益,但同時可能給其他國家經濟造成各種負面影響。
簡單點說,美元之所以能形成霸權,只需要在家裡印鈔票,就能收割全世界的財富,關鍵因素就在於美元是世界貨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用單獨一片文章,專門來介紹美元是如何成為世界貨幣的原因所在。
要想徹底搞明白美國是如何使用美元霸權薅羊毛的,就得知道,美國都是如何使用美元的,也要把美元和各國之間的關系搞清楚。
目前,在全球支付市場里,美元依然是無人可撼動的霸主, 2019年1月份全球五大貨幣支付市場份額排名前六名:
1、美元,佔全球支付市場份額40.08%
2、歐元,佔全球支付市場份額34.17%
3、英鎊,佔全球支付市場份額7.07%
4、日元,佔全球支付市場份額3.30%
5、人民幣,佔全球支付市場份額2.15%
6、加元,佔全球支付市場份額1.74%
從這個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市場里的佔比很小,也就說,中國印的鈔票絕大部分都在國內流通使用,在國外流通的人民幣只佔很少一部分,而美元依然是各國最重要的外匯儲備貨幣。
那為什麼人民幣的份額這么少,美元的份額這么多呢?難道其他國家非用美元不可,就不能換換其他國家的貨幣嗎?
我們接著往下聊。
03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國際 社會 是一個大型農貿市場,各個國家既是菜販子也是買菜人,也就是說大家在這個市場里,不僅要把自己的東西賣出去,也要買一點自己需要的東西帶回去。
但是,每個菜販子用的錢都不一樣,這就給交易增加了難度,如果隨便找一個菜販子吧,可能一部分人認可,一部分不認可,生意還是做不成。
所以,就需要有一種大家都認可的貨幣,來作為這個農貿市場主要的交易貨幣。
這個時候,一個姓美的菜販子,找到全市場為數不多的肉販子,兩個人達成了合作關系,以後肉販子賣肉就只收美元,這下好了,以後大家想吃肉,就只能先找這個姓美的菜販子換美元,然後才能去買肉吃。
經過一番思考和研究後,菜販子們先看了看姓美菜販子家裡的兩條大狼狗,又看了看肉販子的肉,最後一致決定那就用美元來交易吧。
就這樣美元成了這個市場上大家都認可的主流交易貨幣,當然,也有一些精明的菜販子聯合起來組成了小團體,在這個團體內部,使用自己家的貨幣,但這個團體跟外部交易時,依然要用到美元。
所以說,大家要想在這個大農貿市場里做生意,口袋裡就要裝點美元,不然你就成了原始人,既買不到東西,也賣不出去東西,而且大家為了防止其他菜販子哄抬物價,影響自己的生意,就必須多存點美元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就算打價格戰,心裡也有底。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欠了一屁股債,外債都欠了22萬億美元,卻依然有人願意借錢給美國(外匯儲備)的原因,因為美國擁有這個市場最重要的物品——美元。
只要美元還是全球支付市場份額佔比最多的世界貨幣,美元就依然有霸權,資本就依然願意信任美元。美國就依然能通過美元的利率和匯率來影響其他經濟體。
04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只要把美元和石油的聯系切斷,就能把美元霸權趕下台,其實這是個誤區,
美元不是和石油掛鉤的,只是石油的定價和結算要用美元,而通貨膨脹率才是美元的政策框架,也就是說美元是和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綁定的,簡單點說,美元只要保證自己的購買力穩定就可以,只要不超過警戒值,美國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印鈔票。
大家要明白一件事,美元是這個世界上有史以來最為復雜的金融體制,並非單獨做成一件事就能摧毀這套體制,要想瓦解美元霸權是一個長久的過程,起碼目前來看,還沒有任何希望。
除非美國傻到無限制印鈔、瘋狂印鈔,讓美元快速貶值,加速美元信用的崩塌速度,把美元的份額讓出去,才有可能瓦解美國的美元霸權,否則只要美國把通貨膨脹率控制好,美元的地位就無人可以撼動。
世界貨幣存在的基礎是全球化,而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的背後是美國強大的軍事、 科技 、經濟、政治實力。
石油既是對美元霸權的強化,也是美國控制全世界的一種方式和渠道。
美元霸權的瓦解過程,也就是美國的衰退過程,二者是統一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