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種菜椒每畝多少成本
擴展閱讀
石油卡掛失了怎麼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體產品哪個好 2025-05-12 14:24:51

種菜椒每畝多少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6-06 12:58:01

❶ 種植辣椒的利潤怎麼樣呢多少可以回本呢

種植辣椒一畝能掙多少錢?什麼辣椒的畝產量高?畝產量能達到多少?我想和你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的個人看法。

辣椒是被分類為蔬菜的一種,每年全國種植面積保持在2000萬畝左右,在各種蔬菜中排名第二,佔全國蔬菜種植面積的12%。每年產量在4千萬噸左右,產值達700億。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辣椒生產大國。

國內辣椒產量高,消耗量也不少。據悉,國內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消費國,每人平均每年要吃22公斤辣椒,根據14億人口的不同,每年要消費3080萬噸。辣椒加工企業需求加出口,市長/市場供需基本持平。那麼,辣椒種植,畝產量是多少?有多少好處呢?

早晨用青椒把山染紅。該品種辣椒具有植物繁茂、枝多、座果率強等特點。一畝地可種植2700株,新鮮辣椒的畝產量在4000斤以上,干辣椒在900斤左右。

洪澤一號。該品種是通過雜交培育的早熟品種,果實長20厘米,果肩寬1.8厘米,甜果重18 ~ 20克,非常適合生殖和加工。畝產量在6000斤左右。

❷ 廣西種植指天椒前景怎麼樣,目前市場價格怎麼樣,種植一畝成本多少求解答

在目前的情況下,不適合大面積種植,下面材料僅供參考;
1、生產成本過高,降低了辣椒的絕對收益和農戶種植的積極性。

根據我們在暑期下鄉實踐期間到龍茗鎮采訪當地的辣椒種植大戶覃洪等人調查統計,每畝具體成本如下表:(品種以「紅利」為例)
成本計算備注
種子:3包/畝*150元/包=450元,(由上級部門提供的免費種子除外,這里以需要購買的為例)。
化肥:(2次/畝*50斤/次*1.6元/斤=160元),除了化肥外,每畝地至少還要施用兩到三千公斤的有機肥。
農葯:(50元/次*9次=450元),每10天噴一次農葯,辣椒生長期3個月,共噴葯24次。
農膜:(7.3元/斤*30斤=219元),這里7.3元每斤農膜和每畝需要30斤,均按照平均數來計。
僱工:(50元/天/人*4人*15天=2000元),指天椒平均4天摘一次,一般高峰期才會僱人,高峰至少在2個月以上。
總計:3279元,這個成本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
種植指天椒的成本竟然如此高,農戶種植指天椒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雖然,這里只是以「紅利」為例,並不是每種辣椒的種植成本都是這樣的,但是,農民種植辣椒的成本在此可見一斑。
2、指天椒抗病高產優良品種缺乏,嚴重影響指天椒的效益
(1)當地品種不能留種,只能購買引進外地品種。天等指天椒經過歷時三十多年的種植,農民自己留種,年年反復使用,成為天等指天椒的當家品種,最近幾年,當家品種病蟲害明顯增多,有時甚至失收。這說明當家品種已經有了明顯的退化現象,抗性明顯減弱,病害明顯增多,單位面積產量明顯減少,已經不再適合當地的種植,是需要使用新品種的時候了。但天等並沒有專門從事研究指天椒品種特性和種子生產的研究人員或相關部門,面對由於品種的退化現象導致的多病低產,天等縣並不能及時培育出適合本地種植的指天椒新品種。為了不影響椒農的種植生產和椒農的收成問題故只能購買引進外地比較適合本地種植的指天椒優良品種。
(2)現在種植的品種抗病能力不強,產量較低。現在天等正處於品種換代時期,引進的品種需要不斷篩選,目前種植的辣椒根腐病、炭疽病、青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等比較嚴重,如「天椒一號」市場需求大、價格高,但產量低,且只能在部分村落種植;如今年引種的「紅利」白粉病比較嚴重。
(3)缺乏適應性強的優良品種,有些地方能種,有些地方不能。如「天椒一號」適應當地的氣候,但不能在全縣鄉鎮種植,只能在個別村種植,且產量低,是當地特有品種。又如「辣箭1號」同一品種在同一個村,有的指天椒水浸4—5天而沒有死掉,有的指天椒在排水良好的坡地大雨過後卻陸續枯死,在同一田地只隔一條田基,但一邊全死而另一邊卻基本沒有死。
3、農業生產技術普及率低,影響指天椒產量
(1)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在與農戶交流中,我們發現一些農戶種植指天椒的技術比較落後,而部分農戶則採用比較先進的技術。為什麼在同一個地方,農戶的種植技術會良莠不齊,我們認為這不僅僅是經驗的問題。一些農戶也提到,這些年來一直沒有改變種植方式。那麼,這就與農業技術的推廣有關了。另外,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特別是經驗豐富的指天椒生產專家嚴重不足,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農業技術人員,特別是一些專門性的人才比較緊缺,嚴重的制約了指天椒技術的普及工作。據我們調查了解,天等縣農業局有職工60多人,但是對指天椒有深入研究的不多。天等縣科學技術協會的研究人員也比較緊缺。所以,很多指天椒生產的技術難題,都是請廣西大學老科協的教授幫忙診斷的。
(3)辣椒種植戶之間的種植經驗技術共享力度不足。由於各種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農戶之間缺乏經驗交流和技術共享。
(4)農戶對辣椒的最佳播種時間掌握不準。這個問題主要表現在反季節辣椒的種植上。由於在上市季節這個方面避開了高峰期,價格上具有一定的優勢,綜合天等縣指天椒的高質量,固反季節辣椒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在何時播種才是最合適的呢?要做到氣候適合、上市季節價格好,這確實不易。目前該問題正處在不斷摸索階段,有待解決。
4、農戶的種植指天椒的積極性不夠高
據我們調查所知,天等縣椒農的生產積極性不是很高,全縣43萬人口,有12萬是去外地打工的。影響當地農民種指天椒積極性的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種糧的生產成本與機會成本、比較利益的比較。
(1)隨著農葯,化肥等生產資料的漲價,致使指天椒生產成本提高,多農戶的收入持續徘徊甚至下降。
(2)對於農民而言,機會成本可以描述為農民因務農而喪失的從事其他工作所獲得的收益即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工資。據2009年國家統計局資料:中國農民工平均年收入17004元,而天等縣農民2009年人均純收年才3620元,還不到務工收入的22%。可想而知椒農的種植指天椒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3)相對外出務工而言,椒農種植指天椒還必須承擔更多的風險。指天椒極易被病蟲害侵染,一旦感染根枯病和青枯病,椒農就會顆粒無收,而指天椒收獲的6至9月份正值夏天,高溫高濕又極易誘這兩種病症。另外炭疽病,茶黃蟎和白粉病也是指天椒生產的重大危害。不僅如此,還有市場風險,每年指天椒剛上市時價格還是不錯的,平均每斤能買到3至4塊錢,但當量收獲時,特別是豐收年,市場供過於求,指天椒甚至會跌倒5角錢一斤,椒農會虧到血本無歸。
天等縣政府和當地企業能不能以一些優惠措施鼓勵椒農的生產,這也是影響椒農生產積極性的一個因素。
5、種植模式不夠合理,影響了指天椒的產量
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天等各縣的指天椒種植方式還是以玉米套種指天椒為主,間種、清種還是占種植面積的少數,由於天等特殊的自然條件和人多地少的實際情況,農戶習慣於長久以來的套種方式。但是玉米套種指天椒的種植方式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1)套種的辣椒的生存空間不利於和產量的形成。據考察資料,這種套種栽培方式,一般在玉米生長封行後階段,將已育好的椒苗移至玉米雙行的行間,此時玉米葉片郁蔽,行間通風、透光性能極差,且行間的熱量交換受阻,造成行間光照不足,高溫、高濕的不利條件,使得椒苗處在這種不良的小氣候環境至7月中下旬。生長前期葉片小,株型高挑,生長勢弱,光合作用強度下降,影響1—2次分叉節位結果,對產量形成不利。
(2)套種辣椒始收期延遲。由於玉米收獲期的制約,辣椒始收期延遲至8月中旬左右,比較清種辣椒始收期晚兩個月,採收持續時間也相對減少。在採收時始期,出現時晴時雨的高溫高濕天氣,正直發病高峰期,嚴重影響產量。
(3)大面積玉米套種辣椒,長期連作,無法實施輪作制,造成土壤集居致病菌群,致使近年各種垃圾病害猖獗,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和更新觀念,尋找行之有效的防病治病措施。玉米套種辣椒的栽培方式,造成田間的光、溫、濕、氣流等不利的田間小氣候條件,對辣椒的生長和產量形成極為不利。相反,這種缺光、高溫、高濕條件則是造成各種垃圾病害發生蔓延的溫床,致使病害的頻繁發生。而長期的連作,辣椒的殘株被農戶隨意或火燒或使其自然腐爛,而腐爛在田間的殘株,腐爛分泌了一些物質,其中有些就是病原菌,長期大量使用N、P、K肥,使得土壤酸化嚴重,高溫、多雨的氣候,使得化學風化速度加快,這些都導致了種植辣椒的土壤缺少營養元素Ca.。而Ca.是辣椒的中量元素,它的缺少嚴重影響了辣椒的產量。

❸ 一畝蔬菜種植成本

蔬菜 種植 需要一定的成本,那麼一畝蔬菜種植成本有多少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一畝蔬菜種植成本,希望對您有用。

一畝蔬菜種植成本
一般的每畝地的蔬菜大棚骨架需要5500元左右,為了節省造價及延長大棚的使用時間,比較經濟的建造大棚的 方法 是,用菱鎂大棚骨架以及塑料紙;如此一來既降低了建設成本,也便於日常的使用維護。這樣的大棚可以使用5年,每年只需要更換塑料紙就可以了。每畝每年蔬菜種苗、農葯、肥料等成本大約為700元,土地租用費每年800元左右。

結合以上的計算,大棚蔬菜種植成本為,每畝地初期的投入為7000元左右,蔬菜大棚以5年的使用期算,每畝地每年的均攤成本為2500元左右。

大棚蔬菜種植利潤可以達到150%-250%,每年可以出2-3季的蔬菜,如果是種植一般的蔬菜,1-2季的蔬菜基本就可以回收初期的建造及大棚蔬菜管理成本,這樣第一年就可以實現盈利,平均利潤為100%-150%;以後的年份每年的成本就是換些塑料紙。
蔬菜種植技術
(一)整地:蔬菜生長所需要的各種養分基本上是靠土壤提供,所以選擇的土壤必需具有適宜的肥力,並能不間斷的提供給水分、養分、空氣及適當的溫度,能夠保證各個生育階段的要求。蔬菜種植是一種集約型農業,要求精耕細作程度高,所以要對土壤進行翻、松、碎、混、壓、平等到 措施 ,做到耕作細作,耕層深厚,疏鬆透氣、熱量適中,使土壤疏鬆,增強吸水及透水性,對改良土壤。

(二)播種:露地育苗在播種後要蓋上覆蓋物如草木灰、草、松毛等便於保證土壤濕度,同時,由於空氣對流及陽光直射,蒸發作用強,所以前期要勤澆水,待出苗後才逐漸減少澆水次數;而地膜育苗則播種後畦面一次性澆透水,蓋上覆蓋物,然後在蓋膜,待出苗完全後去掉覆蓋物,在晴天10-17時去掉薄膜進行降溫煉苗,擇日移栽。

(三)定植:把育好的幼苗從苗床移栽到大田或栽培床上。結合耕作施入大量的腐熟有機肥,人糞尿,通過耕翻整地作基肥,利於幼苗早期生長發育。如果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料,往往由於分解過程中產生高溫或土壤溶液濃度過高而造成“燒根”或誘導“地蛆”等地下害蟲危害作物根部

(四)施肥:蔬菜生長迅速,復種指數高、需肥量較大。但不同蔬菜對肥料需求取決於作物、品種、根系吸收能力、產量高低、生長期長短、生長速度以及環境條件等。凡根系發達、入土深、側根多、根毛發達蔬菜品種能從土壤中吸收較多養分,對肥料吸收及需要量大,反之則少。

(五)灌溉、排水:蔬菜的需水量遠比 其它 作物多,在蔬菜生長發育的一生中,不同生育時期對水分需求量也不相同。苗期根系小,吸水量不多,但對土壤濕度要求嚴格,既要保證足夠水分,又要適當控制,以利根系健壯生長,防止徒長。一般進入旺盛生長期則需要大量水分。各種蔬菜對水分的要求受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和對水分消耗量的多少而定。大體看,凡根系強大、能較大地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蔬菜抗旱力強。而葉面積較大,組織柔嫩,蒸騰作用旺盛的則抗旱力弱。

(六)病害防治:蔬菜的一生最易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始終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主要的病害有霜霉病:受病部位葉片正面呈不規則病斑,背面潮濕時能看到白霜狀霉,花感病時成綠色,此病在高濕低溫下較易流行,倒伏變黃萎蔫而死;軟腐病:從傷口開始感病,初期呈浸潤半透明狀,以後擴大為明顯的水漬狀,表皮下陷上面有白色細菌溢濃,病部除了維管束組織外全部腐爛,呈粘滑軟腐狀有惡臭;病毒病 主要表現為花葉、明脈,心葉扭曲,嚴重時植株矮縮、不結球、不結實,主要由蚜蟲帶毒傳播。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種子或種子用50%多菌靈粉劑、70%甲基托布津拌種,用葯量為種子重量的0.4%;適期播種、合理密植,避開作物感病期選用抗病品種,消除田間病殘株,減少病原菌。

(七)蟲害防治:蔬菜害地下部分有蔥蠅、蠐螬、螻蛄、地老虎;為害地上部分有菜粉蝶、夜蛾類、蚜蟲、菜葉蜂、蝸牛、紅蜘蛛、粘蟲等。防治方法上採用:適時翻耕曬田,消滅田間雜草,病殘株,使用腐熟有機肥料,合理輪作,選用抗蟲品種。葯劑防治:地下害蟲葯劑防治多採用拌種、葯劑溝施、澆根、毒土法等,選用葯劑有40%辛硫磷,用量為每畝300-400毫升。地上部分害蟲多採用噴霧法,選用葯劑有功夫、速滅殺丁等,用量為600-800倍液。
大棚蔬菜種植方法
一、選地點:這個選地點非常重要,這也是大棚蔬菜種植得前提條件,比如:

a.要選在空氣質量好的地方,

b.最好選在河邊,這樣方便澆灌,

c.要選擇在平原地帶種植大棚蔬菜。

二、選大棚塑料:這個對大棚蔬菜種植的影響也非常大,學過化學的都知道,塑料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組成的,這些成分越多對大棚蔬菜的影響就越大,這樣對人體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選擇質量高的大棚塑料,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大棚塑料,另外大棚塑料的透光度也非常重要,透光度直接影響大棚蔬菜的生長。

三、選肥料:肥料是大棚蔬菜生長的根本,正如:人要吃飯一樣,如果你吃的不好,那麼你的身體就沒那些吃的好的人健康,大棚蔬菜也一樣,如果沒有肥料,大棚蔬菜也不會生長。

四、施肥:在不同的情況下,在不同的時間段施用不同的肥料,這樣有利於大棚蔬菜的生長。

五、大棚蔬菜施用二氧化碳技術:學過生物的都知道,植物會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這會大大增進植物的生長,大棚蔬菜也不例外,要時常給大棚內注入二氧化碳,但要注意注入的量,量太少要影響光合作用,量太多大棚蔬菜無法進行呼吸作用。

六、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得其它細節:比如:要控制好大棚塑料內的溫度,要控制大棚蔬菜的密度,種植不同大棚蔬菜相應的環境也要變過,所以我們應該根據你所種植的大棚蔬菜作相應的調整。

❹ 朝天椒一畝地種植成本是多少需要注意什麼

朝天椒一畝地種植成本是多少?

根據我做的一些市場調查,發現種植朝天椒還是有些廣闊市場前景。

首先朝天椒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蔬菜,也有很多人選擇對其進行種植。

若是出現乾旱天氣也會讓其患上辣椒病毒病,讓種植戶出現利益受損,要適量進行種植。

最後,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❺ 種植辣椒一畝可以掙多少錢哪種辣椒的畝產高

三櫻椒、天鷹椒、朝天椒等這幾種辣椒的畝產量是最高的,價格也非常不錯。基本上每畝辣椒初期的投入成本在500元左右,但是收獲的時候可以達到每畝8000元以上,可見種植辣椒的收益非常可觀。

辣椒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大量水分。

辣椒坐果後,將進入辣椒需水的高峰期,這時候需要大量的水。因此,辣椒結果實後,要及時澆水,並時刻注意土壤的含水量,當土壤相對乾燥時,要及時澆水。由於辣椒果實的放置期大多在夏季,炎熱多雨,因此在放置果實後經常下雨。要注意雨後排水,防止辣椒水淹,影響辣椒根系的生長。

在辣椒生長過程中,需要控制澆水量。太多的水很容易導致辣椒根系的恢復,這會使呼吸困難,營養素吸收和運輸的延遲將對植物生長極其有害。但是,如果水分太少,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辣椒顏色的轉變,葉片的光合作用也會降低,使其生長和營養不足,易發生早衰和各種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