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材料成本差怎麼辦
擴展閱讀
石油卡掛失了怎麼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體產品哪個好 2025-05-12 14:24:51

材料成本差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06-06 00:40:28

材料成本差異的處理

不對!材料成本差異是用在按計劃成本法處理成本的方法,不是你這樣做的。第一個分錄正確,然後在本月1號做一筆紅色的分錄 把暫估的沖掉。然後等發票到時 再按實際金額做一筆采購原材料的帳。

㈡ 對耗用材料的成本差異怎樣進行調整

材料成本差異又稱「材料價格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價格成本間的差額。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為超支;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為節約。外購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購業務的工作質量。在材料日常收發按計劃價格計價時,需要設置「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材料科目的調整科目。科目的借方登記材料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的超支額,貸方登記材料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的節約額。發出耗用材料所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從本科目的貸方轉人各有關生產費用科目;超支額用藍字結轉,節約額用紅字結轉。「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明細分類核算,可按材料類別進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並進行。按材料類別進行明細分類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費的計算比較正確,但要相應多設材料成本差異明細分類賬,增加核算工作量。如果將全部材料合並一起核算,雖可簡化核算工作,但要影響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因此在決定材料成本差異的明細分類核算時,既要考慮到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又要考慮核算時人力上的可能性。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根據發出耗用材料的計劃價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異分配率進行計算。
分配率和分配額的計算公式為:
材料成本差異分配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計劃價格成本x本月收入材料計劃價格成本x 100%
發出耗用材料成本差異分配額=發出耗用材料計劃價格成本x 材料成本差異分配率
發出耗用材料實際成本=發出耗用材料計劃價格成本土材料成本差異分配額
如果材料成本差異為數不大,各月之間的發生額也比較均衡,為了簡化核算手續,也可按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分配率進行分配。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分配率的計算公式為:
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分配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計劃價格成本x 100%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月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用以調整「存貨」項目中材料的計劃價格成本。
企業設置「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原材料以及庫存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貸方余額反映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差異。
在月末計算產品的實際原材料費用時,必須考慮所耗原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即所耗原材料的價差。其計算公式如下:
某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成本差異=該產品原材料定額費用土原材料脫離定額差異x材料成本差異分配率
這時,產品實際成本的計算公式為:產品實際成本=產品定額成本土脫離定額差異土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異

㈢ 材料成本差異的會計處理是什麼

題主您好,之了很高興為您解答

「材料成本差異」是計劃成本法下需要運用到的會計科目,在計劃成本法下,我們按照計劃成本購入和發出材料,而期末要調整為實際成本計價。

基本賬務處理:

  1. 按實際采購成本作如下處理: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其他貨幣資金/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

2.材料入庫(按計劃成本結轉)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計劃成本】

3.結轉入庫材料成本差異

借: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

貸:材料采購

或反之【節約差】

4.材料出庫(按計劃成本結轉)

借:生產成本等【計劃成本】

貸:原材料【計劃成本】

5.期末結轉出庫材料成本差異

借:生產成本等

貸:材料成本差異【結轉超支差】

借:材料成本差異【結轉節約差】

貸:生產成本等

希望能夠幫助您,我是之了,您的會計摯友!望採納!免費領取2019初級會計全套課程,歡迎一起探討會計問題,不定期分享干貨哦~

㈣ 材料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

(一)入庫材料發生的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調整材料計劃成本時,調整的金額應自「原材料」等科目轉入本科目:調整減少計劃成本的金額,記入本科目的借方;調整增加計劃成本的金額,記入本科目的貸方。
(二)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材料成本差異,借記「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委託加工物資、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㈤ 材料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

1、企業在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時,購入時的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入「材料采購」科目: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
2、驗收入庫後按計劃成本計入「原材料」,兩者的差額計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中核算: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異)
貸: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異(節約差異)
3、發出材料時結轉發出材料的節約成本差異時:
借:材料成本差異(節約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貸: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
4、發出材料時結轉發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異時: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
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總結起來就是:「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登記超支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節約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

㈥ 如何處理材料成本差異

目前,大多教材舉例應用或一些研究者觀點一致認為外購材料計劃成本核算的流程如下:
①采購時,按實際成本借記「材料采購」科目: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貸:銀行存款
②入庫時,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科目,按計劃成本貸記「材料采購」科目: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計劃成本)
③結轉差異時,若是超支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若是節約差異,則做相反分錄。
其實上述__會計__處理,初學會計的學員很難一下子看明白,其實上述處理對「材料采購」科目的應用並不妥當。
主要原因有二:__
______一是「材料采購」科目,借方核算實際成本,貸方核算計劃成本,還要在不同的方向核算差異額,這樣科目缺乏一致性,對初學者很難接受。
二是②、③分步驟做,需要轉一個大彎,先按計劃成本入庫,然後去比較「材料采購」借方的實際成本和貸方的計劃成本孰大孰小,形成超支差異或節約差異,再進行結轉,一不小心就寫反了。可見,這樣做不僅麻煩,還容易出錯。______
__因此我認為,采購時,①②③合到一塊做,即入庫並形成差異,借記「原材料」(計劃成本),貸記「材料采購」(實際成本),借貸平衡差額記入「材料成本差異」,借方記超支差異,貸方記節約差異。這樣處理,「材料采購」只核算實際成本,入庫並結轉差異一步完成,操作簡單,容易理解,舉個例子幫助大家來理解一下。__
__例:甲公司購入A材料一批,專用發票上記載的貨款為30000元,增值稅稅額5100元,發票賬單已收到,計劃成本為32000元,已驗收入庫,全部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__________會計處理為:
①采購時:
借:材料采購3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0貸:銀行存款35100
②入庫並形__成差異:
借:原材料32000
貸:材料采購30000
材料成本差異2000.
若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就會形成超支差異,這種情況下材料成本差異就要跑到這個會計分錄的借方了。__________
工商注冊多少錢?找曼德企服放心,公司代辦安全高效,稅務顧問專業,曼德企服一站式服務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