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養豬場降低豬飼料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在日常養豬的過程中,飼料在養豬的總成本中占據很大的比例。隨著飼料原材料的價格上漲,養豬場需要控制飼料投入成本,減少飼料浪費,提高飼料利用效率,實現效益最大化。飼料在儲存、運輸過程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飼料的霉變,造成飼料的損失。所以在飼料的儲存和運輸環節,要注意防止雨水、潮濕和黴菌的污染,一般使用鍍鋅飼料塔進行儲存,可以將飼料直接從廠家送入豬場的料塔內,整個輸送過程封閉儲存,減少黴菌和各種生物的污染,減少了飼料的浪費,降低了飼料成本。
在傳統的人工輸送中,飼料送入料槽的過程,完全是由人工來進行,不僅會造成飼料的浪費,增加飼料成本,還會影響豬的食慾及採食量。使用自動化料線封閉式進行上料、輸送、下料,可以防止生物污染,減少飼料浪費,可以實現定時定量下料,准確的進行飼喂。育肥豬到達一定的程度要及時的出欄,避免對飼料的浪費。飼養生產效率低、不發情的母豬等生產性能不好的豬,會降低飼料利用率,減少養豬效益,應該及時進行淘汰。
② 降低養魚飼料成本,有哪些措施
2.選擇合適的飼養配方,不同魚類或同一類型魚類在不同生長階段和不同環境下對營養素的需求不同,因此,根據主要魚類的個體食物特徵、大小和年齡,必須選擇適當的飼料配方,以滿足主要魚類的營養需求,而不浪費飼料。
3、採用科學的飼養方法,養魚應遵循「定時、定量、優質、定位」的原則,便於觀察魚飼料,減少飼料浪費,食物不應充飢,使魚吃得不均衡,影響消化和生長。此外,根據魚的大小和水溫,每天進行幾次。魚的大小越小,每天的餵食時間越長;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水溫越高,投喂量和投喂時間都會相應增加,總之,採用少量的多次投喂方式,可以為動物節省飼料,而不是一次性投喂大量飼料。
4、注意水質調節,良好的水質可以促進魚類生長,提高動物飼料利用率,降低飼料系數,因此在繁殖季節,特別是繁殖高峰期,必須定期調整水質,注入新水,撒石灰並啟動養殖機。
5、注意預防魚病,由於魚病是在繁殖過程中發生的,會影響魚類的攝食。即使病魚進食,飼料使用率也不高,導致飼料殘留。因此,應特別注意魚類疾病的預防,主要的疾病預防措施包括:全面清理湖泊,殺死各種病原體和各種野生多樣化魚類;挖掘剩餘污泥,防止多種病原體繁殖;魚種儲存時,應嚴格消毒,防止魚種攜帶細菌進入池內,並對傷口進行消毒;注意每天補充新水,定期噴灑生石灰和消毒劑對水體進行消毒,調整水質;定期餵食含葯物的,以防止各種有害魚類疾病的發生。
6.化學肥料捕魚。化學養殖魚類是降低養魚成本的有效方法。常見的化學肥料包括尿素、碳酸氫銨、過磷酸鈣、鈣鎂鈣肥、復合肥、,必須掌握少用多用的原則。每畝施用2~3kg尿素、5~10kg碳酸氫銨、8~10kg過磷酸鈣,一次施於三日齡的cada球童,施用化肥能迅速增加瀉湖浮游生物數量,對鰱、頭鯉效果良好。
③ 養牛想做到降低飼料成本,應該怎麼做呢
隨著牛的價格上漲,飼料價格也在緊追不舍,養牛成本越來越高。那怎麼做才能節省一點飼料,節省一點飼養成本呢?牛吃飼料的時候,和人一樣,選擇最好吃的。如果一次性灌滿食槽,牛吃飽了會剩下適口性差的稻草等飼料,第二次喂牛還是不喜歡。長此以往,飼料浪費越來越多,養殖成本越來越大。所以我們喂牛的時候可以分幾次加飼料,每次少加一點,等牛吃完了再說。這樣牛就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食慾興奮,適口性差的飼料也不會剩下挑食,這樣就可以把精飼料和粗飼料吃得乾乾凈凈,減少浪費。春夏時節,大部分牛都吃草,草水分豐富,味道鮮美,牛很愛吃。
改造低谷。牛低頭吃草。如果食槽太高,它們吃草時會一直抬頭,從而把飼料帶出食槽,造成浪費。喂牛的槽最好建在地下,即槽頂高出地面10厘米左右,槽底低於地面20~30厘米。同時,食槽被做成上寬下窄的橢圓形結構,讓牛在進食時保持低著頭。
④ 如何做到降低飼料成本
除合理投喂外,還要做到:
⑤ 降低蛋雞飼料成本有什麼好方法
在養雞的總成本中飼料成本所佔的份額最大,約佔60%~70%,而飼料浪費量約佔全部飼料消耗量的3%~8%,甚至多達10%以上。因此,節約飼料能明顯提高蛋雞生產的經濟效益。
(1)選用良種雞
應選用體重小、飼料利用率高的蛋雞品種;同一品種以中等體重為宜。產蛋量相同、體重大的比體重小的雞耗料多。
(2)斷喙
在雛雞6~9日齡時進行斷喙,可以有效防止啄癖發生,且在生長期每隻雞每天可節省飼料3.5克,產蛋期節省飼料5.5克;每產一枚雞蛋,節省飼料12克。
(3)實行籠養
籠養因環境穩定、活動量小以及飼養密度大,減少了散熱量,因此吃料相應減少。據測算,籠養比散養可節省飼料20%~30%。
(4)實行保護喂養
最適宜雞產蛋的舍溫為13~21℃。冬季舍溫低於8℃,每100隻雞每天要多吃飼料1.5千克,而且產蛋率下降;夏季天氣炎熱,雞的採食量減少,產蛋率也下降。因此,在生產中應適當採取防護措施,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冬季要防寒保溫,為雞的生長發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既有利於多產蛋,亦有利於節省飼料。據試驗,冬季適當提高雞舍溫度,每隻雞每天可以節省3.1克粗蛋白質的多餘消耗。
(5)把好飼料關
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保證飼料的全價營養,因為飼料營養不全是最大的浪費。另外,飼料粉碎不能過細,否則易造成採食困難,料塵飛揚而浪費。
(6)按季節配料
雞群在冬季消耗熱量多,應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占飼料總量的65%~70%為宜),夏季適當減少能量飼料的比例。
(7)使用替代料
蛋白質飼料尤其是魚粉的價格較高,用一些廉價的昆蟲、蚯蚓、當地的小魚蝦、肉類加工副產品、水產品下腳料、粉渣、豆腐渣、糖渣、酒糟等,經適當加工調制後替代部分蛋白質飼料喂雞,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
(8)使用飼料添加劑
使用添加劑可以提高蛋白質飼料的利用率,亦有利於降低飼料成本。據報道,在一般飼料中添加0.1%的蛋氨酸,可使飼料蛋白質的利用率提高2%~3%;添加賴氨酸,可減少飼料粗蛋白質用量的3%~4%;添加維生素B12等飼料添加劑,也能提高飼料粗蛋白質的利用率。
(9)添喂維生素C
在每1000千克雞飼料中添加50克維生素C,可使產蛋率提高10%以上,節省飼料15%以上。
(10)添喂砂礫
每周適量補喂一次砂礫,有助於雞肌胃中飼料的研磨,幫助其消化和吸收,使飼料消化率提高3%~8%。
(11)改進料槽結構
喂雞的料槽應底尖、肚大、口小。這樣的料槽容料多,雞不容易把飼料啄出來,雞能吃凈剩料。至於料槽高度,應以雞能自由採食為主要准則。料槽添料量不宜過滿,一般掌握在三分之一槽高,否則易造成拋撒浪費。
(12)保證充足的飲水
雞每產一枚雞蛋需要消耗340毫升水。若在產蛋時缺水,可使產蛋量下降30%。
(13)及時驅蟲
如果雞體有寄生蟲寄生,則雞採食飼料所轉化的營養物質就會被寄生蟲吸收,造成「看似養雞,實則養蟲」的惡果。因此,一般應30~60天給雞驅蟲一次。
(14)及時淘汰公雞
公雞一般比母雞多吃20%~25%的飼料,因此,對多餘的公雞應及時進行淘汰;飼養種雞,保持公、母比例1∶15,商品蛋雞保持1∶20為宜。
(15)淘汰低產母雞
雞群中常有10%~30%的低產雞,把低產雞淘汰掉,雞群的產蛋量不會顯著減少,但可以大大節省飼料。
⑥ 如何讓飼料廠成本降低
飼料生產加工成本是飼料廠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材料費用和製造費用。直接材料費用包括原材料支出(又可分為原料消耗和原料損耗)、運輸費用、編織袋、標簽、縫包線。製造費用是指飼料廠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車間員工工資、計件工工資、福利費、勞保費、社保費、折舊費、租賃費、環保支出、動力費(電費、煤費、柴油)、維修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接待費、日常用品等)。飼料廠的挖潛降耗主要是在剔除飼料原料消耗成本後,針對飼料加工過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費用控制,以達到降低加工過程成本費用,為企業創造效益的目的。
1、電費
電費是飼料廠動力費用佔比最大的部分,而粉碎不僅是飼料加工中的必要工序,也是電耗最高的工序之一。粉碎機的電耗大概占飼料廠總耗電的40%左右。粉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耗電成本。粉碎效率與公司所要求使用的原料品種、粉碎粒度、粉碎機的性能、錘篩間隙的調整(例如使用2.0mm的篩網,錘篩間隙為10-13mm;錘篩間隙依據篩網孔徑調整)、錘片磨損、粉碎機是否滿負荷運轉、沙克龍和脈沖除塵效果等因素有很大關系。制粒機電耗大概占飼料廠總耗電的30%左右,制粒機操作有三個關鍵的操作參數:即蒸汽供應量、喂料速度、環模和壓輥間隙。蒸汽供應量和喂料速度這兩個操作參數主要取決於待制粒物料的水分含量與配方組成。這兩個參數如果調節不當,很容易出現堵機現象,從而降低制粒機產能,加大制粒機的每噸電耗。環模與壓輥間隙偏小,會導致壓輥環模容易磨損;如果間隙過大,將導致壓輥與環模之間的物料過厚與分布不均,造成物料被擠壓不出去而出現堵機現象。此外,環模壓縮比越大,顆粒硬度越高,但產量越低,電費越高;環模開孔率越低,越容易出現堵機現象;壓輥磨損程度越大,產量越低,對環模的磨損越大。
降低飼料廠電耗的主要方法有:
1、生產過程准備充分,銜接安排緊湊,減少生產准備時間和設備的空轉,避免人力、電力、燃料、時間成本的浪費。2、利用階梯電價組織生產,降低生產用電成本。用電高峰期的電價一般是用電低谷時的3倍左右。由於晚上電費處於谷期,因此,要盡量安排晚班生產粒料,且減少晚班制粒機出現堵機現象。3、盡量減少轉料品種和次數(必要時適當增加成品庫存,便可減少轉料次數)。4、生產中,中控、制粒工由於擔心出現設備堵機等問題,把粉碎機和制粒機的電流控制在額定電流的60%-70%,甚至更低,使飼料廠大部分粉碎機、制粒機等設備存在欠載和空轉現象,沒有將粉碎機、制粒機等設備開至滿負荷運轉,因此電耗增加,這需要廠長和助理的親自監督,每次發現需及時警告,必要時,給予適當考核和獎罰;5、減少設備故障停機和維修時間。6、採用不同性能的設備及工藝,電耗量相差巨大。例如對豆粕進行細粉碎時,採用同功率的寬式多腔粉碎機比普通的水滴式粉碎機的電耗降低1/3以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電的浪費在部分飼料廠(尤其是管理不善的飼料廠)普遍存在,降低生產過程的電耗有很大的潛力。
2、煤費
有的飼料廠使用天然氣或油作為鍋爐燃料,燃油燃氣鍋爐的蒸汽成本比燃煤鍋爐高出3倍以上。使用燃煤鍋爐時,飼料廠可以推行按蒸汽量結算煤款,而不是按重量結算煤款。因為按重量結算難以保證煤炭的質量,容易摻假。飼料廠在推行按蒸汽量結算煤款時,要注意每月結算的蒸汽量,因為蒸汽流量計的數據是可以調整的,飼料廠需要防止鍋爐工和供煤商有不合法的利益輸送,從理論上講蒸汽使用量應小於制粒總量的5%。
飼料廠還需定期檢查蒸汽管道有否泄露、汽水分離器工作是否正常,燃燒器是否發揮最大效率等。特別需注意煤炭的質量,煤炭質量差導致減壓前的蒸汽壓力達不到0.6-0.8 MPa,難以提供干飽和蒸汽供製粒機使用,從而影響制粒效率和顆粒質量,同時也會導致飼料調質水分低,加大了原料的損耗。定期檢查蒸汽管道的保溫,盡量減少熱量損失、降低煤耗。飼料廠要合理安排生產,避免生產銜接不暢。例如蒸汽達到使用壓力時,用汽設備沒有準備好;或者用汽設備准備好了,蒸汽長時間達不到要求,造成蒸汽的浪費和生產效率的降低。在顆粒料的生產安排上最好能做到連續生產,避免每次顆粒機開機時的排氣與排冷凝水造成的浪費。
3、合理控制配件庫存
飼料廠直接用於生產的易損件有環模、壓輥、錘片、篩片、料斗、皮帶、軸承、電機、縫包機配件、齒輪、鏈輪等。廠長應分析每月維修費的開支,加強維修配件采購的全過程管理,重點做好:1、制定配件的合理庫存,減少資金積壓。2、建立配件領用和耗用記錄。3、確定正常耗用的標准范圍。4、定期評估和考核供應商所提供的配件質量。例如,同樣壓縮比、同樣口徑的不銹鋼環模雖然比合金鋼環模價格要高很多,但不銹鋼環模的品質保證時間、環模使用壽命與耐磨性卻是合金鋼環模所無法比擬的,使用成本低於合金鋼環模。即使都是不銹鋼環模,各個廠家之間的質量也參差不齊。按420機不銹鋼壓膜6500元/個計算,若每個環模能生產1.6萬噸,則壓膜成本為0.41元/t;若每個壓膜只能生產0.8萬噸,則壓膜成本為0.81元。此外,應注意頻繁換膜會對壓膜使用時限和產量產生嚴重影響。
4、合理控制維修費用
造成維修費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不注重設備和工具的復原性維修,動不動就買新的;二是維修水平低下,造成多次重復維修的高成本,特別是中大修次數多;三是維修配件損耗大,包括采購質量差、以次充好,配件丟失、被盜、損壞等;四是各飼料廠配件采購缺少監控,導致采購費用高;五是維修輔助材料費用高(鋼材、焊條、氧氣、乙炔、砂輪、切割鋸片等);六是設備的預防性維修不夠,造成設備徹底癱瘓後的高維修成本。設備的故障應該以防為主,以修為輔。通過健全的日常維護,能**地降低故障率,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
5、加快工藝設備更新換代
隨著飼料工業的發展,近幾年來,我國飼料加工設備升級換代的進度加快,飼料加工設備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飼料設備製造企業向飼料廠推出了節能高效的專業化新型加工設備,對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產品加工質量的穩定、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有明顯的作用。飼料廠應積極採用能夠節能降耗、操作成本低的設備,特別是對於那些已經運行使用多年、能耗大、生產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的生產線和設備,應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降低生產過程的綜合成本。
設備更新換代時,盡量考慮全面實行自動化作業。例如,一個時產5t的人工投料、自動配料與人工成品堆垛的生產線和一個時產40t的自動投料、自動配料與機械化堆垛的生產線比較起來,後者需要的生產工人數量更少,但產能相差懸殊。在生產相同數量飼料前提下,後者的人工成本遠低於前者。人工成本高的原因是生產工藝受限,生產線的自動化、機械化程度低,不得不使用較多的人工,而且工人的勞動強度大,裝卸過程費用高,人均生產效率低。因此,從原料進車間開始到成品堆垛的全過程,全面實行自動化作業,盡可能減少人工作業范圍,不但可以節約勞動成本,而且可以節約時間、空間、安全等生產成本。更重要的是,只要設備正常,生產量和質量都是穩定的,而人工操作,受人的能力、工作積極性等影響,生產量和質量是不穩定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探索和推廣自動散裝進料和散裝成品運輸模式,節約投料、打包時裝卸的人工成本和包裝材料成本。
6、飼料廠的原料損耗
飼料廠的飼料原料成本約占生產成本的70-85%,能否將原料損耗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是衡量一個飼料廠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飼料廠需嚴格執行原料和成品料的過磅制度和盤點制度,從而及時查找和分析每個月(或每半個月)異常損耗的原因。飼料加工過程中原料損耗原因包括:粉塵損耗(卸料、粉碎除塵、冷卻除塵、設備和輸送管道密封不嚴導致物料的跑冒滴漏);水分損耗(卸料、倉儲、粉碎、冷卻);計量誤差損耗(原料過磅、配料秤、包裝秤等);變質和其他損耗(原料或成品料變質、原料雜質含量高、料垢未及時清理、破袋、鼠害、被盜等)。
飼料廠需高度重視粉塵形式的損耗。例如,有些飼料廠玉米卸料棚和豆粕卸料棚是兩面和頂棚密封的,可以將其改造成三面和頂棚密封,只留一面進出車輛,從而使對流的風量大為降低,讓豆粕和玉米粉塵自然沉降,減少被風吹走的粉塵損耗。建議有條件的飼料廠盡量選擇自動液壓卸料平台,最大程度減少散裝原料卸料過程的粉塵損耗。
對很多飼料廠而言,飼料加工過程中的水分損耗大概佔了原料損耗的50%以上。飼料廠要密切注意成品料中的含水量,正常的含水量是一項重要指標,過高的水分含量會導致飼料容易霉變,過低的水分會加大飼料廠的損耗,且水分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成品料的適口性。一般成品料料溫不高於環境溫度5度,水分小於13%。水分損耗主要發生於倉儲、粉碎、冷卻環節。在倉儲環節,飼料廠應盡量減少夏天筒倉內原料的庫存,以免高溫使水分大量蒸發。在粉碎環節,應避免過度粉碎、降低粉碎室內的溫度、控制脈沖風機風壓和吸風量、提高粉碎效率來控制粉碎的水分損耗。例如,某飼料廠更換粉碎機後,粉碎效率提高了25%。按正常粉碎過程水分損失0.5%計算,更換粉碎機之後,產量提高25%,保守估計,粉碎過程水分損失減少0.13%。按該飼料廠每月生產1萬噸成品料計算(需粉碎的原料按80%計算),可減少損耗:1萬噸*0.13%*80% = 10.4噸,按每噸成品料3000元計算,可以減少損耗31200元。在冷卻環節,要根據不同季節調整冷卻塔的通風量、時間、速度、料位器。一般冷卻風管中風速控制在15-20m/s。此外,通過調整冷卻塔料位器高度的方法控製成品料水分較為簡便,這需要經常關注化驗室成品料的水分結果,以便及時調整。此外,降低原料損耗的一個有效手段是對生產的全過程進行水分在線監控添加,特別是對飼料粉碎、混合、調質後、成品料的水分進行監控,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在混合機或調制筒實施水分添加,減少原料水分損耗。
7、綜合考量原料成本及其加工製造成本
綜合考慮和平衡原料成本和飼料廠生產製造成本之間的關系,這可能是評價配方技術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例如,糖量大的黏性原料價格便宜,但其加工性能差,因其含糖量大,容易黏倉、黏設備,不僅影響混合的效率,長時間使用,輸送設備會因黏滿物料而變得負荷加重,導致混合機底絞龍去料變慢、生產效率低等問題。嚴重時,會發生提升機皮帶斷裂。再如,同一配方中添加多種液體成分,會造成混合時間延長、配料批次減少,使生產成本增加;配方組成越復雜,會使配料周期延長,即生產效率越低,因而生產成本也越高。因此,飼料廠要及時和配方師溝通不同原料的加工性能和加工成本,而配方師在考慮配方組成時,不僅要考慮原料成本,還要考慮原料的生產加工性能。
8、加強飼料廠員工和幹部的培訓
飼料廠員工的素質決定了飼料廠加工過程的成本和質量。為此,一方面,應當加強關鍵技術崗位員工的培訓,鼓勵員工進行職業技能鑒定,鼓勵員工參加各種培訓與學**,同時需要加強安全意識管理,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關鍵崗位如中控、機修、電工、制粒工、鍋爐工等,這些人員作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設備效能和飼料的加工成本,在工資待遇方面可適當向這些關鍵的技術型崗位傾斜。另一方面,應加強員工對企業忠誠度的培養,做好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並制定合理考核員工生產成本的過程獎勵措施。
目前,飼料加工過程的成本控制涉及飼料加工的工藝、設備、電氣和機械控制、飼料營養以及生產過程的作業管理、現場物流管理等。不僅要求飼料廠廠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而且要求飼料廠廠長具有全面的專業知識,才能做好飼料生產過程的現場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從而做到對生產過程的合理調度和有效把握,這樣才能控制好生產過程的成本。為此,需將飼料廠廠長培養和打造成職業生產經理人。
9、科學的管理
臟亂差是大部分飼料廠的通病。在倉庫里原料堆碼不整齊,不同原料之間相互混雜,庫存原料無標示,原料散落滿地,跑冒滴漏嚴重,鼠害猖獗。車間內垃圾多,原料隨處堆放,包裝與標簽亂扔亂放,回收物料到處都是且無標示。地面、設備、門窗和屋頂全是灰塵和蜘蛛網等。為此,飼料廠要重視對生產現場的日常工作進行科學的精細化管理。只有採取科學的現場管理手段,掌握現場的真實情況,才可能有針對性地對飼料廠進行精細化管理,採取措施降低成本。飼料廠現場管理體系包括:品質控制體系、節能控制體系、環境控制體系、設備管理體系、物流控制體系、工藝流程式控制制體系、生產作業標准化體系等。飼料廠現場管理常用的方法有:6S管理、精益生產(Lean proction)管理、質量成本管理(QCM)、全員生產保養管理(TPM)、ISO14000、ISO18000等,在生產管理的過程中可交叉運用這些管理方法,不斷實施生產過程管理的標准化、規范化和制度化。針對每個成本控制點,拿出具體的實施方案,並通過PDCA(計劃、實施、檢查、改進)和SCDA(標准化、實施、檢查、改進)循環式的運行,達到循序漸進式的提高,不斷降低加工過程的成本。
10、控制安全成本
飼料廠如果安全管理意識不強,生產現場存在安全隱患,會導致安全事故多,安全成本高。因此,飼料廠必須做好消防安全、防火、防粉塵爆炸、防設備損壞和防止出現人身安全問題的預防工作。
⑦ 養豬如何降低飼料成本
1.選擇合適的催肥添加劑
國內做這一類的比較多,建議選擇一些可靠的,資質齊全的!現在我廠里用的是河南寶林生物科技旗下的肥88,裡面的東西含的是多種名貴中葯。用的效果比較明顯。
肥88主要成分:
丁酸梭菌 地衣芽孢桿菌 維生素E 維生素A 維生素B6 山楂粉 陳皮 麥芽 神曲 釀酒酵母
肥88功能主治:
1 維護腸道健康,分解飼料中的蛋白質,促進腸道營養吸收
2 ,降低料肉比例,提高養殖效益
3 補充多種維生素,減少維生素缺乏症的發生
4 減少豬舍糞臭和氨氣味,改善飼養環境
5 本品綠色天然,安全高效
肥88使用效果:
7天採食量明顯增加
10天糞便細膩變少 變黑 臭味減輕
15-30天 背寬 臀圓 四肢粗壯 皮毛紅亮 體型修長
出來時:提高出欄體重 可提前15-20天,提高肉品品質,降低養殖成本
2.喂雜種一代豬
當地土種豬雖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等優點,但生長速度慢,飼料報酬低。用良種公豬(如杜洛克豬、漢普夏豬、長白豬等)配當地土種母豬所生的苗豬稱雜交一代豬,其生活力強,生長速度快,飼養效果好。因此,要在養豬戶普遍推廣公豬良種化、母豬地方化、仔豬雜交一代化的「三化」技術。
3.喂配合飼料
根據不同生長階段豬的營養需要,將多種原料配合在一起而製成的全價配合飼料,營養全面而不浪費,且日糧容積與豬的採食量相適應,飼喂效果好,料肉比低。配合飼料必須生喂,嚴禁煮熟,可拌成濕拌料(手捏成團、鬆手即散),不可拌成粥料。
4.實行保護性養殖
①改善豬舍小氣候。傳統的土法養豬,豬舍內溫度、濕度均順其自然,導致夏秋高溫多濕,冬季寒冷,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豬的生長潛力。因此,夏秋季可在豬舍外栽植藤蔓類植物遮陽降溫,冬季推廣塑料薄膜暖棚養殖技術,不斷改善豬舍小氣候。②定期搞好驅蟲和疫病免疫注射。
5.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
傳統的吊架子育肥是把豬的育肥期分成幾個階段,按各個不同階段採用精料、粗料結合進行催肥。此法飼料單一,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豬的生長需要,豬生長慢,周期長,出欄率低。如果改用斷奶後的小豬到出售前的肥豬一直採用全價配合飼料,並根據日齡的增加逐步提高日糧營養水平的直線育肥,可有效地縮短育肥期,提高出欄率。
6.供給充足的飲水
豬體內1/3~1/2的重量是水,細胞代謝及各種生化反應都要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缺乏水則影響豬的食慾,降低對飼料的利用率。
7.適時屠宰
肉豬生長可分為幼豬、中豬和大豬三個階段,各階段豬每增重1千克平均耗料量依次為2.5、2.9和5千克,而且當體重達到90~100千克後,增長速度明顯減慢,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豬超過90千克後越養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多;不足90千克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屠宰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千克屠宰最合適。
⑧ 養牛如何做到降低飼料成本
這個問題阿麗來回答。
對於養牛戶來說,日常的飼料費用就佔了投資的一大部分。為了減少飼料成本,實現收益最大化,在平日的飼養中,保證營養水平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配飼料的比例,增加價格低但含蛋白高的植物秸稈添加量,減少價格較貴的添加劑的使用數量,從而做到降低養牛的飼料成本。
傳統的養牛飼料,一般包括玉米、麩子、部分添加劑以及植物秸稈。在具體養殖過程中,可以就地取材,即有什麼就用什麼,比如當地牧草豐盛,那牛可以主要以放養吃草為主。
總體來說,養殖戶在養牛過種中,可以根據牛對日糧的需求並結合自己的養殖經驗,採取多種飼料合理調配使用的方式養殖。這樣既保證了牛的生長需求,又能達到降低養殖成本的目的。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