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前幾年付稅金做錯科目了記作生產成本里了,應該記作管理費用里,現在怎麼調整過
都是損益類科目。如果你當初的生產成本已經結轉入成本,而且產品已經出售了,那麼就不用在做會計處理了
如果你非要處理。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管理費用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成本
如果當初計入生產成本的稅金還在生產成本掛著,沒轉入產成品,或者產成品依舊掛著庫存沒出售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那麼,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管理費用。貸,產成品或者生產成本
B. 急!工廠的前期生產成本該如何處理 製造費用的數額太大應如何調整前期生產成本的數額也相對比較大。
前期的費用你不應該直接入生產成本,而應該計入相關的開辦費、房租費、水電費,然後再逐項目按照準則要求時限分期分攤!
C. 成本做成費用怎麼調賬
根據會計差錯原則處理,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成本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管理費用
先發生的事項種類設明細(比如投入資金、種植成本),投入資金按雙方的名稱分明細,種植成本按種類設明細(種苗、人工等等)。收到雙方投入資金記借方,歸還資金記貸方。種植成本記貸方。再設個其他收入明細,記利息收入等等一些零星的收入,記借方。
會計核算
本科目核算保險中介公司從事主營業務而發生的實際成本。包括支付給營銷員的傭金,業務部門的辦公費、折舊費、水電費、人員工資、福利費、差旅費、交通費、通訊費,以及其他與主營業務直接相關的成本。
對於同一會計年度開始並完成的業務,公司應當在結轉主營業務收入的同時結轉主營業務成本;對於跨年度業務,應當在年末按規定的方法計算確定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應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相關科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主營業務成本
D. 研發費用做到生產成本里了,現在要把它調整到管理費用去,應如何調整
做調整分錄,沖生產成本,調管理費用
E. 去年的費用做多了成本結轉少了如何調整
去年的費用做多了,成本結轉少了,都屬於前期差錯,按前期差錯更正。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代替損益科目對去年的利潤進行調整,涉及留存收益和所得稅費用的還要同步調整。
F. 跨月的成本費用如何,調整
成本做成費用調賬。
1、錯賬更正。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成本費用科目)這里要用負值表示。
2、然後再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G. 以前年度成本多計了怎麼調整
以前年度成本多計了的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紅字)
貸:庫存商品(紅字)
說明:把多做的成本沖銷,因為是以前年度的,只能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把結轉的庫存商品沖回來。
(7)前期成本做成了費用如何調整擴展閱讀:
金融企業貸款利息收入所得稅處理問題:
1、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應按期計算利息並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發放的貸款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尚未收回的,此前(含90天)發生的應收未收利息應按規定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此後發生的應收未收利息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待實際收回時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2、金融企業已經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或已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應收未收利息,如逾期90天(不含90天)仍未收回的,准予沖減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
H. 以前年度多進入成本怎麼調賬用交滯納金嗎
以前年度多進入成本調賬方法如下,用交滯納金:
1、將上年多做的成本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貸方。
2、於上年多做成本導致上年少計了所得稅費用,將少計的所得稅費用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借方。
3、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余額直接結轉到未分配利潤科目,不能影響本年損益。
4、除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I. 費用錯入成本,跨年度如何調整
1、如果費用都是期間數,年度賬已經結了。
2、如果只是分類錯誤,不改也沒有關系。
3、如果涉及到損益了,那通過「以前年度損益」做調整,同時需要調整相應的所得稅費用。
會計做賬也稱會計實務,指會計進行帳務處理的過程,一般從填制憑證開始到編制報表結束的整個過程。
在過去計劃經濟年代裡,會計只是被動的執行國家規定完成上述過程就可以,隨著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經濟業務不斷創新,如何更准確、更合理地處理每一筆業務成為很多會計必修的一門技術。至此,會計作賬就被賦予特殊的意義,不再局限過程而是解決如何做的更好。
J. 以前年度的成本增加了,怎麼調整
需要用追施調整法改上一期的年報。比如主營業務成本多記1000 凈利潤5000第一,首先調整錯誤的憑證,涉及損益類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代替借:其他應付款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成本第二,費用多了,利潤少了,所得稅少交了,所以還需要補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50第三,凈利潤少了,分配多分了250 (累計影響數)借:盈餘公積 25 ;利潤分配-未分 225 貸:本年利潤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