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價為負數怎麼辦

成本價為負數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06-04 10:52:40

㈠ 管家婆普及版中成本均價為負值怎麼改

業務錄入-庫存業務-成本調價單 ,選擇需要調價的商品,填寫要調整後的單價,保存單據即可修改為正確的成本。

㈡ 股票當前成本為負數是怎麼回事

一、原因是某股票部分賣出已經把所有成本都收回了並且賺了,以至於該股票剩下部分的成本是負數,這樣就會產生: 股票賣出後浮動盈虧是正的,而盈虧比例是負的情況。
二、計算方法:
(1)計算浮動盈虧。就是結算機構根據當日交易的結算價,計算出會員未平倉合約的浮動盈虧,確定未平倉合約應付保證金數額。浮動盈虧的計算方法是:浮動盈虧=(當天結算價-開倉價格)×持倉量×合約單位-手續費。
(2)計算實際盈虧。平倉實現的盈虧稱為實際盈虧。期貨交易中絕大部分的合約是通過平倉方式了結的。
多頭實際盈虧的計算方法是:盈/虧=(平倉價-買入價)×持倉量×合約單位-手續費
空頭盈虧的計算方法是:盈/虧=(賣出價-平倉價)×持倉量×合約單位-手續費
當投資者股票獲利後進行減倉,會導致投資者的股票成本價格下降。如果買賣差價較大或者減倉幅度較大,那麼有可能使投資者的股票成本價格下降到負數。股票成本為負數就表示股票處於零風險,大大的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但是,由於投資者降低倉位,後續股票上漲的利潤就會減少。減倉剩餘股票的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減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餘的股票數量。因此,如果投資者買入股票的金額為10000元,買賣手續費是2元,減持賣出股票的金額為12000元,股票剩餘的數量1000股。那麼,股票的剩餘成本價=(10000+2-12000)÷1000=-2左右,股票的每股成本就下降到負2左右。通常情況下,投資者獲利後股票減倉數額較大、股票盈利幅度較大,使股票的每股成本下降到負數的概率越高。

㈢ 股票成本價是負數有沒有影響

沒有影響。當投資者獲利後進行減倉,會導致投資者股票的成本和價格下降。如果買賣價差較大或者減倉幅度較大,就有可能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價降低到負數。負的股票成本意味著股票處於零風險,大大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然而,隨著投資者降低倉位,後續股票上漲的利潤將會減少。減持後剩餘股票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交易費用-減持後出售股票的金額)剩餘股票數量。因此,如果投資者買入的股票金額為1萬元,買賣費為2元,減持賣出的股票金額為1.2萬元,剩餘的股票數量為1000股。一般情況下,投資者獲利後,股票閃電量大,股票利潤率。
拓展資料
影響股價的因素
一、經濟因素:主要從兩個方面講起,對於股票市場我們常常稱其為社會經濟的晴雨表,主要是因為股票市場是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股市變化一般要早於經濟變化,主要還是投資者對於整個市場的關注程度,一旦發現經濟市場有衰退的苗頭股價就會下跌。
1. 經濟繁榮時期:一般這種時候,整個股票市場的總體趨勢是上升的;
2. 經濟衰退時期:反之亦然,這是股票市場的整體行情是不太好的,處於一種行情下降的狀態;
這些經濟的組成都有:金融環境、國家匯率調整、國家財政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是社會存在的客觀規律一般是無法避免的,盡量不要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進行風險較大的投資。
而且如果國家財政狀況引起了社會較大的通貨膨脹,股票價格就會下跌,相反如果財政支出增加,就會股價上漲。
二、政治因素:也就是說那些重大的國家政治事件,就比如國家領導人的變化、行動等,最近特朗普的推特事件就是一件典型的案例,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整個美國股票市場的變化。所以對於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說,也表示散戶一定要多多關注社會信息、政策的頒布等,可以去關注幾個財經類的網站就比如:贏家財富網。
三、市場上的公司自身因素:上市公司在市場上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而在一定程度上股票自身價值決定了股價為多少,所以最初的影響因素就是公司本身,一般是公司的經營業績水平、本身的資產信用、股息紅利的設定、外來的發展前景等等都可以影響本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動。
四、行業市場因素:不同的行業在市場上最初的發展前景就是不同的,一般市場上股票價格較好的公司都是時下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一般市場上出現了新行業且潛力較好,這個行業下的任公司股票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有前景的,市場上的投資者不同階段的意向、投資方向、進行套利行為等都會某一些類型的股票造成影響,最容易出現市場供求關系不對等,造成市場供大於求股價就會下跌。
五、就是比較個人化的因素了,投資者心理因素,因為現在國內市場上散戶居多,有的經驗並不是太足就容易盲目跟隨市場上的大戶,進行搶購或者大量拋售的行為最後造成損失已導致於心態失衡情緒變動,最後就會導致股票市場大漲和大跌等情況。
用戶在投資股票時一定要具備股票方面的知識,比如知道股票的各種基本術語,能夠看懂K線圖等,在投資股票時最好使用個人的閑錢,只有這樣才能在虧損時不影響個人的正常生活,而且在炒股時必須擁有良好的心態。

㈣ 報損單數量是正數成本單價是負數要怎麼調整

庫存數量為正數,但單位成本卻為負數,這種情況的產生可能有二方面的原因:一是平時結轉成本時多轉成本,二是有未開發票入賬的商品,會計處理沒有估價入賬,還按正常單價結轉。這二種情況的處理如下:第一種情況是重新計算單價,調整庫存商品的單位成本,同時調整主營業務成本;第二種情況是通過會計估價,然後獲取發票來平賬。不可以在系統中直接做調價單,因為你沒有做調價單的依據,至於先做報溢單,再做報損單,之後各方面做調價單的處理實質上是做商品盤盈,再做報損,然後重新調價,這在稅收上存在二個問題,首先盤盈要確認收益,報損在稅前扣除需報稅務機關審批方可稅前扣除,這樣企業的稅收成本相對較高。這種情況的出現必須及時處理,如不處理,以後在稅收檢查時會受到處罰的。

生產成本為負數,應怎麼處理。

生產成本為負數的處理方法:
生產成本為負數在於產成品入庫時生產成本的組成。在生產領料時的生產成本只有材料的費用,但是在產成品入庫時的生產成本已經包括了人工費用和製造費用,而不僅僅是材料費用,所以產品入庫金額肯定會領料金額大。
1、 如果把生產領用憑證記作
借:
生產成本
貸:
原材料

2、 把產品入庫記作

借:
庫存商品
貸:
生產成本

那最後生產成本的余額肯定是負的。

3、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生產領用記作

借:
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貸:
原材料

4、 將產品入庫記為
借:
庫存商品
貸:
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生產成本-直接人工費用
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再將相應的人工費用和製造費用轉到生產成本中的對應科目下。按照這樣,在K3中生成產品入庫憑證時要安上述手動修改貸方科目和金額,並在業務憑證完成後要在總賬系統中作自動轉賬將人工和製造費用轉到生產成本中。

㈥ 我把一隻股票的成本做成負數了,要不要賣

一隻股票的成本是負數,只能說明你投入的本金早就已經賺回來了,相當於你目前這只股票的持股,全部都是賺來的,而這和你長久持股與否無任何關系。股票要不要賣出,主要看該股後市的上漲空間還有沒有,有多大。如果後市不看好,不管成本多少,都應該賣出或減倉。

一、如何把股票成本做到負數?
炒股短期獲利常用的手法當然是高拋低吸,賺取差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T,做波段,通過不斷的做T交易將股票成本做成負數,即負成本炒股,大大的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如果在股票上漲的過程中,進行減倉操作,則可能會降低投資者的收益。

減倉剩餘股票的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減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餘的股票數量。因此,如果投資者買入股票的金額為10000元,買賣手續費是2元,減持賣出股票的金額為12000元,股票剩餘的數量1000股。那麼,股票的剩餘成本價=(10000+2-12000)÷1000=-2左右,股票的每股成本就下降到負2左右。

總之,投資者盈利越大,減倉金額越大,則投資者的持倉成本為負數的概率越大。

二、股票成本有哪些?
買進費用:
1.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股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賣出費用:
1.印花稅0.1%。
2.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股票成本價=買股票的價格+券商的手續費+印花稅+過戶費。

㈦ 股票裡面的成本價是負值是怎麼回事啊

股票裡面的成本價是負值是常有的事。

當買的股票上漲後,如果只賣了其中大部分股票,當賣出的股票盈利部分的價錢超過了剩下未賣股票的本錢時,帳面上的成本就會變成負值。而盈利欄還是可以清楚知道一共賺了多少錢的。

舉例:買股5元20手成本1000+傭金,上漲20%每股6元,賣掉18手共得1080元-傭金-印花稅,剩餘2手的成本價為-80元+傭金+印花稅。

1、持倉成本計算:

計算持倉成本的價格區間並不難,首先數出增倉的天數,然後對這些天的收盤價(或結算價)進行簡單算術平均,得出的數值即為所增持倉的成本價格。旨在找到持倉成本價的一個區間,所以不必過分仔細,但對於增倉天數的確定,投資者還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取捨。

2、入市時機選擇:

當選好了開始減倉的品種月份,並計算出其所增持倉的成本價格時,即可入市。

一般來講,當市場價格處於成本價上方時,說明此時多頭佔有優勢,可入市跟多,而此時成本價的下方就成為止損並翻空的位置(與價格穿越均線的方法類似);反之亦然。

除此之外,如果我們入市時再配合以形態、指標、均線等其它方法分析,效果會更好。

(7)成本價為負數怎麼辦擴展閱讀:

持股成本操作方法

1、金字塔操作

當整體投資環境並未變壞,只因大盤出現—時性回擋,麗使手持股票套牢時。

股民在不擴大信用,不借錢買股票的原則下,可利用手中的閑散資金,向下攤平:也就是說,隨股價下挫幅度擴增而等暈加碼買進,從而降低持股成本,以待股價回升時解套或獲利。

但採用此項做法,必須確認整體投資環境尚未變壞,暇市仍無「由多頭市場轉入空頭市場」的可能,否則極易陷於全線套牢、且愈套愈多的窘境。

2、拔檔子法

拔檔子法又稱輪換拔檔,是指先停損了結,然後在較低的價位時,再予以補進,以減輕或軋平上檔停損的損失。

如某人以每股30元買進,當市價跌至每股25元時,預測市價還會下跌即以每股25元賠錢了結。當股價跌至20元時又予以補進,並待曰後股價上升時予以沽出:如此操作幾次,不僅能避免套牢損失,有時還能獲得盈利。

由於投資者對被套股票較為熟悉,故同其周旋到底,有利於集中注意力。但是必須對短線買賣點准確判斷,否則極易加重損失。

3、T+O對沖法

該法是超級短線技巧,它指的是在同一天低價買進預計價格要上漲的股票,待股價上漲到一定幅度時,就迅速全部拋出原買進之被套股票;

或者是先高價賣出預汁價格將要下跌的股票,待股價果然下跌到某一價位時,就在當天買進先前賣出的同種類同數量的股票。

該方法是以賺取股票的當天價差為目的的,因此一般在股市處於大幅震盪階段,或個股在利多利空出盡之時股價波幅較大時,最適用此法,但是,搶帽子確實是高風險的股票操作方式。

㈧ 主營業務成本為負數怎麼調整

1.
會計電算化中,看看「設置-->會計科目-->主營業務成本-->修改科目」:余額方向是借方還是貸方?應該是這個地方,你設置反了(成貸方了)。
2.
手工帳中,有可能是因為上月暫估成本比實際收到的發票多,按你主營業務成本的分錄,用紅字沖回一分即可。 紅字沖減主營業務成本分錄後,按有發票做正確分錄;如果是已經銷售的有差額,再做調整成本的分錄,最後結轉本年利潤。 還有一種...

㈨ 股票成本價變成負值後怎麼計算盈利

股票成本價為負無需重新計算盈利,股票成本為負是因為投資者部分賣出盈利股票之後,目前持倉市值小於該股票盈利,所以目前的股票成本就變成負數了,這就是真實成本。股票的成本一般包括股票的買成本和交易費用這兩部分,即股票的成本價=(股票的買入成本+交易費用)/股票數量。具體舉例解釋如下: 以5元的價格買入1000股某股票,漲到10元後你賣掉一半也就是500股,那麼兌現了成本5000元,剩餘的500股就是利潤了,不考慮稅費的話成本就是0了,如果以更高的價格賣掉一部分兌現成本後,剩餘的成本就是負的了。
另外股票成本價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加上交易的費用(傭金、印花稅、過戶費),針對同一隻股票,如既有買入,又有操作賣出,系統會累計計算不計傭金和印花稅。任何時候補倉後的平均成本公式: (原持有股數*持倉成本+補倉股數*補倉成本)/(原持有股數+補倉股數) (-6.56*100+20*300)/(100+300)=13.36元。,具體計算公式(該公式僅供參考,成本價並不影響賬戶實際盈虧): 沒有分紅、配股的情況:成本價=(買入總金額-賣出總金額+買賣費用)/證券數量; 有分紅、配股情況:成本價=(買入總金額-賣出總金額+買賣費用+配股金額-紅利)/(分紅前庫存+送配股數)股票的成本一般包括股票的買成本和交易費用這兩部分,即股票的成本價=(股票的買入成本+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拓展資料:股票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與債券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相同,也是成交金額,但所規定的計算比例卻有較大的差異。其具體規定是:A種股票買賣的計算比例為0.35%,但最低起點為10元。B種股票買賣則按成交金額的大小,規定不同的計算比例。 成交金額在50萬元以下的,比例為0.6%,起點為20元;成交金額在50萬元—500萬元的,比例為0.5%;成交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0.4%。

㈩ 股票成本成為負數後,應該如何操作再次買進

嗯。愛買股票的人通常都會有這樣的一種疑惑,就是這樣的一個股票成本為負數之後,我們應該在下一步進行什麼樣的操作。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來說,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思考,畢竟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如果自己在購買股票的時候出現更多的問題的話,也會讓他們感覺到十分的接受不了,因為這樣的一些股市來說,每天都是有著新的變化局勢的。

對於這樣的一些股票來說,本來就是日新月異的變化的。所以我們對於這樣的一種變化應該特別的熟悉,而且要特別的能夠沉住氣,這樣才能讓我們在後續的一系列的投資當中處於引領狀態,不會因為這樣的一系列的問題影響到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