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放棄現金折扣成本是什麼意思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呢,謝謝啊
現金折扣是供應商銷售產品時為鼓勵客戶及早付款而採取的一種措施,企業購買材料時如果在規定的日期內付款則可享受折扣從而獲得收益,但如果企業在規定的日期後付款則不能享受折扣,這就意思著企業因選擇在規定的日期後付款而喪失的收益,這就是機會成本。書上給了一個計算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計算公式,這個公式好多人不理解,只是死記,不容易記住,而且容易記混。我是這樣理解的,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享受現金折扣的收益= ,等號右邊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也即分式,它是享受的折扣收益除以支付的貨款,即收益率,但這個收益率並不是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因為這個收益率是企業因提前(信用期-折扣期)天付款所獲得的,所以除以提前付款的天數計算出來的是日收益率,這個日收益率再乘上360天,就是年收益率,也即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年成本)。還是舉個例子來說吧。某企業按「2/10,n/30」的條件購入10萬元貨物。如果企業在第10天(當然在10天內付款均可享受折扣,但理性的財務人員應該在第10天付款,而不應該在第1天付款,所以我們都假定在規定現金折扣期的最後一天付款)內付款,便可享受2000元的折扣,只需付款98000元,收益率為 =2.04%,但這個2.04%的收益率是企業提供20天付款獲得的,所以每日的收益率是2.04%/20=0.102%,再乘以360天,則年收益率為0.102%×360=36.72%,前面講過,享受折扣的收益=放棄折扣的成本,所以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為36.72%。
放棄現金折扣成本計算出來後,面臨的問題是要不要享受現金折扣的問題了。企業要,還是不要享受現金折扣,我覺得應該分兩種情況:①企業在規定的時間內有足夠的現金付款;②企業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現金來付款。有人說,第①種情況下企業當然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付款以享受現金折扣,我說不一定,為什麼呢,企業有現金也不一定非要支付貨款享受現金折扣,企業完全可以將現金用來投資於有價證券。如前例在第10天內付款可獲得的收益率是36.72%,但如果將現金投資有價證券的收益率大於36.72%,比如40%,這時企業當然應該放棄現金折扣,而將這筆現金投資有價證券獲得36.72%;如果投資有價證券的收益率低於36.72%,企業就不應該將現金投資有價證券,而應該拿這筆現金在規定的時間內付款給你的供應商以享受現金折扣。
第②種情況下,企業雖然沒有現金來付款,但可以向銀行借款來享受現金折扣啊。當然要不要去借款就取決於借款利率與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之間的關系啦。如果借款利率高於放棄現金折扣成本,如,借款利率40%,放棄現金折扣成本為36.72%,這時如果企業向銀行借款支付貨款享受現金折扣就得不償失了。為什麼呢,借款的成本是40%,而借來的資金支付貨款得到的收益卻只有36.7%,你會干這種事嗎?不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應該享受現金折扣。相反,如果借款利率低於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則企業可以借入資金去享受現金折扣。有學員問:我怎麼知道企業到底有沒有足夠的現金來付款呢,題目裡面一般不會告訴我們這個信息啊。很簡單,題目里如果告訴你短期有價證券投資收益率,那就是第一種情況;如果告訴你短期借款利率,那就是第二種情況
㈡ 放棄現金折扣成本怎麼理解
放棄現金折扣成本就是指:在銷售方提供現金折扣的情況下,如果購買單位在折扣期限和信用期限間付款,購買單位則要承擔因放棄現金折扣而造成的利息成本,即為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計算公式為:
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
現金折扣又稱銷售折扣,是為敦促顧客盡早付清貨款而提供的一種價格優惠。
現金折扣的表示方式為:2/10,1/20,,n/30,15E.O.M。
現金折扣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對於銷售企業,現金折扣有兩方面的積極意義:縮短收款時間,減少壞賬損失。負作用是減少現金流量。
㈢ 對於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如果判斷選擇高的還是低的呢
所謂的「放棄現金折扣成本」的含義是如果放棄現金折扣,則應該承擔的資金成本。放棄現金折扣」意味著要「支付借款利息」,反之,如果享受現金折扣(即在信用期內付款),則意味著收取借款利息(相當於把款項借給供應方,收取利息),所以,當面對兩個以上供應商時,如果打算放棄現金折扣,則應該選擇折扣成本最「低」的供應商,反之,如果打算享受現金折扣,則應該選擇折扣成本最「高」的供應商。簡單地說,即「放棄低的,享受高的」。
㈣ 放棄現金折扣的資金成本的意思
答案:d
解析:本題的考點是放棄現金折扣成本的確定。喪失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資金成本率=[折扣的百分比/(1-折扣的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100%
所以喪失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與折扣百分比的大小、折扣期的長短呈同向變化,同信用期的長短呈反向變化。
㈤ 如何理解放棄現金折扣信用成本率
"「放棄現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的含義是,「如果放棄現金折扣」(即不在折扣期內付款)則要承擔的成本。其實,「放棄折扣信用成本率」的公式就是一個計算借款年利率的問題,(信用期-折扣期)表示的是「延期付款天數」即「實際用款天數」;
舉例說明如下:
假如:現金折扣條件是1/10,N/30,應付帳款總額為10000元,則:
如果第10天付款只需付10000×(1-1%)=9900(元)
如果第30天付款需要付10000元;
所以,相當於因為使用了這筆款(30-10)=20(天),需要支付(10000-9900)=100(元)利息,而借款本金是第10天付款的金額9900元,因此,這筆借款的年利率為:
100/9900×(360÷20)=(10000×1%)÷[10000×(1-1%)]×360÷(30-10)=1%÷(1-1%)×360÷(30-10)=18.18%.
"
㈥ 放棄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越高,則說明什麼
如果放棄現金折扣(即不在折扣期內付款)則要承擔的借款成本。對於放棄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
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企業放棄現金折扣,即選擇到期滿額付款,則企業把原本能夠少支出的現金現在企業可以挪作他用,相當於借了一筆款項,放棄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即為「這筆借款」的「利息」,機會成本越大。
則說明「這筆借款」的「利息」越高,當它大於短期借款利息率時,企業應選擇折扣期付款。
因此,放棄折扣成本的計算就是一個計算「借款」年利率的問題,(信用期-折扣期)表示的是「實際借款天數」。
拓展資料:
現金折扣(cash discounts) 是一種鼓勵購買者快速支付他們賬單的價格削減方式,其期限在凈期限內變更。例如,2/10,凈30 (2/10,net 30),意思是:如果在10 天內付款,購買者能夠從發票面值中得到2%的折扣。否則,在30 天內支付發票的全部金額。並且,它常常是被註明或讓人理解為30 天的信用期限後利息費用將增加。
現金折扣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對於銷售企業,現金折扣有兩方面的積極意義:縮短收款時間,減少壞賬損失。負作用是減少現金流量,因為折扣部分沖減了財務費用,實際收到的錢就少了。
因此,銷售企業都試圖將折扣率確定在平衡正面作用和負面作用的水平之上。一般來說,購貨企業若享受這一現金折扣,即意味著購貨公司為取得2%的折扣即30 000*2%=600元而准備放棄29 400元在50天內的使用權,相當於承擔年息為14.9%=(0.02/0.98*365/50)的利息成本。
一、如果購貨公司有閑置資金或能募得年息低於14.9%的閑置資金,則享受此現金折扣有利,
二、如果購貨公司出現資金短缺現象,而在剩餘50天內按照商業利率籌集29400的利息成本或者購貨公司利用29400投資其他的機會成本高於14.9%。則購貨公司在享受"2%"折扣(即節省600元)的同時,損失更多,可能會放棄此折扣。
核算方法
由於現金折扣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所以,必須在會計中反映。核算現金折扣的方法有3種:總價法、凈價法和備抵法。我國新企業會計准則要求採用總價法入賬,不允許採用凈價法。
總價法
(gross price method):銷售商品時以發票價格同時記錄應收賬款和銷售收入,不考慮現金折扣,如購貨企業享受現金折扣,則以"銷售折扣"賬戶反映現金折扣。銷售折扣作為財務費用列入損益表。
凈價法
(net price method):銷售商品時以發票價格同時記錄應收賬款和銷售收入,如購貨企業未享受現金折扣,由於超過折扣期付款而喪失的折扣,則作為企業的理財費用。
備抵法
(allowance method):銷售商品時以發票價格記錄應收賬款,以扣除現金折扣後的凈價記錄銷售收入,設一備抵賬戶"備抵銷售折扣"反映現金折扣,"備抵銷售折扣"是指應收賬款的對銷賬戶。
優劣分析
從理論上講,凈價法和備抵法以可變現凈值計量應收賬款,並能恰當地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息收入,優於總價法;總價法和備抵法記錄銷貨退回與折讓,因而優於凈價法。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多數顧客期望享受現金折扣,總價法便高估了當期的收入和期末的應收賬款,但因記錄簡便而得到廣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