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稅後付現成本為什麼等於付現成本x(1-所得稅稅率),不是稅後嗎,為什麼還要減去所得稅啊
這個涉及到利息抵稅,比如你付款100元,所得稅稅率是25%,你可以抵稅100*0.25,實際付款就是75,也就是100*(1-25%)
⑵ 成本付現率的成本含稅嗎
成本是按照不含稅成本計算的;因為雖然成本里有增值稅,但增值稅是價外稅,最終是消費者負擔;產品成本價包括原料價格、直接人工成本、管滑辯渣理費用、固定資產折舊費和稅價即(增值稅)銷,但購買原料價格就包含了稅務(進項稅),供應商當時成交時應該提供增殖稅(進項稅)發票,所以制定現在成品價格時候不用考慮再交納稅;所以,成本不含稅的。具體分析如下。成本不含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1、繳納增值稅的普通工業企業,增值稅價外計征,故購進的材料在成本核算中是不含增值稅的。
2、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的特殊工業企業,增值稅價外計征,成本核算中不含增值稅;消費稅是價內稅,「價」是指銷售價,消費稅是含在銷售價中,產品成本也是含在銷售價中,消費稅與成本在銷售價中是並列的關系,如:僅僅知道某應稅消費品的生產成本,在無銷售價的情況下,就要按組成計稅價信悄格公式把生產成本換算為含消費稅、含利潤的銷灶如售價格,所以說,成本中也是不含消費稅的。
3、其他如商業企業、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等類型企業,其庫存商品成本、勞務成本、運輸成本等,均是不含流轉稅的,原因與消費稅雷同是價內稅。一般納稅人在結算成本時是不含稅的價格。
一般納稅人主要是針對增值稅,而增值稅屬於價外稅,與成本沒有關系,所以結算成本是不含稅價格。
納稅是指稅收中的納稅人的執行過程,就是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一般納稅人必須按照國家稅務機關的要求准確核算進銷項稅額,提供納稅資料,及時足額繳納應納稅款,依法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並接受國家稅務機關組織的每年一次的一般納稅人資格查驗和管理。
⑶ 債券資本成本率公式里為什麼要扣除所得稅難道這不是公司成本的支出嗎
是這個樣子的 利息可以稅前抵扣 所以計算資金成本要按凈支出計算
比如:平價發行100萬的債券 年利6% 一年的利息是6萬
賬務處理為: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6萬
貸:應付利息 6萬
借:應付利息 6萬
貸:銀行存款 6萬
你說的支出 指的是第二筆 實際支出的6萬 但進費用的6萬可以所得稅稅前全部抵扣 企業所得稅率25% 既實際支出為6*(1-25%)=4.5
⑷ 年付現成本是稅後的嗎
付現成本指需要動用現金付現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了確保固慎盯定資產的正常運轉而引發的現金支出。它的特點是即發即付,如本期購買潤滑油本期就支付這項現金,而不會拖到下期才支付,並且是全部記入當期的成本費用。它不包括年修理成本,因為年修理成本往往是作為預寬稿和提費用而分攤於若干個納稅期間。立即支付的成本。因為稅後營業利潤是扣除了折舊的費用哦,折舊費用抵減了利潤的金額,實際上折舊並不會導致現金流的流出,但是計算現金流時,通過稅後營業利潤計算,其已扣除了折舊的費用
【拓展資料】
付現成本也稱現金支出成本,是指未來需以現金支付的成本。是指某項決策方案如果實施,必須立即動用本期現金、有價證券和存貨等流動資本成本。也就是組織在實施某個項目計劃需要立即支付現款或需在近期內支付現金的成本。
該成本概念對於現金緊缺、支付能力受到限制的企業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些企業往往會採取付現成本最小。
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如果企業現金短缺,支付能力不足,籌資又比較困難,對於急需上馬的項目或急需的資產,應選擇「付現成本」最小的方案宋代替「總成本」最低的方案。
因為在企業資金拮據時,盡管付現成本最小方案的總成本比較高,但企業可以把握時機,用較少的資金提前敬橘取得收益,獲得貨幣時間價值的好處,從而抵償多支付的成本。
付現成本與非付現成本的區別
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 非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非付現成本=固定資產年折舊額+無形資產年攤銷額+開辦費年攤銷額+經營期利息)。一般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額、開辦費的攤銷額以及全投資假設下經營期間發生的借款的利息支出。
⑸ 年付現成本是稅後的嗎
年付現成本是算稅後的。因為運營成本影響所得稅,所以核算時是算稅後的。付現的成本是現金流出,但成本能抵稅,抵稅部分就是少交稅,少繳稅就是間接的現金流入,本題要算現金流出,那現金流入就是現金流出的沖抵項目,比如每年付現成本為100萬,企業所得稅稅率25%,那100萬是現金流出,100萬的抵稅效應是100*25%=25萬是現金流入。
付現成本:
付現成本亦稱「現金支出成本」。那些由於未來某項決策所引起的需要在將來動用現金支付的成本。當企業資金緊張,又無應收賬款可以收回,而向市場上籌措資金又比較困難或借款利率較高時,在此情況下企業面臨如何以較低的成本進行采購的決策。決策者在此類決策分析過程中對「付現成本」的考慮,往往會比對「總成本」的考慮更為重視。
⑹ 為什麼計算資金成本時要扣除所得稅費用啊
利息是在繳納所得稅之前支付,但是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所得額會因為支付利息而減少。
利息是記入「財務費用-銀行利息」的,財務費用作為一項費用在計算所得稅時是減項,也就是按比例減少了當期所得稅的。
如上,當期發生8w的財務費用,但是你的所得稅可以少繳2w,8*25%=2w
相當於你的實際利息為6w
⑺ 計算現金流量時,付現成本×(1-所得稅率)怎麼理解理解為利息抵稅嗎
所得稅對於費用化支出也是允許稅前扣除的。對於資本化支出,按照折舊攤銷的辦法在以後期間稅前扣除,所以會有折舊抵稅。
⑻ 會計里的付現成本是什麼意思它與銷售成本的關系是什麼
付現成本是總成本減折舊、攤消等不是直接支付的成本、付現成本用本期交的各種稅、購買材料、支付人工等這寫是付現成本。
⑼ 為什麼算債務資本成本時要扣稅啊,不是付利息給人家的嗎,為什麼自己還要交稅啊
債務成本是要付利息給別人,所以產生了利息費用,增加了財務費用,可以減少企業所得稅的;股票資金無須支付資金成本,不能抵減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