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會計收益怎麼算
擴展閱讀
買gl8es怎麼談價格 2024-05-19 15:52:00
農村拆遷公共資源怎麼算 2024-05-19 15:46:33
美瘦減肥產品多少錢一盒 2024-05-19 15:46:32

成本會計收益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1-05 07:54:25

⑴ 成本會計怎麼做賬

1、你必須掌握一定的成本核算知識,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驟。

2、你必須了解你要核算對象的生產過程,掌握它的工藝流程。

3、建立一定的與其相對應的產品核算模式,科學的、按步驟核算產品成本。

4、科學的核算產品原材料定額、工資定額、工時定額,合理的分配費用。

5、隨時掌握原材料市場行情,有降低材料成本的控制辦法。

6、建立目標成本考核機制。嚴格的控制生產成本

(1)成本會計收益怎麼算擴展閱讀:

成本會計核算流程

1、 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對本月各部門材料領用進行單據記賬,制單,核算當月材料消耗成本。

2、 車間統計人員進行完工工時日報、完工工時產量、消耗標准等統計表進行上報。

3、 總帳會計進行日常各部門費用報銷,提供各生產部門發生的各種費用。

4、 固定管理員提供本月變動情況,總帳會計進行計提折舊,提供製造費用-折舊費。

5、 工資核算會計進行本月工資發放計提,提供各生產部門的直接人工、間接人工費用。

6、 成本核算會計從成本管理模塊取數各部門當月原材料消耗數據,和其他成本資料進行成本計算,得出半成品的成本。

7、 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在存貨核算模塊進行產成品成本分配 ,讀取半成品倉庫的半成品加工成本。

8、 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在存貨核算模塊進行單據記賬(主要是半成品倉庫的半成品的入庫、出庫成本)。

9、 進行半成品倉庫的期末處理、制單工作。

10、 成本核算會計從成本管理模塊重新數各部門當月原材料消耗數據,和其他成本資料進行成本計算,得出產成品的成本。

11、 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在存貨核算模塊進行產成品成本分配 ,讀取產成品倉庫的產成品加工成本,具以結轉銷售成本。


成本會計需要了解的事項:

1 熟悉工作所需要的系統或軟體

不同的公司可能使用的系統或軟體也就不同,那麼我們需要在短時間熟練掌握公司的系統或軟體,入職前期非常關鍵,該加班要加班,讓領導看見你的學習力,留下一個好印象。

2 熟悉企業的各個生產部門和辦公部門

企業的各種活動都會產生成本,所以只有熟悉整個企業的框架結構,核算成本時才能夠更加的得心應手,能夠准確的知道資金的流向,工作匯報時才能更加的有條理。

3 熟記公司的成本核算制度

每個公司有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熟記公司成本核算制度,能夠少走很多的彎路。然後就公司的制度進行成本核算,並將各個系統中的相關數據進行報表的製作及相關的憑證的核查。

4 學會製作各種表格

定期向各部門索要支出數據,並按照公司的要求進行整理、並核對公司各項材料支出金額,規律性地製作出損耗表(耗用表)及成本率表(成本分析表)等。

5 學會發現異常和解決異常

實時監控各個車間、各產品的成本。若產品成本出現異常,及時監測其變動的情況,並將異常上報至財務主管,並在主管的協助下就異常情況提出處理建議並及時上報公司領導。

6 對成本的相關資料進行歸檔

一個階段的成本核算完成之後,有必要將成本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和歸檔,並建立查詢系統以便後期查閱。編制和管理固定資產的費用明細,及時更新成本相關的資料庫等

⑵ 會計裡面利潤表的營業成本是怎麼算

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應結轉的成本;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項目包括兩個: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就是指的和營業收入相配比的成本.營業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

即:反映的是:企業當期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所包含的成本,

不包括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營業總成本"等於"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投資收益).(括弧裡面的"-"表示負數)

利潤表裡的營業成本怎麼計算

營業成本的組成部分有:

一、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二、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利潤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兩種:單步式利潤表和多步式利潤表.單步式利潤表是將當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後將所有的費用列在一起兩者相減得出當期凈損益.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如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分步計算當期凈損益.

⑶ 成本會計公式

1、 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附加率+風險附加率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4、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5、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6、存貨周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7、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其中:銷售收入為扣除折扣與折讓後的凈額;應收賬款是未扣除壞賬准備的金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8、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9、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10、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11、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12、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
13、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14、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15、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16、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
17、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或年末凈資產)*100% 或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或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18、權益乘數=平均資產總額/平均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9、平均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發行在在外的月份數)/12
20、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份總數=(凈利潤-優先股利)/(年末股份總數-年末優先股數)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價/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數
23、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24、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凈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數=股利支付率的倒數=普通股每股凈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凈利潤-全部股利)/凈利潤*100%
28、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扣除優先股)/年末普通股數
29、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入/本期到期的債務=經營現金凈流入/(到期長期債務+應付票據)
30、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31、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流入/債務總額
32、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銷售額
33、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普通股數
34、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100%
35、現金滿足投資比=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36、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每股現金股利
37、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凈收益
38、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收益/經營所得現金(=凈收益-非經營收益+非付現費用)
39、外部融資額=(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銷售凈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預測期銷售額或=外部融資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
40、銷售增長率=新增額/基期額 或=計劃額/基期額-1
41、新增銷售額=銷售增長率*基期銷售額
42、外部融資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銷售凈利*[(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如為負數說明有剩餘資金
43、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
或=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1-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
P-現值 i-利率 I-利息 S-終值 n─時間 r─名義利率 M-每年復利次數
44、復利終值S=P(S/P,i,n) 復利現值P=S(P/S,i,n)
45、普通年金終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償債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現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資回收額:A=P{i/[1-(1+i)^-n]} 或=P(A/P,i,n)
49、預付年金的終值:S=A{[(1+i)^(n+1)]-1}/i 或=A[(S/A,i,n+1)-1]
50、預付年金的現值:P=A【[1-(1+i)^-(n-1)]/i】+1} 或:A[(P/A,i,n-1)+1]
51、遞延年金現值:一:P=A[(P/A,i,n+m)-(P/A,i,m)] 二、P=A[(P/A,i,n)*(P/F,i,m)] m-遞延期數
52、永續年金現值:P=A/i 年金=年金現值/復利現值
53、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i=(1+r/m)^m-1 式中:r為名義利率;m為年復利次數
54、債券價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利息年金現值+本金復利現值
純貼現=面值/(1+必要報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債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數(P/A,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P/S,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 永久債券=利息額/必要報酬率
55、債券購進價格=每年利息*年金現值系數+面值*復利現值系數
56、債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買價)/年數/[(本金+買價)/2]
V-股票價值 P-市價 g-增長率 D-股利 R-預期報酬率 Rs-必要報酬率t-第幾年股利
5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 零成長股票:P=D/Rs
固定成長:P=Σ[D0*(1+g)^t/(1+Rs)^t=D0*(1+g)/Rs-g=D1/Rs-g
58、總報酬率=股利收益率+資本利得收益率=D1/P+資本利得/P
59、預期報酬率=(D1/P)+g
60、期望值: 、方差: 標准方差:
61、證券組合的預期報酬率=Σ(某種證券預期報酬率*該種證券在全部金額中的比重)
m-證券種類 A-某證券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 -j種與種證券報酬率的協方差
-j種與種報酬率之間的預期相關系數 Q-某種證券的標准差證券組合的標准差:
62、總期望報酬率=投資於風險組合的比例*風險組合期望報酬率+投資於無風險資產的比例*無風險利率總標准差=Q*風險組合標准差
63、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64、證券市場線:個股要求收益率Ki=無風險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m-Rf)
65、貼現指標:凈現值=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現值指數=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
內含報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 原始投資/每年相等現金流入量=(P/A,i,n) 不等時用試誤法
66、非貼現指標:回收期不等或分幾年投入=n+n年未回收額/n+1年現金流出量相等時同內含
會計收益率=年均凈收益/原始投資額
67、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資本成本)=債務比重*利率*(1-所得稅)+所有者權益比重*權益成本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運行成本-殘值)/使用年限 或=(原值+運行成本現值之和-殘值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69、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稅後凈利潤+折舊=收入(1-所得稅)-付現成本(1-所得稅)+折舊*稅率
70、調整現金流量法:調後凈現值=∑][a*現金流量期望值/(1+無風險報酬率)^t] a-肯定當量

⑷ 成本會計的凈利潤

你這利潤應該是負的吧
凈利潤=銷售收入60000-生產成本35000-銷售成本40000-技術研究費3000-生產工人工資12000-分廠管理人員工資1000-專項修理費3000-中小修理費1000-檢測費500-工裝費3500-勞保費1000=-40000
就是凈利潤是-40000(虧損4萬元)
看你寫的這些應該都算是直接費用,沒有需要攤銷的項目。所以直接計算就可。

⑸ 現行成本會計模式下,企業的收益由什麼構成

企業的收益是由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配比計算的,在這兩個因素中,營業收入是按現行價格計算的,因而不存在調整問題。

成本價計算公式是怎麼樣的

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成本費用總額=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如果能夠獲得其他業務支出數據的,還應當包括其他業務支出數據。

如果無法獲得其他業務支出數據的,計算公式也可以變為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營業利潤-其他業務利潤))×100%。

(6)成本會計收益怎麼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原材料費用的核算有多種,比如製造商品的主要材料,製造商品所使用的燃料,製造商品的低值易耗品,這些均屬於與原材料費用的核算范圍,因此我們需要對這些費用進行相應的核算。匯總後分配核算。

折舊費用的核算,成本會計重要的一個環節。不過這個環節相對的簡單,只需要對相應的固定資產折舊進行核算就能夠進行分析核算。而且一般的固定資產的折舊都相同,因此也比較簡單。

⑺ 現時成本會計的程序

確定企業各項資產的現時成本
確定資產的現時成本——是對企業的資產賬面價值隨著市場現時價格的不斷變動而計算其現時價格並進行賬面調整,以按市場的現時購進價格反映企業所擁有資產的規模和付出資產的成本,維護企業的權益。
確定企業資產的現時成本的方法:
1、 在收進資產時,按收進的市場現時價格入帳;
2、 對銷售的資產,按現時市場價格確定的銷售成本予以轉賬;
3、 對領用的材料用品按現時市場價格結轉成本費用;
4、 對在用的固定資產,按現時市場價格進行折舊;
5、 對企業置存的各項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要隨著現時市場價格的不斷變動調整賬面價值。
確定企業資產的現時成本的依據——一般可依據現時市場牌價,也可依據賣方企業的報價或買方企業的估價。對於市場不予供應的企業專用資產,可根據該項資產再生產所耗用材料物資、人力等有關成本資料的現時市場價格確定其現時成本。
計算企業持有資產損益
持有資產損益——又稱「持產利得」,是指由於企業置存資產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因現時市場價格上升而給企業帶來的收益。 包括 未實現持有資產損益和已實現持有資產損益。
未實現持有資產損益——是指資產在儲存過程中因物價變動而增加的賬面價值,並未增加企業的現時收入,這部分收益稱為未實現持有資產損益。
已實現持有資產損益——是指漲價的資產銷售或領用後,其未實現的持有資產損益從經營收入中收回,這部分因物價變動而增加的收益稱為已實現持有資產損益。
計算持有資產損益——就是在現時成本會計中,根據通貨膨脹條件下的個別物價指數的變動,計算企業在報告期內因置存資產而活動的收益和蒙受的損失,包括未實現持有資產損益和已實現持有資產損益。
計算現時成本收益
1.現時成本會計收益——又稱「現時成本收益」,是以企業的現時收入和企業成本費用的現時成本配比確定的收益。
2.現時成本會計收益的計算,是以企業本期的現時收入和為獲取本期收入而耗用的人力、物力、財力的現時成本相互配比。為此,必須將本期的營業成本和折舊攤銷等費用支出按現時成本加以核算和調整。這樣配比計算的收益即為本期資本維護前提下的現時成本會計收益。
在財務資本維護和實物資本維護不同的觀念下,現時成本會計收益的計算和會計處理
1.在財務資本維護的觀念下,對資產置存期間產生的持有資產損益作為一種未實現的持有資產損益確認;當該項資產銷售或領用,結轉本期銷售成本或有關費用從銷售收入中抵補後,其在通貨膨脹中資產價格增加的部分,便是由未實現持有資產損益轉化為已實現持有資產損益的數額。
企業對於未實現持有資產損益和已實現持有資產損益均作為現時成本營業收益的組成部分,包含在資產負債表中權益類的「未分配利潤」項目中。
2.在實物資本維護的觀念下,將因通貨膨脹而使資產現時價格增加的部分視為未來重置該項所耗資產必需發生的追加成本,是不可缺少的維護耗用實物資產的變動數額,不構成本期企業損益,因此將此部分增加的價格作為企業資本維護的准備金直接在資產負債表的權益項目下反映,而不計入利潤表中。
在實物的資本維護觀念下,損益的計算不包括因通貨膨脹置存資產的虛增價格所形成的現時成本會計收益,稱為「實物資本維護的現時成本會計收益」,簡稱「現時成本收益」。
編制現時成本會計報表
(一)現時成本會計報表概念
現時成本會計報表是於報告期末以名義貨幣為計價單位,以資產的現時成本和個別物價水平變動為計價基準,反映通貨膨脹條件下個別物價水平變動影響下形成的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包括現時成本會計資產負債表和現時成本會計利潤及其分配表。現時成本會計報表是作為傳統財務會計報表的補充資料,供報表使用者進行對比分析。
(二)現時成本會計報表的編制依據是另行建立的現時成本會計帳戶體系的日常核算資料和傳統財務會計報表。

⑻ 成本會計中工資核算要怎麼算

薪資明細表一般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收入元素、扣減元素、社保公積金費用、應付工資、稅前工資、個人所得稅、稅後扣除項目、實際收入。

1、收入元素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計件工資、補貼(常見的有:交通補貼、通訊補貼、餐費補貼、油費補貼、住房補貼、駐外補貼、夜班補貼、出差補貼等)、津貼(常見的有:崗位津貼、技術津貼、職稱津貼等);

帶薪假期工資(帶薪假期一般有:年假、病假、產假、產檢假、陪產假、喪假、工傷假、婚假、哺乳假、流產假)產假工資差額、獎勵金額、優秀員工獎、高溫補貼、防寒補貼、經濟補償金、競業限制補償金、加班工資(平時加班工資、周末加班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工齡工資、補發工資等。

2、扣減元素包括:事假扣除、績效獎金扣除金額、考勤扣除(遲到、早退、曠工、缺卡等)、其他罰款、抵稅額等。

3、應付工資即收入元素加扣減元素的總和。

4、社保公積金費用報告: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社保公積金繳費比例、社保公積金繳費金額(公司部分和個人部門)。

5、個人所得稅:個人稅前工資超過免稅起征點的部分要按照一定的稅率繳納個稅,一般都由公司代為扣除和申報。稅前工資=應付工資-社保公積金費用(個人部分)-抵稅額。

6、稅後扣除、補發項目:一般為公司特殊的規定項目,如水電費、借支費用等。

7、實際工資:即員工當月實際收到的工資。實發工資=稅前工資-個人所得稅-稅後扣除項目+稅後發放項目。

(8)成本會計收益怎麼算擴展閱讀

1、當月實際工作日:某一個月份除周六日以外的天數,包含法定節假日天數。即員工某月應出勤的天數。例如:2016年12月自然日天數為31天,工作日天數為22天,則當月員工應出勤的時數為22天。員工正常出勤的工資應該按照實際出勤天數與該應出勤天數進行折算。

2、月工作日:勞保部門規定的以制度月工作時間,每月固定為20.83天。

月工作日=(365天-104天(每年周末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12月=20.83天。需要明確的是20.83天和工資計算沒有直接關系,只是月出勤天數的基準而已。

3、月計薪天數:勞保部門規定的計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的天數為21.75天,與制度月工作日的區別為該天數包含每年11天的法定節假日天數。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法定假日現在為帶薪假日,平時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21.75天計薪日得出的「日工資」來計算加班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