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降低征地拆遷成本
擴展閱讀
二手房價格怎麼樣 2025-07-02 18:02:29
石油產品的油怎麼賣 2025-07-02 18:02:26
什麼叫參展直接成本 2025-07-02 17:57:36

如何降低征地拆遷成本

發布時間: 2022-12-09 20:41:20

『壹』 同樣是房屋拆遷補償,為什麼城鎮與農村差距這么大

其主要的原因在於土地性質的不同。
1、農村的土地大多屬於集體性質的土地。屬於集體所有,在遇到拆遷(從法律層面來說,是屬於土地徵收),主要依據的是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那麼依據上述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於房屋的補償,是按照重置價進行的。重置價僅僅是房屋重新建造的價值體現,並不包含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償。所以,直觀的顯示,該項補償的標準是明顯的低於市場價的。當然了,2011年中紀辦在《關於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行為的通知》中明確規定, 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作出修訂之前,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要參照新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精神執行。但也只是籠統的規定,或者是原則性的指導,並未為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提供明確的法律補償標准。
2、城鎮的房屋,大多屬於國有土地(城中村除外),在遇到拆遷時,依據的是國務院令第590號,該條例在第三章明確規定了補償的項目和房屋價值的補償,如:第十九條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在司法實踐中,類似房屋,往往指的是同區位,同用途的新建商品房。這個市場價顯然是高於農村的房屋的。
所以,會導致上述題主的疑問。

『貳』 拆遷款能簽到總承包合同嗎

征地拆遷作為高速建設的關鍵一環,影響著工程建設的造價和進度,以某高速公路征地拆遷工作為例,通過對征地拆遷的主要做法、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工作的建議。

一、主要做法

某高速公路項目總投資48億元,其中征地拆遷概算為4.3億元。某高速公路按總承包管理模式建設,項目法人對於征地拆遷的主要做法是:

華律網

1.為控制征地拆遷投資,與總承包部簽訂征地拆遷工作協議,對征地拆遷費用實行概算總包干,實際發生的征地拆遷費用超過總包干費用部分,由總承包部負責。但是如征地拆遷有批復的調整概算,則以批復後的調整概算為准。

2.業主成立項目法人、過境地方政府成立項目建設協調領導機構及縣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征地辦、總承包部及參建單位也設立專門協調機構,專門負責高速公路項目征地拆遷工作。

3.征地辦設立專門的會計機構,開立征地拆遷補償費專用賬戶和征地拆遷勞務費專用賬戶,兩個賬戶間的資金不得相互調劑使用,以保證征地拆遷補償費專款專用。

4.征地拆遷費支付上,由征地辦提供征地拆遷費申請表,經總承包部復核確認,再經項目法人審核後,由項目法人代為支付。

二、存在問題

1.各方存在利益博弈,征地拆遷工作依然嚴重製約著工程進度。被征拆戶要求紅線外的部分也要徵收,為推進工程進度,項目法人、當地政府可能會要求總承包部接受被征拆戶要求,而總承包部出於自身利益,對自身不利的則不會同意。各方利益博弈可能導致征地拆遷工作停滯,進而制約工程進度。

2.補償標准問題影響征地拆遷工作。過境政府征地拆遷補償標准不夠詳細具體,致使非標准補償過多。無補償標準的物,其補償價值需要政府、項目法人、征地辦、總承包商、所有權人一起協商,時間太長,影響了征遷拆遷工作進度。

3.征地拆遷費支付審批程序多,影響征地拆遷工作進度。征地拆遷費支付首先征地辦要做征地拆遷費申請表,經總承包部復核確認後,再經項目法人審批後,由項目法人代為支付。資金審批程序過多、手續繁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征地拆遷的工作進度。

4.當征地拆遷費用超出總包干費用時,為保證工程進度,項目法人可能被迫作出緩扣墊付款項的決定。根據項目法人與總承包部簽訂的征地拆遷工作協議,項目法人作為合同主體,分別與征地辦、權屬單位或施工單位簽訂征地拆遷協議或者拆遷合同,當實際發生的征地拆遷費用超出總包干費用時,項目法人必須先行墊付超出總包幹部分征地拆遷費,再從總承包部工程計量款扣回墊付款項。如果通過工程計量扣款會使總承包部缺少建設資金進而影響工程建設進度時,項目法人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被迫作出緩扣墊付款項的決定。

三、幾點建議

1.注重輿論導向,加強宣傳力度。項目法人、征地辦、政府及各基層單位、總承包部及參建單位應通過宣傳手冊、板報、電視等手段加大宣傳力度,讓沿線群眾了解征地拆遷政策,了解高速公路建設的意思和重要性,促使沿線群眾能主動配合工作。項目法人、總承包部及參建單位可採取新農村建設、企村聯建等方式,改善項目法人、總承包部、參建單位與沿線群眾關系,化解征遷矛盾。在征遷過程中,對沿線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對其合法權益予以維護;對沿線群眾合情合理但不合規的要求,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果斷採取措施,妥善處理;對持無理要求的不法分子,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嚴格按照程序予以處置。

2.當地政府要制定詳盡又符合法律法規的征地拆遷補償標准。補償標準是征地拆遷的依據,政府應組織國土部門、法規部門、交通部門等單位抽調業務骨幹制定補償標准。當地政府在制定補償標准時,可以邀請項目法人、總承包商共同參與、相互協商,從而使制定的征地拆遷補償標准及實施細則能實現多方共贏,做到政府、項目業主或法人、總承包商、沿線群眾利益相統一。

3.採用同步進行的審核方式,縮短審批時間。總承包部可以在征地辦做結算申請表時就參與,在征地辦結算資料完成的同時,總承包部也已復核並確認。項目法人在收到結算資料後,各業務部門對結算資料審核同時進行,盡可能縮短審核時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而推進征地拆遷進度。

4.採用先進手段,避免人為因素增加征地成本。盡可能的採用GPS測量儀代替人工拉皮尺測量,提高測量的精準度和客觀性,降低人工誤差,減少人為因素造成征地拆遷成本增加。

5.加強征地拆遷結算資料管理。項目法人應建立征地拆遷台賬,並安排專人負責整理征地拆遷資料,主要作用有以下幾點:⑴統計征地拆遷支付金額,在征地拆遷費超出總包干費用後,及時通知相關部門進行扣款。⑵統計拆遷戶數,有利於項目法人、跟蹤審計組進行跟蹤抽查,以保證征地拆遷款能支付到被征拆戶手中。

6.項目法人應關注項目存在的各種風險,如超付風險、時間價值風險、工程停工風險等,以保證項目建設順利進行。當征地拆遷費用超出總包干費用時,項目法人應考慮在項目建設過程是否會因扣回墊付款項而導致建設資金短缺,進而造成項目停工,從而形成巨大損失。

征地拆遷費用由施工方總承包模式是一種探索,需要不斷總結經驗。總之,不管採用哪種征地拆遷模式,都要保障群眾利益,做到項目法人投資控制、參建單位、群眾利益相統一。

『叄』 征遷成本是什麼意思

征遷成本就是政府投資項目征地拆遷過程中,產生的相關費用。征地拆遷成本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土地成本,附著物及青苗補償成本,安置補助成本。具體到不同的項目當中,三者的表現形式可能不同,所佔的權重也不會一樣。

『肆』 如何做好鄉鎮征地拆遷補償工作

法律分析:做好鄉鎮征地拆遷補償工作有以下措施:一、健全組織機構,配強工作隊伍。二、吃透征拆政策,提升工作能力。三、深入宣傳政策,爭取群眾支持。四、公平公正公開,依法行使權利。五、注重工作方法,講究工作技巧。六、發揮政府職能,做好善後服務。七、提供政策保障,大膽開展工作。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一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多數被徵收人認為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徵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並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伍』 土地征地拆遷的措施都有哪些

一、成立組織

局指揮部和標段指揮部設立征地拆遷領導小組;標段指揮部征地拆遷領導小組由標段副指揮長擔任組長,領導小組成員由施工技術處、計劃財務處、物資設備處等有關人員組成,下設辦公室,由專職幹部負責此項工作。主要負責與地方政府,地方支鐵部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電力、電信、給排水等部門的聯系溝通工作,搞好協調指導和幫助處項目部抓好征地拆遷工作。

處項目部成立以項目副經理任組長的征地拆遷領導小組,並指定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幹部專抓此項工作。各施工隊均設專職地畝員。處項目部的征拆辦公室及隊地畝員,根據甲方委託及設計圖紙,負責具體辦理建設用地的徵用,青苗、樹木賠償,房屋的丈量、拆遷、清理地面,架空和地下障礙物等工作。負責辦理好大型臨時設施所需的租地補償工作。

二、做好聯系執行工作

在承辦征地拆遷工作過程中,認真執行政策法規及甲方的規定,主動與地方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聯系好、合作好。認真核對設計圖紙,在征地圖未到達之前,要按施工圖嚴格控制征地界限,防止多征,待征地圖到位後再補征,有徵地圖的按征地圖辦理。征地時認真丈量,做好記錄,征地手續爭取一次完備,各種證、章齊全,為竣工資料的編制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做好青苗樹木的賠償工作

樹木的清點嚴格區分果樹、經濟樹的種類和數量;對樹木按規定的直徑尺寸進行點驗,未達到規定直徑的樹木決不按樹木計算。

四、房屋拆遷工作

抓好丈量,嚴格有關文件的規定進行丈量;對房屋類別登記要認真詳細,並及時簽字蓋章,防止後患。

五、電力設計

對架空的電力、通訊線路、地下光纜,進場後就立即與電力、電信部門加強聯系,爭取早日拆遷,以免影響施工。對地下管線要搞好調查,按其歸屬辦理。無論架空還是地下障礙物的拆除工作,對其數量和規模以及補償標准,均要如實上報,待甲方以及設計院批復後再進行實施。

六、根據甲方委託,搞好大型臨時設施所需租地,執行標准要嚴,不超量徵用,手續完備,補償及時,避免糾紛。

從上述征地拆遷措施可看出,征地拆遷工作政策性強,工作量大,手續繁雜,同時關系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更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在每一步都要考慮到人民群眾的利益,細節上做好計劃准備,從而為從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陸』 株洲市征地拆遷資金管理辦法的辦法全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資金概算、結算工作,加強資金管理,依據《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湖南省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湘政發〔2009〕43號)、《關於印發〈湖南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辦法〉的通知》(湘財綜〔2007〕26號),結合我市征地拆遷工作的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征地拆遷資金是指株洲市本級集體土地上征地拆遷的征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地面附著物補償費、建築物補償費、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調節資金、征地拆遷工作經費、不可預見費等。
第三條資金管理的基本原則:量入為出、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切實保障被征地拆遷單位和個人合法利益;確保資金安全運行;嚴格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第四條為了嚴格控制征地拆遷成本,市國土資源局應在各征地項目開征前,依據調查情況、補償標准據實編制征地拆遷資金概算。
第五條征地拆遷資金概算編制的具體內容:
(一)土地部分:
1.征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其他地面附著物補償費,均根據調查結果按文件標准編制。
2.征地范圍內屬村民小組及組民出資或合資修建的設施,根據調查結果按政策標准編制。
3.征地范圍內屬集體經濟組織出資所建的設施(如水渠、噴灌、抽水機台、水塘設施),按政策規定的地面設施平攤補償費包干編制。
4.遷墳補償費按山林地5座/畝、水泥墳補償標准1000元/座編制。
5.紅線范圍水塘均按每畝1.6萬元造塘補助費(造塘補助費可視同為水塘建設工程費)標准編制。
(二)拆遷部分:
1.房屋拆遷補償、裝修補償、騰地獎、搬家費、過渡費、生產、生活設施包干補償、購房補助、房屋裝修補助依據調查數據按相關文件標准進行編制。
2.房屋超高一律按增加4%、架空層按磚混結構的面積計提系數進入概算。
3.購房補助先按自購商品房和安置房安置各佔50%的比例補助標准編制概算,再根據項目安置實際情況進行結算。
4.非住宅房屋按相關文件標准單項編制。
(三)其他費用
1.征地拆遷工作經費,是指為確保征地拆遷工作順利實施需支出的相關經費,按征地拆遷工作量計取,標准為:100畝以下土地按4.5元/㎡,房屋按75元/㎡;100-500畝土地按3.5元/㎡,房屋按60元/㎡;500畝以上土地按3元/㎡,房屋按55元/㎡的標准確定;單宗項目不足五萬元的按五萬元計取。
2.不可預見費,是指概算中難以預見的與征地拆遷相關的費用,按工作量計取。標准為:100畝以下土地按3.6元/㎡,房屋按60元/㎡;100-500畝土地按3元/㎡,房屋按50元/㎡;500畝以上土地按2.5元/㎡,房屋按45元/㎡的標准確定。
第六條征地拆遷資金概算一般由株洲市國土資源局負責組織評審。但財政性資金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由市財政評審中心會同市國土資源局進行評審。
第七條征地拆遷資金納入財政專戶管理,遵循專戶儲存、專款專用、項目核算、按進度撥付、多退少補的原則。
第八條征地拆遷資金按概算評審金額一次性足額繳入株洲市財政非稅收入匯繳結算帳戶。國家、省、市重點工程項目可根據工程進度確定繳款批次,分批次足額繳納。
第九條株洲市財政局非稅收入徵收管理處根據市國土資源局提交的項目征地拆遷資金概算表和其他征地拆遷資金撥付憑證,在五個工作日內將征地拆遷資金撥付到征地拆遷資金專戶。
第十條株洲市國土資源局收到株洲市財政局撥付的征拆資金後,應及時組織征拆資金支付和發放。屬補償集體經濟組織的,由株洲市國土資源局直接撥付給集體經濟組織;屬補償農民個人的,由株洲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區人民政府直接發放到農民個人帳戶。
第十一條征地工作經費的90%撥付給項目區,用於工作人員辦公經費、臨時工工資、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誤工補貼、現場工作用餐、交通費等;10%留株洲市國土資源局,用於全市征地拆遷工作人員業務培訓,組織資金概算、評審以及工作協調等。各區可以根據各個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完成情況在工作經費中列支部分獎金(不超過工作經費總額的10%),獎勵征地拆遷工作人員。征地工作經費可在本區實施的征地項目中跨年度調劑使用。
第十二條不可預見費主要用於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裁決、信訪、強制執行、特殊困難戶補助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等相關費用。由株洲市國土資源局撥付給項目所在區人民政府。不可預見費由各區區長辦公會議研究、使用,可在本區實施的征地項目中跨年度調劑使用。
第十三條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調節資金按《株洲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株洲市被征地農民和城中村改造安置人員就業培訓和基本生活保障實施辦法>的通知》(株政辦發〔2010〕28號)、征地補償費用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的數額按《株洲市關於公布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株政發〔2010〕11號文件)標准,由株洲市國土資源局代收後上交市財政社保資金專戶。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柒』 如何破解征地拆遷十大難題

征地拆遷是項目開工建設的重要前提。如果是一進場順利地拿到地,項目開局良好進展順利,施工計劃就可以如期實施,施工進度就有保障;如果是征地拆遷遇到梗塞、讓地不順暢,項目如期竣工和兌現合同承諾的計劃將要落空。這項工作開展的是否順利,直接影響工程進度、施工工期和項目管理成本。如何解決征地拆遷困難中的問題,既保障項目快速開工的用地需求,又能和諧征遷維護好群眾利益,實現「路地雙贏」,是我們在工作中急需破解的難題。

一、征地拆遷凸顯的幾個問題

1、群眾工作不好做。造成群眾不願意征地拆遷不外乎有幾種原因:一是補償標准不高。群眾嫌征地拆遷補償標准過低,說實話節衣縮食一輩子,好不容易建起的房屋,遇到基礎建設,需要顧全大局,房子拆遷讓路,但對經濟困難的拆遷戶來說,出現一些家庭無力購買超出部分的面積,造成無房可居的問題。二是安置點位置不理想。許多群眾都傾向於就地安置,新安置點不如原來老房子環境如意,無論就醫孩子上學,還是大人上班上街購物,出行不方便,新安置點服務不配套等。三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有些人較為迷信,認為現在住得很好,人丁興旺,子孫如魚得水,這一切歸功祖屋風水和祖宗保佑,搬家有可能把好風水搬掉了,心裡忐忑不安老大不樂意。四是期望值過高。受利益趨動的影響,群眾的各類情緒和矛盾總是不可避免的,遇到百年拆遷難得的機遇,認為應該向政府多要錢,條件不答應就賴得不搬,討價還價的「釘子戶」應運而生。五是土地收購的失落感。土地是農民賴於生存的保障,讓農民離開土地就是剝奪了農民的保障。農民戀鄉戀土的情結濃得化不開,已深入到骨子裡了,沒有了土地生存保障受到極大的挑戰,又沒有其他謀生出路,在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身上尤為顯得明顯。

2、地域性徵地拆遷壁壘。征地拆遷難不能一概而論,稍微加於區別就不難發現,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征地拆遷的進度要明顯快於地方基礎設施項目,鐵路項目要好於公路項目。原因是重點項目建設有資金保障,領導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不一樣,做事雷厲風行,一招一式落地有聲,從省、市、區、縣、鎮、鄉(街道)自上而下均成立征地拆遷辦事機構,專門有一幫人為重點項目建設服務,找人辦事極為方便。而地方性建設項目,因建設需要匆匆上馬開工,資金來源有不確定性,缺乏雄厚的資金支撐,捉襟見肘,一時無法與征地拆遷戶兌現,導致征地拆遷工作無限期的拖延。其次,受當地經濟利益的趨動,一些部門和個人以維護群眾利益不受侵害和發展地方經濟為由,說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吃拿卡要,施工單位叫苦不迭,實在逼急了施工單位就用打架形式來推動拆遷,雖然做法不理性有些欠妥,但是也沒有辦法的辦法。有些地區利用新聞輿論來推動征地拆遷倒不失為好辦法。同樣是國家重點項目,不同地區和省份,由於辦事力度做事風格迵然不同,征地拆遷地域性差距明顯。

3、征地拆遷機制不完善。首先,征地拆遷中政府與被拆遷者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現在土地補償費和房屋拆遷費標準的補償標准過低,體現不出地區差異;拆遷補償政策混亂,同一區位的不同項目征地拆遷成本補償標准不統一,政策延續性差,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成本無固定增長模式,缺乏統一的標准依據;失地農民社會保障不到位,既定的保障政策沒有得到有效執行,重拆遷輕安置現象依然存在。其次,征地拆遷前期准備工作不充分,工作方案不夠完備,補償標准沒細化。在全國或在全省范圍內沒有統一征地拆遷補償標准,經濟開發區和非開發區補償不一樣,隨意而為,缺乏完整的補償標准體系,沒有建立能夠隨經濟環境變化而變化的補償標准周期性調整機制,嚴重傷害了拆遷戶的利益。第三,安置工作有缺陷。征地拆遷的安置工作為頭等大事,使失地農民盡快得到基本充足的養老保障,做到安置工作達標後方能進行拆遷,但是有些地方急功近利,缺少周密成熟考慮,兼顧國家、集體、個人關系的分配機制不明顯,群眾有抵制情緒,安置工作反反復復,害苦了施工單位。第四,征拆人員積極性受限。有些地方征地拆遷工作經費相對有限,相關工作人員經濟待遇相對較低;地方許多長期在征地拆遷一線的同志,經常被投訴或被個別群眾辱罵騷擾,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作積極性。第五,施工單位利益難於得到保障。在征地拆遷過程中,村民的利益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把火燒到施工單位頭上,干擾你正常施工。雖然出氣對象是施工單位,但是真正的矛頭不是對著他來的,逼迫政府作出讓步。施工單位不折不扣成了「冤大頭」,設備閑置和人員窩工費用由誰來承擔?為此十分糾結。

二、破解征地拆遷難題的幾點策略

征地拆遷從表面看是政府的事兒,掏錢是政府的事兒,面子也是政府的事兒,拆得動拆不動和施工單位勿搭界,如果這樣認為是大錯特錯了。征地拆遷難題不解決,無地可用,隊伍上場後沒有活干,設備閑置,經濟損失尷尬境地自然不可能避免。因此,加強協作,積極參與,主動配合,主動出擊,是破解征地拆遷的難題的唯一出路。

1、充分做好征地拆遷前期准備工作。征地拆遷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做好各項前期工作是確保征地拆遷工作有序進行的前提。首先,與地方征遷部門搞好工作對接,配合地方征遷部門摸清情況,把土地類別、房屋面積、青苗品種規格以及受徵人等相關情況調查清楚,登記造冊。其次,制定完善的征地拆遷工作方案,把工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情考慮在先,充分准備。通過實地調查,制定符合實際情況並進一步細化的征地拆遷方案,組織項目人員一起攻關。再次,設置項目征地拆遷辦公室,配主任和征遷員,同時,要成立征地拆遷領導小組,項目經理和黨工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既要掛帥、又要出征,親力親為抓征遷。對征地拆遷工作,要結合當地實際進行細化,時時關心,時時跟蹤,盯住不放,狠抓落實。

2、提高征地拆遷工作服務水平。一是掌握政策和熟悉業務。作為征地拆遷工作集政策性和業務性很強的工作,融合了社會學、心理學、關系學,涉及太多單位和拆遷戶的利益,必須對征地拆遷政策有所了解有所掌握,說話謹慎,不能信口開河,做事謙遜,要小心翼翼,在處理業務向群眾宣傳時,要把握好方向,自己要做明白人。二是具備較強協調和溝通能力。征地拆遷免不了與人打交道,上至政府公務員下至平民百姓,征地拆遷矛盾需要協調與溝通,如果不會做協調和溝通工作,不僅不能夠解決問題,還有引起對方的反感可能激化矛盾,因此,學會說話,提高溝通技巧很重要。三是超前工作意識和應變工作方法。主動上門求教,態度要虛心誠懇,在了解徵求意見基礎上,從諸多信息中梳理出有用的信息,超前謀劃,應對瞬息萬變的征地拆遷工作。

3、充分認識征地拆遷任務的艱巨性。由於國家對土地管理日益規范,老百姓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所以,征遷工作越來越難做。一是堅定信心。碰到征地拆遷難題不能退縮,遇到挫折不能氣餒,人都是逼出來的,只要你努力去做,不怨天尤人,辦法總比困難多,一定有克制困難解決矛盾的辦法。二是依靠地方政府。政府是征地拆遷的主體,必須與政府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尊重當地風俗,以禮相待,真誠同對方交朋友,先拜訪後辦事,合理反映我們的訴求。要學會心細、腿快、腦靈、嘴甜、多磨的工作本領,讓政府體會到我們沒有地不能施工的難處。「感情有,喝杯酒」,有時一起吃餐便飯,酬謝一下對方也有必要。三是交好私人朋友。做好事情想要成功,需要領導也需要朋友。個別老百姓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會與你講政策,只會無理取鬧。講實惠、講現實,有時政府人員也拿他們沒轍。碰到難纏的「釘子戶」,不能懈氣,請當地有威望、且為共同熟悉敬重的長輩或領導出面做協調工作,為工作甚至和所謂的「釘子戶」交朋友,任何事情總會有變化的,堅信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永遠的朋友,有時候敵人也可以變成朋友。四是吃苦耐勞的犧牲精神。征遷人員難免要受氣、受苦、受累,甚至被施工隊伍和村民所誤解,出力不討好,心酸只能住肚子里咽,學會忍辱負重,遇到復雜問題和尖銳征遷矛盾時,需要攻堅,連續地做思想工作,也許你正常的生活規律完全打亂,但,你必須學會堅持挺住。

4、打造平安工地共建「路地雙贏」關系。征地拆遷順不順和諧不和諧,雖然有多種原因,但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事在人為和處理藝術,看我們自己願意不願意付出。因此,在對外宣傳、外部環境協調上必須把握好關鍵幾點:一是注意政策宣傳教育工作,把征地拆遷政策和項目建成之後交通改善給地方帶來的好處向群眾講清楚,妥善解決群眾提出的困難和問題,以取得群眾的理解支持。二是對於個別鑽政策空子借機鬧事,敲詐、堵門、堵路等,嚴重影響施工秩序的行為,一方面進行有理有節地進行勸阻、批評、教育、警告、制止,軟硬兼施,靈活運用;另一面和當地公安取得聯系請他們出面調解矛盾解決問題。三是對群眾合理訴求決不能視而不見。比如:因重載施工車輛造成當地村道路損壞,需要補修道路;因施工鑽孔樁,泥漿外溢,流入農田,造成污染;因山體機械開挖和爆破施工,對周邊村民的噪音影響,村民要求項目調整施工時間等等。對於群眾合情合理的訴求,盡快予以答復和解決,避免問題擴大矛盾升級,影響和諧共建「路地雙贏」關系。四是力所能及為群眾排憂解難。對於落後和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地區,群眾生活還比較艱苦,脫貧致富的願望較為強烈。首先,對於有勞動能力特別困難的村民,介紹到我們工地幹活,幫助其解決困難;其次,在修施工便道的同時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修橋補路,方便村民出行,「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第三,對於村民遭遇乾旱和洪災等自然災害,要雪中送炭,支持他們興修水利渡過難關。五是開展送溫暖工作。與當地學校開展幫扶結對子活動;重陽節關愛老年人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等等。改善關系,主動示好,是營造和諧「路地關系」一計心靈良葯,問題和矛盾迎刃而解。
【重慶律師】http://www.lawtime.cn/chongqing

『捌』 如何高效征地拆遷工作

法律分析:高效征地拆遷工作的方式是1.注重調查研究,准確把握各方的心理特徵;2.注重多措並舉,充分發揮拆遷工作隊伍的骨幹作用;3.注重深入分析,積極搞好協調服務做到按規律辦事;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征地拆遷補償條例》第三條 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