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一碗涼糕的成本多少
擴展閱讀
學校雜物費算什麼費用 2025-07-27 08:31:35
長白山市有哪些資源 2025-07-27 08:12:20
天津豬肉價格走勢如何 2025-07-27 08:07:16

一碗涼糕的成本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28 03:29:50

① 宜賓雙河涼糕在廣州有市場嗎

宜賓人多的地方應該有市場.這個很難說,你比如芽菜和燃面,好像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呢.不過據我所知,雙河涼糕離開雙河,口感什麼的就不好跟在雙河吃的相比了.我是比較喜歡吃涼糕的.比如在巡場或者宜賓,吃不了那麼好口感的雙河涼糕哦.人家傳聞都這么說,即使把雙河的涼糕師傅和雙河的水帶到別的地方,也做不出跟在雙河一樣味道的涼糕呢.

② 美食涼糕

這個夏天就快過去了,一面被它的霸道熱辣征服的我,一面感覺有些許的遺憾。哎!我還沒有吃幾碗正宗的涼糕呢?夏天怎麼就要離我而去?

我平時是不怎麼愛吃甜品的,只是夏季就會特別地愛吃涼糕,因為天氣真的是太熱了,涼糕那種冰涼又甜絲絲的味道真的是特別解暑,解饞,爽!我不愛吃雪糕,冰激凌,總覺得那個油脂太高,一個不小心就會累積成一個胖子。倒是涼糕這種傳統美食,再怎麼吃比奶油的安全系數高很多。也許,還有一個更解不開的迷,那就是我們總在回味小時候的美食,回味小時候的味道。

我也不知道小時候吃到的涼糕究竟對我做了啥,反正,成年後,每個夏天,我總會去尋找很多的小吃攤,去吃那一碗甜品。

前些年,我最愛去的是老街的那家涼糕攤,攤主是兩個老人,一個是七十歲左右的老奶那,另一個看起來大概五十有餘。他們應該是母子倆。兩人的特徵是胖,兒子戴著一副眼鏡,若不是因為胖,它大概看起來應該更年輕一點的。

全縣城我都走遍了,只有他們家的涼糕做得最地道,涼糕的色澤不太白,也不太黃,太白加的石膏多了,吃起來鹼口,放很多糖也不避不開太重的石膏味兒。太黃,則有種干豌豆的氣味避不開,也不好。涼糕的質地是很軟糯的,有糯米的軟糯,加了豌豆粉後也不會太黏。最重要的是他家的糖,一直都熬的很稠,像蜂蜜那樣起絲,像珠子那樣不易散開。那樣的糖是我最愛吃的,每每希望老闆能多給一點,他們總會說,糖多了不好吃的,而經過他們的手打出的一碗涼糕,總是剛剛好,糖不會多,也不會少,吃完的碗里不會剩糖汁,也不會剩下一塊涼糕。若是遇到有的人硬要加糖的,最後總會剩下些糖汁在碗里,真的很浪費,他們也不會很高興。畢竟像他們那樣熬糖的真的再找不出第二家了,那樣的糖汁濃縮了多少紅糖的精華,需要更多的的成本,畢竟他們一碗涼糕只賣三元錢,價格也是整個縣城最便宜的一家了。

相比其他家做的涼糕與他家的比起來就真的相去甚遠了,他們的涼糕要麼就是做的太干,或者太稀,吃起來不是石膏味,就是干豌豆的嗆味,糖呢都是糖水。哪裡有他家的吃起來香甜軟糯。吃過幾次涼糕,我大概也能明白他們母子倆為何會長的那麼胖了,天天熬那麼濃稠的糖汁,想來母子倆也是甜食愛好者,自然就會發胖了。雖然有那麼好的手藝,但來吃的人並不是很多。我看了看,每次來吃涼糕的也大多是年齡有一些了的人,或者很多都是從鄉下來的,走了好遠好遠的路,來城裡趕集後,菜賣完了,辦完該辦的事,也許唯一的念想就是吃一碗甜糯的涼糕了,價格也不貴。或許正是因為賣的便宜,每天賣的錢也只夠第二天的本錢,另外能維持母子倆人簡單的開銷。再也挪不出多的錢換一副新的桌椅了,桌子中間的木頭縫隙能清晰地看見地上的紙屑,垃圾。四個桌子腿底下常常有兩個塞著一支一次性筷子或者報紙,要不然,桌子就是傾斜的,板凳也總是咯吱咯吱地叫喚,坐在上面都有些搖晃了。店面不在一個鋪子里,而是弄堂的過道,攤子支在屋檐下。

其它的涼糕店要麼都是帶著其他的一起做的,要麼另外賣米粉,炸土豆,或者賣些小百貨的,反正涼糕是副業,自然做出來的也不專業啦。

那家涼糕攤子只在趕集時擺出來,又因為街道離得遠,不能每場都去。但卻是總是想去,我想我總是惦念著的,其實是兒時的味道。即便這是縣城做得最好的一家,我還是認為沒有兒時吃過的好吃,那味道還要軟糯一點,還要香甜一點。

記得小時候,打穀的天氣都是很熱的。莊稼人也是看天收谷的,眼看著太陽火辣辣地曬,把地里的穀子曬得黃澄澄的,就得趁下雨之前把穀子搶收回去。盡管那活那麼苦那麼累,但是人們像是不知疲倦似的,跟天氣賽跑著。每一樣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割谷的,打穀的,背谷的,曬谷的,揚谷的……還有我們小孩子是拾谷穗兒的,送茶水的。做飯也是專門有人做的,一天三頓飯,做的人也很有水誰。而涼糕只是三頓飯外的零食,但卻更考量主婦的手藝。

在我們那裡,做涼糕做得最好的是阿婆,她是我們宗族輩分很高的阿婆了。她的子孫很多,分作很多的小家。但像打穀,收麥,建房這樣的事又都是鄰里宗親相幫著做的。那時候,阿婆就忙了,宗親的任意一家打穀,都請阿婆去做拿手涼糕,又因為她做的涼糕遠近聞名,即使不是一個家族的人家辦事,也都請她去做。阿婆因而教出了一大批徒弟,大媽小媳婦們雖個個都認真地學,但做得最好吃的,仍然是阿婆。

做涼糕其實是一項很幸苦的工作,頭天晚上要把泡好的米和豌豆用石磨磨出來,那石磨很重,要至少兩人才能轉動。阿婆人很精瘦,力氣仍然不減,家裡地里的活路她從來沒有一樣落下過,小輩們雖然總是讓她少做,她卻說筋骨不活動就會生銹,閑不住。晚上推磨,兩人組換著來,興許是白天農活太忙,大人都幾乎沒有擺龍門陣的時間了,晚上的推磨時間里,大人總是不停的嘮嗑,興許這也是減輕石磨沉重的好方法,石磨被推的飛起,人們越推越有力氣。這中間的龍門陣,大家最喜歡的莫過於阿婆講<<白蛇轉>>的故事,阿婆娓娓道來,像一個說書人。我是最愛聽阿婆講<<白蛇傳>>的,那故事聽起來既平常又跌宕起伏,扣人心懸。平常的是阿婆說起許仙與白娘子的日常就像在說村裡的兩夫妻的日常那樣,白娘子一樣要縫衣做飯洗鍋洗碗,跟村婦沒有任何區別。跌宕起伏則是那許仙拿雄黃酒給白娘子吃,白娘子之後變為大蟒的驚險。小時候聽得走火入魔,竟然認為所有白蛇都會變幻為白娘子。而村裡那些幽暗的墓地,每一座墳都埋葬著他們的祖先,老人們說,在離開凡人世界後他們最終也會變為蛇,到野地到處遊走,過快活的生活。到底哪一座墳下面的蛇是白蛇呢?我期待著有一天能看到那白蛇變為白娘子。

經石磨磨過的水磨澱粉要加熱,要恰當的石膏來點,火大了會糊,吃起來會有股苦味,石膏少了糕不成形,多了盡是石膏味……反正這時候是最考驗師傅絕學的時候,這時候的艱巨任務,就需要阿婆上場的時候了。阿婆親臨現場總能游刃有餘,其他人總是怯怯的一副表情,退至一邊去。

還有就是能做出那樣美味無雙的涼糕,關鍵還需都用村子裡那口冬暖夏涼水井裡的水,剛剛新敲下的糯谷,出殼的糯米磨成粉,豌豆也是今年剛出的新豌豆。所以做出的涼糕總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香味。反正,我後來吃的各種涼糕,味蕾再怎麼嘗也嘗不出那種珍貴獨特的味道。

小時候,喜歡夏季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能吃到阿婆做的涼糕。我們最興奮的工作就是盛著涼糕去給田裡的大人們送去。前提是我們先滿足了口腹之慾後,阿婆就會把裝涼糕的桶遞給我們,籃子里則裝著盛涼糕的碗,糖汁。阿婆千叮呤萬囑咐不要把涼糕弄倒了,不要把糖給潑灑了。吃涼糕的碗也不用拿很多個,拿多了怕我們提不動,又怕我們把碗摔壞了。反正後面吃的人把碗和筷子在水溝里洗了再用就是了。

農忙人的午飯這一頓,很多時候為了節約時間都會選擇把飯送去田裡吃,一般那是只有自己一家人幹活的情況下,若是很多人都來幫忙收成,午飯這頓自然也都是回主人家去吃的。但涼糕這個甜品,就像是北方人拿去地里解渴的西瓜一樣,為著那麼點兒跑個來回就不值當了,畢竟,秋收的時間是分秒必爭的。小孩們總是眼饞的,雖然來時已經在家裡吃過了,但是一路上饞蟲又猛地長出來了。送到地里的涼糕,大人也都讓我們一起去吃,雖然才吃過了阿婆弄的,但是,一兩碗怎麼能解饞呢?何況,這里的就餐環境又不一樣了,谷地作餐桌,鋪上芭蕉葉,席地而坐,戴上芭蕉葉做的草帽遮擋太陽,吃進口裡的味道不要太美。哈哈,那時候,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能在野地里野炊。畢竟喜歡天天用泥巴與野花野草做廚的我們來說,在野外真正的吃上東西比扮演的好。

後來,那最後的一家涼糕攤子也關閉了,聽說其中之一的老人生病了,轉到外面的大醫院看病去了。那後來,我再也沒看見母子倆,那條街,那個地方就那樣冷清下來。然而每當我懷念起那家的涼糕,卻並沒有幾人能懂,城市的人夏天吃的甜品多是沙冰,奶茶,鮮榨果汁,冰激凌,尤其更年輕的一代,他們幾乎是吃不來涼糕的。

今年,做涼糕的攤主又此起彼伏地多起來,只是新的涼糕做法與老涼糕有著很大的區別,他們無一列外都是買了一種稱為涼糕粉的小袋粉,按照上面的說法做出的,簡易便捷,糖倒是放了很多,但每吃了一家的,我卻再也不想有吃第二次的慾望了。只有年少時的那涼糕,再怎麼吃也是不會生厭的,讓我對它是那麼的想念。

③ 夏天做什麼小吃生意比較好

1、涼皮

炒酸奶作為一種冷飲食品時來已久,越來越成為大眾選擇健康冷飲的首選。炒酸奶解暑開胃,揉合了冷飲與酸奶的多重功效。搭配不同的配料功效也隨之變化,比如新鮮西瓜可解暑,新鮮香蕉可解餓,新鮮草莓可解饞等等,飲酒之後吃杯炒酸奶可有效保護腸胃。炒酸奶中加有水果、堅果、五穀等各種配料使其風味不盡相同。

④ 想學做正宗的冰粉涼糕,去哪學比較好

涼糕粉

100g


冰粉粉

50g


紅糖1塊

芝麻適量

花生末適量

冰粉涼糕的做法

1

用冷水兌涼糕粉,調均勻

⑤ 雙河涼糕怎麼做的啊

一斤大米六斤左右水,適當放點石灰(也可以把石灰放在水裡沉澱後舀上面的清水兌在漿里下鍋)磨成漿,磨漿時只是用點水磨細就行,下鍋摻夠水攪熟,隔夜涼冷就成了。大米不值錢,水和石灰的比例自己試驗幾次也無所謂。
再補充一點,漿磨得越細越綿軟。起鍋後裝盆裝碗都可以。隔夜涼冷後倒在冷水裡漂起(最好凍過的冷開水)。用的紅糖最好在鍋里放點水熬化涼冷。
1.葡萄井涼糕原料:米。
2.製法:葡萄井的涼糕做法與普通涼糕並無兩樣,可貴之處就在於做涼糕時所用的水。用葡萄井的泉水泡米、磨漿、做涼糕、泡涼糕。
3.葡萄井的涼糕做法與普通涼糕並無兩樣,可貴之處就在於做涼糕時所用的水。在宜賓市長寧老縣城雙河古鎮東門往南,便見一溪清淺的活水,這水便是從葡萄井裡流出來的。葡萄井水很特別,雙河人就用葡萄井的泉水泡米、磨漿、做涼糕、泡涼糕,於是造就了宜賓新興名小吃——葡萄井涼糕。炎炎夏日,邀上三五個朋友在街頭的小攤旁吃上一碗葡萄井涼糕,一元錢一份,綿扎細嫩、入口清爽,真是物美價廉。

⑥ 宜賓葡萄井涼糕怎麼做的用什麼米

1.葡萄井涼糕原料:米。
2.製法:葡萄井的涼糕做法與普通涼糕並無兩樣,可貴之處就在於做涼糕時所用的水。用葡萄井的泉水泡米、磨漿、做涼糕、泡涼糕。
3.葡萄井的涼糕做法與普通涼糕並無兩樣,可貴之處就在於做涼糕時所用的水。在宜賓市長寧老縣城雙河古鎮東門往南,便見一溪清淺的活水,這水便是從葡萄井裡流出來的。葡萄井水很特別,雙河人就用葡萄井的泉水泡米、磨漿、做涼糕、泡涼糕,於是造就了宜賓新興名小吃葡萄井涼糕。炎炎夏日,邀上三五個朋友在街頭的小攤旁吃上一碗葡萄井涼糕,一元錢一份,綿扎細嫩、入口清爽,真是物美價廉。

⑦ 賣涼糕賺錢嗎

擺攤的話一般般吧,生意好的話拋掉成本,一天賺個一兩百左右,生意不好一天也就幾十塊錢。

⑧ 涼糕的製作方法與步驟

涼糕的用料

涼糕粉 150g水1 300克水2 1500克

涼糕的做法步驟

將做法保存到手機

步驟 1

space

凝結冷卻後脫碗,在大一點的盆里放水,將涼糕放進去,每4小時左右換一遍水,主要是去除鹼味

⑨ 怎樣製作涼糕(詳細製作過程)

蜀南竹海地方名小吃——涼糕,是用桂朝大米精製而成,是熱天休息,乘涼的美食,老幼皆宜的降暑小吃。好吃的涼糕的特點:晶瑩剔透,柔嫩爽滑,米香綿揚,久吃不澀。
涼糕的製作工藝:

原料:桂朝大米,再生稻米精製粉,平衡液(天然凝固劑),紅糖·····

1
精製涼糕粉250克放入容器中,用500克溫水調成糊狀,靜置20分鍾左右。
2
在鍋中加入6斤(3000ML)清潔水,並燒開,用一半左右的開水加入涼糕糊中,用木棒攪拌,使漿糊分布均勻不起籽。

3
把此漿糊倒入鍋中煮沸5分鍾左右,並用木棒不斷攪拌,以免糊鍋,加入平衡液,直到熟透。再停火攪拌片刻,待氣泡消失後,起鍋分裝在備用容器里,冷卻成型。(涼糕開裂,水不夠;韌性不夠,不成型,水過多,或者漿糊沒熟透。)
4
將冷卻的涼糕分化規格,放入碗中,加入調味液(紅糖水,芝麻·····),一份涼糕美食就到你面前了。

晶瑩剔透,米香飄揚,糖色醉人,爽滑心房,沁人心脾,盛夏爽涼,記你——難忘!

四川涼糕
機米500克石膏50克紅糖400克
做法:
1.把挑選干凈的機米,用涼水泡上,待能用手將為捻成末時,潷去水,另加進700克水,磨成細漿,過羅待用。
2.把石膏用200克水泡上攪揮,再使之沉澱,澄清石膏水待用。
3.紅糖加入少許涼開水研成汁,放入冰箱內冰涼。
4.將2千克清水放鋁鍋內燒開,把米漿攪勻,沖入開水(慢慢倒),隨沖隨攪,直攪到漿熟時,滴入石膏水,攪勻,使其凝固,取出一塊放入涼開水內,用手摸時不粘手即可,若粘手可再滴幾滴石膏水。
5.將米糕放入方盤內按平,用涼開水泡上,放入冰箱內。吃時,切成小菱形塊,澆上紅糖汁。
產品特點:軟、嫩、甜、涼。
葡萄井涼糕的做法
四川作為涼糕的發源地,四川涼糕的做法與一般涼糕的做法大致相同,不過在材料上卻相對簡單。葡萄井涼糕的做法如下:

原料配方:機米500克石膏50克紅糖400克

製作方法:

1.把挑選干凈的機米,用涼水泡上,待能用手將為捻成末時,潷去水,另加進700克水,磨成細漿,過羅待用。

2.把石膏用200克水泡上攪揮,再使之沉澱,澄清石膏水待用。

3.紅糖加入少許涼開水研成汁,放入冰箱內冰涼。

4.將2千克清水放鋁鍋內燒開,把米漿攪勻,沖入開水(慢慢倒),隨沖隨攪,直攪到漿熟時,滴入石膏水,攪勻,使其凝固,取出一塊放入涼開水內,用手摸時不粘手即可,若粘手可再滴幾滴石膏水。
5.將米糕放入方盤內按平,用涼開水泡上,放入冰箱內。吃時,切成小菱形塊,澆上紅糖汁。
產品特點:軟、嫩、甜、涼。

涼糕的批發製作成本:250克涼糕粉(成本3.5-4.0元)600ML的一次性塑料碗11碗,碗,蓋一套0.20元,糖味調料0.10元,一碗批發價1.50元,零售一碗3.00-5.00元,送餐飲店,超市300-500碗一天一人完成,這卻是一個夏天致富門路呀!

有事留言好嗎?qq1741088084。

⑩ 四川涼糕的配方

涼糕是四川省著名的小吃,屬於川菜系。用糯米所做,四四方方的糯米塊,在涼水中封存,柔軟的糯米皮肉綿軟滑膩,就著紅糖,在四川特別是宜賓和瀘州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的消夏解暑的清涼之品。
做法:
材料:涼糕粉,紅糖
工具:電飯鍋,2雙筷子
步驟:
第一步:把涼糕粉倒入電飯鍋裡面然後用
500克的溫水調成糊狀放置25-30分鍾左右,在這間期間把5斤左右的水燒開當然可以多燒點開水備用;
第二步:等調成糊狀的涼糕粉到了時間後倒入一半左右的開水攪拌均勻(注意:一邊倒開水一邊攪拌);
第三步:將鍋放入火上將攪拌好的涼糕粉燒開(要不停的攪拌)煮沸至熟透為止;
第四步:將鍋移火然後再用木棒(2雙筷子)攪拌片刻待氣泡消失後裝入碗中冷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