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還有哪些在用低成本戰略
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價格怎麼樣 2025-07-27 15:18:50
現在網站怎麼做資源擴展 2025-07-27 15:16:30

還有哪些在用低成本戰略

發布時間: 2022-11-20 20:26:35

1. 低成本戰略的戰略利益有哪些

低成本戰略的戰略利益有:
1、企業處於低成本地位上,可以抵擋現有競爭對手的對抗。即使競爭對手在競爭中不能獲得利潤,只能保本的情況下,企業仍能獲利。
2、面對強有力的購買商要求降低產品價格的壓力,處於低成本地位的企業在進行交易時握有更大的主動權,可以抵禦購買商討價還價的能力。
3、當強有力的供應商抬高企業所需資源的價格時,處於低成本地位的企業可以更大的靈活性來解決困境。
4、企業已經建立起巨大的生產規模和成本優勢,使欲加入該行業的新進入者望而卻步,形成進入障礙。
5、在與代用品競爭時,低成本的企業往往比本行業中的其他企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0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 如何低成本戰略案例分析

本案例是通過業務流程再造來實現降低成本的。在再造過程中,將牛肉供應鏈進行分解及成本分析,通過對供應環節的一部進行重新設計,改變了牛肉加及包裝在流程中的位置,不僅減少了牛肉的損失還減低了運輸成本。當然能夠進行這樣的流程再造是需要技術支持的,冷凍保鮮技術是這個流程改造成功的關鍵所在。在沒有這一技術下,原有流程是最合理的。

3. 低成本優勢戰略是什麼意思

一、低成本優勢戰略也稱成本領先戰略。指企業通過降低自己的生產和經營成本,以低於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獲得市場佔有率,並獲得同行業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潤。
二、在這種戰略的指導下企業決定成為所在產業中實行低成本生產的廠家。企業經營范圍廣泛,為多個產業部門服務甚至可能經營屬於其它有關產業的生意。企業的經營面往往對其成本優勢舉足輕重。成本優勢的來源因產業結構不同而異。它們可以包括追求規模經濟、專利技術、原材料的優惠待遇和其它因素。
三、如果一個企業能夠取得並保持全面的成本領先地位,那麼它只要能使價格相等或接近於該產業的平均價格水平就會成為所在產業中高於平均水平的超群之輩。當成本領先的企業的價格相當於或低於其競爭廠商時、它的低成本地位就會轉化為高收益。然而,一個在成本上佔領先地位的企業不能忽視使產品別具一格的基礎,一旦成本領先的企業的產品在客戶眼裡不被看作是與其它競爭廠商的產品不相上下或可被接受時它就要被迫削減價格,使之大大低於競爭廠商的水平以增加銷售額。這就可能抵銷了它有利的成本地位所帶來的好處。

4. 如何實施低成本戰略

實施低成本戰略的三大途徑
1、控製成本驅動因素
(1)規模經濟或不經濟。如果某項活動的開展,大規模比小規模顯得成本更低以及如果公司能夠將某些成本(如研究與開發費用)更多地分配到銷售量上,那麼,就可以獲得規模經濟。

(2)學習及經驗曲線效應。開展某項活動的成本可能因為在經驗和學習方面的經濟性而隨時間下降。

(3)關鍵資源的投入成本。一家公司對外購投入成本的管理通常是一個很重要的成本驅動因素。

(4)協調與公司有聯系的活動。如果一項活動的成本受到另一項活動的影響,那麼在確保相關的活動以一種協調合作的方式開展的情況下,就可以降低成本。

(5)公司內各業務單元活動共享。

(6)一體化或外包。

(7)與先動者的優劣勢相關的時機因素。有時候,市場上的先動者能夠比後來者能以更低的成本建立和維持其品牌聲譽;而有時候,特別是技術發展很快的時候,設備或技術的隨後購買者往往會受益,因為所安裝的設備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產品,價格反而會便宜一些,運作效率還會高一些。

(8)生產能力利用率。生產能力利用率的提高可以使得承擔折舊和其他固定費用的生產量擴大,從而降低單位固定成本。

(9)戰略選擇和經營運作決策。下列的各種管理決策可以使得公司的成本降低或者升高:提高或減少產品和產品種類的數量;增加或減少為顧客提供的服務;使產品的性能或質量的特色增加或減少;比競爭對手支付更高或更低的工資和附加福利;增加或減少渠道的數量;延長或縮短給客戶的送貨時間;比競爭對手更加重視或不重視利用激勵性補償;提高或降低購入材料的規格。

2、改造價值鏈的結構
(1)簡化產品設計,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減少零部件的方法,將各種模型和款式的零配件標准化,轉向「易於製造」的設計方式。
(2)削減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只提供基本的、無附加的產品或服務,從而削減產品的多用途和多選擇所帶來的成本費用。
(3)轉向更簡單的、資本密集度更低的或者更簡便、更靈活的技術過程(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製造,既能夠實現低成本,又能夠實現產品定製性的柔性製造系統)。
(4)尋找各種途徑來避免使用高成本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5)使用「直接到達最終用戶」的銷售策略,從而削減由於中間商而產生的成本費用。
(6)將各種設施重新布置在更靠近供應商和消費者的地方,以減少入廠和出廠成本。
(7)拋棄那種「定製式營銷」的經營方式,將核心集中在有限的產品或服務之上,以消除產品或服務中的各種變形所帶來的活動和成本。

(8)再造和更新業務流程,從而統一和合並一些工作步驟,去掉附效益加值很低的活動。

(9)利用電子通信技術減少書寫工作,減少列印和復印成本,通過電子郵件加快通信速度,通過公司的內部網路來傳播信息等。

三、著力培養低成本的企業文化

一粥一飯,常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小數怕加,大數怕減等。把類似的理念貫徹到員工的頭腦中去,形成員工的共享價值觀,就會有更多降低成本的途徑出現,員工不會抵觸而會自覺地貫徹實施企業的低成本戰略。

5. 有哪些企業需要實施成本領先戰略什麼是成本領先戰略

企業戰略最先是企業長期性戰略,較為宏觀經濟,總體目標宏大,可以達到時間周期是非常長的。短期內的企業戰略分了好多種多樣,有:發展趨勢型戰略、沉穩型戰略、收攏性戰略、企業並購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別華戰略和集中戰略,在其中成本領先戰略是許多企業都能運用的較為適用的企業戰略之一。成本領先戰略便是該企業的產品標價一定是該領域最少或是小於同業競爭水準的。一般哪些的企業會使用成本領先戰略呢?什麼是成本領先戰略?

六、企業能實施成本領先戰略,該企業生產的產品一定是很多生產的,常見的產品,不容易是奢侈品牌和新奇品。僅有規模性生產才可以做到沖銷量市場銷售,成本費降到最低。

七、企業能實施成本領先戰略,有的企業一定是以產品生產原材料貨源供應商上好於別的同業競爭企業,從原材料成本費上占據了主動權,

6. 5種主要的競爭戰略有哪些

一、低成本戰略
二、差異化戰略
三、最優成本供應商戰略
四、低成本的聚焦戰略
五、差異化的聚焦戰略

7. 中國哪些典型企業採用了低成本戰略

像服裝廠,都是採用低成本戰略

8. 低成本戰略在哪些企業運用得比較成功

格蘭仕,好像壟斷了世界百分之70還是90的微波爐製造.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唯一持續盈利的美國航空公司,MBA案例中經典中的經典.
DELL公司,低價PC,打垮了技術著稱的Compaq.
拓展資料:
低成本競爭戰略是指通過有效途徑,實現成本降低,以建立一種不敗的競爭優勢。這種戰略要求企業努力取得規模經濟,以經驗曲線為基礎,嚴格控制生產成本和間接費用,以使企業的產品總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處於成本地位的戰略經營單位能夠防禦競爭對手的進攻,因為較低的成本可使其通過削價與對手進行激烈競爭後,仍然能夠獲得贏利,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站住腳跟。
低成本競爭戰略的形式:
企業及其所屬事業部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實施低成本競爭戰略。例如,簡化產品、改進設計、節約原材料、降低工資費用、實行生產革新和自動化、降低管理費用等。
低成本競爭戰略的適用條件及其風險:
低成本競爭戰略是一種重要的競爭戰略,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適用范圍。當具備下列條件時,採用低成本競爭戰略會更有效力。
(1)市場需求具有價格彈性。
(2)所處行業的企業都生產標准化產品,從而使價格競爭決定了企業的市場地位。
(3)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途徑很少。
(4)多數客戶以相同的方式使用產品。
(5)用戶購物從一個銷售商改變為另一個銷售商時,不會發生轉換成本,因而特別傾向於購買價格最優惠的產品。
採用低成本競爭戰略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例如,技術變革和技術進步會使以往的投資和效率變得無效;競爭對手通過模仿或向高技術裝備進行投資,也可以做到低成本;只注意到生產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服務、技術開發、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成本,以及忽略產品或市場的變化等。因此,運用低成本競爭戰略,一定要考慮技術革新和技術進步的影響,注意競爭對手的戰略反應和產品、市場的變化。

9. 如何實現低成本戰略

根據企業獲取成本優勢的方法不同,把低成本戰略概括為如下幾種主要類型:
(1)簡化產品型低成本戰略;就是使產品簡單化,即將產品或服務中添加的花樣全部取消。 (2)改進設計型低成本戰略; (3)材料節約型低成本戰略; (4)人工費用降低型低成本戰略; (5)生產創新及自動化型低成本戰略; 低成本戰略的適用條件與組織要 (1)現有競爭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非常激烈; (2)企業所處產業的產品基本上是標准化或者同質化的; (3)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途徑很少; (4)多數顧客使用產品的方式相同; (5)消費者的轉換成本很低; (6)消費者具有較大的降價談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