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菜鳥裹裹如何控製成本

菜鳥裹裹如何控製成本

發布時間: 2022-10-03 05:24:14

㈠ 淘寶退貨時,菜鳥裹裹上門取貨和自行寄回哪個更劃算

上門取件,方便,但是貴。

因為上門的業務都是裹裹外包給第三方快遞了,只是菜鳥提供了一個下單的平台,並且制定了一些價格,服務標准,然後每單抽取1-2元的服務費。菜鳥裹裹本身並沒有快遞的業務,只是對接了通達系的一些快遞(順豐,京東,郵政暫時沒有對接,估計也不會對接)。

自行寄回,你可以選擇直接在某快遞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官網電話,業務員微信等直接下單,也一樣的提供上門服務,你可以直接跟快遞員還價,在菜鳥裹裹報價的基礎上便宜個2元很容易,要是大件的話,便宜個幾十也不是沒有可能。當然我說的是通達系,順豐京東是沒有辦法優惠很多的。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運費險,在菜鳥裹裹上寄件是可以直接抵扣的,自行寄回的話,要等你把快遞單號回傳了,商家確認收到退貨了,運費險才能打到你的賬戶上。

菜鳥裹裹本質上是個中介平台,它想做的事情就是壟斷末端的散件市場,控制逆向物流和小散客戶的流量入口,現在很多快遞公司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也在不斷的推廣自己的下單平台,否則當流量全部掌控在菜鳥手裡的時候,快遞公司也就失去了定價權,而任由菜鳥宰割了。

㈡ 在菜鳥裹裹的崛起之下,沒有「裹裹」的拼多多靠什麼活下來的

作為當下中國快遞市場最重要的「增量極」,拼多多的重要性和行業地位不言自明。根據老鬼掌握的信息,目前拼多多平台的包裹量已經與阿里淘系平台的包裹無限接近,待春節過後,拼系包裹量很有可能反超淘系包裹量,成中國內第一大包裹流量平台。
伴隨著巨量包裹的產生,「逆向」物流方面的退換貨需求,尤其是上門取件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當上門取件退換貨成為一種「剛需」,甚至成為能夠直接觸達C端消費者的另一個流量入口,為了提升消費者體驗和戰略卡位,電商平台勢必要進行干預。比如最典型也最成功的代表——菜鳥裹裹。
問題來了:沒有「裹裹」的拼多多,在這一塊是怎麼做的?答案是「開放」與合作。
之所以將「開放」加引號,是因為自2020年拼多多推出上門取件退換貨這項目服務以來,截至到目前,其合作夥伴只有一家。這個唯一的合作夥伴,既不是性價比相對較高的通達百,也不是與其關系曖昧的極兔,而是價格(收費)最高的順豐。
這背後的算盤,是怎麼打的?
順豐「賠本」也要接
對於拼多多的這個動作和選擇,驛站老鐵「楓葉」先生早在去年就關注到了,並與老鬼進行了一次簡短的交流和分享。
據其了解,拼多多推出的上門取件退貨,界面流程模式和淘寶差不多。消費者在線下單後,都是順豐上門取件。
「問順豐的快遞員,說總部和拼多多合作搞了這個業務,但下面業務員都很不願做這個業務。」
業務員為什麼不情願?因為拼多多很多退貨本身都不如運費貴,從眼前利益來看順豐收拼多多的退件純粹是賠本的買賣。
在「楓葉」先生看來,順豐之所以會接下這筆看上去「得不償失」的生意,背後的主因可能跟菜鳥裹裹的崛起直接相關。隨著裹裹的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越來越明顯,在退換貨的引流之下,散件市場眼看就要被「壟斷」性滲透了。這樣的情勢之下,順豐和拼多多合作也算是未雨綢繆,加速佔領和分割中低端散件市場。
戰略上的虧損不是虧損,是投入和養成。
拼多多「賬本」有心機
順豐戰略切入中低端散件,以攻為守來對抗菜鳥裹裹的滲透,這個不難理解。那麼秉持著「開放」心態來做這件事的拼多多,又是抱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和目的呢?
在分析和拆解「為什麼是順豐且只有順豐」這個問題時,老鬼的朋友安德華提供了幾個有意思的視角。在他看來,拼多多的「賬本」心機重重——
1.聯順豐是「最優」選擇
在電商三巨頭的「快遞代理人」大戰中,阿里坐擁申通百世,手牽圓通、中通和韻達;京東自建物流體系足以獨擋一面;唯剩拼多多顯得「孤立無援」。
2020年強勢起網的極兔,雖然堪稱拼多多的「嫡系」,規模也已穩定在千萬級,但在終端網路的建設和攬派能力上,遠遠滿足不了上門取件退貨的需求。
極兔「待定」,正在向中低端電商件市場發力的順豐就扶搖而上了。加上王衛本就是拼多多的早期投資人,有這層內在關系的背書,雙方的信任與合作,更顯穩固。
順豐的服務能力和上門體驗,毋庸置疑,只要他做,肯定能保證品質。這對拼多多來講,當然是利好。除此之外,安德華還指出了拼多多借力順豐金字招牌的另一個小心機:
「順豐即便是放低身段,也不可能完全置成本於不顧。因此相對通達百來講,退換貨的運費仍然不低。這也就出現了『退貨貨值還不如運費貴』的奇葩場景。看上去奇葩搞笑,但拼多多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通過抬高退貨『門檻』來打消和減少退貨率。拼多多這波騷操作,夠心機。」
如此,聯順豐就成了最優解。
2.「拒阿里」是深層考量
除了上述小心機,拼多多推出上門取件退換貨的另一個核心考量就是「拒阿里」,准確說是防止菜鳥裹裹的滲透。
我們知道,經過多年的布局和深耕,裹裹在電商退換貨領域的消費認知已經養成。有了這個認知,菜鳥裹裹「社會化」的路子也越來越順。除了阿里系的淘寶、天貓、聚劃算、閑魚等自有電商平台,外部的電商平台也可以接入裹裹。或多或少,這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即使拼多多不對接裹裹,在上門取件這個需求上,消費者依然可以通過裹裹來實現。因此,如果拼多多沒有官方的上門取件退換貨渠道,那麼由他平台產生的這種需求,就很有可能為裹裹引流、做嫁衣了。
不可缺席的「退換貨」之爭
阿里深度布局,拼多多極力追趕,順豐「不計得失」切入,電商退換貨背後的市場之爭,其他快遞公司也不應該缺席。就像驛站老鐵「楓葉」先生所言:
「如果淘寶和拼多多把退貨入口都給截胡了,那沒有加入退貨業務的快遞公司將面臨著無退件可收的局面,雖然有自行寄出的入口,但是電商平台一旦把入口隱藏起來了,不熟悉的人不好找,找不到就直接點上門取件了。」
這種「危機」意識,一定要有。
據老鬼所知,自從拼多多聯合順豐推出上門取件退貨這項服務以來,通達系快遞中的個別玩家也曾主動找到拼多多,希望也能夠接入。但就像大家現在看到,目前承攬拼多多上門取件退貨的快遞,有且仍然只有順豐一家。
戰爭早已開始,不參與並不意味著可以置身事外。你說呢?

㈢ 菜鳥裹裹怎麼寄快遞便宜

菜鳥裹裹是有積分的。一定數量就可以抵扣現金。你這樣用寄的時候就會便宜一些。你可以看一看APP裡面的詳情。

㈣ 菜鳥驛站的盈利模式是怎麼樣的

舉例我身邊的菜鳥驛站幾點盈利方式:

1、快遞代收

2、快遞代寄

3、生活用品(就是便利超市)

4、社區團購

5、承接商圈廣告

菜鳥驛站是一個由菜鳥網路牽頭建立面向社區和校園的物流服務平台網路平台。

菜鳥驛站布局:

菜鳥驛站在高校通過創業的學生、在連鎖店通過全家等,通過社會化協同,形成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末端公共服務網路。

1、菜鳥校園驛站:

「菜鳥校園驛站」專門針對高校提出高校物流解決方案,全國已建立了1000餘家菜鳥校園驛站。

2、社會網路:

校園菜鳥驛站是阿里打通最後一公裡布局的一部分,除了校園菜鳥驛站,還有社區便利店、連鎖超市、郵局報刊亭等。

其中,便利店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跟菜鳥合作自提的便利店有全家、上海聯華快客、河北國大、浙江十足等。

2015年4月,中國郵政通過菜鳥網路向社會開放5000個郵政自提網點作為菜鳥驛站,為網購用戶提供包裹代收服務;2015年6月,百世匯通和圓通宣布先期加入菜鳥驛站,且表示菜鳥驛站將向所有快遞企業開放,這相當於讓菜鳥驛站走出校園,進入社區,為網購用戶提供包裹代收服務。

在末端配送網路建設上,在城市,超過4萬個菜鳥驛站構成菜鳥網路的城市末端網路。

3、菜鳥驛站智能櫃

2019年3月13日,菜鳥網路宣布,菜鳥驛站智能櫃已全部開通刷臉取件功能。即日起,國內所有帶攝像頭的菜鳥驛站智能櫃均已經開通刷臉取件功能,消費者可以在櫃子上自主選擇、授權,使用刷臉取件功能。

4、送貨上門

2021年4月15日,菜鳥驛站開始免費送貨上門。

㈤ 菜鳥網路的管理結構

一、天網

天網即物流數據平台及數據工具,是打通阿里電商體系、物流公司、商家、消費者之間的數據分享平台。用戶通過天貓、淘寶、速賣通等阿里電商及相關產業平台產生的商流訂單從而驅動菜鳥物流系統,將訂單數據與物流數據融合形成天網。即數據驅動。

二、地網

地網即在全國各個中心區域布局倉儲中心,搭建連通全國的高標准倉儲體系,與合作夥伴一起為商家提供與倉儲相關的服務。

1.園區

主要布局天津、鄭州、武漢、深圳、上海、重慶、杭州、寧波、南京、蘇州、無錫、廣州、東莞、長春、南寧物流節點城市。華東、華南、華北、華中地區分別由上海奉賢(原亞馬遜倉)、廣州增城、天津武清、武漢普羅格運營。

2.跨境物流

通過搭建無縫的全球網路,讓跨境電商物流無門檻。

出口方面:各國郵政信息直連、賣家物流無憂計劃、海外倉等途徑、保稅進、行郵出、集貨進口、直郵線路等途徑完成。目前菜鳥在跨境物流方面已經聯合萬國郵聯、EMS國際、新加坡郵政、一達通、三通一達(國際)、順豐國際、UPS、FedEx,DHL, TNT等海外倉配體系,布局歐洲、東盟、美國。

3.雲倉+骨幹網

在建設倉配智能骨幹網方面,菜鳥網路通過全國五地分倉(覆蓋華北、華南、華東、西南、華中的倉配物流網路),降低物流成本,預計將在今年內實現全國50個城市的「次日達」服務。同時倉儲方面,通過心怡物流,百世匯通等雲倉形成開放的社會化倉儲設施網路,骨幹網方面,日日順、卡行、德邦、新邦佳吉、安能等60多家全國及區域物流企業形成骨幹網的核心。

4.最後一公里

菜鳥驛站、貓屋、日日順、EMS、京華億家等幾十家企業。

5.快遞

三通一達、順豐、百世、EMS、宅急送、全峰、國通、郵政小包等13家企業進行聯合。

6.新農村物流

對於農村戰略,菜鳥網路和上海萬象等落地,以及中國郵政合作,在寧夏、貴州、吉林、江西、福建以及廣東等省份實現「縣到村」二段物流服務。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會投入100億元到農村去,覆蓋到一千個縣的十萬個村,阿里巴巴村淘覆蓋區域的快遞進出時效,有約20%的訂單也在當日或次日即可到達。盡管這是阿里集團的戰略,但菜鳥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三、人網

人網是在幫助各大快遞公司提高快遞員的工作效率同時,還有包括大量針對消費者的線下實體服務體系的建設,包括進到小區的服務站,自提點等體系。即物流服務+便民服務+O2O服務(目前已覆蓋26省,101市,494縣,1.8萬實體站點,20萬日均單量)。

㈥ 加盟菜鳥裹裹掙不掙錢

加盟菜鳥裹裹還是挺賺錢的,主要是這幾方面:一個是放置郵件的費用,一個是發件的費用還可以代賣一些團購的商品,還是比較賺錢的。

比如丟件需要賠償,自己去找快遞公司,收件量達不多,房租成本太高,這些導致很多人賠錢。總體來說,加盟菜鳥驛站賺錢的概率比賠錢的概率大,基本上賺錢也屬於賺的是一個辛苦錢。

菜鳥驛站是一門生意,但是也是一門非常辛苦的生意,菜鳥規定每天開門時間12小時,每年只有過年那幾天關門休息,那它賺不賺錢呢。

一,菜鳥驛站的前期費用:加盟費:菜鳥驛站是沒有加盟費的,只有保證金3000(不做了可以退)裝修:幾乎不用裝修,5000元可以搞定設備:電腦、智能手機、OCR巴槍、小票列印機、電子面單列印機、監控、地台、消防器材、貨架等約2.5萬元。

房租:菜鳥驛站選址需要居住人群多但是對於昭示性沒有要求,按40平米來算,約100元/平米每月,年租金4.8萬人工:菜鳥驛站為小成本投入生意,店主再加一名員工,工資3500元/月,年薪4.2萬。啟動菜鳥驛站年投入12.5萬即可。

二,菜鳥驛站收入收件菜鳥驛站只是一個中間服務站,所以官網不會給資源,件從哪裡收,完全靠自己去找,需要拜訪菜鳥驛站所在區域的快遞公司,代收1件0.5元-1元之間,基本在0.5元/件。每天收件約在500-600件。

每天收件收入500*0.5=250元,寄件寄件快遞費15元寄件約是收件的5%,25件為25*15=375元,那麼每月收入在18750元,年收入22.5萬。菜鳥驛站到底賺不賺錢大家清楚了吧。

㈦ 菜鳥驛站如何盈利

一方面,從目前來看菜鳥驛站主要以收發快遞為主,可以帶來人流量的提升為你的便利店進行引流。另一方面,便利店的銷售業績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房租、人力成本等支出。

位置的選擇也很關鍵,其實菜鳥驛站和便利店都是比較考究位置的。在人流量足夠密集或者是一些比較交通位置方便的小區都可以吸取大量的人流量。同時也可以讓快遞公司把更多的快遞放到驛站,也可以攬收到更多的要寄出的包裹。

根據比較成功的案例,一家驛站單日的派件量大概在300單,因為這是開設驛站的最低要求,那一單的收入是0.5元/單,一天就是150塊左右,也就是一個月是4500塊。

如果放的件更多的話,這部分收入會更高,另外一方面,驛站還有攬收散件的收入,如果一個站點一天能收到50個件,每一個件的利潤能賺三塊,那一天攬件的收入也可以到150,這個部分也可以達到4500塊,只算派件和攬收散件的收入就能到9000塊。

菜鳥驛站的價值

對於收貨不便和有保護隱私需求的用戶,在天貓和淘寶平台下單後填寫地址時,從頁面上選擇菜鳥網路推出的「菜鳥驛站」即可免費使用代收包裹服務。除 「菜鳥驛站」免費代收包裹服務的持續發力外,菜鳥網路還將與合作夥伴在寄件上進行合作。

通過整合零散用戶寄件需求,減少最後一公里的物流成本,優化時效,提高用戶體驗。菜鳥驛站與所有合作夥伴一起,為解決物流業的「最後一公里」而努力,給用戶獲得更好的物流體驗,提升行業的服務能力。讓網購用戶的商品安全、快捷送達,緩解 「最後一公里」的物流服務壓力為菜鳥驛站主要目標。